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确定婚事 重用
作者:执笔挥毫绘红尘   执戟战红楼最新章节     
    安大人送走刘晨和杨千后,便匆匆来到后院,找夫人康氏商量女儿安澜的婚事。

    康夫人见安大人一脸严肃,忙问道:“老爷,何事如此着急?”

    安大人在椅子上坐下,喝了口茶,说道:“今日刘晨和杨千带着礼物来,为那杨家的杨逸求娶咱们澜儿。”

    康夫人一听,来了精神:“杨逸?可是那秦国公的堂弟杨逸?”

    安大人点点头:“正是。这杨逸如今还是今科状元,倒是一表人才。”

    康夫人心中暗喜,脸上却故作镇定:“老爷,这门亲事倒是不错。可咱们澜儿的心思,咱们也得问问。”

    安大人皱了皱眉:“我看那杨逸倒是配得上澜儿,澜儿想来是愿意的!”

    正说着,安澜小姐的丫鬟跑了进来,气喘吁吁地说道:“老爷,夫人,小姐她……她听说了杨公子求亲的事,在房里又哭又笑的。”

    安大人和康夫人对视一眼,哭笑不得。康夫人嗔怪道:“这丫头,都这般大了,还没个稳重样儿!”

    两人来到安澜的房间,只见安澜红着脸,坐在床边。

    安大人清了清嗓子:“澜儿,为父与你母亲来问问你的想法。那杨逸求娶于你,你可愿意?”

    安澜害羞地低下头,小声说道:“婚姻大事,哪有女儿说话的份儿,全凭父亲母亲做主!”

    康夫人笑着拉过安澜的手:“你这丫头,心里怕是早就愿意了吧!”

    安澜娇嗔道:“母亲就会取笑女儿。”

    安大人无奈地摇摇头,自己的小棉袄就要出嫁,有些不舍:“既然澜儿也有意,那为父便应下这门亲事!”

    康夫人高兴的说道:“老爷,杨家如今如日中天,杨逸又是秦国公的堂弟,自身还是今科状元,咱们澜儿嫁过去一定不会受委屈。

    再说了,我看那杨逸一表人才,澜儿又倾心于他,想必会是一段美好姻缘!”

    安大人沉思片刻,说道:“夫人说得在理。只是这杨家贵为国公府,我怕规矩众多!”

    康夫人白了他一眼:“老爷,车到山前必有路,咱们澜儿这般聪慧,定能应付得来。”

    安大人笑了笑:“也罢,那就这么定了。”

    安澜听了,心中欢喜,脸上却装作平静:“多谢父亲母亲。”

    康夫人看着女儿的模样,打趣道:“瞧你这高兴的,以后可别在婆家丢了咱们安家的脸。”

    安澜娇嗔道:“母亲放心!女儿知道啦。”

    一家三口相视而笑,这门亲事算是定下了。

    ……

    在京城的杨逸,这几日可谓是坐立不安。他在客栈的房中来回踱步,时不时望向窗外,心中满是对安澜的思念和对提亲之事的期待。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杨逸收到了杨起从家乡寄来的信。他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双手都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杨逸展开信纸,杨起那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逸兄弟,见字如面。想必你在京城定是牵肠挂肚着与安小姐的亲事。你且放宽心,我已让三叔杨千和岳父刘晨帮你去安大人府上提亲。

    三叔和岳父皆是能言善道之人,又带着我们的满满诚意,想必此事能成。你莫要过于焦虑,安心等待,相信很快就会有好消息传来,

    还有一事,你嫂子冰清前几天生了,为哥哥我生下一位千金,你小侄女取名杨曦,告诉你一声,让你也高兴高兴!”

    杨逸读着信,心中的石头稍稍落了地,但那紧张的情绪却依旧萦绕心头。

    他想起与安澜相处的点点滴滴,她的一颦一笑仿佛就在眼前。杨逸深知自己对安澜的感情深厚无比,若能与她共结连理,那将是此生最大的幸事。

    “兄长真是幸福,又有了一位千金,他日我也要和澜儿多生几个孩子!”

