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挖出菜谱
作者:中文省略号   石头的魔力最新章节     
    昨夜,贺冯唐正准备睡觉,接到一个熟人的电话,要他载个客去相邻的湘东攸顺……

    这个搭客的目的地是深山中,去那里有一段二十几公里的小路,的士去不了,只能走摩托。贺冯唐一到那里才知道这条小路太难走了,要不是自己车技可以,只能半路搁活。

    载客回来已是凌晨三点多,索性提前晨练,然后再补觉。他补觉补到十点半才醒,吃完父亲留下的早餐,耳朵突然发痒,便回自己的房间找耳勺,拉开抽屉,耳勺还没找着,发现梅倩苞那对耳塞被老鼠咬成了两段……他有点心痛,太可惜了。

    老鼠太猖獗了,竟然钻进了抽屉,它能咬耳塞,就会咬其它东西,一定要把它找出来!于是,他顾不上耳痒了,在房子里寻找老鼠的踪影……还真的发现有一只老鼠躲在床底下那个墙角。

    他找到一根棍子,往墙角里一戳……老鼠跑出来了,忽东忽西地逃出后门窜到后院,不见了。

    立马叫来果果,果果对着老宅基脚的一个缝隙洞猛吠,同时用前爪扒拉……

    贺冯唐拿来铁镐,隙缝洞越挖越大,越挖越深……忽然露出一大坨圆东西,用镐尖轻轻一碰,发出清脆的声音。

    大概是陶罐什么的,他弯腰用手抹开表面的泥尘,果然是陶罐……他一阵大喜,一定是祖上埋下的,里面很有可能装着财宝!

    贺冯唐轻手轻脚把陶罐挖出来,慢慢地用水冲洗干净,一个小小的黝黑陶罐出现在面前……

    他憋着呼吸,轻轻的撬开它的盖子……

    里面是一坨乌黑的东西,是金锭还是银锭?最好是“宝贝老头”……

    贺冯唐激动无比,小心翼翼把它从陶罐里取出来……

    感觉没什么重量啊1

    糟糕,它一见光,外面的包层就烂了……

    好在里面包层没有烂,里包层是油纸,究竟包的是什么?他慢慢地一层层剥开……

    原来一卷发黄的本子。

    一个本子值得精心埋藏?贺冯唐好奇地掀动它……全本都是宣纸,纸页虽然黄中带黑,但没有粘在一起。贺冯唐一页页的翻看它的内容,都是各种菜肴的做法,原来是一本老菜谱。

    贺冯唐对其中一段文字有兴趣:晋太元四年,新任安成太守陶逸享用荷花血鸭后,曾留墨\&香飘三四里,味滞七八天\&。

    陶逸?晋代时期就有血鸭这道菜?

    他想到了佛恸岭的溶洞石棺……打电话告诉父亲,然后又打电话给邬馆长。

    邬馆长正在家,他急匆匆跑过来,看到菜谱,欣喜得不得了,当即打电话给县文博馆现任刘馆长:“快来钱田梦家,这里有个重大发现。”

    贺南升刚回到家,刘馆长也坐车赶到。刘馆长看到菜谱,没有马上翻看,而是戴好手套,用嘴吹动纸页,用食指轻轻地触开它……

    刘馆长看过许久后,轻轻地合上它,一副爱不释手的神情。

    刘馆长说:“晋朝通用纸张以来,我们县还没有五代以前的成册的纸张书籍,市里也没有。这本菜谱保存如此完好,难得难得。”

    他想到一问题,问贺冯唐:“那个留墨呢?你挖没有?”

    贺冯唐:“什么留墨?”说完后马上明白了,他指的是“香飘三四里,味滞七八天”的留墨”,摇头说:“没有挖到。”

    “哦,可惜了,如果有,那多好。不过,说不定它也藏在什么地方,只是没发现。”

    刘馆长接着说:“有了这个菜谱,荷花血鸭历史要往前推900年了,原来大家都认为这个菜是因文天祥勤王歃血为盟源起的。”

    邬馆长:“从铜鼓堆蜀人船葬墓看,巴蜀公元前316年被秦灭国,百姓逃亡向南辗转,一部分来了荷花,至东晋太元已有500多年,我们荷花的好多习俗与巴蜀相似,麻鸭和白鹅就是明显例证,巴蜀农村某些地方至今还有用禽血做佐料的,那么可以说明血鸭菜是在此基础上渐进的。所以,到晋代荷花当地对麻鸭早就有了用其血做佐料的烹调方法。”

    刘馆长见贺冯唐把菜谱卷握着,赶快纠正贺冯唐的错误方法,几乎是喊:“这可是不可多得的文物啊。”

    喊完,他又对贺冯唐说:“最好你把里面的菜谱内容抄下来,然后把这本子交给我们文博馆免费保存。”讲到这里,他开始笑了,说:“当然,假如你愿意捐赠给文博馆那是最好的啦。”

    旁边的邬馆长也是这样想,他抓着贺冯唐的手,说:“捐不捐你可以慢慢考虑,由文博馆来保存这事,可是越快越好,防止本子变质。”

    贺南升一直在旁边,他想到的是本子中的菜谱内容,尚未想到其文物价值。现在听两个馆长都希望把它交由文博馆保管,觉得这样做于公于私都有好处……

    贺南升当场表态:“我同意。”他说完后又看着儿子:“你同不同意?”

    (下一节,桃花源所在地应当是本县的桃花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