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笼络人心
作者:南溟鱼   给大宋续命从穿越成赵构开始最新章节     
    这边,韩世忠与金军交上火的时候,远在川陕的赵构也没闲着。

    他之所以秘密来西北,因为他知道留在杭州的结果除了跑就是跑,要不历史上怎么都叫赵构逃跑皇帝呢!

    而且他要利用金军被拖住时机的时机,下一盘大棋,那就是夺回东京汴梁城。

    作为主战派的张浚一直盼着皇帝能御驾亲征,所以他对皇帝能和他一起来西北感到欣喜若狂。

    但是让他不理解的是皇上居然要保守秘密,现在知道赵构不在东南而在西北的只有三个人,他,朱胜非,还有吕颖浩。

    赵构把他叫来,问道:“爱卿,此次西北攻击金军有何良策?”

    现在的赵构对于古代的君臣之间的言语艺术已经掌握了炉火纯青了。

    什么事情先不表态,哪怕是自己有主意,也不说,而是先问臣子的看法,最后他再定夺。

    张浚捋了捋胡须说,“打仗无非是两样东西,一个是要有兵,另一个就是要有钱粮,兵呢,自古西北出将才,而且,我们宋朝与夏连年用兵,可以说这儿的冰是我们宋朝最有战斗力的。”

    张浚停了停,继续说道:“说到钱粮,江南及四川钱粮储备丰富,现在关键是用人的问题。”

    赵构觉得张浚说到现在等于没说,谁不知道打仗要用兵用钱,谁不知道人是关键的因素?

    西北边城,从古至今常年处于战争状态,当地民风彪悍,出将才是一定的。

    而四川就更不用说了,每次中原发生大战,对它的影响都不是很大,只要四川在,钱粮是绝对没问题。

    赵构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深。

    他沉吟片刻,道:“爱卿所言极是,但如今我们面临金军的强大压力,如何在短时间内调动足够的兵力和钱粮,并选出合适的将领来指挥这场战斗,这才是关键。”

    张浚见赵构并未直接表态,便知他心中已有计较,于是进一步道:“陛下,臣有一计,或可解此燃眉之急。”

    赵构眉头一挑,示意张浚继续说下去。

    张浚深吸一口气,道:“陛下可命人前往四川,征调当地的钱粮和壮丁,同时,在西北挑选出忠诚可靠、善于用兵的将领,加以重用。如此,我们既有了足够的兵力和钱粮,又有了得力的将领,何愁金军不灭?”

    赵构听后,心中大喜,但他并未表露于色,而是继续问道:“那依爱卿之见,何人可担此重任?”

    张浚沉吟片刻,道:“臣以为,赵开智勇双全,且对陛下忠心耿耿,可担此重任。”

    赵构点头,道:“赵开的确是我大宋的栋梁之才,此事便交给他去办吧。”

    张浚见赵构同意了他的建议,心中松了口气,但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接下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他们。

    于是,他继续说道:“陛下,除了征调兵力和钱粮外,我们还需要做好与金军的战斗准备。臣建议,西北军队要重新整合,同时加强训练士兵,提高战斗力。”

    来之前,张浚就了解到,这些年来,西北军已经不复以前,不但战斗力急剧下降,而且内部也是派系林立,各自为政。

    现如今,西北总共有六支军队 ——永兴、鄜延、环庆、泾原、秦凤、熙河,这六支军队是各自为战,谁也不听谁的。

    如果赵构没来,就算张浚长了三头六臂,最多也就是面和心不和,现在赵构坐镇西北,谁敢不听!

    赵构点头称是,道:“爱卿所言极是,此事便交给你去办吧。朕相信,在你的辅佐下,我们一定能够夺回东京汴梁城,恢复我大宋的河山。”

    张浚心中涌起一股豪情,他知道,这是他们君臣共同的目标,也是他们共同的信念。于是,他拱手道:“臣遵旨,必将竭尽所能,辅佐陛下夺回东京汴梁城。”

    赵构满意地点点头,他知道,有了张浚这样的忠臣辅佐,他们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而他,也将带领大宋的军民,共同迎接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

    张浚话风一转,“不过……”张浚说完这两个字就不说了,他故意吊着赵构的胃口,

    “有什么你就直说,不必拐弯抹角,不过什么?”赵构最不喜欢他们这些人说什么都磨磨唧唧的样子。

    看见赵构有些着急了,张浚的目的达到了,他就是想让皇帝急,“不过现在有一个人还需要皇上您亲自……”

    “谁?”还没等张浚把话说完,赵构抢过话头问道。

    张浚一字一顿地说道:“曲端!”

    曲端,字正甫,宋朝镇戎(今宁夏固原)人。

    他的父亲叫曲涣,曾任左班殿直,后来战死。曲端三岁时,因为父亲军功缘故授任三班借职。后来,一步步干到了泾原军最高将领的位置。

    他军事能力很强,但是却不善于与人相处,特别是与上级领导相处,之前他的顶头上司王庶,他把人家弄最后只好卷铺盖走人。

    对于这个执行命令打折扣的曲端张浚也很头痛,现在他把球踢给了赵构。

    赵构想了想,说,“我给你出个主意,你要搞个阅兵活动,把这几路军的将领全都集聚起来,然后当着所有人的面给曲端任个名誉头衔,这之后他再不听话,我外出面。”

    赵构是有自己的考虑的,他现在必须先隐藏自己,如果他出面了,势必金国会知道他在川陕。

    张浚听完赵构的建议,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的光芒。他深知赵构的智慧与决断力,对这位年轻的皇帝越发敬佩。

    他心中明白,赵构的这个主意不仅巧妙地解决了曲端的问题,更是为未来的川陕局势埋下了伏笔。

    “皇上英明,臣这就去安排。”张浚拱手道,心中已有了详细的计划。

    几日后,川陕之地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阅兵活动。

    各路将领齐聚一堂,铠甲鲜明,旌旗招展。

    张浚站在高台上,目光如炬地扫视着下方的将领们。他深吸一口气,大声宣布道:“今日,我等在此阅兵,意在彰显我大宋军威,鼓舞士气。同时,我要宣布一件重要的事情。”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了一旁的曲端,继续说道:“曲端将军,英勇善战,屡立战功。今日,特封他为‘威武大将军’,以示嘉奖。”

    曲端闻言,脸上露出了惊讶之色。他从未想过自己会被如此重赏,心中不禁升起一股感激之情。他上前一步,单膝跪地,大声说道:“臣曲端,谢主隆恩!”

    张浚满意地点点头,继续说道:“希望曲将军能够继续发扬英勇善战的精神,为大宋的江山社稷贡献力量。”

    阅兵活动结束后,曲端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知道自己以前的行为确实有些不妥,但赵构的宽容和大度让他深感愧疚。他决定从此以后,要更加努力地为大宋效力,以报答赵构的恩情。

    西北军众将士们,在台下高呼万岁。张浚这一行为确实收买了人心,他觉得自己的目的达到了,该继续下一步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