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汲黯
作者:莹莹灿灿的高孝恭   华夏名人录最新章节     
    引言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汲黯以其正直无畏、敢于直言谏诤的精神,成为西汉武帝时期的一位重要大臣。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太子洗马到东海太守,再到主爵都尉,他的仕途虽然曲折,但他的政治理念和人格魅力却为后世所传颂。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汲黯的世界,感受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一、出身仕宦与早年经历

    出身名门,仕途初启

    汲黯,字长孺,西汉濮阳人。他的祖先曾受古卫国国君恩宠,到他已是第七代,代代都在朝中荣任卿、大夫之职。靠父亲保举,汉景帝时汲黯当上了太子洗马,因为人严正而被人敬畏。太子洗马是太子的侍从官,负责教导太子政事、文理,汲黯在这个职位上表现出了出色的才能和正直的品格。

    东越视察,初显胆识

    汉景帝死后,太子刘彻继位,即汉武帝。汉武帝任命汲黯为谒者之官,负责传达皇帝的命令和奏报。东越的闽越人和瓯越人发生攻战,汉武帝派汲黯前往视察。他未到达东越,行至吴县便折返而归,禀报说:“东越人相攻,是当地民俗本来就如此好斗,不值得烦劳天子的使臣去过问。”这一举动展现了汲黯的胆识和判断力,他认为这种事情不需要皇帝亲自过问,体现了他的务实精神。

    河内赈灾,赢得民心

    不久,河内郡发生了火灾,绵延烧及一千余户人家,汉武帝又派汲黯去视察。他回来报告说:“那里普通人家不慎失火,由于住房密集,火势便蔓延开去,不必多忧。我路过河南郡时,眼见当地贫民饱受水旱灾害之苦,灾民多达万余家,有的竟至于父子相食,我就趁便凭所持的符节,下令发放了河南郡官仓的储粮,赈济当地灾民。现在我请求缴还符节,承受假传圣旨的罪责。”汉武帝认为汲黯贤良,免他无罪,调任为荥阳县令。然而,汲黯认为当县令耻辱,便称病辞官还乡。汉武帝闻讯,召汲黯回朝任中大夫。

    二、仕途显达与直言谏诤

    治理东海,政绩显着

    由于屡次向汉武帝直言谏诤,汲黯仍不得久留朝中,被外放当了东海郡太守。汲黯崇尚道家学说,治理官府和处理民事,喜好清静少事,把事情都交付自己挑选的得力郡丞和书吏去办。他治理郡务,不过是督查下属按大原则行事罢了,并不苛求小节。他体弱多病,经常躺在卧室内休息不出门。一年多的时间,东海郡便十分清明太平,人们都称赞他。汉武帝得知后,召汲黯回京任主爵都尉,比照九卿的待遇。

    不畏权贵,直言敢谏

    汲黯为人性格直率,不讲究礼数,当面顶撞人,容不得别人的过错。然而,他好学仗义,注重志气节操。在朝中,他常常直言劝谏,屡次触犯汉武帝的面子。当王太后的弟弟武安侯田蚡做了宰相后,对年俸中二千石的高官都不予还礼,而汲黯求见田蚡时从不下拜,只是拱手作揖。汉武帝对汲黯的直言敢谏既恼怒又敬畏,常常在汲黯进见时匆忙躲避到帐内。

    汲黯还多次在汉武帝面前质问指责张汤,认为他破坏律令以成就自己的事业。他怒斥张汤说:“天下人都说绝不能让刀笔之吏身居公卿之位,果真如此。如果非依张汤之法行事不可,必令天下人恐惧得双足并拢站立而不敢迈步,眼睛也不敢正视了!”汲黯的直言敢谏让他在朝中树立了威望,但也使他树敌众多。

    主张和亲,反对征战

    汉武帝多次征讨匈奴并取得战绩,但汲黯却主张与胡人和亲而不必兴兵征讨。他认为战争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主张通过和平手段解决边患。然而,汉武帝正倾心于儒家学说,尊用公孙弘等人,对汲黯的主张不以为然。汲黯因此更加受到排挤和打压。

    三、为民请愿与外调淮阳

    为民请愿,冒死直谏

    汉武帝征发两万辆车去接运投降的匈奴浑邪王部众,但由于官府无钱,便向百姓借马。有的人把马藏起来,马无法凑齐。汉武帝大怒,要杀长安县令。汲黯挺身而出说:“长安县令没有罪,只要杀了我,百姓就肯献出马匹了。况且匈奴将领背叛他们的君主来投降汉朝,朝廷可以慢慢地让沿途各县准备车马把他们顺序接运过来,何至于让全国骚扰不安呢!”汲黯的冒死直谏让汉武帝沉默无言,但事后并未采纳他的建议。

    外调淮阳,治理有方

    后来,汉武帝改铸五铢钱,民间私铸钱币之风盛行,楚地尤其严重。汉武帝认为淮阳郡是通往楚地的交通要道,便征召汲黯任他为淮阳郡太守。汲黯起初不愿接受任命,但在汉武帝的强迫下只好领命。他向汉武帝告别时说:“我被弃置于外郡,不能参与朝廷的议政了。然而,御史大夫张汤智巧足以阻挠他人的批评,奸诈足以文饰自己的过失,他专用机巧谄媚之语强辩挑剔之词来迎合主上的心思。您位居九卿若不及早向陛下进言您和他都会被诛杀的。”汲黯到淮阳后治理有方使得淮阳郡政治清明起来。

    四、悲剧结局与后世影响

    卒于任上,留下遗憾

    汲黯在淮阳郡任上病逝享年不详。他的逝世让汉武帝感到惋惜也让朝中的正直之士感到悲痛。汲黯的一生虽然充满了曲折和坎坷但他的正直无畏、敢于直言谏诤的精神却为后世所传颂。

    后世遗迹与纪念

    汲黯的墓地在不同地方有多处纪念。在鄄城县箕山镇观寺王庄村北有一座西汉名臣汲黯的墓。“文革”中被毁但墓碑仍被汲氏族人保存。在牡丹区高庄镇的汲堂村汲氏庙堂正殿前的东侧有一块墓碑上刻“汉淮阳太守汲长孺墓碑”“清嘉庆九年甲子春二月立”。汲黯的墓地在留固镇东尖庄村东约半公里处为圆形土丘高约7米占地548平方米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人物成语与传说

    汲黯的故事和品格也形成了许多成语和传说。如“后来居上”形容后来的人超过了前人;“门可罗雀”形容为官者休官失势后门庭冷落车马稀。这些成语都源于汲黯的生平事迹和品格特点。

    五、总结

    汲黯的一生是传奇而悲壮的。他从一个出身名门的仕宦子弟成长为西汉武帝时期的重要大臣经历了无数的艰辛和挑战。他的正直无畏、敢于直言谏诤的精神为后世所传颂。然而他的仕途却充满了曲折和坎坷最终在外放淮阳郡太守任上去世留下了无尽的遗憾。汲黯的故事告诉我们正直和勇敢是人生的宝贵品质但也需要智慧和策略来支撑。让我们铭记这位伟大的诤臣——汲黯!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