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甩锅:天启这七年
作者:老张0612   解说南明痛史,老朱气疯了!最新章节     
    【崇祯皇帝的亡国之因可谓错综复杂,可以从众多层面去探寻根源所在。而天启在位的那七年光阴,无疑成为一段无法回避的过往。

    对于这段岁月,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且相互矛盾的观点:

    有一种观点甚至宣称,尽管天启帝常年疏于理政,然而凭借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势力,他们雷厉风行地打压了地方势力与朝堂大臣之间的勾连行径,从而为大明朝廷积攒下巨额的财政收益。

    就在这短短七载间,辽东前线捷报频传,明军成功扭转了以往被动挨打的态势,甚至在某些区域展开了凌厉的反击。

    至于关内地区,虽说小冰河时期所带来的灾祸已初现端倪,但也正因这七年期间对地主官僚势力的严厉整治,使得农民起义并未如燎原之火般大规模爆发。

    但事实果真如此么?是否还有其他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相等待被揭示呢?或许我们需要更深入地剖析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方能找到答案……】

    *****

    “朕自登基至今已四十七载矣!自从朕亲理朝政之后,从未曾因钱粮之事而陷入困境。想必定是这过去的七年里,仍在消耗着朕之前.....嗯,是张先生为朕所积攒下来的家底啊!”

    提及天启年间的成绩,万历皇帝并未给予过高的评价。毕竟像大明这般庞大的帝国,即便走向衰败乃至灭亡,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虽说去年那场惨烈无比的萨尔浒之战令明军最为精锐且富有战斗力的军队近乎全军覆没,然而只要手中握有充足的钱财和粮草,万历依然能够再次募集数支如此强大的军队。反而是后金的八旗兵,数量有限,这一战之后,至少要休整一两年才能发起更大规模的进攻。

    所以对于天幕之中的某些人对于魏忠贤的评价,万历皇帝是半分也不相信的,如果一个太监有那么大的本事,那就不是大明的太监了。所以他早就不再将朱由校当成下下任皇帝来看待了。

    至于那位太子朱常洛,万历已然听闻其晕厥倒地的消息。此刻的万历早已丧失了往昔更换太子的雄心壮志,他深知自己将于明年撒手人寰,更清楚自己的太子朱常洛亦难逃厄运。那么,是否更换太子又能怎样呢?

    纵使将自己钟爱的福王朱常洵立为储君,让他背负起这亡国之君的千古骂名,即便万历真的忍心如此安排,方才郑贵妃更是把话撂得明明白白:现在,若谁还敢立她的儿子为太子,替朱常洛父子三人承担大明灭亡的罪责,她便以死相拼。面对这般决绝的态度,万历亦是无可奈何。

    *****

    【事实上,在天启皇帝在位的这七年时间里,明朝军队于辽东前线并非始终处于劣势,局势异常艰难的原因正是由于朝廷的用人政策一变再变。而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魏忠贤令人费解的一系列举措。他秉持着一种极为简单粗暴的用人原则——只要听从他命令之人,便会得到重用;反之,则可能面临罢黜官职乃至处决的命运。

    在此背景下,众多原本能够扭转乾坤、拯救危局的杰出大臣和将领们,并未战死沙场抵御后金入侵,反而因政治斗争而纷纷落马,甚至含冤离世。

    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当属熊廷弼。当明军在辽东战场遭遇重创、主力部队损失殆尽之际,自万历四十七年起直至天启三年,熊廷弼始终坚守阵地,苦苦支撑。尽管期间不断受到朝中官员的攻讦与弹劾,但他依然成功地给后金首领努尔哈赤带来沉重打击。

    虽说受限于野战双方实力差距,仍无法阻止大量领土和城池沦陷敌手,但即便是那些对他持有强烈反对意见的人,在朝堂之上也仅仅将此归咎于时运不济罢了。

    这场旷日持久的纷争从天启三年延续至天启五年,关于熊廷弼的功过是非依旧未有明确结论。然而,就在天启五年,伴随着东林党的全面溃败以及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独揽朝政大权,熊廷弼的厄运终究还是降临了……

