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变法一定要实际
作者:橘座啊   天幕:开局盘点大兵团作战最新章节     
    【谢谢爱吃米酒茶香鸭的小蝶,打赏的大神认证,谢谢大佬!】

    大宋。

    福宁宫。

    赵匡胤一个人坐在阴暗的福宁宫内,此时的表情充满了阴郁。

    天幕的声音,让他重新想起了五代十国混乱的场景。

    那个混乱、无序、崩塌的社会场景。

    也重新让他想起了,在接受屠城命令时,见过的那个头都没了,还在哺乳孩子的年轻女子。

    “唉...”

    想起这些场景,他的内心又开始止不住的想限制武将,限制兵权。

    可已经看过历史的他知道,不能这样做。

    自己是开国皇帝,如果自己这样做了,那后世的诸多帝王,就会沿着这条路一直走。

    “还是要限制,可是方法要变了。”

    随手拿起一张纸,赵匡胤慢慢的把内心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

    ...

    东汉末年。

    “人回来了吗?”

    “禀丞相,人已经回来了。”

    门外,许褚走进来,对着曹操恭敬的行了一礼,随后一招手,后面闪身走出来一人。

    那人恭敬的拿着一块绢布,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

    “他是怎么说的?”

    “答应了。”

    “呼...”

    “答应了就好,答应了就好,不出我的所料...”

    随后,曹操接过绢布,仔细的看了起来。

    许褚和那男子见状,安静的退出了房间。

    “奉孝,你说我们能成功吗?”

    旁边的郭嘉轻轻摇了摇头,随后叹了口气说道:

    “我也不知道,丞相。”

    “不知道...是啊,我也不知道。但我想了又想,也就只有这条路能走下去了...”

    说完,曹操站起身,走到窗户边,看着世家所居住的方向,喃喃道: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

    东汉末年。

    “大哥,我们之后真的要?”

    张飞此时的脸上颇为严肃,有些不理解为何刘备会走到这一步。

    “二弟,你觉得呢?”

    刘备没回答张飞的话,把头转向关羽,面色十分平静的问道。

    关羽沉默了一会儿,随后面色坚定地说道:

    “我支持大哥!”

    “好!”

    欣慰的笑了一下,刘备从怀里掏出了几张绢布,上面密密麻麻的记载着一些史料。

    “看看吧,这是曹...”

    停顿了一下,刘备转头看向窗外,语气随后坚定的说道:

    “这是丞相让人捎带过来的...”

    关羽和张飞接过绢布,默默的看了起来,过了许久,两人又交换看了起来。

    “这...这...”

    看完上面记载的事情,张飞和关于两人颤抖着双手,目光呆滞的看着刘备。

    “这是真的...”

    “这也是我为什么会答应丞相。”

    “呜...”

    张飞听完这话,想起刚才看到的史料,虎目忍不住,眼泪掉了下来。

    而身旁的关羽,强忍着内心悲恸的情绪,转头看着旁边的地面。

    “个人的前途命运,我已经不在乎了。”

    “二弟,三弟。”

    刘备此时也落下了泪,他缓缓的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的天空说道:

    “大汉的命运,我现在也不在乎了。”

    “我和丞相现在的想法是一样的。”

    “不能再让他们这样肆无忌惮了,也不能再让底层的老百姓受到那样的苦难。”

    ...

    现代时空。

    苏轼此时提出了一个问题,也是他看了史料之后,一直想问的。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王安石变法?”

    众人听到这个事情,都先是皱了一下眉。

    “王安石变法,是绝对会失败的。”

    冯建面色很平静,直接淡淡的回了苏轼这么一句。

    “嗯?绝对会失败?”

    苏轼看向冯建,想看看他为什么会这么说?

    为什么会说,王安石变法绝对会失败?

    “在说王安石变法之前,先说说历史上有几次着名的变法?”

    “商鞅变法、李悝变法?、王安石变法、张居正变法、戊戌变法...”

