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邯郸风云:赵国复起(一)
作者:孙苏中   新战国七雄:赵国崛起最新章节     
    邯郸城,往昔那繁华喧嚣、车水马龙的赵国都城,如今仿若沦为一座阴森修罗场。

    城破的硝烟仿若一层驱不散的厚重阴霾,沉甸甸地笼罩着每一寸街巷。

    刺鼻的烟火味与血腥气息相互交织,肆意弥漫于残垣断壁间。

    久久不散,似是要将这场战争的惨烈深深镌刻在这片土地之上,成为抹不去的伤痛印记。

    联军士卒们,历经连番鏖战,此刻仿若被抽去了浑身筋骨,精气神皆已损耗殆尽。

    有的瘫坐在断砖碎瓦上,满身血污与尘土,眼神空洞而迷茫,望着眼前这满目疮痍之景,沉浸在战争余悸中难以自拔,仿若灵魂都被这场残酷战事抽离。

    有的麻木地穿梭于尸首和战利品之间,机械地清点着。

    每翻动一具冰冷躯体、拾起一件残破兵刃,都似在无声诉说这场胜负代价惨痛至极的战事,那动作里满是战争带来的疲惫与无奈。

    秦王赢高,这位承继先辈壮志、一心欲横扫六合的霸主,此刻正站在邯郸宫那荒芜破败的废墟之上,身影冷峻、孤高,恰似一尊威严俯瞰苍生的雕塑。

    目光扫过这片往昔金碧辉煌、如今只剩断壁残垣的土地,心底五味杂陈。虽说此番赵国已在秦军铁蹄下沦陷。

    可秦军亦是付出了惨重代价,各营呈上来的伤亡簿册,那一串串冰冷数字,宛如一把把锋利且淬毒的利刃。

    直直刺向他那颗骄傲且坚毅的心,让他也不得不暂且收敛锋芒,皱眉沉思接下来的布局,思量如何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中稳占先手,继续铺就那统一天下的宏图伟业。

    燕国与楚国,战后营帐内外同样一片忙乱嘈杂之景。

    伤兵们相互搀扶,拖着伤残躯体艰难挪往军医营帐,沿途痛苦呻吟声此起彼伏。

    其余士卒匆忙收拾散落四处的兵器甲胄,盘点所剩不多的粮草辎重,试图从战后狼藉里拼凑出再战的底气,眼神中既有战后的疲态,又有对未来局势的隐忧。

    只是,两国将士目光偶然交汇时,那瞬间闪烁的并非齐心抗敌的热忱,而是暗藏于眼底、如幽潭暗流般的猜忌与较劲。

    只是碍于当下局势,暂且被深埋于表面那看似融洽的合作之下,犹如休眠火山,稍有星火。

    便可能爆发出汹涌烈焰,将这脆弱的联合态势焚烧殆尽。

    苏烈,肩负联军后勤调度重任,此刻仿若在惊涛骇浪中艰难掌舵的船夫,拖着沉重如灌铅的步伐,穿行在废墟街巷,神色凝重地监督粮草分发。

    他深知,此刻胜负未定、局势飘摇,粮草若有差池,士卒饥馁,联军必会军心大乱、再生祸端,那便是自毁长城、万劫不复。

    在这乱世战局里,粮草就是维系联军存续、支撑作战行动的生命线,一丝一毫都容不得马虎。

    行至一处街角,一阵尖锐争吵声突兀传来,他循声望去,只见几个燕国士卒与楚国士卒面红耳赤、争执不下。

    凑近一听,缘由竟只是争抢一处相较完好的民居,想用作暂避之所,躲开这弥漫城中的肃杀寒意。

    苏烈见状,赶忙疾步上前,面色冷峻、声若洪钟:“都住手!如今赵国才败,局势恰似风雨中危舟,飘摇难定,我们若因这等琐事自乱阵脚,拿什么应对接下来波谲云诡的变局?当务之急是齐心协力、稳固根基,而非内讧!”

