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极少见到阎埠贵如此装扮整齐,刘海中的好奇心也被勾起。
“王卫国正在给阎解成物色一门婚事,这会儿正一同前往女孩家去认识一番。”刘海中的语气中透露着不悦与阴郁。
刘光齐一听,眼神里满是羡慕:“阎解成那小子怎么运气这么好,王卫国肯替他找对象。”
“我还听说王卫国不太喜欢阎解成,怎么还肯帮他张罗对象?”
接着,他似乎有了新的主意:“对了,爹,你不也要去向王卫国求助,帮我找个对象嘛?”
“要是王局长能介绍个美丽一些的女警察给我就再好不过了。”刘光齐眼中闪烁着期盼。
想到王卫国的权势,作为东城分局局长,由他推荐的人选必定是优质人选无疑。
这可是一位大人物,地位丝毫不逊于他们红星轧钢厂的厂长。
况且王卫国眼光独到,选的妻子陈雪茹格外美丽。
就连陈雪茹的朋友们如伊莲娜和白玲,也都是出类拔萃的 ** 。
还有上次他们婚礼上的一位女性宾客,同样姿色不凡。
王卫国有这么多美丽的朋友,或许可以帮阎解成引见一位。
若是能找到如此漂亮的伴侣,那就太好了。
啪!
刘光齐正美滋滋地幻想王卫国帮他找美丽伴侣的情景时,脸颊上突然遭受了刘海中重重一巴掌,感到一阵刺痛。
刘光齐震惊地看着父亲,搞不清楚这位老人家究竟哪里不对劲,竟无缘无故出手打他。
“爸爸,你为什么打我,我最近可什么都没做错。”
“你还要我去找王卫国帮你介绍对象,像春花那么好的姑娘,你不珍惜,才落得如此下场。”想起李春花,刘海中越想越愤怒,又给了刘光齐一记耳光,边打边责备道:“你还有什么资格让我去求人,照照镜子看看你自己。”
“爸爸,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你就别再提了。”挨了两耳光后,刘光齐眼见父亲还有继续动手的趋势,连忙躲避。
心中充满屈辱与怒火,刘光齐心里嘀咕,事情早过去了,我也被教训过了,怎么爸爸现在又要翻旧账?
刘光齐心里盘算,日后一旦转正,经济条件好转,工厂分配了住房,定要立刻搬离这个是非之地,从此不再回返。
“你说过去就过去,这事儿我这辈子都不会放过的。”
“如果不是你不好好珍惜,李春花怎么会跟阎解成在一起,我又怎么会为了你们去拆散他们?”刘海中的语气越来越激烈,“若我不去拆散,王卫国会主动给阎解成介绍对象吗?”
“因为你的糊涂行为,你知道阎埠贵是怎样耻笑我的吗?”想起刚才阎埠贵的嘲讽,刘海中的怒火瞬间再度点燃,恨不得立刻再次动手。
另一边,听到刘海中家传来的争吵声,许富贵摇着头疑惑地说:“老刘家这是怎么了,天天吵得不像话。”
自打上次相亲不成后,刘海中家里似乎就常常爆发这种矛盾。
看起来,又是在教育他的几个不争气的儿子。
“算了,不管他。
爸妈,等你们搬走了,也帮我想个老婆的事吧。”
“你们看,连傻柱都找到了女朋友,我也要找个,而且绝对不会比傻柱那个差。”许大茂囔囔道,表明他已经到了考虑找老婆的年龄了。
原本对这件事并不特别在意的许大茂,现在也感到是时候开始行动了。
自从傻柱有了女友于莉后,许大茂觉得时间突然变得紧迫起来。
尽管院子里和他年纪相仿的还有阎解成、刘光齐等人,他原本不打算成为院子里最大的单身汉。
可是现在傻柱都有了女朋友,许大茂就觉得无法忍受了。
他怎么也不能比傻柱那家伙逊色。
“好吧,好吧,明天我就让你妈找王婆帮忙张罗一下,看看附近有没有合适的好姑娘,可以介绍给你。”
无论是许富贵还是许大妈,他们都全力支持儿子找一个好妻子。
他们家里就只有许大茂这一根独苗。
要是他能够找个妻子生个孩子,将许家的香火延续下去,那可是件大事
“卫国,你看,我准备的这些礼物够不够?”
王卫国和阎埠贵来到前院,阎解成穿着一身新衣服站在那里等着。
他手里提着很多东西,红糖、鸡蛋、几尺布,甚至还有东来顺的点心。
这礼物已经相当重了,即使是相亲的标准也已足够丰富。
阎埠贵得意地指着那些礼物对王卫国说:“不错,不错,你这么有诚意,那位姑娘肯定会理解的。” 王卫国点点头。
虽然这礼物按照订婚的标准是不够的,但仅仅作为相亲礼物,已是绰绰有余。
特别是考虑到阎埠贵一贯的节俭性格,能主动拿出这么多东西已是难得。
“既然你有心给我们家解成介绍对象,就冲着你的面子,这份礼物也不会轻。”
阎埠贵带着一丝奉承地说。
此次相亲的结果如何尚未可知,但无论如何,多带些礼物总是不会错的。
就算这次不成,凭借这份礼物的情面,王卫国下次也会继续帮阎解成介绍对象的。
“解成,你爸为了你的事费了不少心,一会儿一定要好好表现。”
“见了姑娘一定要机灵一点,别辜负了你爸的辛苦。”王卫国对阎解成叮嘱道。
看到王卫国来了,阎解成下意识地挺直了身子,神情恭敬中带着紧张。
他知道王卫国不喜欢他这个人,尽管在家里时,他也表现出一副看不上王卫国的样子。
但真当面对王卫国时,阎解成根本不敢表露出这种情绪。
明明他比王卫国稍大一些,但表现得仿佛是辈分相差很多的晚辈一般。
“您放心吧,我一定会好好表现的。”阎解成紧张地回答道。
王卫国带着阎解成和阎埠贵父子俩去卫向东住的四合院。
三个人是步行去的,没有骑自行车。
毕竟,现在的阎埠贵可买不起自行车。
不必提阎埠贵了,眼下在整个四合院里,也只有王卫国拥有一辆自行车。
直到国家工业发展起来,自行车的数量增加,工资也随之上调,这才使得自行车逐渐普及到院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