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中华银行
作者:姐依旧潇洒   和平解放大明最新章节     
    “微臣……”张煌言含着眼泪小口的将面前的面条吃完。

    面不是北方的面条做法,而是张煌言家乡的龙须面,配着海鲜,典型的家乡味道。

    皇帝陛下微笑着看着他,眼中满是关切和欣慰。

    张煌言抬起头来,感激地望着皇帝,泪水模糊了视线。

    “朕的御厨是北方人,南方的做法也是朕教的,不太地道!等哪天朕去南方,你可要请朕吃正宗的!不过……”

    刘松揶揄笑着说道:“西湖醋鱼就算了!”

    张煌言被逗得破涕为笑,心中的感动愈发浓烈。

    这一刻,君臣之间的距离仿佛更近了一步。

    “你的折子朕仔细看了,当中的很多想法与朕可谓不谋而合!就拿江南来讲,朕对此也略有耳闻。那江南之地,经济繁荣昌盛,商业极为发达,大宗货物的往来频繁至极,存储、交易等诸般事务繁多复杂。在这些活动之中,所采用的皆是商行的银票作为支付的工具。于京城以及江南的各个地方,钱庄的银票被广泛地接受,并且能够随时予以兑现,在民间那是极为流行。这种银票制度的存在,不但极大地方便了商人之间的交易往来,更是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以及流通。”

    “陛下是想要兴办钱庄?”张煌言似乎隐隐约约明白了一些。

    “嗯,恰如你折子中所述,于全国各地建立官办钱庄。一来嘛,出口的货物皆用咱们的银票作为结算的凭证,如此便能有效地避免逃税之事!二来呢,还能够用于发放官员的工资,以及士兵的饷银!朕也是持有这样的想法,不过一直苦于没有时间来操持此事,现今就将其交付于你,相关的人员由你自行挑选!”

    “陛下,可是这压库银……”张煌言自然深知这乃是天大的事情,要知道这启动资金可是海量的银子啊!万一出现挤兑的风波,自己遭遇不测倒是没什么,可影响的却是朝廷的信誉啊!倘若真出了事,自己即便万死也难以报答陛下的知遇之恩啊!张煌言不得不万分谨慎。

    “朕已然想好了,朕的内帑拿出五百万两,对了,廉政公署的朱署长也已然答应出资三百万两,还有朕打算将朕在凤凰山的股份抵押两千万两,再加上石见银矿的收入一并拿出!相信如此这般,应当是足够了!”

    “陛下……”有了如此众多的启动资金,张煌言若还是干不成此事,那可就太对不起皇帝的信任与厚望了。

    有了这个官办钱庄,全国各地的士兵能够直接支取自己的饷银,从而有效地避免了上下其手、贪污军饷的情况发生。而且,如此一来,官办钱庄的信誉自然无需担忧。全国的官员的工资都在官办钱庄领取,还有什么可不放心的?

    其实刘松还有一层意思未曾言明,那便是为将来发行纸币打下坚实的基础。只要国家的信誉足够强大的时候,再发行纸币就会水到渠成了。并且,外国的货物必须要到官办之处进行登记,交完税之后方可买卖,各地的关口仅仅负责核实和查验货物的价值,这样便多了一道监察的手续,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有人从中牟取暴利。

    “陛下,这事臣办了……不过这钱庄不能受户部管辖吧?臣……”

    张煌言知道自己即将接手的钱庄有多重要,但同时也清楚这必将引来各方觊觎。如果钱庄直接隶属于户部,那么日后必然会引发无数麻烦和争端。因此,他必须提前考虑如何保护自己的地位和利益。

    皇帝似乎早已料到张煌言的顾虑,微笑着回答:“这个问题朕已经想到了。朕打算将户部拆分为多个部门,如金融司、税务司等等。这样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国家财政,并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导致腐败和滥用。当然,具体细节还需要在大朝会上进一步讨论和决定。”

    听到这里,张煌言松了一口气,但还是有些担忧地问道:“那对于部门之间的拆解,是否存在其他限制或条件呢?”

    皇帝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他的担心。接着解释说:“对于部门之间的拆解,各个司司长都拥有一票否决权。也就是说,如果某个部门的司长不同意拆分方案,可以行使否决权来保护自己的权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随意拒绝合理的改革建议,毕竟我们的目标是为了更好地治理国家。”

    张煌言听后心里稍安,觉得这个制度既能保证各部门的自主权,又能防止过度集权带来的问题。他不禁对皇帝的智慧和决心表示钦佩,同时也期待着未来的改革能够顺利推进。

    “还请陛下为钱庄赐名!”

    “就叫中华银行吧!”

    …………

    张煌言刚走,就有一名小太监走进来汇报:“陛下,李阁老觐见!”

    “快请!”皇帝连忙说道。

    内阁首辅李信很快走了进来,正要行礼,却被皇帝阻止:“免了!来人,给李阁老赐座,上茶!什么事?”

    皇帝刘松点了根烟,走到李信面前,递过一根问道:“是不是又有什么麻烦事了?”

    李信叹了口气道:“陛下,还是少抽点吧,对身体不好……”

    李信接过烟,点燃后美美地吸了一口,然后才说道:“辽东巡抚来了折子,说现在辽东缺人,陛下的东北大开发计划恐怕要延迟了!”

    刘松皱着眉头,语气沉重地说道:“目前整个辽东地区的人口加上军队总共还不到一百万,这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啊!那么内阁对于这个问题有没有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呢?”他深知,人口不足将会严重影响国家的发展和稳定。

    李信无奈地叹了口气,回答道:“如今天下刚刚安定下来,经过近几年的统计,神州大地所有的人口大约只有七千万左右!不仅是东北地区,就连江淮各地也存在大量荒地无人开垦的情况!想要调动人口,实在太难了!”他心中明白,人口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面对这样的局面,李信感到十分无奈。如今到处都缺少人力,甚至连山海关到沈阳之间的驰道都是由军队和俘虏来修建的,根本没有足够的民力去进行开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