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就这样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竟然扭转了吴越和谈的僵局!吴王夫差本来就是一个志骄气傲、刚愎自用之人,他从来都没有将越王勾践放在眼中。如今又听到了伯嚭这一番冠冕堂皇的大道理,立刻拍案定局,决定答应越王勾践的求和请求,只要勾践同时交出由吴国判定的战犯,就下令让围困会稽的大军撤离而去。
骄横的吴王夫差当然不明白;但凡出卖国家利益的卑鄙行当,往往是以最冠冕堂皇的言辞为掩饰的。他被伯嚭所迷惑,没有意识到越王勾践的危险性,轻易地放过了这个本该被消灭的敌人。而伍子胥却与夫差截然不同。他深谋远虑,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早已洞悉了此次放过越王勾践的潜在威胁。因此,当夫差决定接受越国的求和时,伍子胥深感忧虑。
退朝后,伍子胥愤怒地对其他大臣说道:“越王得到了这次喘息的机会,他们必定会利用这十年时间来繁衍人口、积聚力量,并通过教育和训练来提高国民素质。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必将重新崛起。二十年后,我们吴国可能会面临巨大的危机,甚至有可能沦为一片荒芜之地!”这一预言令人震惊,但伍子胥并不知道,导致这场求和谈判戏剧性逆转的关键因素竟然是文种献给伯嚭的一批珍贵宝物和八名美丽女子。
这批宝物和美女成为了改变局势的关键,它们让伯嚭心动不已,从而影响了吴王夫差的决策。伍子胥虽然察觉到了危险,但他无法预料到这样微小的细节竟然能够左右整个局面。历史的发展往往充满了不确定性,有时候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也能引发重大的变革。
很多士兵已经知道了勾践准备投降的消息,而且还听说他要把灵姑浮和石坎等几位重要的将领交给吴国处理。这些士兵们对此非常不满,觉得自己被背叛了。当勾践他们前来祭祖时,士兵们就聚集在了午门,准备再次向勾践请愿,要求与吴国血战到底。就在这时,勾践出现了,士兵们立刻高呼:“绝不投降!”声音震耳欲聋。
一只见一位名叫煞风的将领昂首挺胸地走上前,他身后跟着一群视死如归的死士,他们整齐划一地跪在勾践面前,眼神坚定而决绝。
煞风声音洪亮地说道:“大王,仗可以打败,但王上决不能投降!越国是大禹王建立国家的发祥地,我们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和责任,岂能因为一次战败就轻易屈服?”他的目光中闪烁着对国家尊严的扞卫之光。
勾践看着眼前这些忠诚的臣子们,心中涌起一股感动之情。然而,他深知如今局势已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继续抵抗只会让更多的百姓遭受苦难。
煞风接着慷慨激昂地说:“大王,越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我们应当坚守这份荣耀,宁可玉石俱焚也绝不向敌人低头!”他的话语充满了豪情壮志,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勾践沉默片刻后,缓缓说道:“各位爱卿,你们的忠诚和勇气令本王深感欣慰。但如今大势已去,我们已经无力回天。如果坚持战斗下去,只会给越国带来更大的灾难。本王决定投降,以保全国民的生命安全。这并非怯懦之举,而是权衡利弊后的无奈选择。希望你们能够理解本王的苦衷。”
煞风和其他大臣们纷纷落泪,他们明白勾践的决定是出于对国家和人民的爱护。尽管内心痛苦万分,但他们也只能接受这个现实。
文种一脸严肃地说:“大王也是出于无奈之举啊,如今的战局已经很明显,如果继续强硬对抗下去,只会引发更多的杀戮和流血事件。因此,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大王的苦衷。为了给你们争取一线生机,大王宁愿自己前往吴国受罚,这种牺牲实在太大了。你们应该体谅大王的良苦用心,该疗伤的就好好养伤,该务农的就回去种地吧。到时候,为了鼓励大家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我将会推出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煞风愤怒地喊道:“在敌人的铁骑践踏之下,我们还妄想能够安心休养、发展经济吗?你这个走狗杂种,不就是你跑到吴营去乞求投降的吗!一个根本不属于越国的人,怎么可能对越国有真正的爱国情怀呢?我真想一刀把你劈成两半!”他的话引起了周围人的共鸣,人们纷纷对文种表示不满和谴责。
2
文种确实不是越国人。文种(?—公元前472年),也作文仲,字会、少禽,一作子禽,春秋末期楚之郢(今湖北江陵附近)人,后定居越国。春秋末期着名的谋略家。越王勾践的谋臣,和范蠡一起为勾践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立下赫赫功劳。
勾践面色阴沉地看着众人说道:“寡人和各位将士一样,也不想投降。但如今形势明朗,越国战败已成定局,如果继续战斗下去,只会让更多的将士白白牺牲。因此,寡人从全局考虑,做出了这个艰难的决定,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和支持。”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煞风手下的又一群士兵疾驰而来。他们来到勾践面前后纷纷下马,向勾践求:“大王,千万不可将灵姑浮送至吴国,他已经身受重伤,阖闾的死与灵姑浮有关,他到吴国必死无疑!”煞风更是直接拔出佩剑,怒吼道:“谁敢将灵姑浮等将军送到敌国去,就先问问我手中的剑是否答应!”
