第12章 春风十里长安梦
作者:飞鱼化龙   重回1978都市放牛最新章节     
    第二天,柳姐在离开前,悄悄给了母亲三百块钱,又塞给妹妹一张大团结。接着她来到江川家,跟江川的父母打了声招呼,随后江海、江川向家人道别。三人跨上自行车,兴高采烈地踏上回城之路。

    他们骑着自行车,穿过金黄的稻田和硕果累累的果园。江海和江川一边骑车,一边哼着小曲,而柳姐也轻轻地小声附和着。秋风吹拂着他们年轻的脸庞,带来丝丝凉意。道路两旁的树木纷纷落下叶子,宛如一只只飞舞的彩蝶。

    走的时候,是一大早,大家都没有吃饭,骑了有十里路,到了平安公社,公社里有国营食堂。为了赶时间,他们要了三碗羊肉面,一碗二毛钱,江海交了六毛钱,一斤半地方粮票。一会儿,三大碗羊肉面端了上来,那浓郁的香气伴随着热腾腾的雾气飘散而来,让人垂涎欲滴。他们迫不及待地低下头,大口吃了起来。

    在这个时候,下馆子对于大多数庄稼人来说都是一种颇为奢侈的行为。毕竟,许多人家一年到头都舍不得去一次饭馆。所以饭馆里的人寥寥无几,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他们享受美食的心情。

    大碗里盛满了厚厚的肉块和面片,面多汤少,看上去十分诱人,每一口都充满了醇厚的味道。羊是在山上自由放养长大的,它们以山间的青草为食,饮用清澈甘甜的泉水。当地人戏称这些羊:“吃的是甘草,喝的是矿泉水,屙得可是六味地黄丸呢!”真可谓屙金尿银,肉质鲜嫩多汁,毫无腥膻之味,堪称当地的一绝,声名远扬。

    一边品尝着美味的面片,他们心中满溢着满足感。这不仅是对味蕾的一种享受,更是对辛勤劳作后的自己最好的犒赏。三人吃的碗底朝天,又把碗舔干净,吃罢饭舔碗,尤其是舔带汤的饭菜碗碟,是这时候约定俗成的行为,一方面是对劳动成果的尊重,另一方面从侧面也说明粮食的珍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饭后,各自要了一碗面汤,原汤化原食,涮净碗底,喝完汤,才起身出发。

    路上,江海一遍骑着车子,一边对柳姐说:“姐,你想不想去长安转转。”柳姐说:“你到长安去干啥?”“当然是去买新式的布料。”江川说:“江海,我也和你们一起去长安。”江海说:“好,我们三个人,先去厂里开好介绍信,然后去买火车票,临走前去银行把钱全部取上。”过了黄河,又骑了将近一小时就到了服装厂,这个时候,正是上午十一点多钟,厂里还没有下班,江海来到厂长室,赵厂长一见到江海,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说:“江海你们来了,快坐下。”江海他们坐下后,赵厂长说:“江海,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去进货?”江海说:“赵叔你把介绍信开好,我们带上所有的布票,才能出发。”这时候出门全靠介绍信,直到一九八四年才取消介绍信,办理身份证。服装厂购买布料也是需要布票的。赵厂长说:“我现在就给你们开介绍信。你们先说说,要去哪里,我好给你们开介绍信。”江海说:“我们准备到长安纺织厂,看看有好的布料,就买下来。”说着,赵厂长就拿出公函,写了起来,只见介绍信上写着:

    朝阳县服装厂介绍信

    长安市纺织厂:

    兹有我单位王江川、柳风梅、王江海三位同志前往贵单位办理购买布料事宜,请予以接洽。

    王江川:性别,男,年龄,21岁。现任我厂销售科副科长

    柳风荷:性别,女,年龄,22岁。现任我厂销售科科员

    王江川:性别,男,年龄,18岁。现任我厂销售科科员。

    朝阳县服装厂地址:县城西大街消防队对面。电话:

