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李靖初见越王 杨素道破原因
作者:离耳   隋唐演义群英传最新章节     
    这杨玄感为何对红拂女这般好?其实在他的心底深处,毫无疑问是喜欢着红拂女的。

    每次看到红拂女那灵动的双眸,如同繁星闪烁,杨玄感的心便会不由自主地加速跳动。她的一颦一笑,都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魔力,深深地吸引着他。

    红拂女的聪慧与勇敢,让杨玄感为之倾心。她在困境中展现出的坚韧,如同傲雪寒梅,在凛冽寒风中依然绽放出独特的芬芳。杨玄感欣赏她的这份坚毅,也渴望能在她需要时成为她坚实的依靠。

    她的善良与温柔,更是如春风拂面,轻轻触动着杨玄感内心最柔软的角落。每当红拂女对他展露那温暖的笑容,杨玄感便觉得整个世界都明亮了起来。

    这种喜欢,并非仅仅源于外表的吸引,更是源自灵魂深处的共鸣与契合。

    而更多当年张善相和罗松刺杀越王杨素一事,对杨玄感产生了深远影响。张善相和罗松的刺杀行动,本就是因杨素的诸多恶行而起,而其中杨素劫掠民间女子的行为,更是引起了公愤。

    直到此次刺杀事件发生,这让杨玄感内心深受震动,他开始重新审视父亲的行为和自己一直以来所处的环境。

    尽管杨玄感没有公开反对父亲,但此事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他对父亲的敬重和家族的荣誉感,与他内心的道德准则产生了冲突。这种矛盾的心理,使得他在面对父亲和家族的问题时,变得更加复杂和纠结。

    当杨玄感第一次见到泪眼汪汪的红拂女,那个被麻叔谋劫掠而来的小女孩,不过才七八岁的年纪,怯生生地站在那里,泪水不停地从她那满是惊恐的眼眸中滚落,瘦小的身躯因恐惧而瑟瑟发抖。

    杨玄感的心像是被狠狠地揪了一下,瞬间涌起无尽的怜惜与愤怒。他望着眼前这个可怜的孩子,暗暗下定决心:“我一定要保护她,绝不让她再受到任何伤害。”

    在那一刻,杨玄感仿佛看到了世间所有的不公与悲惨都凝聚在了这个小女孩的身上。他深知,若自己不出手相助,这孩子的命运将会无比凄惨。

    从此,杨玄感便将保护红拂女视为自己的使命,无论遇到何种艰难险阻,他都未曾有过丝毫动摇。

    想着想着,杨玄感思绪飘飞,脚下的步伐却未停歇,不知不觉间就来到了大厅。

    此时,三原李靖已经在此等候多时。只见他衣着简朴,一袭青衫洗得有些发白,却干净整洁,那布料上虽有几处细微的磨损,却丝毫不减其风采。

    他就那么静静地在那里站立着,身姿挺拔如松,仿佛无论外界如何喧嚣,都无法动摇他分毫。然而那挺拔之中,又透着一种儒雅之气,让人忍不住心生好感。

    杨玄感上次见到他,还是破南陈的时候,那已是六年前的往事了。时光匆匆,回忆起当年战场上的硝烟弥漫,金戈铁马,喊杀声震天,鲜血染红了大地。如今再见李靖,岁月在他的脸上似乎并未留下太多痕迹,只是那眼神中多了几分深沉和内敛。

    杨玄感望着李靖,心中感慨万千,竟有种恍若隔世之感。曾经的热血与豪情仿佛还在眼前,可如今的重逢却又带着几分陌生。这六年的时光,改变了太多的人和事,让人不禁感叹世事无常。

    那时候的李靖不过是个十四五岁的孩子,稚嫩的脸庞尚带着几分孩童的圆润,眼神中虽透着坚定与聪慧,却仍留存些许未脱的稚气。那时的他,个头不高,身形也略显单薄,却已在战场上初露锋芒,展现出不凡的英气。

