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闹离婚
作者:霜非霜雪非雪   重生九十年代小村庄最新章节     
    “山丹丹那个红……红什么来着?”第二天一大早,周育仁就在院里准备唱两句陕北民歌,但是很可惜,他根本就没记住歌词。

    歌是周育仁用收音机听来的,反正总是听,也会了几句,但是却终究没记住歌词。

    被迫之下,周育仁又开始哼起了地方民谣:“正月里来正月正呀,少的要给老的拜年……”

    “你个老不死的,起来也没去喂牛,喂鸡,在这准备给谁过年?”一道声音传来,再看的时候。竟然是赵大鹅的大姨程锦溪回家了。

    周育仁眼睛明显一愣:“你咋回来了?”

    程锦溪也愣住了:“我为啥不回来?”

    周育仁赶紧大声说道:“大鹅,大鹅。快起来。你大姨回来了。”

    赵大鹅听着声音,蹭蹭蹭的就跑了出来,一看还真是大姨程锦溪回家了,她也愣住了:“我妈呢?”

    “你妈没敢回来。说是你也没给个信,她不敢回来。而且你小妹子有点感冒,也不敢来回折腾。就在你姥姥家住着呢。”程锦溪叹了口气:“昨天我在你姥姥家听说的,说是有人给天富当媒人,这一半天的就来了。是真的不?”

    赵大鹅这才想起来,这事八成就是时志慧说的。毕竟时志慧和赵大鹅的姥姥家一个村子,她这是出门之前,便说了出去。当然了,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好事说也是对的。

    之后这话就传到了程锦溪的耳朵里,程锦溪一听自己儿子要娶媳妇,自己当妈的都不知道,自然心急火燎的回家了。

    “确实是这么回事。我大表哥确实要娶媳妇喽,要不然……”赵大鹅话说到一半,便不说了。

    前世的时候,赵大鹅就知道,自己这个大姨程锦溪以前冬天在大姨父周育仁耍钱输了之后,就经常被打,今天一看有时候,估计不用等周育仁耍钱输了,也容易挨打。没想到平时里窝窝囊囊的大姨,说话对周育仁的态度很差。

    当然了,两口子骂两句也正常。

    赵大鹅是知道的,孩子大了,两个人也就不打架了。年轻的时候总是大姨程锦溪挨打,这儿子都要娶媳妇的年纪了,程锦溪已经很多年和周育仁和平相处了的。

    “天富呢?一大早就没回来还是出去了?”程锦溪问道。

    赵大鹅摇摇头,这个她还真不知道。

    在大姨程锦溪家住了快一个月了,只有极个别的情况,赵大鹅是看见过周天富的,但是绝大多数情况,是没见过的。所以她还真不知道自己这个大表哥去哪了。

    不过这都要相家了,还那么忙,多少有点离谱了。

    程锦溪看向周育仁,周育仁也是一脸懵逼:“我昨天喝多了,不知道。”

    “你就知道吃。你儿子要娶媳妇,这过两天就那啥了,这人呢?不得去买两件新衣裳呀。”程锦溪埋怨道:“不得打扮打扮呀。还有你周育仁。你就打算穿着这么破衣喽搜的到时候吃饭?”

    周育仁愣了愣:“那我穿啥?”

    “披麻袋。”程锦溪没好气的说道。

    周育仁:“………”

    赵大鹅:“………”

    不得不说,赵大鹅觉得大姨程锦溪在家还是很勇的。当然也可能是程锦溪确实有点着急了。

    “别嘟囔了。快点做饭吃饭,待会去借两件西服去。还得买挺多东西呢,这事多着呢。”程锦溪说着就进了屋子,放下一大包东西,便开始做饭。

    “春文,你想睡到几点?都七点半了,还不起来?我就回娘家几天,你就懒成这样?”程锦溪训斥着。

    周春文一脸无奈的起来了。

    “二丫,你想啥呢?又特么头不梳脸不洗的。你学学你哥,你哥二十来岁都要结婚了,你也十三四了,咋就这么懒?天天不洗脸?也不梳头,整的和个小鬼一样。怎么不懒死你!不洗脸,别吃饭了。”

    周春红无奈的去洗漱了。

    赵大鹅偷偷回到西屋,洗漱之后便假装梳头发。赵大鹅头发比较短,其实也不怎么用梳头。

    旁边的周春文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昨晚上周育仁和时志慧喝到十二点半,最后还是周春文和赵大鹅两个人,拿着手电,走了十几里路给送回家的。

    这一路上都累蒙圈了,而且深更半夜的,冷的不行。

    本来就没睡多长时间,结果刚睡个懒觉,老娘回来劈头盖脸一顿骂,周春文心里火大:“大鹅,我妈是不是吃枪药了?怎么看谁都不顺眼?”

