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脉诊精微蕴妙玄
作者:ai重歌   深度解析皇帝内经最新章节     
    七律赞《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脉象的微妙洞察与疾病诊断的深度解析》:

    《七律·赞脉象精妙论》

    脉诊精微蕴妙玄,乾坤奥秘此中传。

    浮沉迟数玄机显,表里阴阳辨病痊。

    脏腑关联凭脉动,四时变化应时迁。

    精深解析明医道,智慧光芒照世前。

    诠释:

    这首诗围绕着《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的主题,表达了对脉象诊断精妙之处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七律·赞脉象精妙论》

    脉象精微蕴妙玄,这是说脉象中蕴含着奇妙而深奥的道理。

    乾坤奥秘此中传,天地之间的奥秘在脉象中得以传递和体现。

    浮沉迟数玄机显,脉象的浮沉、迟数等特征显示出其中的玄机。

    表里阴阳辨病痊,通过脉象能辨别疾病的表里和阴阳情况,从而辅助诊断和治疗。

    脏腑关联凭脉动,脉象时迁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凭借脉象的变化能了解脏腑的状况。

    四时变化应时迁,脉象还会随着四季的变化而相应变化。

    精深解析明医道,对脉象的深入解析彰显了医学之道的精深。

    智慧光芒照世前,脉象诊断的智慧如光芒般照耀于世。

    这首诗全面而生动地诠释了《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中脉象诊断的重要意义和精妙之处。

    一、《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脉象的微妙洞察与疾病诊断的深度解析》

    在医学的浩瀚领域中,《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它深入细致地阐述了脉象的微妙变化及其在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意义,为我们揭示了通过观察脉象来判断疾病的精妙方法。

    脉象,作为中医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承载着人体健康状况的密码。《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开篇便引领我们进入脉象的神秘世界,让我们领略到脉象的微妙之处。脉象并非单一的表现,而是一个复杂而又富有变化的信息系统。它能够反映出人体气血的运行状态、脏腑的功能活动以及阴阳的平衡情况。

    文中详细描述了各种脉象的特征,如浮、沉、迟、数、滑、涩等。每一种脉象都有着其独特的含义和所对应的健康问题。浮脉可能暗示着表证的存在,沉脉则可能与里证相关;迟脉可能表示气血不足或寒证,而数脉则可能提示体内有热或实证。这些脉象的细致区分,为医者提供了精确的诊断线索,使他们能够透过脉象的表象,洞察到疾病的本质。

    通过观察脉象的变化,医者能够获取关于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重要信息。脉象的微妙变化如同人体健康的晴雨表,时刻反映着身体内部的动态平衡。例如,脉象的强弱、节律的变化等都可能预示着疾病的轻重程度和发展趋势。同时,脉象还能与其他症状相互印证,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这就要求医者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医学素养,能够准确解读脉象所传达的信息。

    在《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中,还强调了脉象诊断与脏腑功能的紧密联系。不同的脉象与特定的脏腑相关联,通过脉象的变化可以推测出相应脏腑的病变情况。例如,肝脉的变化可能提示肝脏的问题,心脉的异常可能反映出心脏的疾患。这种脏腑与脉象的对应关系,为疾病的定位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使医者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和调理。

    此外,该篇还探讨了脉象与四时气候变化的关系。人体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脉象也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了解脉象在不同季节的正常表现和变化规律,有助于医者更好地把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

    不仅如此,《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还提醒我们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进行脉象诊断。脉象并非孤立存在的,它需要与患者的整体情况相结合,包括症状、体质、情志等。只有全面地了解患者,才能更准确地判断脉象所代表的意义,避免误诊误断。同时,医者还需要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诊断水平,以应对各种复杂的脉象表现。

    在现代医学的背景下,我们依然能从《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中汲取宝贵的智慧和启示。虽然现代医学技术日新月异,但脉象作为中医诊断的独特方法,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科技进步的同时,不要忘记传统医学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脉象诊断所蕴含的整体观念、动态平衡的思想,对于现代医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深入研究《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不仅是对中医经典的传承和弘扬,更是对人类健康事业的贡献。它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脉象在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性,以及中医理论的博大精深。通过对脉象的精细解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体的奥秘,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在医学的征程上,《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将永远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指引着我们不断探索脉象的微妙世界,为人类健康福祉而努力奋斗。让我们珍视这一经典之作,将其智慧传承下去,为医学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总之,《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以其深刻的见解和丰富的内容,为我们展现了脉象诊断的精妙之处。它是中医宝库中的瑰宝,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索,以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事业。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阐述,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的重要价值,共同推动中医医学的发展与进步。

    二、《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原文与译文如下:

    原文:

    黄帝问曰:诊法何如?