    众人被他气势震慑,虽满心不甘,也只能嘟囔着,在他注视下悻悻散开。苏烈望着他们背影。

    暗叹之余,深知这微小冲突恰是联军内部矛盾重燃的火星,若不及时疏导管控,迟早燎原,将联军阵营烧得片甲不留,让此前诸多努力与牺牲付诸东流。

    在邯郸城另一侧,赵王赵迁被囚于联军临时搭建的牢营之中,往昔象征尊贵身份的华服如今破旧不堪、污渍斑斑,发丝凌乱,形容颇为狼狈。

    可即便身处绝境,他脊梁依旧挺直,昂首挺胸,宛如遭狂风骤雨却根基不倒的苍松,眼神中满是不甘与愤恨,恰似两簇幽火,紧盯牢营外动静,那骨子里的倔强不屈,彰显着未灭的复国执念,仿若在黑暗囚牢中默默积蓄力量,等待着重燃赵国烽火的时机。

    秦王政终按捺不住,亲临牢营,站在栅栏外,神色复杂打量赵王,良久,开口问道:“赵王,你赵国已覆,可曾后悔与我大秦为敌?”

    赵王先是一愣,随即仰天冷笑,笑声在牢营回荡,透着几分凄厉豪迈:“哼,秦国以霸道行世,恃强凌弱,今日胜我,不过倚仗兵力,仿若强盗!但天道轮回,他日必遭反噬,你且等着!”

    秦王脸色一沉,仿若被戳中痛处,冷哼一声,拂袖而去,脚步间隐有慌乱。回营后,独坐案前,手指轻叩桌面,对这硬骨头赵王多了几分忌惮,反复权衡是该杀之以绝后患。

    还是留作制衡他国的筹码,于这复杂棋局谋长远利益,每一次叩击桌面都似是在权衡利弊的内心节奏。

    燕国军营内,燕王姬喜满脸愁容,与老将钟离恪相对而坐,商议归程之事。燕王眉头紧锁,焦虑无奈溢于言表:“老将军,此番伐赵,我燕收获寥寥,还折损诸多将士,眼下秦国势大,楚国亦不可小觑,我燕国夹在中间,恰似夹缝蝼蚁,往后如何在秦楚间立足?老将军可有良策?”

    钟离恪手捻胡须,闭目沉思片刻后睁眼,沉稳而言:“陛下,如今秦国如日中天,楚国底蕴深厚,燕国当务之急是暂避锋芒,速回整顿军备、强化实力,派能言善辩之士与周边小国修好结盟,互市通商、积草屯粮,以待时局变化。且邯郸新定,秦国定会重兵布局监管,我们不妨主动请缨助其维持治安,一来探听虚实,二来或能分一杯羹,寻得生机。”

    燕王眼睛一亮,连声称是,传令准备拔营,似是在黯淡局势中寻到一丝曙光,急于抓住这可能的生机。

    恰此时,营帐外喧哗声起,燕王皱眉命人查看,原是秦军押解一群赵国俘虏路过。

    燕王目光扫过,见俘虏虽衣衫褴褛、神色萎靡,却多身形矫健、目光坚毅,心头一动,侧身对钟离恪道:“老将军,这些赵国子民皆可用,若带回燕国训练成军,可为我所用,壮大燕军,此乃天赐良机。”

    钟离恪却神色凝重摇头:“陛下,此举万万不妥。秦国刚得胜,警惕性高,不会允准,强行掳掠还会加深与秦嫌隙,招来灾祸,望陛下收回成命。”

    燕王长叹,满心不甘也只能作罢,那无奈长叹里满是错失机会的遗憾与对燕国处境艰难的喟叹。

    此时,牢营中赵王听闻燕国讨好秦国、妄图掳掠俘虏之举,仰天大笑:“可笑燕王鼠目寸光,以为秦国长盛不衰,今日卖我赵国求荣,他日必被秦国弃如敝履!”