    赵大鹅翻了翻眼睛:“我哪知道?我又没在你们家住过多久?我住的时候,我大姨也没在家呀。我也不知道大姨这么横。”

    “她就今天,平时她不敢。平时我爹说的算。”周春文小声说道:“我妈这是琢磨自己要当婆婆了,好好练习一下嗓门,以后好教育儿媳妇。”

    赵大鹅都笑了:“拉倒吧。现在的儿媳妇,老婆婆还能管住?几句话不来,不得打起来?!大姐,这个你可得好好劝劝我大姨,别没事找事。没有当婆婆的命,得了当婆婆的病。我奶奶就有当婆婆的命,有了儿媳妇,那是啥活都不干。连做饭,都是我爷爷做,不过那是没碰见狠茬子,碰见狠茬子,几天就把她搓愣的老老实实的。”

    “还没碰见狠茬子?你奶奶都蹲两回芭篱子了,你还想咋滴?”周春文不可置信的问道:“咋滴,你还想把你奶奶推大沟去呀。这老太太是坏了点,但是还罪不至死吧……”

    “她?”赵大鹅眼神少有的冷漠。王桂香她罪不至死,但是也好不到哪里去。

    前世赵大鹅的母亲程锦湘得病,王桂香是一分不拔,眼瞅着程锦湘最后病死了。

    哪怕是一片止疼药,也不给买。这种人就算罪不至死,也已经坏透了。

    不过赵大鹅不太想和周春文说太多关于这个事,只是咬牙切齿的说道:“她这点报应,还不够。老赵家这才哪到哪?他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赵大鹅把“好日子”说的那叫一个咬牙切齿的狠,听的周春文都有点毛骨悚然的感觉了。

    程锦溪在灶台旁边做饭,一会训斥这个不干活,一会训斥那个干不了,一会埋怨这个不烧火,一会怼那个啥也不是。

    直搞得几个人面面相觑,不敢直视了。

    最后还是赵大鹅小声问道:“大姨,是不是我姥姥那边出啥事了?你这心情明显不是因为要娶儿媳妇的状态?是不是我妈出事了?还是我妹妹得病了?”

    程锦溪愣了愣,叹了口气:“你妈没啥事。你妹子感冒,也不严重。”

    赵大鹅这才放心下来,接着问道:“那是咋了?你这刚到家,看谁都不顺眼的,这就是没有火药桶,这要有火药桶,大姨你能把地球给抹平了。”

    “还能咋地?你老姨呗,那个不省心的玩意!”程锦溪说着停下手里的活计,比划着:“我听说日子过不下去了,要离婚了。”

    “啊?”赵大鹅失声尖叫了起来。

    周春文也啊的一声,就连旁边的周育仁也懵了:“老姨咋了?这咋还闹离婚了?她不在黑省佳市雪乡呢吗?谁来的信?咋还突然就闹离婚了?”

    赵大鹅是真不太清楚这件事。因为前世的时候,赵大鹅母亲一直重病,对家里其他人的情况赵大鹅也是一知半解,只是知道老姨后来从外边回家,嫁了个人。但是她还真不知道,老姨已经结婚了的。

    看样子,这应该是家里故意隐藏了这段历史,谁都没有提起来过。

    或者说,是有人不想提起这件事,让这件事归于沉默了。

    赵大鹅的老姨叫程锦潇,今年具体多大了,赵大鹅也不知道,估摸也就是二十三四岁的样子吧。前世赵大鹅听到的关于老姨程锦潇的信息是这个样子的:老姨程锦潇年轻的时候,曾经去北边的雪乡那边养鸡场,做了养鸡场的工人,后来赚了点小钱,回家嫁了个老实人。

    这个老实人不是后世的老实人的意思,赵大鹅记得老姨程锦潇嫁的人,那是一言难尽,有点痴呆的样子,嗯,中年痴呆的样子。也许是青年痴呆,反正很“老实”,给他两个大嘴巴,都不能让他激动起来的主。赵大鹅当时就纳闷极了,老姨程锦潇长的最漂亮,身材极其瘦弱,骨感美人。怎么就找了一个那么窝囊的玩意,从二十来岁,就要给人养老?