    岐伯对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

    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

    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漆色,不欲如地苍。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夫精明者,所以视万物、别白黑,审短长。以长为短,以白为黑,如是则精衰矣。

    五脏者,中之守也。中盛脏满,气胜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仓廪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夫五脏者,身之强也。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之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得强则生,失强则死。

    岐伯曰:反四时者,有余为精,不足为消。应太过,不足为精;应不足,有余为消。阴阳不相应,病名曰关格。

    帝曰:脉其四时动奈何?知病之所在奈何?知病之所变奈何?知病乍在内奈何?知病乍在外奈何?请问此五者,可得闻乎?

    岐伯曰:请言其与天运转大也。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补泻勿失,与天地如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是故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

    是知阴盛则梦涉大水恐惧,阳盛则梦大火燔灼,阴阳俱盛则梦相杀毁伤;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甚饱则梦予,甚饥则梦取;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哭;短虫多则梦聚众,长虫多则相击毁伤。

    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其耎而散者,当消渴自已。

    肺脉搏坚而长,当病唾血;其耎而散者,当病灌汗,至令不复散发也。

    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其耎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

    胃脉搏坚而长,其色赤,当病折髀;其耎而散者,当病食痹。

    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当病少气;其耎而散色不泽者,当病足肿,若水状也。

    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而赤者,当病折腰;其耎而散者,当病少血,至令不复也。

    帝曰:诊得心脉而急,此为何病?病形何如?

    岐伯曰:病名心疝,少腹当有形也。

    帝曰:何以言之?

    岐伯曰:心为牡脏,小肠为之使,故曰少腹当有形也。

    帝曰:诊得胃脉,病形何如?

    岐伯曰:胃脉实则胀,虚则泄。

    帝曰:病成而变何谓?

    岐伯曰:风成为寒热,瘅成为消中,厥成为巅疾,久风为飧泄,脉风成为疠,病之变化,不可胜数。

    帝曰:诸痈肿筋挛骨痛,此皆安生?

    岐伯曰:此寒气之肿,八风之变也。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此四时之病,以其胜治之愈也。

    帝曰:有故病五脏发动,因伤脉色,各何以知其久暴至之病乎?

    岐伯曰:悉乎哉问也!征其脉小色不夺者,新病也;征其脉不夺其色夺者,此久病也;征其脉与五色俱夺者,此久病也;征其脉与五色俱不夺者,新病也。

    肝与肾脉并至,其色苍赤,当病毁伤不见血,已见血,湿若中水也。

    尺内两旁,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

    粗大者,阴不足阳有余,为热中也。来疾去徐,上实下虚,为厥巅疾;来徐去疾,上虚下实,为恶风也。故中恶风者,阳气受也。

    有脉俱沉细数者,少阴厥也;沉细数散者,寒热也;浮而散者为眴仆。

    诸浮不躁者皆在阳,则为热;其有躁者在手。诸细而沉者皆在阴,则为骨痛;其有静者在足。数动一代者,病在阳之脉也,泄及便脓血。

    诸过者切之,涩者阳气有余也,滑者阴气有余也。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阴阳有余则无汗而寒。

    推而外之,内而不外,有心腹积也。推而内之,外而不内,身有热也。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头项痛也。按之至骨,脉气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

    译文:

    黄帝问道:诊脉的方法是怎样的呢?

