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暗流之下
作者:南溟鱼   给大宋续命从穿越成赵构开始最新章节     
    夜色如墨,临安城内的灯火阑珊中,却掩藏着不为人知的暗流涌动。

    秦桧府邸内,烛光摇曳,映照着他那张阴鸷的脸庞,嘴角挂着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

    他轻抚着案上的玉玦,心中已盘算好了一步步将李纲逼入绝境的棋局。

    次日清晨,朝会之上,气氛较之往常更为凝重。

    百官肃立,目光交错间,皆是各自心事的流露。

    秦桧缓缓走出队列,手持奏章,声音低沉而有力:“陛下,臣有要事禀报。近日来,朝野内外关于李纲大人之议论纷纷,多有讹传其结党营私,妄图动摇国本之嫌。臣以为,国之根本,在于法度严明,不容丝毫偏颇。故请陛下明察秋毫,以正视听。”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哗然。李纲,这位昔日的抗金名将,如今位列文臣之首,以其刚正不阿着称,怎料会突然遭此无妄之灾。

    他站于群臣之中,面容坚毅,目光直视秦桧,仿佛要以一己之力,抵挡即将到来的风暴。

    赵构闻言,眉头紧锁,目光在秦桧与李纲之间徘徊,心中亦是五味杂陈。

    他深知李纲之忠,但是李纲仗着自己有功,资历老,对赵构总是教育的口吻,正好趁这个机会给他点颜色。

    他沉默片刻后,终是缓缓开口:“此事关乎朝纲,不可轻忽。朕意,即日起,着御史台详查此事,务必公正无私,给朝野一个交代。”

    此言一出,秦桧嘴角微扬,他抓住的就是李纲在皇帝赵构面前多有不敬之处,他要借赵构这把刀来惩治李纲!

    他心中已是胜券在握。他深知,御史台之中,多有他安插之人,此查案之举,无异于将李纲置于死地。

    而李纲,虽知前路凶险,却依然挺直腰板,眼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

    退朝之后,李纲并未急于回府,而是独自漫步于御花园中,望着满园春色,心中却是一片萧瑟。

    他根本不怕什么秦桧,而是怕他身后的皇帝赵构!

    御花园内,花香袭人,却难掩李纲心头的沉重。他漫步于曲折的小径上,每一步都显得异常沉重。

    四周虽看似宁静,但李纲深知,这平静之下隐藏着的是无尽的暗流与阴谋。

    正当他沉思之际,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打破了周围的宁静。

    李纲警觉地转身,只见一位身着便服的老者缓缓走来,正是昔日与自己并肩作战的张浚。

    张浚的眼神中透露出几分关切与坚定,他轻声说道:“李大人,秦桧的手段,你我皆心知肚明。今日朝会之上,陛下虽未立即定夺,但形势已对你不利。”

    李纲苦笑一声,叹道:“张将军所言极是,我李纲一生坦荡,未曾想过会有今日之祸。但,我岂能因一己之私,而置国家大义于不顾?”

    张浚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敬佩之色,他压低声音继续说道:“李大人高风亮节,令人钦佩。但眼下,我们需得有所行动,方能自保,更为了大宋的将来。御史台之中,虽有秦桧耳目,但亦非铁板一块。我知有几位御史,心怀正义,或可为我们所用。”

    李纲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希望之光,他紧握着拳头,沉声道:“张将军言之有理,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只是,此事需得谨慎行事,以免打草惊蛇。”

    两人商议片刻,决定分头行动。李纲将前往几位正直御史的府邸,寻求他们的支持;而张浚则负责暗中调查秦桧的罪证,以备不时之需。

    夜色再次降临,临安城内的灯火依旧阑珊,但在这灯火之下,一场关于忠诚与背叛、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正悄然展开。

    李纲与张浚,两位老将,以他们的智慧和勇气,誓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为大宋的明天争取一线生机。

    与此同时,秦桧府邸内,亦是灯火通明。

    他坐在书房之中,手中把玩着那块玉玦,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自信满满地以为,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却不知,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而他,也将成为这场风暴中的一枚棋子。

    秦桧站起身,对身旁侍立的心腹家臣沉声道:“来人呀,速去郑府,探听郑亿年那边可有何新消息传来。”

    郑亿年,这个名字在临安城内可谓家喻户晓,不仅因为他出身名门,更因他是秦桧的姻亲,两者关系紧密,互为依仗。年轻时,郑亿年便以才学闻名。

    他于北宋徽宗年间一举高中进士,才华横溢,令人瞩目。然而,岁月流转,仕途起伏,郑亿年虽未能在朝堂上大放异彩,但其背后的家族势力与秦桧的相互扶持,让他在朝中仍占有一席之地。

    家臣领命而去,秦桧则重新坐回案前,目光深邃,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他深知,郑亿年不仅是自己的亲信,更是自己在朝堂上的一张重要牌面。

    此次询问,不仅是对郑亿年近期动向的关心,更是对局势变化的一种敏锐感知。

    不多时,家臣匆匆返回,面带喜色地禀报道:“大人,郑大人那边传来消息,说他已暗中联络了几位朝中重臣,对李纲一案表示关切,并有意在适当时候参李纲一本。此外,他还提到自己正在搜集一些对李纲不利的证据,希望能为大人您分忧解难。”

    秦桧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微笑。他轻轻点头,心中暗自盘算:郑亿年果然没有辜负自己的期望。

    他的这一举动,无疑为自己在处理李纲之事上增添了更多的筹码。同时,他也意识到,李纲一案已不仅仅是个人恩怨的较量,更是朝中各方势力的一次博弈。

    于是,秦桧再次吩咐家臣,要密切关注郑亿年的动向,并随时向自己汇报。

    秦桧再次吩咐家臣:“务必密切关注郑亿年的行动,确保他所做的一切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同时,加强与朝中那些与我们立场相近的重臣的联系,巩固我们的阵线。对于李纲及其支持者,我们要更加谨慎,不可掉以轻心。我要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任何风吹草动都要及时向我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