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过于巧合
作者:星辰晚   大明,开局覆灭辽东女真最新章节     
    平定努尔哈赤叛乱的军报送到京师,处理结果没什么悬念,努尔哈赤本人及他的小儿子代善,凌迟。

    努尔哈赤的大儿子褚英,被努尔哈赤提前安排去了奴儿干都司打猎,侥幸逃脱。

    穆尔哈齐已死,他的家眷枭首。

    另外,还给缅中都司发去了公文,将在那里任职的舒尔哈齐等人,斩首。

    一家人嘛,就要整整齐齐的一块上路。

    更何况这是造反,没诛九族已经是好事啦。

    努尔哈赤的事,朱翊钧没有在意,凭大明如今的实力,就这点小叛乱,还不放在眼里。

    朱翊钧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应对福建开海后所引发的一系列事情上。

    首辅申时行,次辅王锡爵,两个人受到了大量弹劾。

    开一个省的海,是申时行提出来的。

    选择福建为试点,是王锡爵提出来的。

    福建的官员恨不得生吞了他们俩,尤其是提出以福建为试点的王锡爵。

    偏偏王锡爵还是一个硬脾气,你弹劾我,我还不干了呢。

    王锡爵随即上疏请辞。

    申时行跟着上疏也要请辞。

    一个首辅,一个次辅,两个人同时请辞,这对于大明朝来说,是天大的事。

    朱翊钧当然是没有批。

    可就在这个时候,山西传来了消息,三辅王家屏的继母离世。

    王家屏接到家人的消息后,立刻上疏请辞,请求回乡丁忧。

    这个,朱翊钧就不能不批了。

    况且有张居正的例子在前,就算是朱翊钧下旨夺情,王家屏也不敢继续留在朝堂。

    准了王家屏的辞呈后,朱翊钧一面下旨安抚申时行、王锡爵,一面下令增补阁臣。

    廷推阁臣的名单报到乾清宫,朱翊钧第一个圈定的是礼部尚书沈鲤。

    接着扫量名单,朱翊钧又发现了许国的名字,接着又再次忽略。

    最终,朱翊钧还是决定将户部尚书张学颜补进内阁。

    明朝的内阁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则,非翰林不入阁。

    不过这只是一个俗成约定,并不是明文规定。

    自明英宗以后,内阁成员绝大部分都是翰林出身,从比例上来看,确实符合“非翰林不入阁”的说法,但也不是绝对。

    朱翊钧有意识的想要改变这种局面,从上一次的严清,到这一次的张学颜,这二人都不是翰林出身。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内阁虽然只是一个秘书性质的存在,但还是应该有些实际军政经验的。

    圈定这两人入阁后,朱翊钧又将工部尚书许国调任礼部尚书,杨兆晋工部尚书,宋勳晋户部尚书。

    人事调动安排下去,朝堂上弹劾的声音也随着时间的推移略微减轻了一些。

    毕竟开的是福建的海,其他地方的官员犯不着跟着一块上疏弹劾。

    就大明朝那种严重的地域歧视,其他地区出身的官员,也不会去多这个嘴,不看他们的热闹都是好事。

    不过,事情也没有那么顺利。

    看似尘埃落定了,没几天,福建的加急奏报送到京师。

    倭寇进犯福建海岸,福宁州倭患最为严重,刚刚设立的海防馆被倭寇攻破,官员被杀,海防馆也被倭寇一把火烧为灰烬。

    朱翊钧看过福建的奏报后,良久,这才开口,“张鲸,你拿着福建的奏报去内阁,让他们议出个章程来。”

    “奴婢遵旨。”

    张鲸得了旨意,带着两队小太监直奔内阁。

    内阁中,虽然已经过了当值时间,除了值守的大学士外,其余人可以离开回府。

    但四位大学士已经知道了福建的情况,每个人脸上都不太好看,谁也没有离开。

    “这倭寇也太猖狂了!”次辅王锡爵直接喊出声来。

    倭寇,有真倭寇,也有假倭寇。

    这次进犯福建,杀官烧海防馆的究竟是真倭寇还是假倭寇,不好说。

    可从朝廷的颜面考虑,只能且必须是真倭寇。

    “一个正七品的推官,两个正九品的主簿,全死在了倭寇的手里,依我看,就应该把福建巡抚撤职查办!”

    这次说话的是张学颜。

    张学颜入阁,有希望,但很渺茫。若不是皇帝钦点,他怕是一辈子也入不了阁。

    刚入阁就遇上这么一档子事,张学颜自然是想要好好表现一番。

    而且,张学颜履历丰富。

    从知县、工科给事中、参议、兵备道、巡抚,再到户部尚书,他全干过,军政皆通。

    张学颜一看福建的奏报,心里就明白是怎么回事,无外乎两种情况。

    一,确实是倭寇杀官放火。

    倭寇屡屡骚扰海疆,这个不算奇怪。

    二,就是有人不满在福建设立的市舶司、海防馆,故假借倭寇之名,行造反之事。

    不管杀官放火这件事,是不是倭寇干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市舶司、海防馆刚刚设立,就出了这么一回事。

    瓜田李下,想不让人怀疑都不行。

    不算其他,单单是一个失职,他福建巡抚就跑不了。

    张学颜接着骂,“这海防馆的官兵,都是些什么玩意,遇到倭寇不拼死抵抗不说,竟然还有逃兵!”

    回答张学颜的,是与他一同入阁的沈鲤,“海防馆的兵都是从南京京营抽调的。”

    市舶司、海防馆的官员,都是由吏部统一选派的,那么护卫的官兵,自然也就不能再从福建抽调。

    于是便由兵部下令,在南京京营抽调官兵。

    张学颜一听是从南京京营抽调的兵,火气顿时消下去大半。

    内阁首辅申时行虽然也觉得这事过于巧合,可他是内阁首辅,他不能如其他那样一味的埋怨,他还得想办法解决。

    “好了,犯不着和他们生气,气坏了身子反而是不值当的。”

    “咱们还是想想,怎么向陛下交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