    熊廷弼之后,时间来到了天启二年八月,这时候一个重要人物登上了历史舞台——孙承宗,他被委以重任,担任起辽东经略一职。孙承宗经过深思熟虑,提出了一套极具远见卓识的战略计划:“欲保关门,必先固辽西;欲复辽东,亦必先固辽西”。这个计划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明朝抵御后金入侵的道路。

    于是乎,孙承宗开始雷厉风行地行动起来,积极部署宁锦防线。在他的精心策划和指挥下,宁远城的防守日益稳固,如同坚不可摧的堡垒一般。与此同时,明军的防线如蔓藤般不断延伸开来。

    天启五年的夏天,阳光炽热而耀眼。孙承宗派遣得力将领分别占据了锦州、松山、杏山、石屯以及大小凌河等各个城池。如此一来,从宁远出发又向前推进了足足二百里之遥!一条坚固无比的防线就此成型,它宛如一道铜墙铁壁,守护着大明王朝的边疆。这条防线以宁远为核心,向四周辐射展开,构成了严密的防御体系。

    然而,魏忠贤妄图长久地将朝政大权紧握于手。于是乎,他便打起了拉拢孙承宗的主意,欲使其成为自己阵营中的一员。只可惜,每一次孙承宗皆以正义凛然之态严词回绝。这使得魏忠贤心中恼怒异常,愤恨难平。

    终至天启五年。此时,阉党一伙人犹如饿狼扑食般,紧紧揪住一个契机,肆意妄为,借机大做文章,对孙承宗展开了猛烈的弹劾攻势。一时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在这铺天盖地的恶言恶语中,孙承宗纵有万般无奈,也只得黯然离去,告别了那片他曾经呕心沥血、奋力拼搏过的辽东大地……

    孙承宗离职之后,兵部尚书高第接掌辽东经略之职。高第此人,一介文士,不通军事,更无作战经验。甫一上任,便全盘推翻孙承宗的部署,下令拆除宁锦防线。关外驻军将士,除宁远守将袁崇焕坚决不从外,其余诸城皆撤守一空。如此一来,孙承宗多年心血毁于一旦,明朝在山海关及其关外的军事局势瞬间陷入新的危机。

    幸赖以袁崇焕为首的众多将士浴血奋战,方使明军于天启六年正月、天启七年五月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奇迹般地抵御住了后金的猛烈攻势,不仅令宁锦防线在战争中经受住了考验,也使明朝避免了因高第错误的军事决策而引发的军事大溃败。然而,袁崇焕刚刚赢得宁锦大捷,未满半年,便遭阉党构陷而被罢黜。

    可以说,阉党一面大力搜刮江南财富,一面又将整个辽东防线搞得乱七八糟。甚至可以说天启这七年,是明朝唯一扭转辽东局面的时机,只要天启与阉党控制下的朝廷少插一点手,恐怕局面将会完全不一样。

    然而就是这样,被人称为辽东三杰的这三人,还有这条防线,从天启五年开始一直到崇祯十五年,整整二十年,精入野战的后金(清)八旗军宁肯绕过长城,掳掠山东河北等地,但却深陷在辽西,不能对明朝造成根本性的损伤。】

    *****

    “高第这个人现在官居何职?”天幕下万历仍然在观看,作为一个长期不理朝政的皇帝,他决心用最后一点时间来弥补自己的过错了,刚刚他的太子朱常洛已经杀了魏忠贤,但阉党是否还会出现,他也不清楚,毕竟李进忠可以改名叫魏忠贤,那么赵进忠、张进忠难道就不能成为下一个魏忠贤吗?