    “这是五个最有名的变法。”

    “但这里面,只有谁成功了?”

    “商鞅变法和李悝变法?!”

    “现在许多人都知道商鞅变法成功了,但很多其实不知道李悝变法?也成功了。”

    “并且,李悝变法?让魏国,成功在战国初期,成为了当时最大的霸主。”

    说起商鞅变法,在座的众人都知道,但李悝变法?有一两人这个时候才听说这个事情。

    主要是商鞅变法太过有名,小时候的教科书上都记在着这个事情,因为它成功的让秦国大跨步的发展了起来,最后统一了六国。

    而李悝变法?虽然很早,但魏国最后依然没落了下来,所以很多人没有听说过。

    “‘其实这些变法涉及的东西有些事差不多的,都是涉及到了经济、民生、军事等方面。”

    “但为什么商鞅变法和李悝变法?能成功呢?”

    “你们知道么?”

    在座的众人摇了摇头,包括苏轼在内,他也同样是摇了摇头。

    “其实变法中的民生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这些都是虚的。”

    “在我看来,这些都没什么用,因为你上面出的政策再好,但下面能执行好吗?”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失败?因为底层都在对抗着变法!”

    “变法第一个针对的就是底层的基层官员,那他们会束手就擒?怎么可能?”

    “所以他们是对抗变法最大的群体!但明面上对抗变法么?那些人的脑子又不笨,所以,他们就使出了几千年对抗政策的手段。”

    “倍之!”

    倍之?什么倍之?听到这个词,在座的众人脑海又冒出疑惑。

    而冯建似乎知道在座的都会疑惑,所以接着慢慢说道:

    “倍之,就是上面不管出什么政策,那就加倍执行!”

    “比如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由官府给底层的百姓贷款,贷粮,每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

    “但这条变法最后失败,是因为强制农民借贷;利息偏高,农民负担依然沉重。”

    “倍之是什么意思?那就是本来借一石粮食,农民要还二分三分的利息。”

    “那就强制农民借两石粮食,三石粮食。”

    “利息还是二分三分,可还的时候呢?这还的粮食,一下子就增多了啊。”

    “借虽然借了,可借多了,那就一年种植出的粮食,全部都去还贷款了!”

    “你说底层的百姓会不会反抗?”

    “这就是倍之的手段!你要问责于他,可别人就是按照你变法的内容去施行的!”

    “如果你就这么惩罚于他,别人怎么看?我好好的施行你的变法,可你还要惩罚于我?”

    “你说我不该这么做,可我不知道啊!别人那么穷,我多给他借一点粮食怎么了?”

    在座的众人目瞪口呆的看着冯建,没想到竟然有这样的手段?

    “你们以为这样的手段只有古代才有是不是?”

    “你们错了,一直都没有变过!底层对抗上面的手段,从来都是这样的。”

    “如果不符合自己的利益,那就直接加倍执行!加倍如果还不够,那就加三倍,加四倍!”

    “可这里面,也有好人,因为他是忠心的履行你的话,只是他不能完全理解罢了。”

    “但还有一些是浑水摸鱼的,或者是扛着旗子反旗子的,这就要你去分辨。”

    冯建作为一个底层的体制内出身的人,这种事情见过的太多了。

    “为什么要分辨?”

    “因为在这其中,是有好的,他们忠心的履行你的话,但这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他们太忠心了,会加倍履行你的话。”

    “而不懂的呢?他们就懵懵懂懂的履行你的话,随后,执行了感觉又不够,那就还是加倍执行!”

    “坏的呢?他们见此情况,更会加倍履行你的话。”

    “所以,你们是不是以为王安石对抗的变法最大反对派是司马光他们?”

    “他们算什么?他们反对,也只是在朝堂上,在口头上反对!”

    “他们会实际上反对么?不会的!因为皇帝当时是支持着变法,他们知道,他们要是真的反抗变法的话,皇帝不会放过他们!”

