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锦捻起灰烬,放在鼻尖轻嗅,一股刺鼻的油味混杂着草木灰的味道,让他心中更加确定了自己的猜测。这场火,是人为的。
接下来的几天,孔锦一边安抚受灾的村民,一边暗中调查火灾的起因。他走访了周围的邻居,仔细询问了事发当天的细节,终于找到了几个目击证人,他们都指证看到了郑同窗鬼鬼祟祟的身影在田边出现。
掌握了足够的证据后,孔锦将郑同窗告上了官府。最终,郑同窗承认是自己因为嫉妒孔锦的新耕种方法,所以故意放火烧毁了田地。
这场风波过后,孔锦并没有气馁,他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知道,改革的道路注定充满坎坷,但他不会放弃。他决定继续讲学,将现代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
这天,孔锦又一次站在了村子广场的讲台上。台下,村民们窃窃私语,有些人对孔锦仍然心存疑虑,有些人则对他的新知识充满了好奇。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是……”孔锦刚开口,郑同窗的声音就从人群中传来。
“孔锦,你又来妖言惑众了!你那些歪理邪说,只会害了大家!”郑同窗虽然被惩罚,但心中对孔锦的怨恨却丝毫未减。
人群中一阵骚动,一些村民也跟着附和起来。
“是啊,孔锦,你还是别讲了!”
“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孔锦神色不变,他早就预料到会有人出来捣乱。这一次,他提前安排了几个支持他的同学维持秩序。
“大家静一静!”几个同学站出来,大声说道,“孔先生的知识对我们很有帮助,我们应该给他一个机会!”
在他们的努力下,人群逐渐安静下来。孔锦感激地看了他们一眼,继续说道:“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是……”
郑同窗见自己的计谋失败,心中恼怒不已。他趁人不注意,悄悄地溜到孔锦身后,想要故技重施,再次破坏他的讲学。
然而,孔锦早有防备。他眼角的余光瞥见了郑同窗的动作,不动声色地侧身避开。郑同窗扑了个空,狼狈地摔倒在地上。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哄笑,郑同窗羞愧难当,灰溜溜地逃走了。
孔锦没有理会他,继续他的讲学。他深入浅出地讲解着现代农业工具的改进,从犁的改进到灌溉技术的革新,他侃侃而谈,将现代知识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孔锦,你这是在胡闹!”钱夫子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走到孔锦面前,“你这些奇技淫巧,是对传统工匠的不尊重!”
孔锦看着怒气冲冲的钱夫子,手中的木棍指向远处新打造的、结合了现代力学原理的曲辕犁。“夫子,尊重并非墨守成规。匠人精神在于精益求精,不断改进,而非抱残守缺。”他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你这是强词夺理!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岂容你随意更改!”钱夫子吹胡子瞪眼,手中的拐杖重重地敲击着地面,发出“咚咚”的响声。
孔锦没有直接反驳,而是从随身携带的布袋里掏出几个小巧的农具模型。这些模型是他精心制作的,精确地展现了现代农具的结构和原理。“夫子,您请看,”他拿起一个改良后的犁头模型,“传统的犁头笨重,费力,而这个犁头,我借鉴了现代力学原理,增加了弧度和倾斜角,不仅能更深地翻土,还能减少耕作时的阻力,提高效率。”
他一边讲解,一边示范着模型的使用方法。一些原本持怀疑态度的村民开始被吸引,他们围拢过来,仔细观察着孔锦手中的模型,眼中流露出好奇的神色。
“这…这真的能行吗?”一个村民忍不住问道。
“当然可以,”孔锦自信地回答,“我已经用新的犁头耕作了一块试验田,收成比以往提高了两成!”
这个数据一出,人群中顿时炸开了锅。两成!在农业生产力低下的古代,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一些原本犹豫不决的村民开始动摇,他们对孔锦的新方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钱夫子见村民们被孔锦说动,心中更加不满。他指着孔锦手中的模型,厉声说道:“这些都是奇技淫巧,不切实际!真正的耕作,需要的是经验和技巧,而不是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孔锦笑了笑,他知道光靠模型和数据还不足以说服所有人,尤其是像钱夫子这样顽固守旧的人。“夫子,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不如我们去田里看看,实际操作一下,如何?”
他看向远处那块用新犁头耕作过的试验田,眼神中充满了自信。钱夫子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他倒要看看,孔锦的这些新方法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向田边走去。孔锦走在前面,钱夫子紧随其后,村民们则簇拥在他们周围,议论纷纷。
到达田边后,孔锦拿起一把新的犁头,熟练地开始耕作。他动作流畅,毫不费力,新犁头在田地里划出一道道笔直的犁沟,翻起的泥土又松又软。
村民们看得目瞪口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高效的耕作方式。就连一直对孔锦抱有成见的宋铁匠也忍不住赞叹道:“这犁头…真是好东西啊!”
钱夫子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也不得不承认,孔锦的新方法确实比传统方法要先进得多。他看着孔锦忙碌的身影,心中五味杂陈。
就在这时,人群中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一派胡言!你这是在亵渎土地!”冯举人分开人群,大步走了过来,脸上带着不屑的表情。他指着孔锦,厉声说道:“你这些歪门邪道,只会破坏土地的灵气,最终导致颗粒无收!”