    这话传入秦王耳中,秦王本就不满燕国行径,此刻更是冷哼:“赵王嘴硬,不过所言有理,燕国不足惧,也不能让其得逞。”

    当即下令不许燕国参与邯郸事务,削减其战利品份额。

    燕王得知后,大惊失色、懊悔不迭,联军内部矛盾也因这事被激化,各方势力暗流涌动、明争暗斗。

    一场新风暴悄然酝酿,似是平静湖面下暗流涌动,随时可能掀起惊涛骇浪。

    楚国将领项梁,心思缜密、野心勃勃,眼见燕、赵、秦三国矛盾加剧,恰似渔人见鱼入网,暗喜不已,敏锐察觉这是楚国崛起良机,遂秘密遣心腹,乔装改扮赴各国军营游说。

    他寻到燕国钟离恪,屏退左右,恳切而言:“老将军,燕国依附秦国实乃与虎谋皮,秦王待燕刻薄,肆意削减、排挤,心性凉薄、毫无诚信。楚国与燕地缘相近、文化相通,天然盟友,愿携手共抗暴秦,老将军意下如何?”

    钟离恪本就对秦不满,听此劝心动,告知燕王。

    燕王犹豫再三,权衡后终敌不过对秦报复的恐惧与楚“橄榄枝”诱惑,决定与楚暗中往来,互通消息谋抗秦策,似是在大国夹缝中寻到新出路,试图打破困局。

    另一边,项梁又遣能士潜入赵国残余势力潜藏处,对心怀复国之志的赵军旧部煽风点火:“诸位壮士,赵国虽兵败一时,但根基民心尚在!只要联合楚国,在楚支持下,复国有望,重拾荣耀、再铸辉煌绝非空谈!”

    赵王赵迁虽身陷囹圄,积威仍在,旧部闻楚国表态,纷纷响应,暗中集结,伺机而动,愿为复国拼死一搏,仿若星星火种,悄然汇聚,只等燎原之势到来。

    秦王赢高久经沙场、目光如炬,很快察觉各国军营微妙变化,意识到楚国在背后捣鬼、妄图浑水摸鱼、扩张势力。可此刻各方势力已如脱缰野马。

    暗流汹涌,牵一发而动全身,难以简单压制。

    无奈之下,秦王强压怒火,决定先稳住阵脚,一方面加派人手严控赵国,防赵王与外界联络生变。

    另一方面调兵遣将,紧盯燕楚联盟一举一动,寻破局之法,犹如棋局高手面对复杂乱局。

    虽棘手却沉稳布局,试图找回掌控权。然局势渐脱掌控,如断了线的风筝在乱世狂风中飘摇。

    风云变幻新篇章正徐徐拉开,鹿死谁手犹未可知,每一刻局势都似在悬念中变幻。

    就在秦王忙于应对乱局时,齐国横插一杠,打破微妙平衡。

    齐王田建眼见天下大乱,各国纷争似满池肥鱼,心生觊觎,琢磨趁机能称霸诸侯、重现威王、宣王辉煌。

    于是派使者火急火燎赴楚国,谄媚且暗藏野心道:“楚王陛下,齐国愿出兵助楚攻秦,条件是战后瓜分秦地,你我携手掌乾坤,如何?”

    项梁闻之大喜,仿若望见楚国称霸曙光,一拍即合,认为大事可期。

    一边紧锣密鼓安排与齐国会师,一边加紧策反小国,编织抗秦大网困秦,似是要织就一张铺天盖地的棋局,将秦国困于其中。

    秦王知晓齐国动向,雷霆震怒,朝堂之上仿若被激怒的雄狮,拍案而起:“好你个田建,竟敢趁火打劫、与楚贼勾结,妄图瓜分我大秦,孤绝不轻饶!”

