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班固
作者:莹莹灿灿的高孝恭   华夏名人录最新章节     
    引言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班固以其卓越的史学成就和文学造诣,成为了东汉时期一位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所着的《汉书》,不仅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的史书,也是纪传体断代史的开山之作。同时,班固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的《两都赋》等作品,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班固的世界,感受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一、早年经历与学术熏陶

    出生与成长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人。他出生在一个儒学世家,自幼便受到父亲班彪的严格教育和熏陶。班彪是当时远近闻名的学者,好多人前来拜他为师或与他探讨学问。受父亲朋友辈学者的影响,班固开阔了眼界,学业大有长进。九岁时,他便能文诵赋,展现出非凡的文学天赋。

    学术熏陶

    随着年龄的增长,班固开始不满足于儒学世家的家庭教育。为了进一步深造,他在十六岁时进入洛阳太学学习。在这里,他用功苦学,贯通各种经书典籍,不论儒家或其他百家学说,都能深入钻研。同时,他注重见识,不拘守一师之说,不停留在字音字义、枝枝节节的注解上,而是要求贯通经籍的大义。这种治学方法为他日后成为一代良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太学期间,班固结识了崔骃、李育、傅毅等一批同学,他们相互切磋学问,共同进步。

    家庭变故与立志修史

    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班固的父亲班彪逝世。由于家庭生计困难,班固只好从京城洛阳迁回扶风安陵老家居住。这一变故对班固打击很大,但他毫不气馁,立志继承父亲未尽之业。他认为父亲已经撰成《史记后传》的部分内容还不够详备,布局也尚待改进;没有撰成的部分需要重新续写。于是,他在父亲已成《史记后传》的基础上,利用家藏的丰富图书,正式开始了撰写《汉书》的生涯。同时,他也积极寻求出仕的机会,希望能在仕途上有所作为。

    二、仕途波折与修史成就

    举贤求仕与私修国史

    永平元年(公元58年),汉明帝任命东平王刘苍为骠骑将军,准许他选用辅助官员四十人。班固认为这是一个出仕的好机会,于是上了一篇奏记推荐人才。然而,他的自荐并没有获得成功。永平五年(公元62年),正当班固全力以赴地撰写《汉书》时,有人向朝廷上书告发他“私修国史”。汉明帝下诏扶风郡收捕班固,将他关进京兆监狱,书稿也被官府查抄。面对这种严峻形势,班固的弟弟班超挺身而出,骑上快马赶赴京城洛阳上书为班固申冤。汉明帝读了班超的上书和查抄的书稿后,对班固的才华感到惊异,称赞他所写的书稿确是一部奇作,下令立即释放班固,并召他进京都洛阳皇家校书部担任兰台令史,掌管和校定皇家图书。

    受诏修史与文史大家

    班固被拜为兰台令史后,与陈宗、尹敏、孟异等人共同编撰东汉光武帝的事迹《世祖本纪》。他凭借出色的才华和努力很快完成了修撰工作并得到了明帝的赞扬。随后他又被晋升为郎官负责整理校雠皇家图书。在此期间班固继续修撰光武帝一朝的史事并撰成东汉功臣、平林、新市起义军和公孙述的事迹共成列传、载记二十八篇。这样光武帝一朝的记载大体齐备。汉明帝鉴于班固具有独力修撰汉史的宏愿也希望通过班固进一步宣扬“汉德”特下诏让他继续完成所着史书。从此班固不仅有了比较稳定的生活和皇家图书可资利用而且着史的合法性也得到了确认。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撰史事业中撰史进度大大加快。

    三、文学成就与赋颂东都

    赋颂东都

    东汉政权建立后定都洛阳。然而关中上了年纪的士绅们仍怀恋西汉建都长安的热闹场面认为东汉建都洛阳是错误的希望朝廷迁回长安。班固认为洛阳更加适宜不想迁都议论扰乱人心。于是他作《两都赋》盛赞东都洛阳规模建制之美并从礼法的角度歌颂光武帝迁都洛阳、中兴汉室的功绩宣扬洛阳建都的适宜性以驳斥关中人士不切时宜的议论澄清人们的模糊认识。《两都赋》以洛、雍(即长安)为题材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史论秦亡与坚定志向

    永平十七年(74年)汉明帝召集班固、贾逵、郗萌等人到皇宫云龙门讨论《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司马迁赞语有无不当之处。班固当庭指出一处错误并在出宫后作史论《秦纪论》揭示秦朝历史走向灭亡的必然性。永平十八年(75年)汉明帝驾崩其子刘炟即位是为汉章帝。章帝对经学文章同样怀有很大兴趣因此班固更加受到器重。然而念及父子两代才华横溢却不能名显于世自己年届四十仍不得升迁班固心中苦闷。他提笔写成《答宾戏》一文以问答的形式抒发了自己的苦闷和感慨又从正面反驳自己不该有的想法和抑郁鼓励自己坚定志向按照既定目标奋斗不息。章帝读到后更加赞赏班固的才华并提拔他为玄武司马。