    岐伯回答说:诊脉通常通常是以清晨的时间为最好,此时人还没有劳于事,阴气未被扰动,阳气尚未耗散,饮食也未曾进过,经脉之气尚未充盛,络脉之气也很匀静,气血未受到扰乱,因而可以诊察出有病的脉象。在诊察脉搏动静变化的同时,还应观察眼睛的精明,以候神气,诊察面部五色的变化,以审脏腑之强弱虚实及形体的盛衰,相互参合比较,以判断疾病的吉凶转归。

    脉是血液汇聚的所在。长脉为气血流畅和平,故为气治;短脉为气不足,故为气病;数脉为热,热则心烦;大脉为邪气方张,病势正在向前发展;上部脉盛,为邪壅于上,可见呼吸急促,喘满之症;下部脉盛,是邪滞于下,可见胀满之病;代脉为元气衰弱;细脉为正气衰少;涩脉为血少气滞,主心痛之症。脉来大而急速如泉水上涌者,为病势正在进展,且有危险;脉来隐约不现,微细无力,或如弓弦猝然断绝而去,为气血已绝,生机已断,故主死。

    眼睛的精明和面部的五色,都是内脏的精气所表现出来的光华。赤色应该像帛裹朱砂一样,红润而不显露,不应该像砂石那样,色赤带紫,没有光泽;白色应该像鹅的羽毛,白而光泽,不应该像盐那样白而带灰暗色;青色应该青而明润如璧玉,不应该像蓝色那样青而带沉暗色;黄色应该像丝包着雄黄一样,黄而明润,不应该像黄土那样,枯暗无华;黑色应该像重漆之色,光彩而润,不应该像地苍那样,枯暗如尘。假如五脏真色暴露于外,这是真气外脱的现象,人的寿命也就不长了。眼睛的精明是用来观察万物,分别黑白,审察长短的,若长短不明,黑白不清,这是精气衰竭的现象。

    五脏主藏精神在内,在体内各有其职守。如果邪盛于腹中,脏气壅满,气盛而喘,善伤于恐,讲话声音重浊不清,如在室中说话一样,这是中气失权而有湿邪所致。语音低微而气不接续,语言不能相继者,这是正气被劫夺所致。衣服不知敛盖,言语不知善恶,不辨亲疏远近的,这是神明错乱的现象。脾胃不能藏纳水谷精气而泄利不禁的,是中气失守,肛门不能约束的缘故。小便不禁的,是膀胱不能闭藏的缘故。若五脏功能正常,得其职守者则生;若五脏精气不能固藏,失其职守则死。五脏精气充足,为身体强健之本。头为精明之府,若见到头部低垂,目陷无光的,是精神将要衰败。背悬五脏,为胸中之府,若见到背弯曲而肩下垂的,是胸中脏气将要败坏。肾位居于腰,故腰为肾之府,若见到不能转侧摇动,是肾气将要衰惫。膝盖是筋之府,屈伸不利,不能直立行走,筋将衰惫。骨为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震颤摇摆,这是髓虚,骨的功能将要衰惫。若脏气能够恢复强健,则虽病可以复生;若脏气不能复强,则病情不能挽回,人也就死了。

    岐伯说:脉气与四时阴阳之气相反的,如相反的形象为有余,皆为邪气盛于正气;相反的形象为不足,为血气先已消损。根据时令变化,脏气当旺,脉气应有余,却反见不足的,这是邪气盛于正气;脉气应不足,却反见有余的,这是正不胜邪,邪气盛,而血气消损。这种阴阳不相顺从,气血不相营运,邪正不相适应而发生的疾病名叫关格。

    黄帝问道:脉象是怎样应四时的变化而变动的呢?怎样从脉诊上知道病变的所在呢?怎样从脉诊上知道疾病的变化呢?怎样从脉诊上知道病忽然发生在内部呢?怎样从脉诊上知道病忽然发生在外部呢?请问这五个问题,可以讲给我听吗?

