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杨度
作者:水光山色与人亲   刷视频:震惊古人最新章节     
    【#走过所有救国道路的人#】

    【杨度,一个走过所有救国道路的人。

    清光绪元年出生,十七岁中秀才。

    十八岁中举人,二十岁反对马关条约。

    参与公车上书,结识康有为、梁启超。

    二十二岁学习新政,二十八岁参与戊戌变法。

    二十九岁赴日本留学,研究宪政,结识孙先生。

    三十岁回国,参与收复粤汉铁路,并在其中占主导地位。

    他不赞成孙的主张,但将黄兴介绍给孙。

    三十七岁,主张君主立宪救国,积极支持袁称帝。

    四十四岁,赞成孙的民主共和。

    四十八岁,加入国。

    五十二岁,积极参与营救大钊先生。

    五十三岁,成为青帮头目杜月笙的师爷。

    五十四岁,在一片白色恐怖下,经周飞飞批准,秘密加入我兔。

    五十六岁,在租界,因病去世。

    他的一生,看似精神分裂,有些墙头草。

    实际上,他的一辈子只在做一件事:救国。】

    评论区:

    〖我不知道哪条路能救中国,所以我都要试一试。〗

    〖他不是墙头草,他只是身处迷宫,不知道哪条路通向出口,于是只能一次次的以身入局。〗

    〖一生都在摸石头过河,终于在最后摸到了岸边。〗

    〖好家伙,这是亲身参与了整本近现代历史书?〗

    〖但很沉重吧。〗

    〖也很绝望。〗

    〖中国最后一位纵横家。〗

    〖他要是多活几年就能看见新华夏成立,也能安慰他。〗

    〖31年去世,49年成立,他得再活18年!〗

    〖可能那时候他正好十八岁。〗

    〖百年屈辱史,先人们真的试尽了各种办法来救国,所以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写最后一句的时候是有多绝望……〗

    〖看过一句关于他的总结:医不知症因,唯试遍百药,虽其术不精,但其心可正。〗

    〖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差点就是神州陆沉的结果,在绝望中找生路,值得尊重。〗

    〖临时起意的叛变绝不会获得信任,只能说他真的一生都在践行救国,否则不会被多方势力反复接受。〗

    〖这就相当于你刘关张刚结义那会儿,已经成名的诸葛亮来投你。〗

    〖因为不是锦上添花,是在那个阵营危险的时候加入的,比雪中送炭还……〗

    〖如果真有人死后的世界,感觉他会在门口询问,中国人有没有站起来?〗

    〖刚查了一下他是 9 月 17 日去世的,第二天就是 9.18 事变的日子。〗

    〖老天待他不薄啊,最黑暗之前把他带走了。〗

    〖也许是看他实在是不容易,不想再打击他了吧。〗

    戊午马年,北大。

    图书馆内,他边吃着辣椒,边提炼天幕关于后世之言写于纸上。

    闻听此言,连忙从身侧找出近日的报纸。

    “杨先生已被特赦回京。”

    即将离开京城,他心里思索着能否去和杨先生一见?

    “也不知他是否会嫌弃我讲南方话?”

    念及此处,他飒然一笑。

    笑就笑吧,难道被笑的还少吗?

    清,光绪元年。

    光绪:“此人救国之心,苍天可鉴,可否为我所用?”

    慈禧闻言,冷笑道:“他不琢磨着造反已是幸事,还能为大清所用?”

    “可他不是赞成君主立宪吗?现在离未来之时尚有多年,岂知他不能为我所用?”

    既知身后事,光绪此时无惧慈禧。

    无非一死而已,早死几年,晚死几年,有区别吗?

    “君主立宪?后世可有皇帝乎!”

    “亲爸爸,我想试一试。”

    姑爸爸是满族人对姑妈的称呼,据考证“爸爸”在满语中是“母亲”的意思。(参考《采桑子》)

    光绪在爸爸前加上亲,既显得亲昵又可以掩饰非亲之嫌。

    “试吧,你就试吧。”

    “你若真能让他臣服于你,朝政之事,我全权放手于你!”

    光绪咬着嘴唇,慈禧见状,一字一句怒道:“你是要哀家给你立字据!还是要让哀家去太庙起誓!”

    “儿臣不敢……”

    慈禧站起身来,走到亭台边,望着塘里游动的鱼儿。

    身上由真丝、真金、真银和珍贵的翡翠宝石制成的麟袍,在阳光照射之下,泛起金光。

    “你没有什么不敢的!”

    “哀家说到做到!”

    “只恐你做不到,你我二人成了亡国的罪人。”

    回过身来,见光绪又要行礼请罪,慈禧挥挥手,叹道:“想做什么就去做吧,只要不过火,哀家都由着你。”

    慈禧虽坏,却不傻。

    一个傻子不可能在军权都快丢完的情况下,还能把汉族地主军阀们玩的团团转。

    天幕出现至此时,还想着君主立宪,何其可笑!

    满蒙贵族不会答应,岂能让权于汉人!

    汉人也不答应,后世都没皇帝了,一样过得好好的,还成了世界第一或第二大国。

    他们又凭什么愿意养着大清皇室?

    能和平退位,已是不易。

    只恐这大清亡的比历史上更快。

    慈禧苦笑一声,喃喃道:“兴许会亡在我手里吧。”

    ……

    大明,北京。

    “君主立宪,何意?”

    朱棣打量着老和尚钓上来的鱼,问道。

    “宪,宪法也。”

    “所谓君主立宪,兴许是君王亦受法律管控。”

    “交由内阁执政,皇室不参政。”

    “皇室或许掌握军权,或许连军权都没有,只是名义上的君王。”

    小朱道:“皇帝本来就被法律管控啊!”

    “大明律能管到皇帝?”姚广孝闻言,失笑道:“皇帝无非下个罪己诏而已,难道还能受罚不成?”

    朱棣将鱼交给侍卫,让他们生火烤来尝个味道,又问道:“君主立宪可能保千年不灭之国?”

    “不知,且看后世蛮夷之国有无案例可寻?”

    “即便真有,在华夏,亦是难行。”

    大胖问道:“为何?”

    “为何?”姚广孝先向朱棣问道:“陛下可愿当个吉祥物?”

    扭过头去看向大胖父子二人,亦问道:“太子、太孙,你们二人可愿意?”

    大胖有心说,能保家族千年,自是愿意。

    但人若是一朝有权,怎舍得放弃?

    众人不言语,姚广孝笑道:“且不说皇室,去民间随便寻访一人,你若问他愿不愿意当个吉祥物皇帝,我想他大抵是愿意的。”

    “可一年、二年,看着内阁大权在握、挥斥方遒,他可还愿意?”

    “他愿意,可他的儿子、孙子,又愿意吗?”

    “权力是味毒药,可人人都觉得他美味,甘之若饴。”

    言毕,老和尚不再言语。

    闭目养神,静待鱼儿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