    盛怒之余,深知不能坐以待毙,困守愁城,遂启用老将王翦之子王贲。王贲自幼随父征战,耳濡目染,智勇双全,深得秦王信任。

    秦王当机立断,命王贲率十万秦军精锐,星夜兼程突袭赵国旧部,欲以雷霆手段破楚“阴谋”,打乱联军节奏,重掌战局主动权,似是打出一记凌厉杀招,意图扭转乾坤。

    王贲领命,行军快如闪电,所过之处烟尘滚滚、气势汹汹。赵国旧部因先前战事正休整补给,未料秦军来得如此迅猛,阵脚大乱,仓促应战。

    好在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对邯郸周遭地形烂熟于心,凭借山林沟壑、城垣废墟掩护,顽强抵抗,与秦军展开激烈周旋,似是困兽犹斗,凭借地利与秦军展开生死博弈。

    与此同时,燕国和楚国察觉秦军异动,紧急商议对策,深知赵国存亡关乎自身,唇亡齿寒。

    当下摒弃前嫌,出兵支援。一时间,通往邯郸官道马蹄声、脚步声交织,各国军队如潮水汇聚,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动地。

    鲜血汩汩流淌、染红大地,战国乱世陷入混战。

    各方杀得难解难分,胜负归属成谜,仿若命运的巨手将各国卷入一场血腥残酷、生死未卜的绞杀棋局之中。

    燕国率先派出五千轻骑奔赴赵国旧部处,此皆燕军中精锐,身着轻便铠甲,胯下良驹神骏,擅长奇袭战术,训练有素、配合默契,行动如风。

    恰似一阵疾风骤雨般冲入战场,意图打乱秦军部署节奏。

    楚国这边,项梁亲率三万楚军浩荡出发,楚军装备精良,身披重甲、手持利刃,大阵严整。

    肃杀之气扑面而来,带着磅礴气势压境而来,似要凭借强军之威扭转战局。

    王贲深知时间紧迫,速战速决才是上策,否则联军援军合围,秦军危矣。当下改变策略。

    兵分三路,一路佯装主力正面强攻,锣鼓喧天、声势浩大,吸引赵军主力;另外两路似潜伏毒蛇。

    借地形掩护绕到赵军后方两侧。

    隐匿行踪,欲切断赵军退路,包饺子围歼。赵军全力抵御前方秦军狂攻,士卒咬牙拼死抵抗,刀枪碰撞声不绝于耳,不想后路遇袭,顿时乱作一团。

    首尾难顾,仿若陷入绝境的困兽,挣扎于生死边缘。

    此时,燕国轻骑恰似天降奇兵,风驰电掣冲入秦军阵营,长枪飞舞,左冲右突,凭高超骑术与凌厉攻势打乱秦军部署,为赵军争得喘息之机。

    楚国大军随后汹涌而至,楚军大阵稳步推进,前排刀盾手紧密相连,抵御秦军箭矢,后排长枪兵伺机而动,每逢秦军反扑,长枪便如林般刺出,双方陷入苦战,喊杀声、嘶吼声、兵器碰撞声交织,震耳欲聋,鲜血染红大地。

    战况惨烈至极,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鲜血与生命,成为残酷战争的无声见证。

    而在秦宫之中,秦王紧急召集谋士商讨应对之策,众人围坐,面色凝重、愁眉不展。良久,一谋士起身,神色凝重却笃定献策:“陛下,楚军来势汹汹,然其命脉在粮草供应。若秘密派一支秦军截断楚军粮道,楚军必军心大乱,战局或可惊天逆转,我大秦便能反败为胜。”

    秦王眼睛一亮,沉思后觉此计甚妙,当即采纳,悄然调兵遣将,选派得力将领率部星夜奔袭楚军粮道,欲从背后给楚军致命一击,扭转战局劣势。

    似是在绝境中寻到破局关键,试图在乱局中力挽狂澜,重掌命运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