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初见徐光启
作者:立在山峰的太阳   瞧我把大明朝都弄成啥样了最新章节     
    次日周宁没有出城,而是让刘铁代他去工地巡视了一遍,因为御马监的急递送到了衙门,三位监军一大早就来给他贺喜。

    急递里有他的升迁文书和客印月的私信,以及魏忠贤捎来的一袋土豆。

    其实升官并没给他带来多少惊喜,从九品和九品并无本质区别,都属于不入流的级别,反倒是私信和土豆令他倍感兴奋。

    返回小院后他先带着姐妹俩一起将发芽的土豆切成三到四块,每一块都保留一株嫩芽,再裹上草木灰,然后又找来一把锄头,将土豆块直接种在院子内外的空地里。

    所幸魏忠贤寄来的土豆不多,忙到中午就种完了。

    种土豆当然不只是为了吃,更是为了将这种高产作物推广到民间。

    不要以为这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仅凭客、魏二人给皇帝洗脑是不够的,还得做通官僚集团的思想工作。

    此前刑慎言就说过土豆乃是番邦贡品,既然是贡品就牵涉到礼制问题,皇宫大内享用的东西怎能随意散布到民间,皇家的尊严何在?

    这不是在开玩笑,儒家最讲究尊卑贵贱,正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若不能说服官僚集团予以配合,再好的政策也没法在全国范围内施行。

    清朝的雍正皇帝为了推广一种高产稻谷的种植,硬是给各省督抚下了十几道旨意,就这样还花了足足五年时间才让地方上的乡绅逐渐接受。

    皇帝要办成点事儿尚且如此困难,一个不入流的小吏又岂敢与整个体制较劲儿?

    如今朝中最大的一股势力是东林党,他们不仅把持着朝政,还掌控着政治正确的话语权,只要能做通这帮清流的思想工作,在各地推广土豆种植就会省去许多麻烦。

    周宁的计划是自己先种些样品出来,证明土豆在辽东地区可以大规模种植,并且能以此来解决辽东的部分粮食问题,再通过孙承宗去说服东林党的朝中重臣主动推进此事。

    土豆的生长周期只需要三个多月,等阉党上台起码要三年,问题是大明朝还等得起几个三年?

    给老百姓一口饭吃,尽量稳住即将要造反的流民,比剿灭建奴更加急迫。

    下午,衙门里又传来了好消息:虔诚的天主教徒,伟大的天文学家、水利学家、数学家、农业专家,优秀的兵器装备工程师、土建技术人才,兵部新任职方司主事,徐光启老同志到了。

    周宁作为其下属,在收到衙役的通知后第一时间赶去迎接。

    只见冷冷清清的大堂内,一个干瘦的老头儿端坐在正位上,他身着一件粗布青衣,头上戴着一顶不起眼的方巾,像极了穷酸的教书先生。

    老头儿的模样长得其貌不扬,额头的皱纹略深,须眉半黑半白,眼角有点耷拉,但目光却有几分矍铄,显得精力旺盛。

    既然敢坐正位,肯定就是徐光启本人无疑,因而周宁跨进门槛便恭恭敬敬的执礼道:“卑职周宁,现任詹事府录事,借调兵部办差,专职督建堡垒以及巡阅卫所工事。”

    徐老头儿貌似不太在意繁文缛节,起身道:“走吧,我们去后堂说话。”

    “是,大人。”

    两人来到后堂的茶桌旁落坐,周宁翻起茶杯斟茶,徐光启一句客套话都没有,直接开门见山道:“老夫在山海关已与鹿大人谈过一次了,他说是你提议修建棱堡,原先的施工图纸也是你负责修改的。”

    “是的,卑职只做了些许修改,徐大人是否现在就要过目。”

    “拿给老夫看看吧。”

    周宁从储物间取来六张图纸,依次挂在墙上展开,这些图纸不同于寄给小皇帝的部件图,而是标准的平面施工图。

    徐光启来到图纸前站定,一幅一幅的认真端详,时不时还会凑近一点儿观察细节。时间过去许久,他抬手指着一行小字道:“这里是你加的注释吧?”

    “是的,大人。”

    “呵呵,老夫就知道,工部的图纸不会加注这些东西。”徐光启淡淡的笑了笑,显然是对自己的判断非常满意。

    片刻后他又指着一个方形图案道:“这里是否也做了修改。”

    周宁轻轻“嗯”了一声,接着做了一番说明:“卑职加宽了凸起部分的厚度,让底座的受力分布得均匀一些。”

    “受力分布?”徐光启不自觉的搓了搓胡须,旋即展颜笑道:“妙啊,这个词你是如何想到的?”

    “呃…师傅教的。”

    “哦?你师父现在何处?”

    “已经过世了。”

    死无对证是最好的说辞,省的用更多的假话来圆谎。

    徐光启的脸上略过一丝惋惜,又追问道:“你师傅可是工部的匠官?”

    “恩师是位道士,没有做过官。”周宁答得一本正经,任谁都看不出他在胡说八道。

    道士会占卜算命,会炼丹制药,会驱邪祈福,会预测天象,那再多一项土木建筑也应该是合情合理的吧。

    徐光启没再继续深究这个问题,转而沉声道:“山海关已产出7000石水泥,三日内就会运到。四座棱堡的地基是否挖好?”

    “两天内完工。石料和青砖都运抵了施工现场,另外城外的土窑也在加紧生产水泥,完全能满足工期要求。”

    “那就好,不过老夫尚有一个疑问。”

    “徐大人请讲。”

    徐光启肃容道:“用水泥粘固的城墙上搭建炮台,能否承受得住炮矢的冲撞?”

    周宁微微一笑,自信满满道:“徐大人不用担心,就算架的是红夷大炮也无大碍。”

    “你知道红夷大炮?”徐光启的眼中露出震惊之色,他以为除了海商和传教士,没人知道这种威力巨大的火炮。

    还好周宁的脑筋转得快,从容不迫道:“在下做官前住在京城外的一座道观里,时常有云游四方的道友来投宿,他们曾提起过洋夷制造的这种火炮。”

    “原来如此,难怪周录事知晓红夷大炮。”

    别看徐光启年近花甲,他的思想可一点也不守旧,非常重视西洋传过来的先进技术。

    早在十多年前,他就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其后又结识了许多从西方漂洋过海来华的传教士,毫不夸张的说,他对世界的了解比清末的绝大多数官员都要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