勾践眼神冷冽地看着黑煞风,沉声道:“你身为将军,应该明白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灵姑浮、石坎等将军都是夫差点名要求送去的,我们必须按照约定行事。”
听到这话,黑煞风气得双眼通红,咬牙切齿地吼道:“你……”还没说完,他便挥舞起手中的长剑,猛地架到了勾践的脖颈边上!
勾践面无表情,语气平静地说道:“杀吧,勾践本就该死。我不听从文仲和范蠡的劝告,执意发动对吴国的战争,如今战败,我应该承担全部责任。我早已做好了以身殉国、向国民谢罪的准备!”
黑煞风听了勾践的话,手不禁抖了一下,剑尖偏离了勾践的脖子些许。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勾践,仿佛听到了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事情。而周围的士兵们也都紧张起来,他们的目光紧紧锁定在勾践和黑煞风身上,气氛变得异常凝重,似乎连空气都凝固了。
然而,勾践却没有丝毫的畏惧之色。他挺直了身子,目光坚定地直视着黑煞风,毫无退缩之意。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无法言喻的威严,让人不敢轻易挑战。
“放下你的剑,黑煞风。”勾践缓缓说道,语气平静但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力量。他的声音回荡在空气中,清晰可闻。“越国虽败,但我们还有未来。我们不能让愤怒蒙蔽了理智。”
煞风犹豫了片刻,他的眼中闪过挣扎与矛盾。最后,他还是慢慢放下了手中的剑,仿佛那把剑有千斤重。他深吸一口气,声音略带沙哑地说:“陛下,属下遵命……”突然,他挥剑抹向自己的脖颈要自杀。说时快那时快,勾践也是宝剑出鞘,只见寒光一闪,两剑相交,只听得“嘡”的一声,煞风的剑应声而断,他双腿一软,跪在地上,捡起断剑又要往脖子抹去。
“煞风。你心里还有我这个王上吗?我要你、还有的那些将士活下来!回你们的老家去,把你们的武功教授给年轻人,培养出千万个灵姑浮!接剑——”勾践说着把自己手中的剑递向煞风。
煞风抬起头,满脸泪水,伸出颤抖的双手接过勾践的剑,哽咽着说道:“大王,卑职一定不辱使命!”
