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森看书很慢,再加上想得有点多,等他一脸复杂的放下手中的书本,打开手机登入社交媒体,网络上关于李白新作、李白与理查德森文斗的话题已经爆了:
“不愧是写出了叙诡的李白老师,结局再一次震撼到我了,吾等凡人要如何参破推理之神的谜题?”
这是#李白新作#话题圈下点赞数最多的评论,也是推理之神这个概念第一次被大众提出并获得了广泛认可。
如果再把时间线拉长,人们会发现。
今天,是李白走上神坛的一天,同时也是推理界正式进入“李白时代”的一天。
另外,关于李白和理查德森谁是这场文斗的获胜者,读者们也是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久违的文斗,堪称伟大的两部作品!仿佛让我回到了推理小说最为鼎盛的黄金时代,两部作品都给我们奉献了一场酣畅淋漓的逻辑盛宴,但推理小说毕竟也是文学作品,最终还是要落在具体的文字上,这一点李白无疑是完胜。”
“继叙诡之后,李白又一次开创了全新的推理模型,简直是在给所有陷入瓶颈的作者们赏饭吃,所以文斗的胜者是谁,答案显而易见!”
“死者的原型是谁,想必不用我多说吧?就凭李白敢让波洛放过凶手,这波我必站李白!”
“辛普森给爷死!陪审团万岁!波洛万岁!李白万岁!”
“正义必胜!李白必胜!”
“一场伟大的侦探表演,台下的作者们,好好看!好好学!不要再给读者喂屎了!是的,别看了,我就是在说你,理查德森!你笔下的侦探就是一!坨!屎!彻头彻尾的装!逼!犯!”
和被诟病人物塑造水平差的理查德森不同,读者对李白笔下的大侦探波洛可谓是一片好评,评论区更是不断有人提及波洛的各种闪光点:
“给大家科普一下《罗杰疑案》里关于波洛的设定,他曾是一名警察,辞去工作后,选择成为一名私家侦探,此后他因工作关系协助警方破过很多案子,在联合王国警界极富盛名。他精明,高智商,很多难破的案子,经过他 \&小小灰色脑细胞\& 的梳理,真相就会大白于天下,是人们眼中的超级大侦探。另外,破解罗杰疑案时,他已经是退休的状态。”
“就是这样一个将破案视为信仰的大侦探,却在东方快车谋杀案中放弃了他的信仰,选择成全,说真的,我哭死!”
“波洛的退出,是他最大的温柔!要知道,他可是世界着名的大侦探波洛啊!”
“李白对于波洛的形象表述太精髓了!他极富正义感,三观正,对人饱含情感,心地善良,所以他才会将选择交给其他人,自己则是在雪地里缓缓转身离去。同时他还衣着华丽,讲究穿戴,对人彬彬有礼,带着一点洁癖和强迫症,对条理的追求达到了有些变态的程度,最重要的是他和我一样,嗜好甜食!我宣布,波洛以后就是我心目中的第一侦探了!”
“人性的光辉在波洛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事实上,只要是看过《罗杰疑案》的朋友们,都应该清楚波洛是一个多么有原则的人,但就是这样一个无比骄傲的人,却最终亲口宣布退出此案,他内心的煎熬我感同身受!”
“……”
网络上的讨论仍在继续,但何睿想要达成的目的已经基本完成。
举世闻名的大侦探波洛。
这是何睿在小说中为波洛赋予的设定。
从作者角度上来说,自己手上握着笔,各种设定还不是手到擒来?什么天底下最快的刀,看一眼就误终生的男人,天底下最美的女人……
种种设定,作者确实可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但落在读者视角就不一样了,得看你的书里是否有足够的细节支撑?主要角色的行动又是否符合逻辑?
