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古文解析: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作者:ai重歌   深度解析皇帝内经最新章节     
    一、皇帝内经古文:

    素问第5章 阴阳应象大论

    古文1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

    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

    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

    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厥气上行,满脉去形。

    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二、对古文1:“阴阳应象大论”深度解析

    深度剖析黄帝内经中关于阴阳与疾病的理论: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经典之作,其中关于阴阳的理论是其核心之一。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一论述深刻地揭示了阴阳在自然界和人体健康中的重要地位。

    阴阳是天地间的基本法则,万物的发展变化都受其制约。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体现了阴阳的相互作用和动态平衡。阳化气,阴成形,说明阴阳在物质形成和转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这描述了天地之间清浊之气的升降变化和相互转化。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这进一步说明了阴阳之气在人体内外的分布和作用。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这一系列的转化关系展示了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和转化。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这些论述揭示了饮食和气味对人体的影响。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这表明了火的强弱对人体气血的作用。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这些论述详细阐述了阴阳失衡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各种病症的表现。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这些内容强调了情志和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最后,“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说明了疾病的发生与季节和外界因素的关系。

    总的来说,《黄帝内经》中关于阴阳的理论为我们理解人体健康和疾病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它提醒我们要关注阴阳的平衡,顺应自然规律,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情志状态,以维护身体健康。同时,也让现代医学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天然药物和非药物手段来辅助治疗,体现了天然疗法的重要价值。

    三、古文2: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征,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在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四、对古文2:“阴阳应象大论”深度解析

    人体与天地阴阳五行的奥秘——深度解析〈内经〉相关论述:

    在古老的医学智慧中,对于人体与天地自然的关系有着深邃而精妙的认知。帝与岐伯的这段对话,犹如一把钥匙,开启了理解人体奥秘的大门。

    上古圣人对于人形的论述,不仅仅是对于人体结构的简单描述,更是一种对于生命本质的探索。他们将人体的脏腑、经脉一一罗列,清晰地展现出人体内部复杂而有序的结构。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体现了古人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这一系列的关联,仿佛是一幅生命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风在天空中舞动,化为木的生机,孕育出酸的滋味,滋养着肝脏的功能,进而影响到筋的柔韧和心的活力,同时也与眼睛的健康息息相关。这不仅是一种物质的转化,更是一种能量的传递,体现了天地与人体之间的奇妙联系。

    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这三个层面的描述,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多层次和多维度。玄,代表着深奥而神秘的力量;道,是人类遵循的规律和法则;化,则是物质的转化和演变。这三者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生命的丰富内涵。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进一步揭示了生命的奇妙之处。五味的产生、智慧的开启、精神的升华,都与天地之间的能量流动息息相关。

    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这种对应关系,让人体与天地之间形成了一种紧密的联系。风的灵动、木的生长、筋的坚韧、肝的疏泄,都在这一对应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每一个细节都展现了生命的多姿多彩。苍色的深沉、角音的高亢、呼声的激昂、握力的变化、眼睛的敏锐、酸味的独特、怒志的表达,共同构成了东方生命特征的独特风貌。

    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这些相互制约的关系,揭示了生命的平衡之道。怒会对肝造成伤害,但悲可以抑制怒;风会影响筋的健康,但燥可以制衡风;酸过多会损伤筋,但辛可以中和酸。这种动态的平衡,是生命得以维持的关键所在。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同样的,南方的热、火、苦与心、血、脾相互关联,形成了另一个生命的维度。热在天空中燃烧,化为火的热烈,孕育出苦的滋味,滋养着心脏的功能,进而影响到血液的循环和脾脏的运化,同时也与舌头的灵活密切相关。

    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征,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这一系列的对应,让我们看到了南方生命特征的鲜明表现。赤色的热烈、征音的激昂、笑声的爽朗、忧思的深沉、舌头的灵巧、苦味的浓烈、喜志的欢快,共同构成了南方生命的独特魅力。