勾践微微点了点头,表示满意。他转过身来,面对着众将士,朗声道:“越国不会亡!今日之耻,来日必报!”他的声音充满了激情和决心,如同一阵春风吹过众人的心间。
士兵们纷纷低下头,心中涌起一股热血。他们知道,虽然现在越国面临困境,但只要有勾践这样的领袖带领,越国就有希望重新崛起。
勾践站在那里,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峰,给人以无尽的信心和勇气。他的身影深深地印在了每一个人的心中,成为了他们前进的动力和信仰。
3
文种求和事成后,越国迎来了一段相对和平的时期,但同时也是充满挑战和困难的时期。公元前 492年五月,越王勾践决定履行求和时许下的诺言,他毅然率领着范蠡等三百人前往吴国,作为人质。这个举动无疑是把自己置于极度危险之中,就像是把自己送入了凶猛豺狼和老虎的口中,没有人能够预测他们是否还能回到祖国。因此,当群臣们送别他们到钱塘江畔时,大家都忍不住流下了悲伤的泪水。
越王勾践的夫人也随着他一同前往吴国,她内心的痛苦和悲伤更是难以言表。面对即将到来的未知命运,她感到无比的凄凉和无助。然而,尽管前路充满艰难险阻,越王勾践仍然坚定地选择了这条路,他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国家的安宁和未来的希望。这段历史见证了越王勾践的勇气和决心,以及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
但勾践、范蠡却似乎并不担心,反而显得胸有成竹,好像正在等待着什么事情发生一样。原来,他们深知此次前往吴国的行程充满了危险和挑战,但同时也坚信其中或许隐藏着一线生机。而这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一个人的身上——伯嚭。
在越国决定向吴国求和的时候,文种便已经开始布局。他不惜花费大量的财宝和美人,成功地将越王勾践的女儿送到了吴王夫差的后宫之中,并通过她结识了当时在吴国地位显赫的太宰伯嚭。伯嚭收受了越国的贿赂后,答应为越国提供保护和支持。因此,当勾践、范蠡踏上前往吴国的路途时,他们心中已经有了底。只要能得到伯嚭的帮助,即使身处敌国,也未必没有转机。
当勾践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吴王庭前拜见夫差时,他立刻意识到自己正面临着一场生死攸关的巨大挑战。勾践恭敬地低下头,稽首再拜,表示愿意成为吴王夫差的仆人,负责清扫庭院等卑微工作。然而,夫差并没有轻易相信勾践的诚意,他怀疑地问道:“勾践,难道你已经忘记了我们之间的仇恨吗?”勾践心中暗自一惊,但他的表情依旧保持着恭敬和谦卑:“如果不是大王您宽容大度,饶恕了我的罪过,我早已命丧黄泉,哪里还敢有任何报仇的念头呢?”夫差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此时,侍立在一旁的伍子胥敏锐地察觉到吴王夫差可能被勾践的言辞所打动,他毫不犹豫地向吴王高声进谏道:“大王,那飞翔在高空的鸟儿,即使飞得再高,人们也会用带有丝线的弓箭将它们射下来;更何况现在这些鸟儿已经栖息在了宫殿的池塘边和走廊里!如今越王勾践被释放到南山之中,游走在难以生存的地方。幸运的是,他竟然进入了我国的领土,走进了我们的栅栏之内。这简直就是送到嘴边的美食啊,岂能错过这个机会而不享用呢!””
这时候,整个王庭都安静了下来,甚至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而越王勾践更是紧张得冷汗直流,仿佛他已经预感到了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然而,他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慌乱和恐惧,而是显得异常镇定。他似乎有意无意地将目光投向了站在一旁的吴国太宰伯嚭身上,眼神中透露出一丝难以捉摸的神情。
伯嚭心头一紧,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神色。他原以为接受了文种的贿赂后,已经成功地改变了越国求和的僵持局面,可以置身事外,不再理会越国的命运。毕竟,卖国通敌这种事情可是罪大恶极啊!可他万万没料到,勾践竟然如此决绝,不顾生死也要来到吴国做夫差的臣仆,简直愚蠢至极。此刻,勾践的生命悬于一线之间,还向他投来了求助的目光。他能忍心见死不救吗?若是勾践不顾一切,当众揭露他卖国通敌的罪行,那他的脑袋恐怕就要搬家了。想到这里,他再也无法保持沉默,决定再次出手相助。于是,他挺身而出,对吴王说道:\&大王,伍子胥虽然精通战术,但缺乏长远的治国眼光。难道您不知道'诛杀投降者、杀害屈服者会给国家带来三代人的祸患'这个道理吗?既然越王愿意臣服,并亲自前来侍奉大王,我们应该以礼相待。大王,请拿定您自己的英明主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