总的来说,就是作者是否有足够强大的笔力,让读者相信你的设定是真实有效的,这一点也是区分扑街作者和顶级作家的一大因素。
何睿无疑做到了,一切都和他计划的一样。
从《罗杰议案》中提出设定,打下基础。
到《东方快车谋杀案》全员凶手打破读者认知,以及波洛宣布退出案件收获的巨大口碑,大侦探波洛在这一刻仿佛在读者心中活了过来,让读者既敬佩又心疼。
在地球上,波洛是名气仅次于福尔摩斯的超级大侦探,这也让何睿前世不止一次的感慨,既生瑜何生亮!
但来到蓝星,在这个没有福尔摩斯的世界,没有任何人能够掩盖波洛的光芒,随着未来何睿计划发布的更多阿婆作品,波洛必将成为蓝星家喻户晓的第一侦探。
到那个时候,何睿再将福尔摩斯带到蓝星,之后会发生什么,何睿无比的期待。
……
铂金汉宫,皇家花园里。
女王伊丽莎白手捧着一本《东方快车谋杀案》正在花园里漫步,身后不远处,女官菲丽丝亦步亦趋的跟着。
现在已是深秋时节,花园里也有了几分萧瑟。
菲丽丝有些担心的看着前面那个孤独的背影,她一大早按照女王的吩咐,去书店抢购了一本《东方快车谋杀案》。
自从读完了《罗杰疑案》,女王在面对李白的作品时,总是表现得非常追求仪式感。无论是为了亲手抽到签名版而一口气买了十万册,还是这次要求菲丽丝必须亲自排队买书。
在女王的眼里,李白的作品无疑是非常特别的。
这次,女王也是一脸期待的从菲丽丝手上,接过那本崭新的《东方快车谋杀案》,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
在菲丽丝的想象中,女王又将度过一场酣畅淋漓的推理盛宴,就像无数次欣赏推理作品时一样,在题板上画出清晰的线索图,然后开始和作者斗智斗勇。
在菲丽丝的印象里,除非这部作品有明显的逻辑漏洞,否则绝大多数都是女王笑到最后。
就像前不久,女王在看理查德森的新作《顿克街凶杀案》时,线索图画完后,只用了十几分钟,就将理查德森设计的谜题破解。
用女王的说法就是,理查德森喜欢把线索搞得无比的繁琐,一个有用的线索往往有着上百个干扰项,看他的作品就像是在大脑中进行一场体力劳动,就算赢了也很不爽。
索性看多了他的作品,就能大致摸清他的套路和喜好,现在看理查德森的小说,更像是一场竞速赛,一场女王自己和自己比拼破案速度的比赛,这也是理查德森作品里,能给予女王为数不多的乐趣。
而女王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挫败,是在《罗杰疑案》。
这也是女王第一次在失败后,没能指出作品中的错漏,而是感慨作者李白玩得一手好诡计,再往后就是对李白的青睐有加了。
回到这次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女王伊丽莎白再一次向李白发起了挑战,这次她不仅将线索图在题板上画了个满满当当,甚至还将列车车厢平面图以及十二名嫌疑人的行动时间表也一并列在了题板上。
绞尽脑汁思考了好长一会,期间伊丽莎白也怀疑过李白是不是又在变着花样的玩叙诡,书中是不是有什么隐藏的人物被自己忽略了。
但最终,女王还是承认了她的又一次失败。
那个时候,在菲丽丝的眼中,女王无疑是欢愉的,哪怕是宣布失败,语气中也丝毫不见挫败感,而是斗志满满的期待着下一次对决。
而最终谜底揭晓时,女王的脸色却从一脸震惊的兴奋,到后来逐渐收起笑容,往回翻看了几遍后,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这还是菲丽丝第一次看到伊丽莎白脸上露出这么复杂的表情。
震惊、喜悦、迷茫、痛苦。
伊丽莎白的脸色几经变幻,最终归于平静,随后便吩咐菲丽丝自己想要一个人去花园散散心。
而这一散,就散到了现在。
深秋的花园已经有了几丝寒意,伊丽莎白单薄的常服显得有些不合时宜,突然一阵风吹过,伊丽莎白肉眼可见的打了个寒颤。
这下菲丽丝彻底绷不住了,从侍者手中接过斗篷,走上前披在了伊丽莎白身上。
“起风了!”