孔锦停下手里的动作,直视着冯举人,正要开口反驳,却见一个村民站了出来,指着冯举人身后的良田,高声问道:……孔锦停下手里的动作,直视着冯举人,正要开口反驳,却见一个村民站了出来,指着冯举人身后的良田,高声问道:“冯举人,您的田地年年歉收,可是用了老祖宗传下来的方法?怎么不见灵气保佑,反倒我家用了孔大人的新犁头,今年收成比往年好了一倍不止!”
这村民名叫赵老三,平日里老实巴交,今天却像是换了个人似的,语气中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他家的田地和冯举人的田地相邻,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冯举人脸色一僵,他没想到会被一个平日里默默无闻的村民当众揭短。他支吾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这…这是意外!今年雨水不足,所以…”
“雨水不足大家一样,为何孔大人的田地就能丰收?”赵老三步步紧逼,不给冯举人留丝毫颜面。周围的村民也纷纷附和,他们早就对冯举人颐指气使的态度心生不满,如今看到他吃瘪,心中暗爽不已。
冯举人被问得哑口无言,他恼羞成怒,指着赵老三骂道:“你个刁民!竟敢顶撞我!”
“我说的都是实话!”赵老三毫不畏惧地回瞪着冯举人,“孔大人的新方法,大家有目共睹,谁好谁坏,一目了然!”
孔锦看着这一幕,心中暗自点头。他知道,想要改变人们的观念,光靠自己一个人是不够的,需要更多像赵老三这样敢于质疑、勇于尝试的人。
钱夫子在一旁冷眼旁观,他虽然对孔锦的新方法仍然心存疑虑,但也意识到,时代在变,一味地墨守成规只会让自己被淘汰。他深深地叹了口气,转身离开了田边。
郑同窗看到形势不对,悄悄地溜走了。他一直嫉妒孔锦的才华,处处与他作对,如今看到孔锦的新方法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心中更加不是滋味。他的离开,反而让一些原本犹豫不决的同窗安心下来,他们开始认真地听孔锦讲解新农具的使用方法。
孔锦拿起改良后的锄头,继续讲解道:“这把锄头的设计也借鉴了现代人体工程学原理,能够更加省力,减少劳动强度……”他一边讲解,一边示范着锄头的使用方法,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赞叹声。
太阳渐渐西沉,金色的余晖洒在田野上,给一切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芒。孔锦放下手中的锄头,看着围在自己周围的村民,心中充满了希望。他知道,他的努力没有白费,新的理念正在逐渐深入人心。
“今天就到这里吧,”孔锦对村民们说道,“明天我会继续给大家讲解其他的新农具。”
村民们纷纷点头,他们对孔锦的新方法充满了期待。赵老三走到孔锦面前,感激地说道:“孔大人,谢谢你,你的新方法,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孔锦拍了拍赵老三的肩膀,微笑着说道:“不用谢,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就在这时,一个略带沙哑的声音从人群外传来:“孔大人,我想请你到我家看看,我的田地……”
说话的是村里的宋铁匠,他平日里沉默寡言,专心打铁,很少参与村里的事务。孔锦对他印象不深,只知道他家境贫寒,田地也不多,收成勉强能糊口。
“当然可以,”孔锦欣然应允,“宋铁匠,明天一早我就去你家看看。”
送走了村民,孔锦回到家中,妻子已经备好了晚饭。昏黄的灯光下,妻子温柔的眉眼让孔锦感到一阵温暖。他将今天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妻子,妻子静静地听着,时不时点头附和。
“夫君,你的努力没有白费,我相信,总有一天,大家都会理解你的。”妻子柔声说道。
孔锦握住妻子的手,心中充满了力量。他知道,这条改革之路注定充满荆棘,但他不会放弃。
第二天一早,孔锦便带着新农具来到了宋铁匠家。宋铁匠的田地贫瘠,杂草丛生,一看就知道收成不好。孔锦仔细观察了田地的土质和周围的环境,然后向宋铁匠讲解了如何改良土壤,如何选择合适的作物,以及如何使用新农具提高效率。
越来越多的村民围了过来,他们原本只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但听着孔锦深入浅出的讲解,渐渐地被他的新理念所吸引。一些原本将信将疑的村民,也开始认真地思考起来。
“孔大人,你说的这些,真的有用吗?”一个村民问道。
孔锦指着赵老三的田地,说道:“赵老三家的田地,和你们的田地一样,都是贫瘠之地。但他使用了我的新方法,今年的收成比往年好了一倍不止。眼见为实,你们自己判断吧。”
村民们纷纷看向赵老三的田地,金黄的稻穗沉甸甸地垂下来,在阳光下闪耀着丰收的光芒。他们心中原本的疑虑,也渐渐消散了。
钱夫子站在人群外,脸色阴沉。他看到越来越多的村民围着孔锦,心中感到一阵不安。他知道,孔锦的理念正在逐渐深入人心,如果再不加以阻止,后果不堪设想。
“哼,不过是些雕虫小技,也值得如此大惊小怪!”钱夫子低声嘟囔着,转身离开了。但他并没有放弃,他决定下一次要更严厉地阻止孔锦,扞卫他心中传统的权威。
接下来的几天,孔锦继续在村里讲学,示范新农具的使用方法。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接受他的新理念,积极尝试新的耕作方式。孔锦的改革,如春风般吹拂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带来了一丝新的希望。
一个晴朗的早晨,孔锦再次来到村里的晒谷场,准备给大家讲解新的灌溉技术。村民们早早地就聚集在这里,等待着孔锦的到来。
孔锦环顾四周,看到一张张充满期待的面孔,心中充满了欣慰。他清了清嗓子,正要开口讲解,却看到钱夫子大步朝他走来,面色不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