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张某人的改变
作者:玄阴白首   上古归来我自神魔无双最新章节     
    既然是正面进攻,就不需藏着掖着。

    八座周天五行大阵于迷雾之外十丈之地已是布置完毕,

    四艘大型飞舟护罩全开也是调整到位,而悬浮于飞舟左近保护飞舟的金丹修士,更是密密麻麻数之不清,

    下方保护大阵的筑基修士比之空中的气象,同样不遑多让。

    进攻大军人山人海,战线之上却是鸦雀无声,其森严气度,望之便令人胆寒。

    通过抓阄,本次是内事堂负责操持大阵和飞舟,其余三堂十数万修士,除了极个别的,比如古珍珠这类实在是不以战斗见长,也不打算于战斗之中突破的修士之外,基本就是全伙出击。

    至于迷雾之外的大阵有没有元婴老怪看顾,营寨内城需不需大量人手守护之类的,平常看来无比重要的议题,对今天来说,都可以忽略不计。

    不先与魔修来一场酣畅淋漓的战斗,那些事务处理得再好,也不解燃眉之急,红议的处境已然到了这一步田地,少不得也是要顾头不顾腚的孤注一掷一把了。

    好在红议无人留守,川议众贼不是留有多余的元婴修士吗?这又不是白嫖,红议可是付出了凡间一国之地,这样巨大的代价的。

    没谁欠着谁的,再说,欠谁也不可能欠川议,这是原则问题,没有讨论的余地。

    当然,这次事发,川议老贼肯定也是会施行当初红议对川议造谣抹黑的故事,这基本都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你造谣我把修士拿去送死,我造谣你顾头不顾腚,后路都全得仰赖川议接应,解释还不容易解释得清楚,不然去给不明真相的修士说,“那是咱们割了一国之地换来的”,如此还不如不作解释,可算是因果报应循环不爽。

    一个顾头不顾腚的名声,大致也是会一直伴随红议相当长的时间了,就如川议把修士分为三六九等一般。

    大修士胡月一身装扮不改,只是脸上再没有了睥睨天下的神色,取而代之的是一脸严肃死板,也不与人交流,目不转睛的盯着前方迷雾,不知在筹划着什么,亦或只是发呆。

    身后郎欢,钟北山,楚梦原也各自不言不语,稳如泰山。

    再之后,就是准备冲进去与元婴魔修斗法周旋的三十四位元婴初期境界的红议修士。

    红议这边一切皆已准备就绪,只等午时一到,大战即可爆发。

    而川议那边的元婴修士是肯定不会过来与这边汇合的,当然,离得也不远,只隔着一座大阵而已。

    岁寒三友及陈弘毅四位与大家执行不同的任务,也就没有混在大伙儿中间,只是在一旁等待。

    这四位之中,徐某人,无崖子,陈弘毅三位都和平常没有区别,唯独张某人一身穿着打扮却跟换了个人似的,非常新颖,若不是大战当前,陈弘毅肯定会忍不住强力吐槽。

    这尼玛不就是凡人大官的样子吗?

    一般朝廷官员有朝服,公服和祭服三种,张某人这身,明显就是最为华而不实的朝服,通常只在大朝会时穿戴,拉风是很拉风,可穿戴极其麻烦,一个人甚至都穿戴不了,还另需人手帮忙才能穿戴整齐。

    张某见陈弘毅一直偷瞄自己,知道此獠肯定在心里吐槽,也不做理会,直接把他当成街边无所事事的泼皮懒汉来打发准没错。

    不光陈弘毅好奇,就连张某的两个异姓兄弟都吓了一跳。心想,

    “这是受了多大刺激?堂堂元婴中期的老修,一撸到底就一撸到底呗,修士终归是以修为说话,穿个大官的衣服也改变不了现在无司无职的客观事实,咱可不兴,行那种捏着鼻子哄眼睛的愚蠢举动哈。”

    张某未免两位兄弟担心,进而揣着担忧执行任务怕是不妙,因此,于神识交流之下,才把之前与杨培国,文邦林一起分析的,修士应当表里如一的结论祭出,这才打消了另外两人的担忧。

    同样获得了两人的肯定。

    修士或者说每个人都应当表里如一,就如同那什么凡间的天人感应学说一样,乍听之下,完全就是放屁,是脱离实际的无病呻吟,是吃饱了没事干的闲人,想出来的扯淡理论。

    这就如同教导人们,应该行善而不应该行恶一样,就完全就是屁话,套话,空话,的所谓“假大空”的说辞。

    凡人终其一生,都不可能一一践行,但凡有,一生都无比接近践行以上理论的人,无不是一个时代的圣人。

    这种一生都克己复礼的圣人,据说好几百年才能出一个,拿着这套说辞教导百姓,根本就是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不管捡起这些道理来使用的人,有何目的吧,道理就是道理,千真万确,也亘古不破,人应当表里如一,或者人应当行善不应当行恶,总不可能是错的吧。

    既然道理就摆在那里,更不复杂且人人能懂,那为何大家都不去执行呢?

    只因知易而行难。

    更兼,判断是否行善行恶,或者什么情形算表里如一,什么时候算表里不一,压根也是没有放诸四海而皆准的评判标准的。

    如果你救下了一个奄奄一息的人,这应该算是行善吧,可你救下的这个人之后杀人放火无恶不作,造成了无数百姓惨死,无数家庭破碎,请问,你施行的那次救助之举,算是在行善还是在行恶。

    凡事论迹不论心,还是论心不论迹?说不清楚的,各自都找的出无数支持各自观点的论据,永远掰扯不出结果。

    修士则比凡人好多了,毕竟活得越久,阅历也就越是丰富,实践起这类“假大空”的道理也自有自己的一套评判标准。

    那就是实践的过程能助力突破修为,就一定是按着道理做对了,反之,就是做岔了,需改变路线,再做实践。

    修士有大把寿元,实践大道真理的过程,是有很高容错率的。

    张某基本百分之百可以肯定,大道一定会相对眷顾表里如一的修士,自己的路走对了,自己多年岿然不动的修为,这几日明显有了一丝松动的迹象,虽离着大修士还远,可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境界已经到了如此高深的地步,但凡有一点点进展,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