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吃独食的老太太
作者:狮子吃姜饼   坦白了不装了,其实我有病最新章节     
    饭桌上,蒋小周盯着面前碗里糊糊一样的面皮。

    蒋小周那颗喜食面食的心突然消失,记忆里反胃的感觉不停的涌上心头。

    蒋小周想起来了。

    那么喜欢面食的她,为什么这么多年一直对汤面喜欢不起来。

    即使是方便面都只喜欢吃汤少的,就是因为眼前这糊糊一样的面食。

    耳边传来冯秀娥饭前祈祷的声音,有一搭没一搭附和着的蒋小周只觉得,糟糕透了!

    不用过多咀嚼就能轻易吞咽的汤面,是蒋小周在老周家必吃的食物。

    午餐是这样,晚餐亦是如此,这一吃就吃了三年多。

    面臊子虽然有些许变换,但不变的是,永远会把所有菜品煮到绵软发烂的口感。

    譬如口感绵密的豆角、黄瓜、萝卜、茄子、青椒、土豆、白菜、菠菜等等等菜品。

    也许蒋小周应该知足,毕竟在老周家吃了这么多年,她能吃饱不饿肚子就不错了。

    但凡事都有但是。

    如果头天在老周家过夜,第二天醒来冯秀娥会给她一块钱,让她买两颗茶叶蛋回来。

    茶叶蛋是就着粥或者饼子吃,不过多数时候蒋小周是吃不到的。

    因为茶叶蛋是冯秀娥和周和平要吃的,一般来说蒋小周就的是姥姥家腌的咸菜。

    哪怕是她母亲给冯秀娥买的水果。

    蔫巴了的、带着坏的水果是蒋小周在姥姥家能吃的。

    而圆润饱满的水果才是冯秀娥、周和平的食物。

    即使老两口戴着的都是假牙。

    用她们的话来说。

    好吃的要先仅着长辈吃,长辈吃剩的才能轮到小辈。

    至于说蒋小周什么时候才能光明正大的吃到老周家的肉,只能说是年初二的时候。

    几个当姨的会来老周家包饺子,饺子这才是肉馅的,而不是韭菜鸡蛋馅的。

    别以为冯秀娥不喜欢吃肉,小老太太也好一口好吃的。

    只不过通常情况下,小老太太会把好吃的藏起来自己吃。

    比如蒋小周记得小时候她不止一次,亲眼看到冯秀娥在厨房里偷吃酱牛肉、牛肉干等等好吃的。

    这对于喜欢吃肉还是喜欢吃肥肉的小蒋小周而言,不吃就只能饿肚子。

    她又不是只在老周家吃一顿两顿。

    从上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在姥姥家吃饭、手里又没有零花钱的她就只能吃这些。

    谁知道时间久了,蒋小周自己都以为自己对老周家的面食是喜欢吃的。

    就这么的,蒋小周渐渐的就开始看起来比同龄人胖了。

    亏当时她那个当妈的还以为是蒋小周变胖是吃的多,每次都叮嘱着让她少吃点。

    虽然她蒋小周承认,遇到好吃的她是控制不住嘴,可谁让平时她吃的最多的是面糊糊呢?

    遇到好吃的不多吃几口可就吃不到了啊。

    “姥姥,我吃不下去了。”

    蒋小周努力吃了半碗后,实在没什么胃口,对冯秀娥轻声说道。

    “就吃这么点?”

    正吸溜着面皮的冯秀娥扫了一眼蒋小周面前的碗,发出疑惑。

    “嗯。”

    “你现在不吃完下午饿了可没得吃啊!”

    老太太看似平淡的语气隐隐透露出一丝不满。

    “嗯……我饱了……”

    蒋小周觉得她是真吃不下这个汤面了。

    “行吧,剩下的倒你姥爷碗里。”

    “记得倒点热水在碗里涮干净,喝了再把碗洗了啊。”

    老太太不忘记叮嘱,碗里挂壁的那些残余也是粮食,就这么洗掉简直是浪费。

    “知道了。”

    目送着蒋小周去厨房的身影,冯秀娥看了眼默默吸溜面皮的周和平,皱了皱眉头,不过什么也没说。

    蒋小周把自己的碗处理干净放回碗柜,往里面瞅了瞅。

    无非是些锅碗瓢盆擀面杖之类的,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也是,特别的怎么会在碗柜里出现呢。

    跟冯秀娥随便说了几句话,蒋小周便以困了为由回到左边的屋子里。

    躺在这张单人床上,看着脚下不远处叠的方方正正的被子上,被一块早已起球的布盖了起来。

    蒋小周心想,也不知道现如今的自己多高了。

    虽然她看自己感觉瘦小,但估计和同龄人比起来应该还是偏胖了吧。

    毕竟刚从一个成年大胖子变成小孩子,怎么着自己都觉得自己是瘦了而不是偏胖。

    不知翻来覆去多久蒋小周始终睡不着。

    她不知道,在回房后没多长时间。

    屋外的老两口吃完饭,洗好碗,双双回到右侧的屋子里。

    把那扇很少关闭的房门关上了。

    这间不足60平的老房子里,充满了各式各样的思虑。

    而不远几十里的中药制药厂的一间办公室里。

    中年女人也就是蒋小周的母亲周瑛,看着主任走远的背影,烦躁的感觉涌上心头。

    今年是她冲刺执业药师资格证的第二年。

    几门课加起来只要两年内都考合格就可以拿到证了,只要周瑛今年全部考过就能拿到证。

    这个证在2003年的北方小城里含金量是极大的。

    市里的几家药厂都想要拥有一名执业药师。

    然而从1996年全国第一次开始首考时,市里消息滞后的无人知晓。

    到进入千禧年后,市里几乎所有学药人的蜂拥而至。

    这个证在这个北方小城里都无人能拿下,可想而知它的含金量有多高。

    不止已经38岁的周瑛想拿到更多的工资改善家庭。

    她的几个姐姐们也都纷纷报名考试,试图能考下证来。

    毕竟大姐周爱菊从药厂里出来后,就当起了倒卖药材的药贩子。

    二姐周爱兰看到大姐的生意红火,于是就跟着老大开始干了起来。

    四姐周爱梅则在另个区里的一家药厂做事。

    可谓是一家子都从事药品相关。

    可眼下她们的老母已经胃癌晚期,年迈的父亲老年痴呆的愈发严重。

    几个姐姐说的好听抽空来照顾两个老人,可基本上不还得她周瑛来照顾吗?

    丈夫找不到工作还东嫌西嫌。

    孩子虽然懂事可是成绩始终不怎么好……

    就算单位需要她拿到这个证,一般情况下会让周瑛早上来报个到,就可以回家安心背书。

    但上周开始周瑛就抽不出更多的时间来顾及其他。

    毕竟单位迎来了药检,而她的正好是单位唯一的质量检测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