    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这些相互制衡的关系,再次强调了生命的平衡之美。喜会让心过度兴奋,但恐可以抑制喜;热会损耗气的能量,但寒可以平衡热;苦会消耗气的力量,但咸可以中和苦。这种相互制约的机制,使得生命在各种变化中保持着相对的稳定。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中央的湿、土、甘与脾、肉、肺相互关联,展现了生命的另一种平衡。湿在大地弥漫,化为土的厚重,孕育出甘的滋味,滋养着脾脏的功能,进而影响到肉的生长和肺的健康,同时也与口的功能息息相关。

    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这一系列的对应,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央生命特征的稳定与和谐。黄色的温暖、宫音的沉稳、歌声的悠扬、哕声的舒缓、口的享受、甘味的甜美、思志的深沉,共同构成了中央生命的丰富内涵。

    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这些相互制约的关系,再次提醒我们生命的平衡是多么重要。思会让脾过度劳累,但怒可以缓解思;湿会影响肉的健康,但风可以驱散湿;甘会对肉造成负担,但酸可以减轻甘的影响。这种相互制衡的机制,使得生命在中央的稳定中不断发展。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在肾,肺主鼻。西方的燥、金、辛与肺、皮毛、肾相互关联,呈现出生命的另一种变化。燥在天地间蔓延,化为金的锐利,孕育出辛的味道,滋养着肺部的功能,进而影响到皮毛的状态和肾脏的健康,同时也与鼻子的灵敏密切相关。

    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这一系列的对应,让我们看到了西方生命特征的清晰呈现。白色的纯净、商音的清脆、哭声的哀怨、咳声的不适、鼻子的灵敏、辛味的刺激、忧志的深沉,共同构成了西方生命的独特风貌。

    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这些相互制衡的关系,再次展示了生命的动态平衡。忧会让肺过度忧虑,但喜可以化解忧;热会对皮毛造成伤害,但寒可以降温;辛会损伤皮毛,但苦可以中和辛。这种相互制约的机制,使得生命在西方的干燥中保持着生机。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北方的寒、水、咸与肾、骨髓、肝相互关联,展现了生命的又一种形态。寒在北方肆虐,化为水的宁静,孕育出咸的滋味,滋养着肾脏的功能,进而影响到骨髓的生成和肝脏的发育,同时也与耳朵的听觉息息相关。

    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这一系列的对应,让我们感受到了北方生命特征的深沉与神秘。黑色的深邃、羽音的低沉、呻声的痛苦、栗栗的恐惧、耳朵的敏锐、咸味的厚重、恐志的敬畏,共同构成了北方生命的凝重氛围。

    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这些相互制衡的关系,再次强调了生命的平衡与和谐。恐会让肾过度惊恐,但思可以缓解恐;寒会影响血液的循环,但燥可以抵御寒;咸会对血液造成损害,但甘可以减轻咸的影响。这种相互制衡的机制,使得生命在北方的寒冷中依然充满活力。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天地是万物的上下界限,阴阳是血气的男女之分,左右是阴阳的运行道路,水火是阴阳的显现标志。阴阳是万物的起始根源。而阴在内部,是阳的守护者;阳在外部,是阴的推动者。这一阐述深刻地揭示了天地与阴阳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它们对于万物生成与发展的重要作用。

    这段对话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人体脏腑、经脉与天地五行的相互关系,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对于生命的深刻洞察和敬畏之情。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探索生命奥秘的重要基石。在当今时代,我们依然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好地理解和呵护我们的生命。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天地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努力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五、古文3:

    帝曰:法阴阳奈何?

    岐伯曰:阳盛则身热,腠理闭,喘麤为之俛抑,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

    阴胜则身寒,汗出身长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

    帝曰:调此二者,奈何?