    岐伯说:让我讲一讲人体的阴阳升降与天运之环转相适应的情况。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间的变化,阴阳四时与之相应。如春天的气候温暖,发展为夏天的气候暑热,秋天得劲急之气,发展为冬天的寒杀之气,这种四时气候的变化,人体的脉象也随着变化而升降浮沉。春脉如规之象;夏脉如矩之象;秋脉如称衡之象,冬脉如称权之象。四时阴阳的情况也是这样,冬至到立春的四十五天,阳气微升,阴气微降;夏至到立秋的四十五天,阴气微升,阳气微降。四时阴阳的升降是有一定的时间和规律的,人体脉象的变化,亦与之相应,脉象变化与四时阴阳不相适应,即是病态,根据脉象的异常变化就可以知道病属何脏,再根据脏气的盛衰和四时衰旺的时期,就可以判断出疾病和死亡的时间。四时阴阳变化之微妙,都是从辨别阴阳开始,结合人体十二经脉进行分析研究,而十二经脉应五行而有生生之机;观测生生之机的尺度,则是以四时阴阳为准则;遵循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不使有失,则人体就能保持相对平衡,并与天地之阴阳相互统一;知道了天人统一的道理,就可以预决死生。所以五声是和五音相应合的;五色是和五行相应合的;脉象是和阴阳相应合的。

    阴气盛则梦见渡大水而恐惧;阳气盛则梦见打火烧灼;阴阳俱盛则梦见相互残杀毁伤;上部盛则梦飞腾;下部盛则梦下堕;吃的过饱的时候,就会梦见送食物给人;饥饿时就会梦见去取食物;肝气盛,则做梦好发怒气,肺气盛则做梦悲哀啼哭;腹内短虫多,则梦众人集聚;腹内长虫多则梦打架损伤。

    心脉坚实而长,会出现舌卷不能言语的症状;其脉软弱而散,当有消渴病,且病会逐渐自行痊愈。

    肺脉坚实而长,会出现唾血的症状;其脉软弱而散,会出现自汗出,且出汗不止的症状。

    肝脉坚实而长,面色不青,会出现跌倒或被击伤之类的病症,因为瘀血在胁下,还会使人喘逆;其脉软弱而散、面色有光泽的,会出现溢饮病,溢饮病的症状是口渴暴饮,容易使水液流入肌肉皮肤及肠胃之外。

    胃脉坚实而长,面色红,会出现髀部疼痛的症状;其脉软弱而散,会出现食痹病。

    脾脉坚实而长,面色黄,会出现少气的症状;其脉软弱而散、面色无光泽的,会出现足胫部水肿,像水湿之状。

    肾脉坚实而长,面色黄而赤,会出现腰痛的症状;其脉软弱而散,会出现精血不足,且不易恢复。

    黄帝说:诊得心脉急促,这是什么病?症状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病名叫心疝,少腹部位会有肿物。

    黄帝说:为什么这样说呢?

    岐伯说:心为阳脏,与小肠相表里,小肠位于少腹,所以说少腹会有肿物。

    黄帝说:诊得胃脉有病,症状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胃脉实会出现腹胀,胃脉虚会出现泄泻。

    黄帝说:疾病形成后又有变化,是怎么回事呢?

    岐伯说:风邪引起的疾病会变为寒热病,热邪引起的疾病会变为消中病,气逆引起的疾病会变为巅顶疾病,长期受风会变为飧泄病,脉受风邪会变为疠风病,疾病的变化,不可胜数。

    黄帝说:各种痈肿、筋挛、骨痛,这些病是怎样产生的呢?

    岐伯说:这是因为寒气聚结,八风之邪侵犯人体而发生的变化。

    黄帝说:怎样治疗呢?

    岐伯说:这是四时之病,根据五行相胜的规律治疗就会痊愈。

    黄帝说:有旧病从五脏发作,进而影响到脉象和面色,怎样根据这些来判断是久病还是新病呢?

    岐伯说:问得很详细啊!如果脉象小而面色正常,是新病;如果脉象正常而面色异常,是久病;如果脉象和面色都异常,是久病;如果脉象和面色都正常,是新病。

    肝脉和肾脉同时出现,面色苍青或赤,会出现跌打损伤之类的病症,不见血的情况还好,如果已经见血,就像被水湿浸渍一样。

    尺肤的内侧两旁是季胁部位,尺肤的外侧用来诊察肾,尺肤的里侧用来诊察腹。在中附上部位,左臂外侧用来诊察肝,左臂内侧用来诊察膈;右臂外侧用来诊察胃,右臂内侧用来诊察脾。在上附上部位,右臂外侧用来诊察肺,右臂内侧用来诊察胸中;左臂外侧用来诊察心,左臂内侧用来诊察膻中。身体的前部可以诊察身体的前半部,后部可以诊察身体的后半部。上界以上的部位,可诊察胸喉中的情况;下界以下的部位,可诊察少腹、腰、股、膝、胫、足中的情况。

