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菟丝子调养身体
作者:快乐多好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最新章节     
    话说这一天,李时珍背着他那竹篓,走在乡间小道上。突然,他看到前方不远处有一丛开得正艳的小花,凑近一看,原来是芫花!

    “嘿,这芫花可是个宝贝啊!”李时珍自言自语道,脸上露出兴奋的神情。

    这芫花性温味辛,具有逐水、涤痰之效,常用于治疗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等病症。

    这时,一个村民路过,好奇地问道:“李大夫,您盯着这花看啥呢?”

    李时珍笑着回答:“这可不是普通的花哟,它叫芫花,可以治病救人呢!”说着,他详细地给村民介绍了芫花的功效和用法。

    告别了村民,李时珍继续前行,没走多久,又发现了一株长相奇特的植物——莽草。

    他小心翼翼地摘下一片叶子,放在鼻子前闻了闻,眉头微皱:“嗯,这味道有点冲啊!不过,它可有着祛风止痛、消肿解毒的作用哦。”

    正在此时,一只小兔子从草丛中窜出,不小心撞到了李时珍的脚。李时珍蹲下身子,轻轻抚摸着小兔子说:“小家伙,别乱跑啦,小心受伤哦。”

    接着,他来到一处山坡下,只见那里长满了茵芋。茵芋性苦温,能祛风湿、通经络。

    李时珍一边采集着茵芋,一边嘴里念叨着:“这茵芋用来治疗风湿痹痛最是有效啦。”

    采完茵芋后,他抬头看见一棵大树上挂满了栝楼。这栝楼果实硕大,甚是诱人。

    李时珍手脚并用爬上树,摘了几个栝楼下来。这栝楼性寒味甘微苦,有清热化痰、宽胸散结之功。

    正当他准备离开时,听到有人呼喊:“救命啊!救命啊!”

    李时珍急忙循着声音跑去,只见一个老人躺在地上痛苦呻吟。经过一番望闻问切,李时珍判断老人是误食了有毒的食物。

    “莫急莫急,我这里正好有一种药可以解此毒。”说着,他从竹篓里找出一些石龙芮。

    石龙芮味苦性寒,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李时珍迅速将其捣碎,喂老人服下。

    过了一会儿,老人的症状渐渐缓解,感激涕零地对李时珍说道:“多谢李大夫救命之恩呐!”

    李时珍摆摆手笑道:“老人家客气了,救死扶伤本就是我的分内之事。”

    随后,李时珍又向老人讲解了一些饮食注意事项,并告诉他平时可以多吃些菟丝子来调养身体。这菟丝子性平味甘,有滋补肝肾、固精缩尿之效。

    就这样,李时珍忙碌而充实的一天过去了,他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家中,开始整理记录今天所遇到的各种药材及其功效和治病过程。

    李时珍在本草中记载:咽喉肿痛,难以发声,令人苦不堪言。此时,不妨试试这神奇的“发声散”。只需将栝楼皮、白僵蚕(炒)、甘草(炒)各取二钱半,一同研磨成细腻的粉末。

    每次服用三钱半,用温热的姜汤送服。每日两次,坚持服用,定能有效缓解咽喉肿痛,让声音重新恢复清脆悦耳。

    若是患有消渴之症,也无需担忧。可取大栝楼根(天花粉),将其外皮去除,切成细丝,放入清水中浸泡五天,期间每天更换清水。待五天过后,取出捣碎,过滤掉杂质,沉淀出纯净的粉末,晾晒干燥。

    每次服用一匙,用温水化开后咽下。每日三次,可将此药加入粥中或乳酪中一同食用。此外,还有一方:将栝楼根切成薄片,用火炙烤后,取五两加水五升煮至四升,随意饮用。

    天泡湿疮令人瘙痒难耐,此时可用天花粉、滑石,等份研磨成粉末,用水调和后涂抹于患处。

    若遭遇折伤肿痛,可将栝楼根捣烂敷在伤处,用厚实的布包裹起来。待热气消散,疼痛便会即刻停止。

    石龙芮气味独特,其子味苦、性平、无毒,其叶味甘、性寒、无毒。其子可用于治疗风湿寒痹,有补肾明目的功效;其叶则可用于治疗痈肿毒疮,能下瘀血,止霍乱。

    钩吻气味辛、温,且具有强烈的毒性。它主要用于治疗脚膝痹痛,可缓解四肢拘挛,对恶疮疥虫也有一定疗效,还能治疗咳逆上气、喉痹咽塞等症状。

    当出现小便赤浊的情况,多是由于心肾不足、精少血燥、口干烦热、头晕心慌所致。此时,可用菟丝子、麦门冬等份研磨成粉末,加入蜂蜜制成如梧子般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七十丸,用盐汤送服。

    若是腰膝疼痛,且伴有顽麻无力之感,可选用菟丝子(洗过)一两、牛膝二两,用酒浸泡后取出晾干,研磨成粉末。将原酒煮成糊,调制药粉制成如梧子大的丸子。每次服用二、三十丸,空腹时用酒送服。

    肝伤目暗时,可用菟丝子三两,浸泡在酒中三天,取出晾干后研磨成粉末,用鸡蛋白调和成药丸,如梧子大。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时用温酒送服。

    身体和面部突然浮肿时,可用菟丝子一升,放入酒中浸泡两、三夜,每次饮用一升。每日三次,若肿仍未消,可继续服药。

    此外,菟丝子还可用于治疗痔疮,将其熬成黄黑色,研磨成粉末,加入鸡蛋白调匀后涂搽患处。

    李时珍背着竹篓,行走在山林之间。这一天,他要去探寻这种名为菟丝子的神奇药材。

    当他终于在一处山坡上发现了一大片菟丝子时,不禁喜出望外。只见这些菟丝子纤细而柔韧,相互缠绕着生长在一起,宛如绿色的丝线编织而成的网。

    “哈哈,可让我找到你们啦!”李时珍兴奋地自言自语道。

    他小心翼翼地摘下一些菟丝子,放在手中仔细观察起来。只见它们呈淡黄色,表面略带绒毛。

    此时,旁边路过一位樵夫,好奇地凑过来问道:“李大夫,您这摘的是什么稀罕玩意儿啊?”

