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君臣对话
作者:安平的唐大小姐   秀才家小女儿苟且人生最新章节     
    放在国子监好啊,无非增加几个博士、助教的事,那些大臣也可以闭嘴了。只是这田祭酒?

    罢了,书生造反十年不成,让他管着总比扔给武将强些。

    众人知道这事基本就定下了,想着赶紧回家扒拉儿孙,他们各家至少会有一个名额,可不能浪费。

    “田祭酒留一下,其他人都散了吧。”

    田立人等着皇帝训话。

    “怎么站着,坐下陪朕用膳。”皇帝喝了口茶,像才注意田立人一样说道。

    “给朕说说你是怎么想到这事儿的?”这又不是他的本职工作,做得多错得多,田祭酒也不是那种喜欢揽事弄权的人。

    “国子监里闹事最多的除了勋职人家的孩子便是这些武将家的后代。臣以为将军们为国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子嗣即便不成才也该能守成,才对得起祖辈父辈。”

    “田祭酒费心了,朕当年也是看他们太不像话了。”皇帝给他倒了杯茶,“可朕想听你的真心话。”关心武将是真,可他不信这值得他如此大张旗鼓。

    “陛下,臣斗胆。”田立人起身作揖,“臣以为这天下间甘冒大不韪者不一定依仗自身,如祁王,以为咱们大宛疆域辽阔,处处掣肘,给了他们想要尝试的野心。

    若各卫所驻扎皆为陛下嫡系,又都精通用兵之道,即便有人起了野心也会再三斟酌。

    陛下,臣虽自幼家境贫寒,可尚能支撑,算不得苦。可臣北上就职,看到不少南下躲避战乱的灾民,他们或躲在山林自救或打家劫舍让更多的人罹难,无论如何皆是苦。”

    皇帝叹口气,“爱卿说的在理。这天下熙熙攘攘,黎民才是最苦的。”

    “只是臣还有另一个私心。”田立人抬头望向上首。

    “如今我朝已经历经六代,国君或有懈怠,如有诸多将军在朝,也会倒逼君主一二。”

    皇帝一愣,目光灼灼地望向田立人,半晌才哈哈大笑,“田祭酒啊,真有你的,朕一时还难说你是胆子大还是胆子小。若说你胆子小你敢提这掉脑袋的事儿,若说你胆子大,当年你落马的事多少有些反应过度。”

    “让陛下见笑了。”

    皇帝叹口气,“不过也不怪你,朕想过易地而处,陌生的地方,满地的权贵,朕未必能做到壮士断腕,姜家的宅子算朕一家对你的补偿。”

    毕竟先皇的赐婚诏书都拟了,若不是突然坠马事件,后续还真不好说。

    田立人跪地:“臣多谢陛下体恤。”

    “行了,你也别跪来跪去的。来人,摆饭吧。”

    半个月后国子监辟出来一个单独的院落,名字叫‘讲武堂’,出来进去的监生有些脸熟的也有没见过的。

    皇帝找来了战十一,“朕欲派你出去带兵,你可愿意?”

    “属下听陛下安排。”

    “你先到国子监学两年兵法,若是合格你就去把十四换回来,让他回来上课。朕希望你们两人建立一支新式步兵,你可明白?”

    战十一想到十四在做的事,“属下定不负陛下。”

    “去吧,兵法一道变化无穷,用心学。”

    战十一的武艺只需加强马上作战即可,大部分时间要学兵法。

    田立人作为班主任,把国子监博士助教都排了课表,让他们挨个试讲《孙子十三篇》,然后学生们投票,最终选出三位博士来讲这本书。

    然后要学生们查史料,结合古今战役来理解兵书。如此往复。接下来还要学吴起的《吴子兵法》、《司马法》、《六韬》、《三略》、《百战奇略》《武经总要》,这些书是皇帝亲自裁定的。两年学完,对讲师和学生都是不小的考验。

    除了孙吴兵法,其余五本都是要前线将军亲自讲授的,皇帝钦点了几人的名字,去信让他们练兵时也要好好准备课程。

    将领们倒是很开心,可以趁机回京休假了。因为这些书本就是各家都有的,倒没有什么敝帚自珍的想法。

    之所以大费周章让这些将领回来,也不是为了让他们照本宣科,而是看上他们的实战经验。

    先回来述职的是张钊。他是意气风发地来了,没想到老子还有做人老师的一天。等他迈步进了教室忽然一阵窒息,怎么这老些人?

    然后鼓励自己老子杀人都不怕还怕说话吗?

    接下来经历过类似心理的还有尚武将军、王禄将军、安国公等等,不过这会还用不到这些人。

    国子监们的博士们得把学生们的基础打好,万一老师们千里迢迢回来了,学生没听懂岂不是可惜。

    传授武艺的还好些,甚至不说话都行。

    一群摸着石头过河的君臣搞起事业来就会忽略身边的事。

    望着下人端来的一盘粽子,田立人若有所思,忘了什么事?

    田世昌一边扒粽子一边道:“也不知娘和妹妹有没有吃到粽子。”

    田立人:……我那么多的家人呢?到哪了?

    终于被想起的一行人正兴冲冲地爬少室山。田骄手舞足蹈说着山上的景致,终于回到他学艺的地方,想想就兴奋。

    他把弟弟扛在脖颈上,颠颠地往上跑,只要再有一炷香就见到师父了。

    罗氏无奈,只得对跑一段就停下来等她的儿子说:“你们先上去,我慢慢走。”

    田骄:“娘,要不还是我背您吧。”

    “不用。”罗氏挥手,“那像什么话。”

    少室山千年古刹的威名谁不敬仰?田世舒前世不曾去过,没想到今生倒是能一睹真容。

    阵阵悠扬的钟声,回荡在山谷之间。绿树成荫下,僧人们身着袈裟,或诵经礼佛,或打扫庭院。小沙弥们则好奇地探出头来看这几个外来之人。

    田骄放下弟弟,恭敬地走向一位扫地僧人询问是否能见自家师父。那僧人打量一番,微微一笑,引着他们往寺内走去。

    罗氏好不容易跟上,已是气喘吁吁。但眼前这少林寺中的亭台楼阁、禅房佛塔,让她瞬间忘却了疲惫。

    一行人在寺院停留一日,问候了方丈和戒律堂的大师,送上自家的乡土产物,便下山继续北上了。

    谁知刚走了一日便遇到滂沱大雨。众人狼狈地在一小村庄借宿。又遇房屋漏雨,田骄又带人修整房屋,连下了两天雨才停,可道路泥泞,不好走车,他们不得不又停留两天。

    值得庆幸的是双喜养得好,身体结实,一路上跟着哥哥姐姐们,并不如何吵闹。

    许是这二十来天,不是在马车里,就是被哥哥抱着,没有好好活动四肢,在这土炕上,他却活泛了起来,自己扶着墙走得欢快,生怕被谁抓住一样。

    “这孩子是被抱怕了?”罗氏无奈地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