    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

    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而耳目聪明,身体强健,老者复壮,壮者益治。

    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憺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

    六、对古文3:“阴阳应象大论”深度解析

    法阴阳以调损益,治身延年的智慧——深度解析〈内经〉:

    帝曰:“法阴阳奈何?”岐伯对曰:“阳盛则身热,腠理闭,喘麤为之俛抑,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长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

    这段对话中,黄帝向岐伯请教如何取法阴阳,岐伯详细地阐述了阴阳失调所导致的身体变化和疾病表现。阳盛时,身体会发热,腠理紧闭,呼吸急促,身体俯仰不舒,汗不得出而热,牙齿干燥,烦闷,腹部胀满,甚至可能导致死亡,这种情况在冬季尚可耐受,但在夏季则难以忍受。阴盛时,身体会发冷,出汗后身体清冷,时常战栗而寒,寒冷过度则会导致手足厥冷,手足厥冷则会出现腹部胀满,甚至死亡,这种情况在夏季尚可耐受,但在冬季则难以忍受。这些都是阴阳相互胜负变化所导致的疾病表现。

    帝曰:“调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而耳目聪明,身体强健,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憺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黄帝接着问道:“如何调理这两者呢?”岐伯回答说:“如果能够了解七损八益的道理,那么就可以调和阴阳;如果不懂得运用这个道理,就会导致早衰。人到了四十岁,阴气就会自然衰减一半,起居活动也会逐渐衰退。到了五十岁,身体就会开始发胖,耳目也不再聪明。到了六十岁,阴气就会完全衰竭,阳气也会大衰,九窍功能减退,出现下虚上实的症状,涕泪也会一起流出。因此,懂得养生之道的人,身体就会强壮;不懂得养生之道的人,身体就会容易衰老。所以,虽然同样是人,但结果却不同。聪明的人能够洞察相同的道理,愚蠢的人却只能看到不同的现象。愚蠢的人正气不足,聪明的人正气有余,正气有余就能耳聪目明,身体强壮,即使是老年人也能恢复强壮,壮年人就更加强健了。因此,圣人不做无益于身体的事情,以恬静愉快为贵,在虚无的境界中随心所欲,保持意志的畅快,这样就可以延长寿命,与天地长存,这就是圣人养生的方法。”

    岐伯在这里提到的“七损八益”,是指古代房中养生术中的一种说法,具体内容已经失传。但是,从岐伯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七损八益”的核心思想是调和阴阳,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在这段话中,岐伯还强调了养生的重要性。他认为,人到了一定的年龄,身体就会逐渐衰老,如果不懂得养生之道,就会导致早衰和各种疾病的发生。因此,人们应该注重养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以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

    最后,岐伯又提到了天地阴阳的不足对人体的影响。他说,天不足于西北,所以西北方属阴,而人的右耳目也不如左边的聪明。地不满于东南,所以东南方属阳,而人的左手足也不如右边的强壮。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天地阴阳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这种不均匀性也会影响到人体的生理功能。因此,人们在养生和治疗疾病时,也应该考虑到天地阴阳的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

    总的来说,这段对话主要阐述了阴阳失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养生来调和阴阳,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同时,也强调了天地阴阳的不均匀性对人体的影响,提示人们在养生和治疗疾病时要考虑到自然环境的因素。这些思想对于中医理论的发展和临床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七、古文4

    帝曰:何以然?

    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理,故能为万物之父母。

    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

    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

    天地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

    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

    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右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

    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

    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补之以味。

    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

    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栗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定其血气,各守其乡。

    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八、对古文4:“阴阳应象大论”深度解析

    论治思想:洞察疾病,守护健康:

    黄帝问道:“这是为什么呢?”岐伯回答说:“东方属阳,阳气的精华向上汇聚,所以在上部就会精明而下部就会虚弱,因此会出现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利的情况。西方属阴,阴气的精华向下汇聚,所以在下部就会强盛而上部就会虚弱,因此会出现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利的情况。所以,同样是感受邪气,如果邪气在上部,那么身体右侧的症状就会比较严重;如果邪气在下部,那么身体左侧的症状就会比较严重。这是由于天地阴阳的分布不能完全均匀,所以邪气才会停留在人体的某些部位。”

