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董福祥投降清军
作者:旁门门主左道   清末起义恩仇录最新章节     
    那些凶残成性的湘军,毫不留情地将他们所缴获的骡马宰杀,以此来填饱自己饥饿的肚子。

    随后,他们又在投降的士卒指引下,如饿狼一般气势汹汹地向着镇靖堡的外围门户——隆腰镇发起了新一轮猛烈的攻击。

    历史记载中曾描述道:“西山之贼林立”,由此可见当时敌人数量众多且分布广泛。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金顺率领着八旗兵分成左右两路,艰难地攀爬而上,奋勇杀敌;与此同时,刘松山则指挥着中军部队,分为前后两部对堡寨展开强攻。

    一时间,清军的步兵手持洋枪洋炮,密集的火力如同雨点一般倾泻而出,无情地射向敌阵。

    而骑兵们也趁机纵马疾驰,迅速掩杀过去。

    在清军强大的攻势面前,董营的将士们渐渐难以支撑,最终只能无奈地向镇靖堡方向溃败撤退而去。

    自那以后,镇靖堡就如同失去了所有保护的孩童一般,彻底暴露在了清军如狼似虎般的包围圈之中。

    清军将领刘松山率领着他那剽悍的马步大军,气势汹汹地直奔镇靖堡而来。

    董福祥的父亲董世猷眼见局势危急,深知抵抗已然无望,于是便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开城乞降。

    只见董世猷带着一众部下,恭恭敬敬地出城迎接清军,并表示愿意率众归诚,还将人员名册呈交给刘松山审核。

    然而,就在众人都以为事情就此平息的时候,董世猷却又向刘松山提出了一个请求:希望能宽限几日时间,因为他已经派人去召回正在外面的儿子董福祥。

    表面上看,这似乎只是一个普通的请求,但实际上却是董世猷精心策划的缓兵之计。

    而此时的董福祥,全然不知镇靖堡所发生的一切。

    他正马不停蹄地准备带领部队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境内。

    可惜的是,左祖棠这位老谋深算的军事家早已对董福祥的行动有所预料,并且提前部署好了一切。

    左宗棠命令提督张曜率领一支精锐部队从河曲出发,趁着黄河冰层尚未融化之际,冒险履冰过河,然后迅速深入陕北地区发动突然袭击。

    这一招可谓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让毫无防备的董福祥部队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刹那间,喊杀声、枪炮声响彻云霄,董福祥的军队被打得晕头转向,士兵们纷纷丢盔弃甲,四处逃窜。

    这场突如其来的袭击给董福祥造成了极为惨重的损失,无数将士倒在了血泊之中。

    尽管董福祥竭尽全力想要稳住阵脚,但无奈清军攻势太过凶猛,最终他也只能率领着残存的部队狼狈不堪地向着黄河边逃窜而去。

    然而,命运仿佛对董福祥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丝毫没有展现出一丝怜悯之情。

    早在之前,左祖棠便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准确地预料到董福祥将会选择逃往黄河方向。

    正因如此,他未雨绸缪,提前在这漫长的逃亡路途上精心部署下了层层严密的防线以及众多戒备森严的关卡。

    董福祥率领着那支残存无几的队伍,一路跌跌撞撞地艰难前行。

    但等待他们的却是清军一次又一次无情的围追堵截和猛烈的攻击。

    无论他们如何拼命挣扎、奋勇抵抗,却始终难以突破眼前如铜墙铁壁般坚固的封锁线,顺利抵达黄河彼岸。

    这支曾经威风凛凛的队伍如今已是狼狈不堪,士兵们个个身心俱疲、士气低落。

    在无尽的绝望与深深的恐惧笼罩之下,他们只能咬紧牙关,拖着沉重的脚步继续向前迈进。

    而前方的道路却布满了荆棘险阻,每迈出一步都如同行走在刀尖之上,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就在众人彷徨无助之际,张俊眼见局势已然无可挽回,心中深知再坚持下去也只是徒劳无功,于是苦口婆心地劝说董福祥向清军投降。

    他言辞恳切地说道:“我们当初组织团练本是被贼人逼迫无奈之举,后来又遭遇年岁干旱,流离失所才走到此地举兵杀贼,可如今若继续执迷不悟,不但无法达成初衷,反而还会因为骚扰百姓而背负千古骂名,试问后世之人有谁能够理解并原谅我们呢?”

    与此同时,刘松山也派遣自己的心腹幕僚柏子俊亲自前往董福祥所在之处,详细地向他阐述其中的利害关系,并极力规劝他放下武器,归顺清军。

    面对这双重压力,董福祥内心经历了一番激烈的天人交战。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终于意识到负隅顽抗只会让更多的兄弟白白送命,而且还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权衡再三,董福祥最终做出了一个痛苦而无奈的决定——率领手下仅剩的十万余人向清军投降。

    话说那刘松山按照湘军的编制方式,对董福祥予以重赏,授予其五品军功之衔。

    不仅如此,他还特意留下那些身强体壮且作战勇猛的两千名头领和士兵,并经过一番精心筛选之后,将他们组建成一个全新的营地,交由董福祥全权统领。

    这个营地被赋予了一个响亮的名号——“董字三营”!

    与此同时,极具眼光的刘松山并未就此罢休。

    他又从众多投降的民众当中,仔细地挑拣出四千余名合适之人,让他们充当后勤勇夫,负责各种军需物资的运输与保障工作。

    而至于其他的部属以及家眷们,则都被妥善地安置在了瓦窑堡、老君殿、周家峻等地。这些地方土地肥沃,适合耕种开垦。

    于是乎,众人纷纷在此辛勤劳作,开辟出一片片荒芜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