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嗷嗷叫!!!
作者:兔得草   四合院:放不下秦淮茹?她克你最新章节     
    张少武赶着马车,来来回回五六趟,才将春都仓库里的干果干货,给彻底拉完。

    他每次赶着马车,找个没人的地儿,将马车上的干果放进空间里面。

    而每次控制的时间,都在二十分钟左右。

    把头刘三春心里知道,这名叫“张无忌”的兄弟,肯定有自己的门道。

    现如今,去外省的火车皮多紧张,只有当官的才能调火车皮,老百姓想都不用想。

    虽然,他刘三春在长春南城是个不大不小的人物,可在长春这地儿,还是人家当官的说了算。

    等张少武拉完最后一趟,他回仓库还马车的时候,把头刘三春堆着笑。

    “无忌兄弟,回家里吃顿家常便饭。”

    “我给你说,俺们家做的小鸡炖蘑菇,那老地道儿了。”

    “嘎嘎鲜亮,嘎嘎的好吃。”

    张少武看着把头刘三春盛情难却,就点头应道。

    “成!可咱们说好了,我不喝酒,有任务在身。”

    刘三春搂着张少武的肩头,“不喝酒!其实,东北人也没那么喜欢喝酒,就是这地儿冷,喝酒暖和,他省钱省柴火,也省的动弹。”

    “你以后,要是常来长春,就知道长春的好处了。”

    俩人说说笑笑,从春都市场又走到,那处棉纺厂宿舍楼。

    屋里很热,把头刘三春一进屋,就把狗皮大衣脱了,扔在炕上。

    “兄弟,咱上炕上炕。”刘三春招呼道。

    “以后,这就是自己家,甭跟我客气。”

    张少武将鞋一脱,屁股坐在炕上,浑身瞬间都暖和了。

    盆装的小鸡炖蘑菇,闻着就香味扑鼻,谁吃都得迷糊。

    人家把头刘三春没把张少武当外人,就盆里的小鸡,绝对是家养的小笨鸡,只有家里来“qie”才吃的家禽。

    俩人在炕上吃着小鸡炖蘑菇,就见刘三春从柜子里,拿出一瓶烧刀子,自己倒了一杯。

    “兄弟,你不喝,我不劝你。”

    “可我吃肉不喝酒,总觉得吃肉嘴里没味儿。”

    他说着端起酒杯,往嘴里一灌,脸上瞬间就红了。

    “这酒多少度的啊。”张少武闻着酒味儿,很上头。

    “烧刀子就一个度数,七十度的。”把头刘三春盖上酒盖,再也不喝第二口。

    “这酒啊,喝着嗷嗷的辣。”

    张少武脸上带笑,突然想起一件往事儿。

    话说,有个东北人在广东做生意,一说起牛逼,就是嗷嗷牛逼。

    后来,他怕广东人听不懂,就改了俩字,叫嗷嗷犀利。

    东北人在整个华夏,应该算是适应能力最强的一种人。

    天南海北,似乎都有东北人的身影儿。

    “刘哥,我想给你打听一点别的事儿。”?张少武将筷子放在旁边。

    “客气啥?你想知道啥,只要是我知道的,都告诉你。”把头刘三春打了个酒嗝儿,“俺们东北人,嘎嘎敞亮。”

    张少武惦记着,给老中医曹元方收中药材的事儿,便开口问道。

    “刘哥,咱们长春这块,有没有卖中药材的地儿。”

    “我听说,咱们东北这块的人参,是最好的。”

    把头刘三春听着他的言语,猛地坐直身子,“兄弟,那不是哥哥给你吹牛逼,长白山的参,确实是好。”

    “民国的老年前,俺们屯子有个人,用人参吊命,你猜吊了多少年寿。”

    “二十七年的寿,人家活到一百零三岁,才没的。”

    张少武嘴角带笑,夹起一块鸡块,送进嘴里。

    “那卖中药材的地儿,到底是在哪儿的。”?

    “不瞒您说,我来东北,就是想找点好的人参,给家里老人吊命用呢。”

    把头刘三春摸着下巴,琢磨着说道。

    “无忌兄弟,要是俺们当地人,去找吊命的人参,就俩地儿。”

    “一是去长白山,从长春走,没个七八天,还真到不了,来回一千多里地。”

    “还有一个地儿,倒是不远,在长春的杨家崴子,那地儿有人从山里出来卖中药材。”

    “可你要说,想遇上好的人参,那反正得看命,这事儿俺不能给你吹牛逼。”

    张少武记住了“杨家崴子”这个地儿,点头说道。

    “成,有空我去看看。”

    “还等啥有空啊,咱俩现在就去看,我问一句,你会开车不。”?把头刘三春准备下炕。

    张少武点头,“那肯定会。”!

    “唉呀妈呀,俺兄弟就是个人才,全能人才。”把头刘三春算是把情绪价值彻底拉满了。

    “现在,咱们去杨家崴子,那地儿卖中药材的人不少,我告诉你,那地儿可是个好地方。”

    张少武看着刘三春下炕,自己也赶紧穿鞋,他还挺喜欢刘把头这种,风风火火的劲儿。

    俩人出屋,刘把头带着张少武,来到长春第二纺厂的里面,让他开着一辆老款吉普。

    从长春纺织厂出来,沿路都能看见“二二八厂”“七九三厂”“五五一四厂”“三五零四厂”等等。

    而张少武押运的那批铜件儿,是给第一春汽厂送的,后面还有七七一厂。

    六十年代的长春,最红火的地儿,就得是“司大林大街”跟“秋林公司”。

    最有意思的,当属“长春电影厂四宿舍”,当地人叫“长影四宿舍”,很多知识青年都想进长春电影制片厂。

    而把头刘三春说的杨家崴子,在长春就有点偏,可这地儿也不算荒凉,只能说人少。

    张少武与刘三春开车一到杨家崴子,就见不少人,赶着马车来卖中药材的,一般都是没炮制的,算是中药材里的干货儿。

    有些买家忌讳这个,很多懂的人,会拿回家自己炮制。

    张少武不懂中药材,走到一处卖草药的跟前,就听卖药材的人,呼着哈气问道。

    “刚结婚吧,来点黄金草,嘎嘎的好。”

    把头刘三春知道他不懂,咧嘴笑着说道。

    “这在俺们东北,大名叫黄金草,小名叫嗷嗷叫。”

    “搁别人,我也不拦着了,可是对兄弟你,我得说实话。”

    “这玩意吧,没那么猛,主要还得看兄弟自个的本钱。”

    “说是叫嗷嗷叫,那都是唬人的。”

    他说的声儿很小,并没拆人家卖家的台。

    张少武脸上带笑,这也算是摸透了男性消费者的心理,不管行不行,反正有人试错。

    他在杨家崴子的街边溜达着,路边摆摊卖的中药材,在他眼里不算好,张少武心里还有点小失望。

    可就在张少武准备走到时候,有人喊了一声。

    “老参,五六百年的老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