女王伊丽莎白似乎意有所指,感慨的说道。
菲丽丝完全没有get到女王的意思,只是关心的说道:“是啊!起风了,女王您可要注意身体,不要着凉了!”
“看看吧!从各种意义上,这都是一本神作!”
伊丽莎白闻言,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菲丽丝,随后将手中的《东方快车谋杀案》递给了她:“看完你就明白了。”
……
将书本交给菲丽丝后,伊丽莎白也不再吹冷风,而是回到了宫殿内。
菲丽丝则是在女王伊丽莎白期待的眼神中,看完了这本《东方快车谋杀案》。
语言完全无法形容菲丽丝此刻的心情,反正看完后,她感觉后背一阵凉飕飕,回头一看,整个背部都被冷汗湿透了。
这个李白怎么敢?
他凭什么敢写这样一个故事?
还取个名字叫雷切特!
绑架、谋杀、贿赂、脱罪、富商、新大陆人……
你干脆直接取名叫辛普森好了!
要知道辛普森绑架这个案子,背后也是多方势力在博弈,保守党这边顾忌到辛普森在新大陆的巨大影响力,迟迟不肯下定决心严惩辛普森。
而最近上升势头极为猛烈的工党看似站在了民众这边,但也只是为了选票嘴上嚷囔着血债血偿,背地里却和辛普森勾勾搭搭,想要把这块肥肉据为己有。
剩下一些不成气候的小党派更是一盘散沙,各自有各自的算盘。
至于绑架案受害人那边,说是贵族,但早就是没牙的老虎了,虽说这老虎已经不咬人,影响力还是在那里的,这起案件之所以闹得举国关注,背后少不了这些贵族在煽风点火。
对于当下的局面,女王这段时间也是忧心忡忡,不止一次的组织各派别坐下来协商,给出一个大家满意的处理方案。
甚至女王和贵族那边都退了一步,严惩是必须严惩的,但可以不判死刑。
就是说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这次先判个终身监禁,后面的减刑大家再坐下来慢慢博弈。
讲道理,这个提议已经相当成熟了,既可以平息舆论,避免社会阶层进一步撕裂,也留下了一道口子方便日后操作,不管是留着当牌打,还是榨干剩余价值,主动权总归还是握在自己手上。
但这种老成持重的发言,依然没有得到这些政客们的尊重。
说他们蠢也好,坏也罢,反正一个个都是滚刀肉,歌照唱、舞照跳、会照开,但解决方案?不好意思,还没想出来。
至于说女王的提议,那只能是女王还是太年轻,这背后的水太深,女王把持不住的,还是由我们在议会上再多议几轮吧!
你说女王气不气?
就这,李白你还要写这么一本推理小说来给女王添堵!只能说仗着女王的宠信,着实有点胆大包天了!
菲丽丝认真脸:“女王陛下,这个李白毕竟只是个东方人,什么都不懂,这部《东方快车谋杀案》您就当看个乐,别放在心上。”
伊丽莎白冷哼一声:“不懂?我看他懂得很嘛!照目前这个形势发展下去,贵族那边想要报仇,可不就只剩组成陪审团去执行正义审判,这一条路了么?”
菲丽丝无奈:“现在不是还没最终判决么?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相信官邸那边,一定会明白您的良苦用心。”
伊丽莎白摇摇头:“如果最终辛普森成了雷切特,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难道要把希望寄托在那些政客身上?还是看着贵族那边正义复仇?”
菲丽丝沉默不语,政客自然是靠不住的,正义复仇更是只会把事情弄得一团糟。
伊丽莎白微微一笑:“你帮我留意一下,不要让某些利益相关人士影响到这本书的销售,我倒要看看那些议会老爷们还坐不坐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