    介绍信有效期限30天

    朝阳县服装厂(盖章)

    1978年9月20日

    赵厂长对江海说:“我这样写,为了少招惹麻烦,主要是担心你太小,别人不相信。当然一切由你做主。”江海说:“赵叔,理解,理解。”赵厂长又说:“我到财务看看,厂里还有多少布票?”赵厂长进了财务室,小刘会计这会儿正闲着,小刘30岁上下的年龄,中等个儿,长得眉清目秀,一副小家碧玉的模样,看见厂长进来,就问:“厂长,有什么事?”厂长说:“小刘,厂里现在还有多少布票?”小刘回答说:“大概还有四万尺布票。”厂长说:“好的你整理一下,待会拿到我的办公室里来。”小刘脆生生地答应说:“好的,厂长。”

    厂长和江海他们正聊着,小刘进来了,看了江海他们三人一眼,笑着说:“这不是三个财神来了。”又走到厂长面前,把装着布票的一个小箱子递了过去,说:“四万尺布票都在这里。”赵厂长把箱子递给江海说:“你们点点。”江海说:“赵叔。我们就不点了,我打个领条。另外我进货,需要资金,先向厂里借三千元。”赵厂长说:“可以,你打个借条。\&事情做完后,江海他们三人就告别厂长和会计小刘,出了厂子。江海和江川到火车站去买火车票,柳姐回家去拾掇行李。这是江海重生后第二次来朝阳县火车站。

    老旧的朝阳县火车站,承载着时代过多的记忆。站台上,人来人往,旅客们背着行装,行色匆匆地奔向各自的起点或者是终点。火车的轰鸣声和蒸汽弥漫在空气中,给人一种粗犷而质朴的感觉。

    老旧的砖石结构的站房,透露出岁月的痕迹。墙壁上挂着老式的时钟和车次信息牌,候车室里摆放着木制的长椅,人们或坐或站,等待着列车的到来。窗外,秋日的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光影。江海拿着介绍信来到售票窗口,这个时候有直达长安的火江海买了三张到长安的硬卧票,江海知道这个时候火车是人们长途出行的唯一交通工具,因此,列车上的人特别多,好多旅客都没有座位。不像后世,到长安不但可以直达,出行的方式也可以有多种选择,可以乘高铁,也可以坐飞机,还有特快列车,还可以自驾。江海买的票是今晚十点半到长安的。买完车票骑上自行车,就到了柳姐家。现在是下午一点多钟,上午的时候吃的迟,现在肚子还饱饱的。柳姐笑着说:“江海啊,几点的火车?”江川说:\&到长安是晚上十点半的。”柳姐和江川都没有出过远门,对出行充满了渴望。柳姐又问:“出门都带什么?”江海说:“带上洗漱用品,还有常用的一些头疼感冒,消化不良的药就行,带些鸡蛋,饼子就可以了,记得带喝水的杯子。我这里还有一些全国粮票,如果家里有,再带一些,穷家富路。”这时候文新午睡起来,对柳姐说:“我们家不是有一百斤全国粮票,你们全带上。”江海说声:“好!”就又嘱咐大家休息,休息好以后到银行去取钱。

    晚上的时候,文新买了站台票,乘车时间到了,大家先后登上列车,找到自己的车厢,文新就告辞了。车厢是上中下三个铺位,两个上铺,一个中铺,柳姐在中铺,江川江海上铺。时间到了,随着列车汽笛的一声长鸣,机车缓缓启动。文新在站台上缓缓招手,大家也挥手示意,渐渐地列车远离了万家灯火,驶入黑暗。江川、柳姐也没了开始的兴奋,登上自己的铺位开始休息。再次听到列车广播传出的声音,已经是清晨,秋风轻拂,带来丝丝凉意。列车上,人们喧闹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曲独特的交响乐。车窗外,三秦大地上的美景如画卷般展现在眼前,山峦起伏,层林尽染,金黄的玉米地与斑斓的树叶相映成趣,宛如大自然打翻的调色盘,令人陶醉其中,目不暇接。此刻,车辆正在平稳地前行着,八百里秦川。一望无际。秦川的美丽令人赞叹。青山绿水环绕着村庄,蓝天白云映照在清澈的河水中。大片的田野一望无际,玉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这里的自然风光让人如痴如醉。柳姐、江川打开眼前的车窗,尽情欣赏美景。江海躺在上铺,无心欣赏,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看惯了喜马拉雅的巍峨雪山,谁还在乎低洼处的那一抹雪景。