    *****

    【就像万历犯的最严重的错不是懒得理政,而是耽误了接班人的培养一样,天启犯的大错也不是器重那个权倾朝野的大太监魏忠贤,而是一下子打破了大明历经两百多年才建立起来的皇帝依靠内阁施政、用太监来制衡的政治平衡状态。

    不仅如此,就连朝堂和地方之间已经形成的政治均势也被破坏了。随着太监们插手地方财政、暴力征税的事情频繁出现,很明显引起了各行各业人们的群体性抵制,这种情况肯定会给大明的赋税、财政体制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作为一个扰乱政治生态平衡的权臣,从古至今只有两种结局:一种就像王莽那样直接篡夺皇位,和在野的乡绅们展开一场激烈的斗争,至于最后的结果,不用想也知道。另一种就像张居正那样,等他死了,万历为了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一是废除了大部分革新措施,二是对他的子孙后代和朋党进行了无情的打压。

    显而易见,对于初登皇位的崇祯而言,确实不存在第三种抉择。毕竟,他绝无可能甘愿沦为他人手中的提线木偶。如此一来,摆在他面前的道路便清晰可见:唯有彻底铲除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势力,方能稳固朝纲、重振皇威!

    然而,从天启五年至七年,短短不过三年时光,魏忠贤及其掌控的东、西两厂却已然制造出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统治氛围。在这段时间里,朝中大臣无不心惊胆战、惶恐不安。

    即便是那些拥有丰富从政阅历的帝王,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局势,恐怕除了解散东、西两厂之外,亦难以寻觅到更为妥善有效的应对之策……】

    *****

    “如此说来倒也并无不妥之处,张先生其人确实称得上是一心为公啊!只可惜反对他的势力实在过于强大众多,朕也是迫不得已才只能先将他的家眷妥善地保护起来。然而下面那些人的行事作风着实令人难以苟同……实际上,这些家伙不过是想借此机会来实施打击报复罢了,结果却反倒害得朕替他们背负起了这口大黑锅呀!”万历皇帝依旧摆出那副推卸责任的模样。

    要知道,历经这漫长的三十余载岁月,曾经支持或者反对张居正的人们早已销声匿迹、不复存在了。如今无论他讲些什么话语,既不会有人借机恳请为张居正平冤昭雪,同样也无人胆敢挺身而出予以驳斥。毕竟东林党人最喜欢的廷杖之刑无非就是想要博取声名而已,如果当真因此丢掉了性命,那么可就真的一无所有啦!

    在太子府那同样辽阔无垠的天幕之下,眼下,太子府内的局势可谓是相当严峻,令人忧心忡忡。朱常洛已然昏厥过去,待到苏醒过来后,便涕泗横流,苦苦哀求其父皇万历皇帝改立福王朱常洵为太子。

    而太子的长子朱由校则已下定决心,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未来成为天启帝的机会。毕竟,就在不久之前,深受朱由校宠信的太监李进忠刚被祖父万历派遣之人以乱棍活活打死。经此变故,朱由校顿感人生索然无味,万念俱灰。

    此刻就仅剩下如今的太子次子朱由检孤独地伫立于此,目光依旧凝视着头顶上方的天幕。这位自小就异常执着、倔强的少年,心里非常清楚,自己此时此刻的举动极有可能引来无尽的麻烦和纷争。

    然而,他早已将这些顾虑抛诸脑后,因为对于他来说,若是一切照旧,让他继续担任这至高无上的皇位,那么他必将竭尽全力,决不会再重蹈覆辙,成为那个导致国家灭亡的亡国君主;但倘若无法如愿登上皇位,那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

    【尽管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如小冰河时期带来的严寒气候、朱元璋所确立的藩王宗室制度所产生的种种弊端、万历帝在培养继承人时犯下的严重失误以及天启年间权力制衡体系的崩溃等一系列困境.......

    但倘若崇祯仅仅只是拥有普通水准,类似于明宣宗、明孝宗或者明光宗那般,那么大明王朝或许也不至于如此迅速地走向覆灭。

    当然,如果当时的明朝依旧处于中期那种相对稳定繁荣的阶段,即便是遭遇像明武宗、明世宗以及明神宗这般肆意妄为、大肆折腾的君主统治,国家或许依然能够安然无恙。

    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在小冰河导致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浪潮以及来自后金政权外部威胁这双重巨大压力的猛烈冲击下,崇祯越是努力想要有所作为,表现得越像是一位英明之主,实际上却使得大明的社稷距离毁灭愈发迫近。

