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永乐大帝,您这个想法很刑
作者:阳止君   给历史名人当导游,祖国又惊艳了最新章节     
    导游不知道朱元璋就在身边,继续说道:“那边是太子朱标一家的墓穴,洪武十一年,太子妃常氏产后十几天病逝,四年后,其长子朱雄英夭折……”

    “标儿刚成亲啊,难道短短几年后,妻儿就没了?”

    朱元璋听着一个又一个噩耗传来,只觉大脑一片空白,眼前一黑,瘫倒在地。

    “爹!”

    “曾祖父!”

    朱棣和朱瞻基双双上前扶住朱元璋。

    “这里有人晕倒了,能帮下忙吗?”苏嘉禾立即向景区人员求救。

    幸好景区巡逻车在旁边,火速将朱元璋拉到了景区门口,送上了出租车。

    “师傅,去最近的医院!”

    幸运的是,刚到医院,朱元璋就自己醒了过来,但是浑身发软,有气无力地躺在病床上。

    “爹,您节哀。”朱棣一边劝慰,一边悄悄拭去眼角的泪水。

    当年,朱棣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后,一度伤心得晕了过去,无奈藩王无诏不得进京,只能远远祭奠。因此看到马皇后的墓穴后,心中也万分悲痛。

    之前听到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还有信心提前挽救,可得知最亲之人都是这般下场,心理防线还是崩溃了,躺在床上不住哀叹。

    “苍天啊,你为何这般对咱!咱自幼孤苦伶仃,好容易做了皇上,又成了孤家寡人啊。”

    “苏姑娘,既然后世之人能上天入地,那能不能救救咱的一家啊。”

    “洪武大帝,您少安毋躁,其实皇后、太子、太子妃和皇孙的病,在现在基本都能治愈。”

    “啊?母后和大哥都还有救?”朱棣惊讶道,“那高炽和瞻基能不能也多活几年?”

    “应该都还有救,”苏嘉禾说道,“在明代,一场小病就可能丧命,因此很多小儿夭折,壮年早逝。而现在,人们平均寿命长达七十多。”

    “这么说,现在人人都是古来稀了?”朱元璋又突然来了精神,从床上爬了起来,“苏姑娘,能不能让咱一家人人长命百岁?”

    “但是,现代医学的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给你们带些现代的药物回去,再送你们一套医学书籍,回去叫人慢慢研究吧。”

    明朝中后期,西方科学家已经开始研究现代医学,而大明多个皇帝闭关锁国,阻碍了科学交流,才导致我们开始落后。

    这一次,苏嘉禾要让华夏在医学领域,也领先个几百年。

    “好,好,多谢苏姑娘。”

    在朱棣和朱瞻基的搀扶下,朱元璋出了院,找了家酒店暂时休息。

    “唉,你们一家真是轮着晕倒,可别在吓我了。”苏嘉禾楼下药店买了速效救心丸,以备不时之需。

    朱元璋在酒店歇息时,朱棣和朱瞻基继续研究手机。

    “苏姑娘,屏幕上一格一格的是什么?上面有好多奇怪的符号。”朱瞻基问道。

    苏嘉禾走过去一看,才明白他说的是键盘。

    “这个东西叫键盘,用来打字的。”苏嘉禾说着,拿过手机,在屏幕上打出了几个字。

    “这样就能写出字来?”朱瞻基惊叹道。

    “这叫汉语拼音,是六十多年前发明的。只要学会它,所有汉字都能读出来,还能在手机上输入汉字。”

    “这汉语拼音难不难,我能不能带回去一套?”朱瞻基得知汉语拼音如此神奇,眼中露出兴奋的光。

    “可以,非常简单的。”苏嘉禾说着,在某宝上下单了三本《汉语拼音详解》。

    过了一会儿,朱瞻基又向苏嘉禾求助了。

    “苏姑娘,手机是不是坏了?不亮了。”

    “这是没电了,充一会儿就好。”苏嘉禾把充电器拿了过去。

    “这个还要电啊?”

    “当然,这几天你见到的灯、空调、地铁,都需要电才能运转。”

    手机开机后,朱瞻基又坐到了充电口旁边,在某手上搜索“什么是电”。

    朱棣守在床边,一直在刷各种军事视频。

    “现在的火枪火炮真厉害啊,要是带回去,别说什么瓦剌女真,四海之内都归我大明。”

    “别别别,永乐大帝,您这个想法很刑。”苏嘉禾连忙说道,“在夏国,普通人真搞不到这些东西。”

    “那大明能造吗?”

    “大明已经有火器,在原基础上进行改进,威力能增加很多。但是要发展出现在的武器,还需要几代人。我送你一些书籍,你回去叫人研究吧。”

    朱元璋躺在床上,也举着手机,查看医学的相关内容。

    “咱的妹子,咱的标儿,咱的大孙……咱一定治好你们。”

    在酒店歇了一天后,朱元璋身体基本恢复,而且通过网络查到,全家的病都有治愈的希望,心情也好了许多。

    “苏姑娘,应天的故宫和陵墓咱都看过了,再去顺天府逛逛吧,咱也看看后世儿孙的京都。”

    第二天早上,一行人坐飞机到达京城,下车直奔京城故宫。

    “爹,这宫殿还是我主持修建的,好看吧。”朱棣一边带路,一边为朱元璋介绍。

    虽然故宫在后世经过多次修缮,可是和朱棣讲得也大差不差。苏嘉禾跟在后面,终于享受了一次免费的导游。

    “永乐大帝,我能不能问个事?”苏嘉禾趁着大家中途休息,走到了朱棣旁边。

    “什么事?”

    “那个永乐大典,皇宫里或其它地方有埋藏的副本吗?”

    “永乐大典一共二万二千余卷,誊抄极其费时费力,因此只有一套正本藏于宫中,其它地方没有副本。”朱棣说道,“怎么,后世找不到永乐大典了吗?”

    “唉,”苏嘉禾遗憾地叹了口气,“经过几百年的战火,现存只有八百多卷了,部分还是后世的副本。”

    得知自己耗费心血编篡的千古奇书,只剩这么一点,朱棣眼中闪过一丝失落。

    “要不我回去命人誊抄一份,埋藏起来,留给后世吧。”

    “可是你现在是朱由检,要回到他的崇祯年间啊。”苏嘉禾提醒道。

    “哦,把这事儿忘了。瞻基,这事儿交给你吧。”朱棣转头拍了拍朱瞻基的肩膀。

    “爷爷您放心,孙儿一定让永乐大典流传万世。”朱瞻基信誓旦旦地回答道。

    苏嘉禾本来想让朱瞻基传送给自己一套,可转念一想,觉得这个要求有些过分。

    罢了,这个历史的遗憾,就在另一个位面弥补吧。

    在京城游玩两天后,三名皇帝的后世之旅终于接近尾声。苏嘉禾带着三人回到渤海的家,然后拉着平板车,取了好几趟快递。

    “各位,这是给你们带回去的物品和书籍,大家分一下吧,别拿错了。”

    由于限重,每个人只能选择自己最想要的东西。朱元璋偏重医学资料和药物,朱棣偏重枪械制造和军事书籍,朱瞻基则要了很多科技指导书,还有电力学。

    “瞻基呢?跑哪去了,还不来搬行李。”朱元璋在房间里左顾右盼,也没找到朱瞻基。

    “爹,他刚刚自己出去了,说是想再转转。”朱棣说道。

    说话间,门铃响了几声。苏嘉禾打开房门,只见朱瞻基站在门口,旁边有两个大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