    时间在飞快的流逝着,快到下午一点钟时候,列车的广播开始播音“列车前方运行到长安车站,请下车的旅客,带好随身携带的物品,准备下车。”列车在长安车站缓缓停下,三人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走向站外。七十年代的长安车站,充满了时代特色。站前的广场宽阔而热闹,人们大多穿着蓝黑颜色的衣服,或扛着行李,或与亲人告别。周围的建筑略显陈旧,墙壁上贴着各式各样的标语和宣传画。

    广场上,有卖小吃的摊贩,香气扑鼻;也有报摊,摆放着各类报纸和杂志。不远处,几辆老式公交车缓缓驶过,车上的乘客挤得满满当当。

    远处古老的长安城墙,尽显历史的沧桑。街道上自行车和行人穿梭其中,不时传来阵阵铃声和呼喊声。街头巷尾,还能看到一些老旧的店铺,招牌上的字已经褪色,却依然透露出浓浓的生活气息。

    他们仨来到北门的小吃街。长安可是华夏的面食圣地,最出名的面食当属油泼辣子干拌面啦!这面啊,得头一天和面,晚上还得不停地揉,揉的遍数越多,面就越筋道。把面扯成长条下锅煮熟,再拿个大腕,用滚烫的面汤在碗里涮一圈,然后把面片盛到碗里,撒上葱花、绿菜、盐和辣椒,最后浇上滚烫的胡麻油,一碗香喷喷的油泼辣子干拌面就大功告成啦!这里还有好多具有当地特色的面食呢,像岐山臊子面、biangbiang 面、荞面饸饹、燕麦揉揉、钩子面、羊肉泡馍、潼关肉夹馍……在这座着名的面食之都,各式各样的面食让人眼花缭乱,每一种都别具特色。走在大街小巷,随处都能看到面馆。走进其中一家,你会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拉面师傅熟练地把面团拉成细细的面条,就像银丝一样飘逸;刀削面师傅则手持双刀,迅速地将面团削成薄厚均匀的面片,落入沸水中,溅起水花;还有那形状各异的饺子、馄饨,一个个精致可爱。不仅外形独特,面食的口感也各不相同。有的面条很有嚼劲,有的则柔软顺滑;有的面食配上浓郁的肉酱,有的则搭配鲜美的汤头。每一口都能感受到长安人对面食的喜爱和执着。在长安,面食不仅仅是食物,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不管是早餐、午餐还是晚餐,一碗热气腾腾的面食都能给人们带来满足和温暖。

    江海他们转来转去,被眼前的美食晃的眼花缭乱。最后还是要了三碗油泼辣子干拌面,小麦的香味,油的香滑,辣椒红艳的辣爽,全部被味蕾唤醒,三人吃得那叫一个痛快。吃完后江海结了账,花了九毛钱,一斤半全国粮票。吃饭的过程中,大家又向摊主询问了,那个地方卖服装的最多。摊主操着一口浓浓得关中腔说:“复兴路有个大型地服装市场,那是西北五省最大的集市。”从摊子上起来,仨人分坐两辆黄包车,来到了复兴附近的一家旅馆,拿出介绍信,开了相邻的两个房间,一个房间一天一块五毛,两个三元。就住了下来。

    下午去复兴路转了一会,又到其他地方转了几个小时,晚上吃了饭,就各自休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