    说完他缓缓走到书桌前,拿起笔开始写回信,先是恭喜兄长杨起喜获千金,然后又感谢兄长考虑周到,

    杨逸在心中默默感激着杨起的用心安排,也对父亲杨千和兄长的岳父刘晨充满了感激。希望婚事能成。

    窗外的微风轻轻拂过,杨逸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他告诉自己,无论结果如何,他对安澜的心意都不会改变。

    但内心深处,他还是无比渴望能够听到那期盼已久的好消息,能够早日与安澜携手相伴,共度一生。

    杨逸将回信叠好,小心翼翼地放入信封,仿佛这封信承载着他所有的希望和梦想。

    他走到窗前,望着远方,心中默默祈祷:“愿一切顺利,愿我能与安澜终成眷属。”

    说完打开房门,来到一楼大厅,把信交给了云来客栈的掌柜的,让他派人将信送到长安城兄长手上。

    ………

    未时

    杨逸刚准备回客栈房间,就听身后传来声音,“杨公子请留步!”

    杨逸转过身,疑惑不解地问,“不知阁下有何贵干!?”

    只见来人身着宦官服饰,神色恭敬,微微躬身说道:“本官司礼监王禄,奉陛下口谕,宣杨公子入宫觐见。”

    杨逸心中一惊,这突如其来的召见让他有些不知所措,但也不敢耽搁,连忙随着王禄入宫。

    一路上,杨逸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不断揣测着皇帝陛下召见自己的缘由。

    终于,来到了养心殿外。王禄进去通报后,杨逸被宣入殿内。

    杨逸踏入养心殿,只见昌隆帝正坐在龙椅上,目光威严地注视着他。杨逸赶忙躬身行礼:“学生杨逸,拜见陛下,恭请圣安!”

    昌隆帝微微抬手:“朕安,平身吧!”

    杨逸起身,垂首站在一旁,大气也不敢出。

    昌隆帝开口问道:“你是今科状元,朕倒想考考你,对于当下朝政,有何见解?”

    杨逸定了定神,拱手说道:“陛下,学生以为,当下应以民生为重,兴修水利,鼓励农耕,方能使百姓安居乐业,我大周繁荣昌盛。”

    昌隆帝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嗯,想法不错。那对于官员考核,你又有何看法?”

    杨逸略作思考,回答道:“学生认为,官员考核当以政绩与品德并重,不可只重其一。”

    昌隆帝来了兴致:“继续说下去。”

    杨逸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政绩可察其为官之能,品德则观其为人之本。唯有德才兼备者,方能为朝廷效力,为百姓谋福。”

    昌隆帝不禁大笑起来:“好一个德才兼备!朕问你,你出身何处?”

    杨逸恭敬回道:“学生出身寒门。”

    昌隆帝微微皱眉:“寒门?”

    这时,一旁的王禄轻声提醒道:“陛下,这杨逸乃是秦国公杨起的亲堂弟。”

    昌隆帝恍然大悟,龙颜大悦:“原来是破虏的堂弟,难怪如此才华出众。”

    杨逸连忙再次躬身行礼:“学生不敢借堂兄之名,一切皆凭自身努力。”

    昌隆帝走下龙椅,亲手扶起杨逸:“好,好一个凭自身努力。朕欣赏你的才华和品性,

    即日起,封你为吏部从四品从事,赐延平坊十进的府宅一套。望你日后能为朝廷多多效力,造福百姓。”

    杨逸激动得声音颤抖:“谢陛下隆恩,微臣定当肝脑涂地,不负陛下厚望。”

    昌隆帝满意地笑了笑:“退下吧,好好为朕办事。”

    杨逸再次行礼,退出了养心殿。走出殿门的那一刻,杨逸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也下定决心要在这朝堂之上一展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