    这其中的缘由颇为复杂且令人深思。一方面,崇祯虽心怀壮志欲重振朝纲,但面对积重难返的局势和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网,其改革举措往往难以真正落实到位;

    另一方面,频繁的战争与动荡不仅耗费了大量国力资源,更让社会陷入混乱无序状态,进一步加剧了民众的苦难与不满情绪。而这些负面因素相互交织影响,最终形成一股无法阻挡的洪流,将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

    “治大国如烹小鲜,古人早就说过,大乱不可怕,就怕将乱末乱之时。”始终没说话的兴王、未来的嘉靖帝总算说了一句话。“造成这一切的后果怪不了崇祯,他本来就是不是作为皇帝来培养的,朕算了一下,万历——我的孙子死的时候他才不过十岁,天启——朕孙子的孙子死的时候,他继承皇位不过十七岁,从天幕里面讲的来看,他还没到就藩的年龄,否则不会天启刚一死,就立刻在北京登位。如果这样的话,崇祯不仅没有受过如何当一个皇帝的教育,恐怕连怎么管理一个王府都不清楚.....”

    尽管嘉靖未来将以过继给孝宗的身份登上皇位,接替明武宗正德皇帝之位时年纪尚轻,但他自幼便接受了系统而全面的教育,深知怎样去做一名合格的藩王以及如何妥善地管理一座王府。

    尤为关键的一点在于,当他继承大统之际,正值明朝众正临朝之时,朝中有着以杨廷和为首的一众贤臣良相所奠定的坚实根基。即便嘉靖对治国理政一窍不通,如同明武宗那般肆意妄为、胡乱折腾一番,恐怕也不至于会让整个国家陷入灭亡的绝境之中。毕竟,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强大的政治班底与稳定的朝局足以支撑起王朝的基本运转,使其不至于轻易崩溃瓦解。

    *****

    “哼!若听信那帮所谓的文臣之言,恐怕只会让我等死无葬身之地啊!想当年,朕便是活生生的例子啊!”此时此刻,身处南昌的明武宗心中暗自思忖着。透过那片广袤无垠的天幕,他已然洞悉到世人对自己的评价着实不佳,同时也知晓了下一任皇帝将会由自己的堂弟——兴王来继承大统。对此,他并未感到丝毫诧异,似乎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然而,当面临必须在魏忠贤和那些文臣之间做出抉择时,明武宗却毫不犹豫地倾向于前者。毕竟,自从他手刃刘瑾之后,那群自命不凡的文臣们不仅没有对他敬畏有加,反而愈发轻视起来。相较之下,这些个宦官虽说有时会耍弄些权术手段,但至少还算忠心耿耿。如此权衡利弊一番后,明武宗自然明白该如何取舍。

    然而那位不幸成为亡国之君的崇祯却并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这其中缘由有二:其一,魏忠贤乃是前任皇帝的心腹之人,对于新帝而言,难免心生忌惮与隔阂;其二,则更为关键——这位崇祯皇帝啊,他的头脑要么就如同孩童般幼稚无知!又或者说,他早已被那些所谓的文臣们彻底洗脑,变得愚不可及、昏庸无能了!仿佛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一般,只能任由他人摆布操纵。如此一来,即便面对如此明显的局势和抉择,他也无法做出明智之举,最终导致国家走向覆灭的悲惨命运.......

    *****

    明太祖朱元璋、太子朱标,还有各个时空的皇帝,此时他们已经不对这段历史感兴趣了,毕竟谁也不喜欢这种不光彩的事情,就让文官们记录下来就行了。虽然每个皇帝都曾经动过能否弥补这些错误,令大明得以生存下去的想法,但想过之后,就只能摇头了,对于朱元璋、朱棣这样的人来讲,二百多年之后的事情,早就脱离了他们的能力范围之外。而对于明宪宗成化皇帝,他并不觉得能够改变大明如何,这些年,他又没有试过,结果发现越努力越糟糕......

    而随着天幕的变化,很快就发生了转折,开始评论起了崇祯本人的是非功过。原来还被人同情的崇祯皇帝很快就发现自己十七年操作,不但没有挽救大明,正是加速大明灭亡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