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东守南攻西抚北剿
作者:旁门门主左道   清末起义恩仇录最新章节     
    左祖棠面对粮饷问题,展现出了他的远见和智慧。

    他提出了兵屯之策,这是一个既实用又具有长远眼光的解决方案。

    兵屯,即让士兵在战争间隙从事农业生产,这样既可以解决粮食问题,又可以减少对地方的依赖,同样革命军也是这样干的。

    左祖棠深知,一旦战争爆发,地方的钱粮将会迅速消耗殆尽。

    如果战争旷日持久,地方的力量根本无法持续支持。

    而依赖朝廷的支援,由于西北边陲路途遥远,一时也难以为继。

    如果粮道被切断,那么前线的军队将面临巨大的危机。

    因此,他决定采取屯兵渐进的策略,每攻克一处,便在那里屯田垦荒。

    虽然留下的兵力会减少,但军粮问题得以解决,且士兵精炼,将领勇猛,后方稳固,这无疑是一个长远的计划。

    在确定了这个战争方略后,左祖棠上书朝廷,请求皇帝给予更多的时间,以便实施屯兵渐进的打法。

    他立下军令状,表示虽然自己没有西北兵事的经验,但恳请皇帝给予方便,宽限五年,以讨贼之效。

    如果无效,愿意接受罪责,以明军令。

    在战争的准备阶段,粮草的充足是至关重要的。

    左宗棠派遣人员采购良马,同时利用官僚买办胡雪岩的关系,打通上海海关,从英国汇丰银行借支白银120万两充做军饷。

    他还紧急电报各巡抚衙门,催促他们赶紧运送饷粮至西北,以确保军队的供给。

    左祖棠的这些举措,不仅展现了他的军事智慧,也体现了他对战争全局的深刻理解。

    马岱站在营帐内,神情严肃地凝视着手中那份详细的情报,仿佛能透过纸张看到战场上那激烈的厮杀与变幻莫测的局势。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猛地抬起头来,眼中闪烁着果断与坚毅的光芒,迅速而有条不紊地下达了一连串命令,这些命令犹如一把把利剑,直刺敌人的要害,确立了他精心谋划的战略方针。

    “南方攻!”马岱的声音铿锵有力,充满了决心。

    这三个字意味着一场激烈的攻坚战即将打响,而负责主攻任务的正是勇猛善战的李德邦将军。

    此次战役的目标明确且艰巨——必须要不惜一切代价拿下贵阳这座战略要地。

    为了保证这一战略目标能够顺利达成,马岱特别嘱咐云省省长黄德贵以及川省省长崔文,务必给予李德邦全方位的支持。

    他们不仅需要提供充足的物资保障,包括粮草、武器装备等,更要抽调精锐兵力增援李德邦所部,以增强其攻坚力量。

    同时,黄德贵和崔文还需想尽办法牵制住南方清军的主力部队,通过各种战术手段扰乱敌军部署,分散其注意力,从而为李德邦创造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攻克贵阳。

    紧接着,马岱将目光转向了地图的东部地区,那里由赫连城统率的关中集团军正严阵以待。

    “东方守!”马岱再次高声下令。

    赫连城及其麾下将士们肩负着一项至关重要的使命——坚守潼关。

    潼关乃是通向东方的咽喉要道,其地理位置险要无比,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赫连城必须带领关中集团军死死守住这道关卡,抵御住来自左宗棠军队的猛烈进攻,绝不能让敌人有丝毫可乘之机。

    只有牢牢守住潼关,才能确保东方门户不失,为整体战局赢得稳定的后方防线。

    “西部抚”。这三个字宛如一道沉甸甸的使命,压在了他和其所率领的王朝第六军身上。

    王朝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与艰巨性。

    他们所要面对的目标,乃是西宁的马贵元。

    此人在当地颇具威望,且手握一定兵权。若能成功将其安抚,不仅可避免一场腥风血雨的冲突,更能稳住整个西部战线。

    于是,马岱精心策划着每一步行动。

    一方面,他派出使者携带厚礼前往西宁,试图以诚意打动马贵元;另一方面,则秘密派遣心腹之人接近马贵元,探寻其内心真实想法,并伺机劝降。

    然而,这一切都需做得滴水不漏,稍有不慎便会前功尽弃。

    与此同时,在北方地区,战火依旧熊熊燃烧。

    董福祥所部虽然强大,但仍有一些县城尚未被完全攻克。

    针对此情况,马岱下达了另一道命令——“北部剿”。

    肩负此项重任的,正是第七军的龙玉堂将军。

    龙玉堂接到命令后,立刻召集部下商讨作战计划。

    经过一番周密部署,他决定兵分多路,同时向那些未被征服的县城发起猛攻。

    一时间,喊杀声震耳欲聋,硝烟弥漫天际。

    而除了武力强攻之外,龙玉堂也不忘采取怀柔政策。

    对于崔煨、马振河、张幅满、扈喜儿等地方势力,他派人前去招安,许以高官厚禄,希望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

    如此双管齐下,既加快了攻城掠地的速度,又减少了己方伤亡。

    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是在西部还是北部,战局都逐渐朝着有利于革命军的方向发展。但战争的残酷无情依然时刻考验着每一个人……

    随着马岱的命令下达,各方部队迅速行动起来,展现出了极高的效率和执行力。

    马岱站在政务厅内,目光深远,对战局有着清晰的认识。

    他对身边的将领官员们分析道:“南方和北方的战争,绝对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最少需要三个月,甚至两三年也不是不可能,这场战争,考验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军事力量,更是我们的耐心和持久力。”

    纳老三,这位经验丰富的将领,表达了他的担忧:“北方暂时无忧,但南方的战局,我担心拖得越久对我们越不利。南方清军的实力不容小觑,而且他们控制着更多的资源。”

    马岱点头,对他的担忧表示理解,然后说道:“你的担忧不无道理。南方的战局确实更加复杂。主要问题是云川两地刚刚纳入我们的控制,还没有来得及进行有效的发展。因此,我们只能从汉中、天水、陇南三府调集粮食,以支持南方的战事。”

    马岱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无奈,但也显示了他的决断力和应变能力。

    他深知,战争不仅仅是战场上的较量,更是后勤补给和心理意志的较量。

    他的决策,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战局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