    如今,岁月匆匆流转,站在杨玄感面前的已然是一位二十出头的青年了。他身姿更加高大挺拔,面容也褪去了昔日的青涩,轮廓愈发分明,剑眉星目,鼻梁挺直,嘴角挂着一抹若有若无的微笑,尽显俊朗之姿。

    杨玄感目光中满是重逢的喜悦,热情地喊了一句:“李靖兄!”这一声呼喊,仿佛穿越了漫长的时光隧道,饱含着岁月的感慨和对往昔情谊的珍视。声音洪亮而充满力量,在大厅中回荡。

    李靖闻声,脸上瞬间绽放出真诚而灿烂的笑容,连忙拱手回应道:“杨兄,别来无恙!”他的声音沉稳有力,犹如洪钟,带着成熟青年特有的魅力和自信。

    杨玄感大步向前,紧紧握住李靖的双手,目光中满是激动与欣喜,说道:“多年不见,李靖兄愈发英姿飒爽,风采不凡呐!瞧这气质,这身姿,定是在这些年经历了不少磨砺,才有了如今这等令人赞叹的风姿。”

    李靖谦逊地笑道:“杨兄过奖了,小弟不过是有些许机遇,略经风雨罢了。倒是杨兄依旧豪气干云,威风不减当年,实在是令人钦佩。”

    两人相视一笑,那久别重逢的喜悦在这大厅中弥漫开来,仿佛将周围的空气都染上了一层温暖的色彩。

    杨玄感见李靖眼神闪躲,心中的好奇如同被点燃的火苗,愈发旺盛起来。他往前凑近了一步,目光诚挚而急切,再次问道:“李靖兄,此次前来究竟所为何事呀?我瞧你似有难言之隐。”

    李靖微微低头,目光游移不定,犹豫了好一会儿,才像是终于下定了决心,缓缓开口道:“杨兄,实不相瞒,此前我一直陪伴在舅舅韩擒虎身边,满心期待能凭借自身才学有一番作为。

    然而,天不遂人愿,谁料表哥韩仲心胸狭隘,容不下我。我家中贫困至极,身无分文,实在是走投无路,这才无奈前来,希望能在令尊越王这儿谋得一份差事,寻得一条安身立命、施展抱负之路。”

    杨玄感听后,眉头微微蹙起,脸上浮现出一丝忧虑之色,说道:“原来是这样,李靖兄莫要太过忧心。只是我父亲他……哎,他的脾气秉性颇为复杂,心思也难以捉磨。李靖兄在他身边做事,需得处处小心谨慎,凡事多留个心眼才好。”

    李靖郑重地点了点头,应道:“多谢杨兄提醒,小弟深知其中利害,自会在行事之时多加留意,定不莽撞行事。”

    杨玄感又道:“不过,李靖兄才华出众,有勇有谋,绝非池中之物。我相信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定能在我父亲麾下崭露头角,大放异彩。但倘若真遇到什么棘手的难处,可一定要告知于我,切莫独自硬撑。我杨玄感定当竭尽全力相助。”

    李靖眼中满是感激之情,目光坚定地看着杨玄感,说道:“杨兄的这番好意,小弟铭记在心。若真有需要杨兄帮忙之处,定不会与杨兄客气。”

    正当二人相谈甚欢之际,越王杨素这才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而来。只见他身着华丽的锦袍,那锦袍上绣着繁复的花纹,金线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腰束玉带,佩玉叮当,步伐不紧不慢,每一步都仿佛带着无形的威压。

    他脸上的表情严肃而威严,犹如一尊不可侵犯的神像,眉头微微皱起,形成一道深深的沟壑,眼神中透着一种久居高位的傲慢,仿佛世间万物都难以入他的法眼。

    李靖见状,连忙快步上前拜见,脚下的步伐因为紧张而略显凌乱,身姿也因内心的忐忑而略显僵硬。他双手恭恭敬敬地呈上了自己精心撰写的兵法和治国谋略,那书卷用淡黄色的绢帛包裹着,显得格外郑重。