    李时珍笑着回答说:“这可是一味良药呢,名叫菟丝子。它性味辛甘平,具有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等诸多功效。”

    樵夫瞪大了眼睛,惊讶地说道:“这么厉害啊!那它能治啥病呀?”

    李时珍一边整理着手中的菟丝子,一边耐心解释道:“比如说,如果有人腰膝酸软,就可以用菟丝子来调理;孕妇要是胎动不安,服用菟丝子也能起到一定的安胎作用。而且,这菟丝子还能用在食疗当中呢,可以煮粥或者泡茶喝。”

    说着,李时珍便现场演示起如何通过望闻问切来判断病人是否适合使用菟丝子治疗。他先是认真端详着樵夫的面色,接着又询问了一些日常症状,最后还搭脉感受脉象。一番操作下来,把樵夫看得目瞪口呆。

    就在这时,突然从树林深处传来一阵呼喊声:“救命啊!快来人救救我的孩子!”

    李时珍和樵夫对视一眼,毫不犹豫地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跑去。来到近前一看,原来是一位农妇正抱着一个脸色苍白、不断啼哭的小男孩焦急万分。

    经过一番询问,李时珍得知这孩子最近总是尿频尿急,晚上还经常尿床。他心中一动,暗想:莫非这就是使用菟丝子的好时机?

    于是,他安慰农妇道:“大嫂莫急,且让我看看。”说着,他开始为孩子仔细检查起来。

    经过一番诊断,李时珍确定孩子的病症正是由于肾气不足所导致的。他微笑着对农妇说:“大嫂放心,我这里正好有一种药可以治疗令郎的病,那便是这菟丝子。不过,用药还需谨慎,得先按照剂量煎熬成药汤给孩子服用。”

    农妇听后,连忙点头道谢。

    李时珍回到家中,立刻着手准备熬制药汤。他先将菟丝子洗净,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然后慢慢炖煮起来。

    一股淡淡的药香渐渐弥漫开来。

    在等待药汤熬制完成的过程中,李时珍心里也有些忐忑。毕竟这是第一次用菟丝子为这个孩子治病,不知道效果究竟会如何。

    终于,药汤熬好了。李时珍亲自端到孩子面前,看着他喝下第一口。

    李时珍每天都会去看望那个孩子,观察病情的变化。令人高兴的是,孩子的症状逐渐得到了改善,尿频尿急的情况明显减少,晚上也不再尿床了。

    农妇感激涕零,带着孩子登门拜谢。李时珍则谦虚地摆摆手,笑道:“这都是应该做的,只要孩子能恢复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从此以后,李时珍对于菟丝子的研究越发深入,并且将其更多的应用于临床实践当中,拯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而这段与菟丝子有关的奇妙经历,也成为了人们口中津津乐道的佳话。

    菟丝子,它缠绕在其他植物上,好似一个贪吃的孩子。李时珍用它来治疗一些肾虚体弱的患者,效果显着。

    有一日,一位富态的商人前来求医,声称自己腰膝酸软。李时珍观察其脉象,询问生活习惯后,笑着告诉他:“这菟丝子,就像是你的救星。”

    商人服用后,果然精神倍增,连连称赞李时珍医术高明。李时珍的幽默和专业,让他在民间的声望如日中天。

    有一次,一位腰缠万贯的富商上门求医,声称自己的腰部时常疼痛难耐。李时珍仔细观察了他的症状,然后一笑,从药柜里拿出了一小把菟丝子。

    他告诉富商,这菟丝子可是个神奇的药材,能强肾固腰。富商听后,眼睛顿时一亮,连忙问:“这菟丝子真有这么大的功效?”

    李时珍笑着点点头,说:“当然,这可是我经过无数次实践才发现的。”富商听后,立刻要求李时珍为他配制菟丝子的药方。

    李时珍则一边写药方,一边幽默地说:“这菟丝子就像是你的救命稻草,只要你按时服用,保证你的腰杆比旗杆还直。”富商听后哈哈大笑,对李时珍的医术和幽默都佩服得五体投地。

    一次,李时珍在研读古籍时发现“菟丝子”这一药材,决定深入研究。他亲自走访药农,了解菟丝子的生长环境和采集方法。

    在与一位老药农的交谈中,李时珍得知菟丝子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李时珍在自己的医馆中,用菟丝子为一位因劳累过度而腰痛的书生治疗,效果显着。

    书生康复后,对李时珍感激涕零,李时珍则幽默地说:“你的腰好了,我的医术也得到了验证,双赢啊!”

    李时珍听说菟丝子能治“五劳七伤”,便想亲自尝试。一日,他在采药时,发现了一株菟丝子,便将其带回家中。他将菟丝子洗净,放入锅中煮熟,然后加入一些蜂蜜,制成了一碗菟丝子蜜。

    他尝了一口,觉得味道还不错,便将剩下的菟丝子蜜分给了徒弟们。徒弟们喝了之后,都觉得精神倍增,纷纷称赞李时珍的医术高明。

    李时珍笑着说:“这菟丝子蜜不仅能治病,还能美容养颜呢!”徒弟们听了,都争着要多喝几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