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利益并非关键
作者:易夫夫   四合院:开局就带妹妹搬房最新章节     
    宁局长稍作停顿,继续说:“首先,担心他占据太多利益并非关键。作为精明商人,李总必然寻求最大效益。只要我们在谈判中做足准备,确保合理回报。”

    “其次,员工就业是重大关切。经了解,石城类似情况下,绝大多数工人保住了岗位,仅有少部分被淘汰。所以,我认为第二个担忧同样不应成为障碍。”

    听到这里,有位科长提问:“即使是少数人,也不能弃之不顾呀。”

    “对,李华的观点确实站得住脚。”一名中年男子,架着一副眼镜,点头赞同道:“我们必须考虑每一位工人的切身利益,承担起社会责任。这位李文,我对他的背景相当了解。当初,他在接手老纺织车间时,不仅一位员工未裁,而且仍保持了其原有的管理模式。所以,我个人倾向于效仿这种成功模式来操作新纺纱工厂的兼并重组。”

    会场上不少人也表示了赞同。

    他们都一致认同老纺织车间的并购案堪称典范。

    然而,也不乏异议者。

    有人指出,老纺织车间与新纺纱工厂在具体情况上存在差异。李文收购老纺织车间后,可以借助原有车间的空置场地快速建立新的时装加工车间,这一便利对他是有直接利益的。

    而且,接手老纺织车间所需的费用相对较少,风险可控。而新纺纱工厂的规模要庞大得多,购买该厂涉及庞大的前期投入。

    若经营不善,这将是不可挽回的巨大经济损失。“商人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天性。显然,无利可图且充满不确定性的投资,不是他应该做出的选择。”反对者继续说道。

    另一位代表则反驳称,保持员工团队并不一定阻碍盈利增长,因为他们一直表现得很出色!

    但有人质疑:“业绩如何才能评判他们的水平呢?眼前,不正是因一系列的质量危机让厂方焦头烂额吗?”

    对方进一步辩驳道:“出现质量问题是因为设备过于陈旧且无法得到及时维护。”

    “设备更新换代理应在预期计划之内,未能及时应对表明现有管理仍有不足之处。”

    争执愈演愈烈,“各位请冷静。”最终,宁主任介入调解:“首先明确,我们当前需要确定的是究竟是否同意兼并重组,细节待日后商议解决。让我们投票表决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随后,会议室里大多数人投了支持票。见此状,宁主任宣布决议已成,并称自己将会亲自联络李文,探讨具体事项。

    翌日,李文收到了来自宁主任的来电通知。

    他随即赶往办公楼,在指定会议室与宁主任及各相关人士见面。起初,宁主任希望同李文一对一交谈,基于效率考量,他选择了一次性召集所有关联方共聚一堂。

    经过简短介绍之后,洽谈正式启动。

    宁主任阐明立场:他们原则上赞成新纺纱工厂被李文接管,并已获得上级批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操作才能既维护员工利益,又促进企业发展。

    对此,李文早有所预见。他从手袋中取出事前准备好的方案文件复印件,逐一分发至在座众人手中。这上面详列了李文对本次并购的核心要求,包括但不限于:获得至少51%以上的控股权;需要银行贷款支援;员工须参加竞争性上岗考核等关键点。

    李文逐一阐释这些条款的理由:“我提出的每一项请求都是为了确保这次合并能够成功,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的文章。当然,这同时也意味着需要承受更高层次的风险。除非我们愿意接受彻底的变化,否则工厂几乎可以肯定将会走向崩溃。”

    听罢,现场陷入了短暂沉默。大家惊讶于条款内容之严厉。“李先生,您的条件对我们的考验是否有些过分?”有人直言不讳。

    “宁主任,请相信,我的提议并非轻率之举。只有在现有体制下实现根本性的变革,才有可能拯救这家濒临灭绝的企业。” 李文解释道。

    随后几轮讨论中,双方围绕员工待遇保障等多个敏感话题展开了深入沟通,逐步达成了初步协议。其中最具突破性的进展是,李文允诺在整体裁员数量维持恒定的前提下,允许部分原岗职工通过考试重新竞标留任。此外,他也强调了引进外界人才的必要性,作为改善工作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随着对话的深化,原本持有疑虑的一方慢慢开始认同了李文的观点。最终,在经历了整整一天的交流碰撞后,双方正式确定了收购合作框架,后续则转入细化流程阶段。

    “吴经理,关于贵工厂的收购事宜基本已敲定,我们现在主要就是走过场和完善具体细节。”张为民对着吴经理说,“您作为资深的管理者,肯定对这里的运作情况比我了解得多。我希望能够听您的意见,如果我们要提高织布厂的产能,应该从哪个方面着手呢?”

    “老管理者这个词我可不敢当,我到这儿还不到半年。”吴经理苦笑了一下,“如果您非得让我提出建议,我会说首先要更新陈旧的设备!这些机器都已经非常过时了,修修补补不仅性价比低,修理费用甚至都快达到购买新设备的一半价格了。如果继续这样修理下去,还不如尽早换掉。”

    “除此之外,这些旧设备不仅运行效率低下,而且生产出的次品率也相当高,这正是最近几年来织布厂收益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还有一点就是员工的问题。有很多员工工作态度不严谨,例如前不久的质量事件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但是由于缺乏责任感,导致最终出现了重大失误。”

    边陪着张为民巡视工厂的同时,吴经理详细地向其介绍了当前的情况。尽管他上任时间并不长,但对于整个工厂的状态已经了如指掌。

    他所提出的这几个问题恰好也是张为民一直在思考的方向。

    经过数日实地调查,张为民对织布厂的整体运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