    天空有精气,大地有形体,天空有八方的纲纪,大地有五行的道理,所以天地能够成为万物的父母。清阳之气上升于天,浊阴之气沉降于地,因此天地的动静变化,是以神明为纲纪的,所以能够使万物生长收藏,终而复始。只有贤能的人,能够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天地之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咽,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犹如河流,肠胃犹如大海,九窍犹如水注之气。以天地的阴阳来比喻人体的阴阳,那么人体的阳气就像天地之间的雨一样,人体的阴气就像天地之间的风一样。剧烈的气候就像雷霆一样,反常的气候就像阳气一样。因此,如果治疗疾病不遵循天地的纲纪,不运用大地的道理,那么灾害就会降临。

    当邪气侵袭人体时,其速度就像风雨一样迅速。所以善于治疗疾病的人,会在邪气刚刚侵袭人体皮毛的时候就进行治疗;其次是在邪气侵袭人体肌肤的时候进行治疗;再次是在邪气侵袭人体筋脉的时候进行治疗;然后是在邪气侵袭人体六腑的时候进行治疗;最后是在邪气侵袭人体五脏的时候进行治疗。如果邪气已经侵袭到人体的五脏,那么治疗起来就非常困难了,往往是半死半生的状态。因此,天之邪气侵袭人体,会伤害人体的五脏;水谷的寒热之邪侵袭人体,会伤害人体的六腑;地之湿气侵袭人体,会伤害人体的皮肉筋脉。所以善于运用针刺治疗疾病的人,会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通过观察疾病的太过与不及的道理,发现疾病的微小变化,从而进行治疗,而不会出现失误。善于诊断疾病的人,会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和脉象,先辨别疾病的阴阳属性,审察清浊,从而了解疾病的部位;通过观察病人的呼吸,听病人的声音,从而了解病人的痛苦;通过观察权衡规矩,从而了解疾病的主要症状;通过按寸口脉,观察脉象的浮沉滑涩,从而了解疾病的产生原因,并进行治疗。如果诊断没有失误,那么治疗就不会出现问题。

    因此说:疾病刚开始发生的时候,可以用针刺的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疾病已经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那么可以等到疾病衰退的时候再进行治疗。因此,对于疾病的治疗,应该根据疾病的轻重缓急来进行。对于病邪轻浅的疾病,可以用发散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于病邪深重的疾病,可以用泻下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于正气虚弱的疾病,可以用扶正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于形体虚弱的人,可以用补气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于精气不足的人,可以用补养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于病邪在上部的疾病,可以用吐法进行治疗;对于病邪在下部的疾病,可以用泻下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于中焦胀满的疾病,可以用泻下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于有邪气侵袭的疾病,可以用发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于病邪在皮毛的疾病,可以用发汗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于病邪在体内的疾病,可以用发散的方法进行治疗。审察疾病的阴阳属性,以区别疾病的刚柔。阳病应该用滋阴的方法进行治疗,阴病应该用壮阳的方法进行治疗。确定疾病的气血虚实,使其各守其位。血实的疾病应该用泻血的方法进行治疗,气虚的疾病应该用补气的方法进行治疗。

    在这段对话中,岐伯向黄帝阐述了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他认为,治疗疾病应该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和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在疾病初期,应该及时治疗,以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在疾病严重时,应该等待疾病衰退后再进行治疗,以减少治疗的风险。对于不同类型的疾病,应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外感邪气引起的疾病,应该根据邪气的性质和部位,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对于内伤疾病,应该根据疾病的虚实和气血的盛衰,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同时,岐伯还强调了针刺治疗和诊断疾病的重要性,认为针刺治疗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和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诊断疾病时,应该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脉象、呼吸、声音等症状,判断疾病的阴阳属性和虚实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