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朝作暮息
作者:海棠文博   日照沐雪最新章节     
    在雪花飘乱时,王默然到了鹿花坳,鹿花坳的祖师来自于藏佛教,对于肉食,他们遵循着,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可食之。 虽然有这样的信条,是可以吃肉的,他们也是很少吃的,如果坡下村供养的食物里有肉,他们会吃。

    坡下村老辈们传下来的规矩,动物之间相搏死亡的猎物,就会留出来给鹿花坳的僧人们吃,从不会把专门捕杀动物给鹿花坳做食物。他们也不会就把肉大块的送去鹿花坳,一般都是做成包子、馅儿饼。

    王二力上山查看陷阱时,拾到一个头插在石缝里死去的兔子,王默然的母亲用兔子肉和大白菜包了包子,让王默然送给鹿花坳的师傅们。

    王默然把包子放入冰柜里,七年前,王默然探亲回坡下村,在鹿花坳安装上了太阳能发电板,让鹿花坳告别了油灯时代,同时,他还给鹿花坳购置了微型冰柜五台,坡下村提供的熟食都存于这冰柜之中。

    鹿花坳,四面环山,非常地隐密的一个深坳,南面两山交叉之中有一水道可到达陵淇河河面,在陵淇河面上,根本看不到这大山后面的山坳,抗日战争时期,大批的抗日伤员就是通过这个水道藏在鹿花坳的。

    东面与坡下村有一人工开凿的山洞直通学校院内,慧见师傅不愿被过多打扰,在王黙然七岁时将洞口用石头封住。北面有鹿行道,北面的路只有鹿花坳的僧人和坡下村的几个人知道。西面有两亩左右的平整沙泥土地,土地后面是垂直的西山。

    座北向南建有一座石头寺庙一共三大间,中间供奉佛祖,两边是住房,左右两旁的住房都有厨房,一边的火道和住房的大炕相通,一边的火道直通房顶,分冬夏两用。

    鹿花坳有一眼温泉,温度似乎比坡下村的稍高些,鹿花坳总是氤氲着雾气,即使在飘雪的冬季,鹿花坳的谷底依然有茂盛的青草在寒风中摇曳,到了夏天,鹿花坳百花盛开,却凉爽如初秋。

    哑巴师兄每日都忙碌着,他喜欢干活,他曾无数次用手语告诉王默然。

    “干些活,出些汗,爽快。”

    在西山平整的土地边上,有几个埋在地下,大青石凿空的大肚小口的类似水缸,用来当做鹿花坳的卫生间,一个可以移动的一米左右见方的木板房做遮挡。满了,哑巴师兄就会盖上石板用泥土封严,发酵到没了臭味用来浇灌土地上种植的东西。

    鹿花坳是人间的仙境,是无欲无求的天堂。

    慧见师傅带着徒弟们,晨起暮息,吹箫、舞棍、诵经、打坐、读书、劳作一日又一日,不觉岁月长,只见岁月流,眨眼间,三岁的王默然在岁月的熏陶下长成了三十六岁的儒雅豁达,顶天立地的男人。他用心的护着鹿花坳这片净土。

    王默然坐在温暖的能睡十个人的大炕上,看看着炕脚处简易书柜上的书籍,书籍上有他童年少年的记忆。

    月挂山腰,王默然躺在慧见师傅和哑巴师兄中间,他翻身搂着哑巴师兄的胳膊,小时候养成的习惯依然留在脑海的记忆里,三十六岁的大男人却像孩子一样搂着比他矮小的哑巴师兄的胳膊。

    弘言,弘一看了王默然一眼,相视一笑,习惯了他这样的状态见怪不怪,哑巴师兄泰然处之,王默然自小依赖哑巴师兄,他刚送过来时,不到三岁的他几乎是长在哑巴师兄的背上。虽然哑巴师兄不会说话,但是两个人沟通起来没有任何障碍,慧见师傅如师如父,哑巴师兄如师如兄。

    三十多年过去,黄口小儿已长成了一个成熟,内心强大的男人,犹如一座山,坚定而有力,无惧风雨和波浪。但是他依然喜欢躺在师父和师兄中间熟睡,有一种被宠溺的舒心。

    隔一段时间,王默然就到鹿花坳,偎在慧见师父和哑巴师兄的火炕上,卸下所有的盔甲,晨起暮息。

    慧见师傅是远行僧在从西北来坡下村的路上,偶遇一信徒,将死之时将自已的孙子托付给佛祖,远行僧将这孩子带到鹿花坳,祖师给他起名慧见,教他认字习箫棍武吹箫礼佛诵经。

    从他十二岁起,每年的秋末,会跟王默然的太爷及太爷的父亲牵着毛驴驮着山货出山,王家卖山货,他化缘,除了一碗粥接受盐。

    年年如此,以致于当地百姓,养成了习俗,看到和尚、僧人化缘都希望到自家门前,以得佛祖保佑,不到饭点半碗盐,谁家都出得起。

    十岁左右的王默然的太爷,白天帮父亲卖山货,晚上和慧见躺在桥洞下或着玉米秸秆上数着星星听着慧见的诵经入睡,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出山化缘至到王默然出生,王家出山卖山货换成了,王默然的父亲和爷,太爷让慧见师傅把鹿花坳的山货交给他们,卖了给他们购买生活用品。

    当祖爷把王家四代一独苗的王默然送到鹿花坳托付给慧见师傅时,不到三岁的王默然在慧见师父的怀里啼哭,在慧见师傅的腿上酣睡,他是慧见师傅的徒儿,喂饭灌药握着练字晨起习箫棍武旭日东升吹箫,一套箫棍舞得可胜哑巴师兄,竹箫、玉箫、铜箫、铁箫都能吹出百鸟齐鸣、万泉齐涌的动感,唯有慧见师傅诵经他便酣睡。

    万事求缘,无缘便放飞。王默然是慧见师傅的唯一一个俗家弟子。

    坳内二亩多的平地,被哑巴师兄打理的非常的肥沃,冬种一季麦子,可收获二仠多斤,秋种玉米、谷子、黄豆、绿豆,花生,另外在山坳的缓坡上还开辟了一些梯田,蔬菜和粮食可以达到自给,梯田里有从陵淇河滩挖出的泥沙,王默然从战友那里要了些高硒黑衣花生种子,哑巴师兄种在梯田里,年年丰收。

    王默然当兵的第三年,自然而然地开始供养鹿花坳,随着坡下村和外界的越来越多的接触,鹿花坳和坡下村也减少了往来。直到王默然退伍,鹿花坳才再次回到坡下村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