    脉象粗大的,是阴不足阳有余,为热中之病。脉来急疾而去徐缓,是上实下虚,会出现厥逆、巅顶疾病;脉来徐缓而去急疾,是上虚下实,会出现怕风的症状。所以怕风的人,是阳气受到了损伤。

    脉象沉细数的,是少阴经气厥逆;沉细数散的,是有寒热之病;脉象浮而散的,会出现眩晕跌倒。

    浮脉而不躁动的,病在阳分,多为热病;若有躁动的,病在手三阴经。细脉而沉的,病在阴分,多为骨痛;若有静者,病在足三阴经。

    三、

    以下是用不同词牌名来赞《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脉象的微妙洞察与疾病诊断的深度解析》的内容:

    《沁园春·脉象玄机》

    脉象精微,乾坤奥秘,尽显其中。看浮沉迟数,玄机暗藏;表里阴阳,诊断如弓。脏腑关联,四时变化,微妙洞察意无穷。医道深,凭智慧光芒,照彻天穹。

    解析脉象精工,引医者探索心不慵。辨疾病细微,精准无误;洞察变化,妙术神通。传承经典,创新发展,护佑健康立勋功。展未来,看脉象之学,再攀高峰。

    《水调歌头·脉象精妙论》

    脉诊蕴玄妙,精微论中藏。浮沉迟数间,玄机渐明朗。表里辨阴阳,脏腑相关联,洞察细思量。诊断精,医道深,美名扬。

    岁月悠悠过,传承永流芳。以脉象为凭,疾病细端详。智慧如明灯,照亮前行路,探索心不慌。守初心,护健康,谱华章。

    《卜算子·脉象洞察》

    脉象见精微,诊断玄机显。浮沉迟数细分辨,表里阴阳辨。

    脏腑脉中寻,四季随其变。智慧光芒照前路,妙术传千年。

    诠释:

    《沁园春·脉象玄机》诠释:这首词描绘了脉象的精妙之处和其在医学诊断中的重要作用。脉象中蕴含着乾坤的奥秘,通过观察脉象的浮沉、迟数等特征,能够洞察疾病的状况,就像一张弓一样准确。脉象与脏腑相关联,还会随着四季的变化而变化,其中的微妙和无穷的意趣令人赞叹。医学之道深邃,凭借着脉象诊断所展现出的智慧光芒,能够照亮整个天空。解析脉象的工作精细而卓越,让医者不断探索而不知疲倦。能够辨别疾病的细微之处,精准无误,洞察脉象的变化更是有着神奇的能力。传承经典脉象之学,不断创新发展,为护佑人们的健康立下功勋。展望未来,脉象之学将继续攀登高峰,不断发展进步。

    《水调歌头·脉象精妙论》诠释:这首词强调了脉象精妙论的重要意义。脉象中蕴藏着玄妙的道理,在精微论中得以体现。在脉象的浮沉、迟数中,玄机逐渐清晰呈现。通过脉象能够辨别疾病的表里和阴阳情况,并且与脏腑有着紧密的关联,需要仔细地洞察和思考。脉象诊断的精准和医学之道的深邃使其美名远扬。随着时间的推移,脉象的传承将永远流传。以脉象为依据,仔细端详疾病的表现,智慧就像明灯一样,为医者照亮前行的道路,让他们在探索中不会感到迷茫和慌乱。始终保持初心,致力于护佑人们的健康,为医学事业谱写辉煌的篇章。

    《卜算子·脉象洞察》诠释:此词突出了脉象中所展现的洞察能力。脉象表现出精微之处,通过脉象诊断能够明显地展现出其中的玄机。仔细分辨脉象的浮沉、迟数,能够辨别疾病的表里和阴阳。脉象还能反映脏腑的状况,并随着四季的变化而有所改变。这种智慧的光芒将照耀前路,脉象的奇妙之术已经传承了千年之久。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