    “并且,司马光那些反对派,都是整天闹着反对,并且还纠结着一群人整天商量着怎么反对。”

    “他们实际真的做出了什么反对的事情来了?”

    “你要说就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让反对的声音一直存在,那怎么?独裁么?”

    “皇帝是很聪明的,他需要有人一直来提醒自己,所以虽然支持着变法。”

    “但他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所以需要反对派一直存在,来提醒自己,并且去提醒王安石!”

    “反对派一直存在,你就不要太过异想天开的执行变法!这就是提醒的王安石。”

    “但王安石没看清楚,真正反对他变法的,就是底层那庞大的人群!”

    “所以,你们看到商鞅变法和李悝变法?为什么会成功?”

    罗阳回想着商鞅变法,然后与王安石变法相对比。

    “底层?!”

    “不错!李悝变法?也同样如此!”

    “李悝变法?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政策,主张废止世袭贵族特权,选贤任能,赏罚严明!”

    “李悝变法?是对残存的奴隶贵族世袭制度的最后颠覆。”

    “所以,这就造成了一个情况,那就是除了那些世袭的贵族之外,其他所有人都支持着他!”

    “而商鞅变法呢?”

    “里面最重要的,是军功爵制度!”

    “这个制度一出,除了旧贵族以外,也是所有的人都支持着他!”

    “王安石变法,有什么人支持着他么?”

    “除了皇帝和变法派,还与谁?他们还拉拢了谁?”

    “底层?你给底层施行了什么好的政策?或者说,又给底层开了什么样的口子?”

    “商鞅变法和李悝变法?能成功,都是对底层开了一个向上走的口子。”

    “可王安石变法呢?”

    “不说底层的百姓,就说底层的官员,他们能落到什么好处?”

    “李悝变法?可是让底层的那些官员能够向上走。”

    “而商鞅变法则是让底层的百姓向上走。”

    “王安石变法?除了给底层的官员加了一层的枷锁,还有什么?兴修水利数量逐渐成为官员政绩考核标准?”

    “那就只有强制百姓修建水利,加重底层负担。”

    苏轼默默的听着,把这些话都深深的记在脑海里。

    “王安石变法确实很好,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并且把底层的百姓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保证了劳动时间,促进生产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最后丈出大量隐瞒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农民免除赋税,得到实惠。”

    “可底层的农民和百姓,实际改变了什么吗?”

    “就得到一些实惠?”

    “但真能得到么?”

    真能得到么?在座的众人内心都暗自摇头,得到实惠,那只是从政策上去推测的罢了。

    有谁真正的询问过底层的那些百姓?

    大多都是自我感觉良好,认为底层的百姓得到了实惠。

    “所以,底层的百姓实际上什么也没有改变!真正得到好处的,是上层。”

    “那底层的官员又得到了什么好处?还是没有!他们得到了许多的负担,考核标准越来越严格,每天的事越来越多。”

    “那真正得到好处的是谁?除了朝廷,还有谁呢?没了!”

    “可能你们要说,不能按照好处,按照利益去看变法这些事情。”

    “可不是为了利益,你变什么法?!”

    “你变法最根本的核心动力,就是为了朝廷的利益啊。”

    “可你一个人把利益全部吃了,怎么可能会成功?”

    “所以失败是绝对的,不失败才是奇怪的。”

    “王安石变法中的取士之法就别说了,还是没实际改变什么!”

    “实际!一定要实际改变!就像是李悝变法?和商鞅变法!”

    “这里面对底层开的口子,才是最实际的东西,也是底层支持变法的动力!”

    “不然,说的再多,看似再好,都是一片繁花,实际底层没得到一点的东西。”

    “所以王安石变法说的再多,都是瞎折腾罢了。”

    冯建双手一摊,随后拿起面前的茶杯,喝了一大口,随后又拿起旁边的水壶,给自己的茶杯把水倒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