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曹林定策
作者:锋陈   开局救了诸葛亮,刘禅爱死我了最新章节     
    沛王曹林,这位曾经的意气风发、雄心勃勃的王者,如今却如同丧家之犬,仅率领着一万残兵败将,逃入了魏军重兵埋伏的山谷之内。

    山谷两侧的山头上,毋刺史和程武早已严阵以待,滚石、檑木和箭矢如同死神的镰刀,静静地等待着收割的时刻。

    诸葛亮轻轻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淡然的微笑。赔本的买卖,他自然不愿去做。于是,他果断下令,三军绕过这危机四伏的山谷,沿着宽敞的大路,浩浩荡荡地向扶柳城进发。那气势,仿佛要将天地都吞噬一般。

    山谷之中,沛王曹林与两侧山头的将士们会合后,脸色苍白如纸,眼中满是绝望与不甘。

    他召集众将,在山头的营帐内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

    曹林扫视着众人,长叹一声,声音中带着无尽的悲凉:“田英和诸葛亮太过狡猾,我们设计埋伏他们,没成想反中了他们的奸计。如今八万人马出去,仅剩一万人马回来,加上山头的六万人马,如今我们只有七万人马了。这该如何是好?”

    众将闻言,面面相觑,低头沉默不语。那沉默中,蕴含着无尽的恐惧与无奈。他们深知,面对诸葛亮的大军,他们几乎毫无胜算。

    良久,张统终于抬起头,目光坚定地望着沛王道:“殿下,事已至此,我们只有尽快离开山谷,抄小路赶往扶柳城,尽快与扶柳城的郭正将军会合,共同抵御汉军。”他的声音虽然不大,却充满了力量。

    众将闻言,纷纷颔首表示赞同。他们的心中,也燃起了一丝希望。或许,只有与郭正将军会合,他们才能有一线生机。

    “小路?你熟悉从此山谷前往扶柳城的小路吗?”曹林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喜色,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

    “末将与郭正将军经常交流,有时为了赶路,走小路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张统拱手道,他的语气中充满了自信。

    “没错,抄小路更近,我对此小路也有耳闻,不过还没走过。信都城周边的小路我熟悉。”毋刺史也拱手道,他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容。

    “是的,我在信都城时也听说过有小路直达扶柳城,不过我也没有走过,但信都城至扶柳城的小路我熟悉。”谋士程武也拱手道,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坚定。

    曹林闻言大喜,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他朗声道:“既然如此,张统将军,就由你带路,我们大军赶紧下山,抄小路尽快赶往扶柳城。务必保证在诸葛亮大军到达前抵达扶柳城,不得有误!”

    “得令!”张统抱拳应诺,声音铿锵有力。

    事不宜迟,沛王曹林立即率领所有兵马下山。在张统的带领下,他们沿着那熟悉而又陌生的小路,向扶柳城疾奔而去。那小路蜿蜒曲折,如同一条巨龙在山谷间穿梭。他们的心中,也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与期待。

    扶柳城头,守将郭正接到探马的报告后,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他深知城内仅有五万守军,如何能抵挡得住汉军那三十几万如狼似虎的大军?

    他的心中充满了焦虑与不安。如果沛王曹林和冀州刺史毋丘俭能率兵赶到,那形势或许还能有所转机。至少,他有了主心骨,有了可以依靠的力量。

    郭正在城头焦躁不安地四处张望,仿佛要将整个天地都纳入眼中。

    突然,远处出现了沛王曹林的旗帜和人马。他揉了揉双眼,再次望去。没错,的确是沛王曹林的旗帜和人马。随着时间的推移,那远处的旗帜和人马越来越清晰,仿佛是从迷雾中走出的救星一般。

    郭正心中狂喜,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他立即召集心腹将士,打开西城门,准备迎接沛王一行人的到来。

