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大燕和平政府
作者:星海听涛   铁血丹心之大夏英雄传最新章节     
    何广来的“燕貊联合”政府听起来就是个投降政府,好说不好听,戈隆哈——沈强,以后他在政府里工作用大夏名字,给起了个名字叫“大燕和平政府”,双方都能接受。

    燕朝貊占区的衙门也都没有个明确的归属,只是向貊军交税供给粮秣,其余事情自行公断,貊军并不过问。现在,斡尔重光决定这些衙门全部归和平政府管辖。

    新政府成立了地方政府接收委员会,苏秦被任命为这个委员会的副主任。他们的工作就是到各地颁发委任状,建立新的政府管理系统。

    新政府除了照例给驻地貊军供给粮秣之外,还有个重要的职能就是为新政府征兵。原来貊军征召的伪军也都加入新政府兵部序列。这样新政府就成了有职有权的实力政府。

    三月一日,新政府在燕朝旧都汴梁成立,各部职员宣誓就职,政府开始运作。

    以前的伪政权和伪军进入新政权序列以后,腰杆子一下子硬了起来。他们不再自惭形秽地以自己是夏奸而自卑了。现在他们也是堂堂正正的政府军。

    他们的效率还是很高的,只经过三四个月,就完善了政府系统,建立了自己的军队体系,全国聚集伪军达七十万,直逼战前大燕国总兵力。斡尔重光交给这些军队的任务是清除貊占区的抗貊力量,维持好貊占区的治安。

    和平政府的兵部尚书张铖,他原来是北燕青狼关的守关将军,撤退中被俘一直在伪军中担任指挥。他对原大燕将军的作战方式和中原地区现在的战局了解得很清楚。

    张铖在青狼关时有两个军师,一直跟在他身边。一个叫汪青,一个叫米卫。两个人也算是足智多谋,若用形容坏人的词来说,就是阴险狡诈。

    汪青说:“最近在北方,大夏抗貊义勇军名声鹊起。屡屡以少胜多,战胜貊军。其根源,是他们有‘火器’。这是高一阶的兵器,若不是他们兵力少,战力弱,几乎可以凭此平定天下。”

    张铖说:“这个我也听说了,貊军对这个都无计可施。我们应该怎么对付他们?”

    汪青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火器对火器。”

    张铖说:“我们最多也就知道他们的火器用的是放炮仗的火药。可是貊人用火药做过实验,并没有那么大的威力。”

    汪青:“我们自己制作,自然是要落后他们一个阶段。如果我们把他们的技术直接拿来,岂不更方便。”

    张铖:“拿来?你是说……”

    汪青:“他们每到一地就招收学子和手艺人。我们可以派一批人去他们那里应征。如果能够打入他们内部,搞到他们的技术甚至兵器就更容易了。”

    张铖:“高见!这件事就交给你。不管是火器技术,还有他们的活动动态等各种情报我们都要。我们要建立一个系统,作为我们的最高机密和第一优先级来处理这件事。”

    米卫更强于军事战略方面,他说:“我们现在征集了七十万人,听起来挺多。但分散在整个北方,各种出身背景都有。分散配合貊军使用,并不能发挥出他们的实力。”

    “我想应该把他们集中起来,统一训练,统一装备,统一战术。这样行动起来,才有利于互相配合,了解彼此的战术意图。我们可以在某一地区集中十万到二十万人进行清剿。肃清义勇军匪患。”

    张铖:“你觉得应该集中在哪里?现在的匪患重点是哪里?”

    米卫:“义勇军重点聚集区自然是山西,现在南到黄河、向北已达蒙古通辽地区。这股势力不是我们能够肃清的。我感觉,不考虑火器因素,至少需要五十万貊军才能有所作为。”

    张铖:“这么夸张吗?”

    米卫:“一点也不夸张。如果貊军没有火器,即便是五十万人也未必能拿下山西。现在他们又有过黄河进入关中的迹象。”

    张铖:“他们已经进入关中,东起函谷关,西到长安的广大地区。貊军有意隐瞒这些情报以安定人心。”

    米卫:“这个不是咱们能解决的,咱暂时不讨论。第二活跃地区是山东。如果我们集中三十万兵力,加上适当火器,可以与他们一搏。有歼灭他们的可能。”

    “另外还有就是大别山区好像也有他们的活动。上次琅琊义勇军攻击兰陵,淮河南边突然出现一股义军包围了宿州,迫使貊军南撤,解了义勇军兰陵之围。但是行动之后这股力量突然就消失了。”

    “还有冀东也有类似的状况。我们应该派人进去调查一下那里的真实情况。”

    “经过一段时间训练,我觉得我们可以把我们的力量分成几股。比如派二十万人扫荡冀东,二十万人扫荡大别山,三十万人攻击清剿山东。肃清这些力量,山西义勇军也就孤掌难鸣了。”

    张铖:“今天我们讨论的就是我们和平军的基本战略方针。一是情报和火器,没有这两样东西,与义勇军抗衡那就是纸上谈兵。二是集中训练,统一思想意识,统一战略战术。这个你是怎么考虑的?”他问米卫。

    米卫说:“把七十万人集中到一个地方是不可能的。我想分三个地方:北方二十万人放在蓟州,中部三十万人放在汴州,南部二十万人放在夏口。训练三个月,完成后即向冀东、山东、大别山展开清剿行动。”

    张铖:“三个月有点长了。不打仗没有那么多军粮供给。最多两个月。或者在这一地区再分散开。不能过于集中。”

    米卫:“好吧,那就两个月,不能再少了。”

    张铖:“这件事恐怕还要向貊军顾问组汇报以后才能行动。”

    汪青:“集训的事可以汇报,向义勇军占领区派遣内线的事千万不要汇报。这件事就咱们三个人知道。如果传出去这件事十有八九是做不成了。”

    张铖:“那也只能是收紧一点了。”

    苏秦在接收委员会工作了两个月,接收工作基本结束。沈鹏把他调到顾问组搞资料翻译和档案管理工作。因为大燕和平政府毕竟是代表着一个国家,需要与各国接洽联系。苏秦懂得多国语言,正适合这个岗位。

    政府工作千头万绪,各种资料名目繁多。作为档案馆主任,所有资料他都要过眼,实在是忙不过来。于是他实行简报制度,各分管部门把每天档案的重要内容做成简报报告给他,由他审核后交给沈鹏。

    当然,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他自己要全面掌握和平政府的动态,特别是军事动态,他是要全部过目的。仗着他年轻身体素质好,而且人聪明,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给他的工作带来极大便利。

    这天他还像往常一样浏览着各种资料。突然一份《和平军整训计划书》吸引了他的眼球。他打开报告,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原来这就是米卫起草的计划书,报顾问组审批。

    报告在集训地选择的理由时说:“之所以选择这些地方做集训地,主要是考虑到集训完成以后用兵方向分别是冀东、山东和大别山,可以就近行动。”

    这份报告沈鹏已经审批过了,他在封面上写着“同意,经费由和平政府负责筹集,使用情况由顾问组审核。集训地点应离大城市及交通要道五十里以上。不得打扰居民的正常生活。”

    “用兵需提前向貊军的区域总部报告,在他们的指导下,由他们统一组织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