    白虎通义与终成汉书

    建初四年(79年)十一月杨终指出当时经学流派繁衍解经歧异很大影响经学的传播和发展。他建议应该像西汉宣帝召集石渠阁会议那样召集学者来讲论五经裁定经义。章帝采纳了这个建议下诏诸儒大会白虎观讲论五经异同。班固以史官身份出席会议并兼记录。会后他按章帝的旨意将会议记录整理成《白虎通德论》(《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使谶纬神学理论化、法典化。汉章帝建初七年(82年)班固初步完成了《汉书》的撰着实现了父子两代人的心愿。《汉书》全书记述从汉高祖开始到孝平王莽被杀十二代帝王二百三十年间的事迹包括《春秋》考纪、表、志、传共一百篇。它开创了纪传体断代史的新体例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四、北征匈奴与含冤被害

    北征匈奴

    班固修《汉书》旷日持久虽然得到了皇帝和部分士人的赏识然而官职并不高。因此他也在等待时机以求建功立业。永元元年(89年)窦宪被任命为车骑将军率大军攻伐匈奴。班固得知消息后决定投附窦宪随大军北攻匈奴被任为中护军参与军中谋议。窦宪命副校尉阎盘、司马耿夔等率精兵一万多与北单于在稽落山作战大破敌军。敌众溃散单于逃走。窦宪整军追击直到私渠比鞮海。此役共斩杀名王以下将士一万三千多人俘获马、牛、羊、驼百余万头来降者八十一部前后二十多万人。窦宪、耿秉遂登燕然山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中护军班固作铭。班固作《封燕然山铭》颂扬汉军的威武和窦宪的功绩。

    含冤被害

    永元四年(公元92年)窦宪密谋叛乱事发被革职回到封地后被迫自杀。班固与窦宪关系密切因此受到株连也被免职。洛阳令种兢对班固积有宿怨窦宪案发后借机罗织罪名陷害班固。班固被捕入狱同年死于狱中享年六十一岁。和帝得知班固已死下诏谴责种兢公报私仇的恶劣做法并将害死班固的狱吏处死抵罪。班固的离世让文坛和史学界都深感痛惜他的《汉书》也因此未能全部完成。后来汉和帝命班固的妹妹班昭完成“八表”马续续写《天文志》才使《汉书》得以完整传世。

    五、主要成就与影响

    《汉书》的史学成就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的史书开创了纪传体断代史的新体例。全书记述了上起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它在构书体系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规矩法度清晰、体例整齐合理更易使人效法开启了官方修史的端绪。《汉书》也是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通过叙述西汉盛世各类人物的事迹全面地展现了西汉盛世的繁荣景象和时代精神风貌在叙事写人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艺术特色上《汉书》重视规矩绳墨行文谨严有法在平铺直叙过程中寓含褒贬、预示吉凶分寸掌握得非常准确形成了和《史记》迥然有别的风格。

    文学成就

    班固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史学家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的赋作以《两都赋》为代表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如五言诗《咏史》是现存最早完整的文人五言诗也是诗歌史上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咏史诗。此外他还编撰了《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对后世经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后世的影响

    班固的一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汉书》不仅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也成为了研究汉代历史的重要文献。他的文学作品如《两都赋》等开创了新的文学体裁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推动作用。同时他的治学方法和精神也激励着后世学者不断追求真理和卓越。

    六、后世纪念与评价

    后世纪念

    为了纪念班固的卓越贡献和伟大精神后人建立了许多纪念设施。班固墓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太白乡浪店村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在洛阳等地也有班固的纪念馆和塑像供人们缅怀和纪念这位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

    人物评价

    班固以其卓越的史学成就和文学造诣赢得了后世的广泛赞誉。他与司马迁并称“班马”成为中国古代史学的两座丰碑。他的《汉书》被后世学者奉为圭臬对研究汉代历史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同时他的文学作品也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和推崇。班固的一生不仅是对个人才华的展现更是对后世文化和学术发展的巨大贡献。

    七、总结

    班固的一生是传奇而辉煌的。他以其卓越的史学成就和文学造诣成为了东汉时期一位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汉书》不仅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也成为了研究汉代历史的重要文献。同时他的文学作品也开创了新的文学体裁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班固的一生是对个人才华的极致展现更是对后世文化和学术发展的巨大推动。让我们铭记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班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