    嗯,那个“老实人”,基本生活不能怎么自理,需要人伺候。

    现在听到大姨程锦溪的话,赵大鹅才恍然大悟。

    原来老姨程锦潇已经结婚了的,现在闹离婚,应该也是真的。那就是离了婚,成了二婚。

    这个时代相对来说,特别保守,也特别传统。二婚的女人,真心没人要。

    也不能说二婚女人没人要,反正特别不吃香。这可不是后世男多女少的时代,这个时代女人如果离婚,哪怕年轻漂亮,最终多数还是要“守活寡”,就算能嫁人,能再次出嫁,那嫁的人多数不是缺胳膊少腿的,就是眼神不好的残障人士。人们普遍的共识就是这个二婚的女人,会低人一等,哪怕责任不在女方,人家也会来一句:一只巴掌拍不响,那女方也一定有点问题。

    这个时代,可还真没有因为什么所谓的诸如:感情不和、性格不合、家穷人丑、婆婆刁难、公公欺负、妯娌不合等合适理由离婚的。更没有什么不爱了离婚一类的。虽然这个时代思想已经解放了,但是绝对没有到思想放纵的年代,没有极特殊的情况,是基本没有离婚的。

    赵大鹅也不知道老姨为什么闹离婚。但是现在老姨程锦潇还远在白山黑水的大林子里边,那地方荒凉的不行,她孤身一人,身边也没有什么亲戚朋友的,这要闹了离婚,还是要尽快把人给接回来比较好。那地方山高皇帝远的,万一出点啥事就不好了。

    程锦溪似乎不太过多提起这件事,嘟囔着:“我也不知道,我不认字。来了一封信,你大舅看了,之后就说你老姨要离婚。老三也不认识字,我俩就是听我大哥那么说,怎么问为啥,你大舅也不说。”

    程锦溪确实没有读过书,也确实不识字。当时确实是赵大鹅的大舅收了一封信,言语中都是赵大鹅老姨程锦潇好像要离婚的事,但是细问的时候,赵大鹅的大舅又怕母亲听见了不好,便没怎么细说。而程锦溪由于急着回家,也就知道的一知半解,并不是特别清楚。

    “反正我老妹子就说好像日子难,过不下去了。经常挨打一类的,唉……”程锦溪眼泪说着就哗啦啦的掉了下来:“我也不知道咋办。我要能去一趟黑省那边,把我妹子给接回来就好了。可是,我只是知道她在雪乡那边,但是具体在哪里,还真不知道。”

    “大姨没事的,别急别急。咱们好好的,过几天我收拾一趟,年前我就过去把我老姨给接回来。”赵大鹅说的很坚决。赵大鹅算是家里头,唯一一个出过远门的人,说白了像程锦溪这辈子也没有坐过火车,就连周育仁也没坐过火车。

    他们一生,也都没有走出去过,只是从一个大山里,又住进了另外一个大山。山的外边,还是山。再远的地方,便也没有去过了。

    赵大鹅虽然也没有去过特别远的地方,但是前世颠沛流离,也算是见识过一点世面,起码她认识字。

    这一点其实很重要。老赵家认识字的人很多,但是周育仁一家几口,确实没有几个认识字的。只有表哥周天富,上过小学,具体几年级就不知道了,周天富的极限就是如果放牛,能知道自己放的是几头牛,出去收破烂的时候,会算账。再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虽然现在也普及了小学,但是很多孩子去学校,也是不学习,或者学习很差,便也早早的辍学,回家放牛。

    举人杖子曾经出过举人,但是那都是大宋朝的事情了,在之后就再也没有出过什么读书人。他们的生活就是,娶媳妇生孩子,孩子长大放牛,娶媳妇生孩子,孩子长大再继续放牛。以此循环,往往复复。哪怕到了后世,能走出大山的人,也不是很多。他们能看见的世界,只有村头到村尾,山顶到沟壑,五谷杂粮的丰收亦或是绝产。至于其他的,一切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