    那吊桥缓缓放下,西城门也慢慢打开,仿佛是在迎接英雄的归来。

    沛王曹林在冀州刺史毋丘俭和幽州刺史杜恕的左右簇拥下,来到了扶柳城守将郭正的面前。

    郭正率领着心腹将士跪倒在地,向沛王曹林行礼。

    曹林连忙下马,快步走上前扶起郭正,亲热地道:“郭将军免礼。”

    然后转头对跪地行礼的将士们道:“将士们免礼,快请起。”众人连忙起身,那场面充满了温馨与感动。

    曹林拉着郭正的手,笑道:“有劳郭将军出城迎接,不知诸葛亮的大军到了没有?”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与担忧。

    郭正连忙拱手道:“回殿下,探马刚刚来报,诸葛亮的大军正向扶柳城进发,距此已经不远了。”他的声音虽然平静,但眼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曹林点点头道:“好,我们赶紧进城,商议应对之策。”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决断与果敢。

    郭正点头答应,在前面引路,带领着众人进入扶柳城内。那城内虽然繁华依旧,但空气中却弥漫着一种紧张与压抑的气息。仿佛大战一触即发。

    议事厅内,沛王曹林坐在主位上,眉头紧锁,目光如炬。毋刺史和杜刺史、军师贾访、守将郭正和张统及华博、谋士程武和辛敞等人围坐在两侧。他们的脸上都写满了凝重与担忧。

    曹林望了众人一眼后,沉声道:“探马来报,诸葛亮的大军距此已经不远。诸位有何良策破敌?”他的声音在议事厅内回荡,仿佛要将整个空间都填满。

    众将闻言,面面相觑,纷纷低下了头。那接连几次的败仗,已经让他们失去了信心。他们不敢轻易发言,生怕说错话而惹来杀身之祸。

    良久,毋丘俭终于抬起头,目光坚定地望着曹林道:“殿下,我们屡次出城,屡次中敌诡计。此次我们坚守扶柳城,如何?”他的声音虽然不大,却充满了力量。

    曹林沉吟片刻后,顾虑重重地道:“如今我军兵力合在一起才十二万,而诸葛亮大军有三十二万。恐怕难以坚守啊!”他的语气中充满了无奈与担忧。

    程武拱手道:“殿下所言在理。不过事已至此,我军不坚守城池,难道放弃此城,撤往冀州治所信都城吗?那恐怕更是死路一条啊。”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决绝与悲壮。

    曹林闻言沉吟不语。他的心中也充满了矛盾与挣扎。他知道,坚守城池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但放弃城池则意味着彻底失败。

    杜恕拱手道:“殿下,毋刺史的提议不无道理。为了弥补我军兵力的不足,可否征集城内的青壮年百姓一起守城?或许可以抵挡一阵。”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希望与期待。

    辛敞也拱手道:“没错,殿下。我军如今只能坚守城池,利用城池的坚固和城头的滚石檑木重创敌军。一旦实在守不住了,我们趁夜杀出重围,再撤往信都城也不晚啊。”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坚定与决绝。

    众将闻言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的心中也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在前方闪烁。

    曹林一时半会也想不到更好的计策。于是点头表示同意。

    他立即起身道:“众将听令!”他的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议事厅内炸响。

    众人纷纷起身拱手道:“在!”他们的声音整齐划一,充满了力量与决心。

    “毋刺史和谋士程武率军三万坚守西城门;杜刺史和谋士辛敞率军三万坚守北城门;张统和华博两位将军率军三万坚守南城门;本王和军师贾访率军三万坚守东城门。郭将军率领亲卫队负责召集城内的青壮年百姓,协助大军一起守城。城头的滚石、檑木和箭矢必须准备充分,不得有误!”曹林沉声道。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威严与决断。

    “得令!”众将抱拳应诺,领命而去。他们的身影在议事厅内闪烁,仿佛一群即将冲锋陷阵的勇士。

    顿时,扶柳城内呈现出一片忙碌的景象。那城内的滚石、檑木和箭矢被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各个城门的城头;那城内的青壮年百姓也被纷纷召集起来,接受简单的训练后,便加入了守城的队伍;那城墙上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