    他的声音微微颤抖,却又充满着诚意,说道:“越王殿下,草民李靖久闻殿下威名,对殿下的雄才大略更是钦佩至极。草民不才,特来献上自己的浅薄之见,还望殿下能在百忙之中过目指点。草民定当感激不尽。”

    李靖的眼中满是期待与渴望被赏识的光芒,那光芒炽热而坚定,犹如黑夜中的篝火,明亮而执着。

    杨素却是懒懒地斜睨了一眼,脸上露出一丝不屑的神情,嘴角微微下撇,鼻子里轻轻哼了一声,用漫不经心的口吻说道:“韩擒虎上柱国的子也未免太......小心眼了,居然容不下你。李靖,我这越王府缺一个行军司马,你可愿意?”

    说罢,他双手抱胸,那姿态仿佛在审视着一件微不足道的物品。眼神冷漠地盯着李靖,目光中没有丝毫的温度,似乎在等着看他的反应,又似乎对他的回答毫不在意。

    越王杨素此时已然没有兵权在握,所谓的行军司马一职,说到底,也无非是干些抄写兵书之类的琐碎事务罢了。

    李靖听闻此,眼神瞬间有些黯淡,原本那明亮而炽热、满含期待的光芒仿佛被厚重的乌云无情遮蔽,心中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也似被当头浇了一盆冰冷刺骨的水,瞬间熄灭了大半。

    那杨玄感见此情形,心急如焚,赶忙开口说道:“父王,三原李靖实有真才实学,其兵法谋略堪称精妙绝伦,绝非寻常人所能比拟。若能给予他合适的机会,委以真正能施展其才华的重任,定能为父王您排忧解难,成就一番大业啊!”他的话语急切而真诚,目光坚定地望着杨素,试图说服自己的父亲。

    然而,话还未说完,就被杨素粗暴地打断。杨素眉头紧皱,额头上的皱纹如刀刻一般深刻,眼中闪烁着恼怒的光芒,不耐烦地怒喝道:“住口!休要在此多言!”他的声音如雷霆般震耳,整个大厅似乎都为之一颤。

    随即,杨素转过头,目光重新落在李靖身上,接着问道:“李靖,你可愿意?”他的语气中没有丝毫的温度,冰冷得如同寒冬腊月的寒风,只有不容置疑的威严,仿佛在等待着李靖立刻给出令他满意的答复。

    李靖原本满心期待,以为凭借自己精心准备的兵法和治国谋略,越王杨素定会对他刮目相看,进而大力推荐他入朝为官,从此他便能一展宏图,实现自己的抱负。

    他怀揣着这样的美好憧憬,在拜见杨素时,眼中闪烁着炽热而渴望被认可的光芒,举止间尽显恭敬与期待。

    然而,事与愿违,杨素对他的态度却极为冷淡。仅仅是提供了一个越王府中行军司马的职位,且此职位不过是抄写兵书之类的琐事。李靖的眼神瞬间变得黯淡无光,心中的希望如烟花般破碎,他喃喃自语道:“怎会如此......”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但眼下的李靖,身无分文,又无其他安身之所,为了能够生存下去,也只能暂且按下心中的失落与不满。他强挤出一丝笑容,恭恭敬敬地叩谢杨素的“恩赐”:“多谢越王殿下,草民定当尽心尽力。”

    杨素见状,面无表情地挥了挥手,随即吩咐下人:“带他去找个房间住宿,莫要在这碍事。”

    下人得令后,应声道:“是,王爷。”便带着李靖穿过曲折的回廊,来到了一处偏僻的小院。小院中房屋简陋,杂草丛生,与李靖心中所期望的待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李靖忍不住长叹一口气:“哎,这难道就是我的命运吗?”这让他不禁再次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与忧虑,可在这举目无亲的越王府中,他也只能无奈地接受现实,跟着下人走进了那间将为他暂时遮风挡雨的房间。

    等到李靖跟着下人离开之后,杨玄感眉头紧蹙,满心的疑惑不解如同乱麻般交织在心头。

    他再也按捺不住,走到父亲杨素面前,急切地开口问道:“父亲,李靖当年不过十二三岁,便已在众人面前展露非凡大才,您今日为何要这般对待于他?难道不觉得如此会错失良才吗?”

