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儿子都不要了
作者:张无敌死了没   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最新章节     
    大唐百里加急是有区别的。

    三百里加急是经常用的,地方上的天灾,什么洪水地震暴雪蝗虫,这些突然发生的。或者军事警戒,什么关外突厥兵马活动频繁,等等需要马上得到朝廷中央做出决断。

    否则的话,这些公文只会按照正常程序,一个驿站一个驿站的传送,一层一层衙门的递交。

    四百里加急,就是传送比较重要的文件,比如突厥小规模骚扰边疆,发生了小规模战斗,或者皇帝下了什么紧急的诏书。地方上出现小规模动乱。

    像钦差被刺杀这样的事不算小,但是没死,也不算太急,就会用四百里加急。

    相当于事情已经发生了,但是事情结果还不算糟糕。

    五百里加急,就是外敌入侵,突厥在关外集结大规模军队,或者地方上出现叛乱爆发。

    皇帝有重要的秘密旨意传达,这类加急代表了即将发生重大了事情,或者需要马上解决的重大决策,五百里加急已经是送信人和马匹的最快速度。

    岳飞一日收到十二道金牌就是五百里加急的结果。

    六百里加急相当于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故,而且在逐渐的恶化。

    刘黑闼当初两次叛乱,就是六百里加急。

    八百里加急,就是边关告急,快挡不住突厥的进攻了,或者地方上出现大规模叛乱,到了危及国家根本的地步。

    到了这个级别,不亚于还是秦王时期的李世民,裹挟着半个大唐造亲爹李渊的反了。

    另外一半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再加李渊控制的地方。

    无论是哪种,基本的共同点,都是必须让皇帝来决断。

    李世民在脑海里一直在想到底是谁干的这件事,自己又能怎么在这件事里赚取利益。

    如果在别人看来,叛乱是严重的事情,但在李世民看来,叛乱是对他最有利的情况。

    只要叛乱,就牵扯不少人进去,正好在这个时候清洗掉不属于自己,不听自己,不服自己的人。

    这些人不仅不会安分守己,还会给自己掣肘,会妨碍自己心里的远大目标。

    这是李世民在行军打仗多年养成的习惯。

    一般人在面对事情的时候,会先思考自己的退路。

    厉害点的人会想着怎么完成自己的目标。

    李世民就不同,李世民会想怎么才能用最小的代价,尽可能的达到最大的胜利。

    李世民在位的时期,哪怕傻子都得千人挑一。

    这些人都是经历了天下大乱还能活下来的人,个顶个的有心思,有野心,会谋划,有本事的人。

    奈何这些人出生的不是时候,他们遇到的是真正的天之子。

    李世民说:

    “王德,传朕的旨意。”

    王德赶紧跪下,这是陛下动用自己的圣旨,凌驾于诏书,法律之上无边无际的权力。

    “全城戒严。京城所有兵马,凡是十人以上调动,必须有朕的旨意,无旨调动者,不论官职,当场格杀。”

    李世民登基以来,为了塑造自己仁德的名声,很少杀人。

    对于过去和自己做对的,都是能放就放,能轻就轻。

    哪怕像魏征这样当面顶撞皇帝,当面骂皇帝,都不会把他怎么样。

    对待凡事的官员都会留点颜面。

    即使李世民根据当前自己知道的事情,尽量的想理解。

    但李世民心里还是觉得这件事不简单,就仿佛是老天爷在预警他的一样。

    很快,所有在长安管辖的地区服役的士兵,无论内外府兵,都被要求马上回到自己所属的军队报到。

    外府兵就是那些能回家帮忙种地和休沐的兵,内府兵就是常备兵,除非生病,或者家里直系亲属死了,才能休沐回家的兵。

    长安大街上出现了以往两倍的金吾卫巡逻。

    每个街口,十字路口,都站有金吾卫。

    今天的金吾卫人人身穿明光铠,不是以往穿的皮甲,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这是出现了大事。

    李孝常此时也知道了刺杀失败,长安不能待了。

    去刺杀魏征的人都被抓了,被审问出来都只是时间问题。

    右武卫将军刘德裕让李孝常去自己城外的庄园躲着,赶紧准备后续事宜。

    接下来的几天,在京官员都在议论纷纷,猜测是出现了什么问题。

    但是魏征被刺杀的事情是秘密,只有尉迟敬德和王德在内知道,他们不会往外说。

    程咬金向李世民报告:

    “陛下,最近几天义安王都没来上朝。”

    程咬金把守东宫正门,以往官员上朝都是从他这里进入,每个官员都会一一点卯。

    如今只有义安王没来,自然很容易看出来。

    李世民精明的脑袋已经开始猜想是怎么回事了,但还是问程咬金:

    “有没有去问是什么事?”

    程咬金也知道这几天的事情,但义安王姓李,自己可不能随便掺和到里面。

    “义安王是不是回利州了?他本来就是利州都督。”

    李孝常是利州都督,按理是不能随便离开的。

    之前也是打着“为陛下贺寿,进京汇报”的口号,这才能一直留在长安。

    “派人去他家问了吗?”

    “去了,他们一家都走了。”

    李世民嘴角却露出的一抹笑。

    自己儿子被判了流刑,还没出发服刑,怎么说也得送送自己儿子才对。

    哪怕给押送的官差点钱,让路上对自己儿子好点都是应该的。

    要知道,当初李义宗被抓的时候。

    李孝常就是拿着礼去京兆府,就是想让儿子少受点打。

    李世民怎么会不知道李孝常给张文忠送礼的事情,连这种光天化日之下送礼的事情都不知道。

    那李世民真不配当这个皇帝了。

    这时候,李承乾抱着一摞奏书进来。

    李承乾现在是真的无语,每天有课业就罢了,还得帮自己这个老爹看奏书。

    本来吧,李承乾才九岁,还不至于让他这么着急处理政务。

    但是李承乾今年在朝会上表现的太好了,经常能怼的朝臣说不出话,给出的办法也很有见解。

    李世民本来就只是让李承乾上朝熏陶熏陶,适应适应环境,毕竟以后得接班嘛。

    可是看李承乾的这个样子,貌似有点不满足于在一边听那么简单,还那么积极参与。

    那不如先给点不重要的事情让他练练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