    杨素听后,先是沉默不语,而后重重地叹了一口气。他那饱经沧桑的脸上,此刻写满了忧虑与无奈,目光深邃得仿佛能穿透重重迷雾,缓缓开口说道:“玄感啊,你还是太过年轻,考虑事情不够周全。你想想,韩擒虎何等人物?那也是战功赫赫、威名远扬之辈,连他那里都容不下李靖,我这里又怎敢轻易收容他?

    李靖如此惊世大才,倘若我对他予以重用,必然会引起天子的猜忌。如今咱们在朝堂之上已然位高权重,本就备受瞩目,稍有不慎,便会招来灭顶之灾,行事不得不万分谨慎啊。”

    杨素顿了顿,目光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稍作停顿后,又接着说道:“但是,李靖此人对兵法的痴迷和热爱,我也是看在眼里。我让他当这行军司马,虽说只是个闲职,可也能让他有机会饱读兵书,研究兵法。如此一来,也算是没有亏待于他。只是这其中的分寸和利害关系,你定要细细思量,明白为父的苦心啊。”

    杨玄感听着父亲的一番话语,微微颔首,目光中原本的不解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明悟。

    他郑重地点了点头,说道:“父亲,孩儿明白了您的良苦用心。咱们杨家如今身处高位,确实得处处小心,稍有差池,便可能给家族带来灾祸。

    您如此安排,既是为了家族安危着想,也是给了李靖一个暂时的容身之所。”杨玄感的语气坚定而诚恳,仿佛在这一刻真正理解了父亲肩头所扛的重担和做出决策的艰难。

    越王杨素轻轻地抬起手,缓缓地摸了摸下巴上那花白的胡子,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深邃与睿智,他微微眯起眼睛,若有所思地说道:“玄感啊,为父观这李靖,绝非池中之物。他目光坚定,胸有丘壑,若日后得遇机缘,假以时日,其成就必定不亚于我。

    你平日里可多与他走动走动,相互交流切磋。他的兵法谋略、治国之见,定能让你开拓眼界,增长见识,必能使你受益匪浅。”

    杨玄感听闻父亲这番话语,不禁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郑重之色,回应道:“父亲所言极是,孩儿也觉得李靖兄才华出众,定有非凡之处。”

    杨素微微颔首,顿了顿,接着又神色严肃地叮嘱道:“但是玄感,你需注意,在与李靖交往的过程中,在他生活上切不可给予特殊照顾。

    一来,我等身处高位,行事需遵循规矩,不可因私废公,以免落人口实,给家族招来祸端;

    二来,李靖此人性格刚毅,自尊心极强,若对其生活特殊照顾,恐会引起他的反感,反倒不利于你们之间的交往。

    你要以真心相待,平等相交,方能赢得他的信任和情谊。你可明白?”

    杨玄感连忙恭敬地应道:“父亲放心,孩儿明白您的深意,定会谨慎行事,照您说的去做。”

    待杨玄感离开之后,杨素独自在书房中静坐,微微闭起双眸,细细思索了一下朝中大臣的儿孙们。他眉头时而紧蹙,时而舒展,心中暗自掂量着。

    过了许久,他缓缓睁开眼睛,喃喃自语道:“如今这朝堂之中,除了宇文化及的儿子宇文成都,那小子武艺高强,勇猛无比;李虎的儿子李渊,为人圆滑,颇有谋略;伍建章儿子伍云召,也是能征善战之辈。还有我自家的杨玄感,也算得是个大才。”

    杨素轻轻叹了口气,脸上的神情愈发凝重,似乎在为这复杂的局势和未知的未来而忧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