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零章 周瑜之死(2)
作者:高瞻非   马谡别传最新章节     
    为了帮助戈定策反戈平,太史慈又许下很多好处,他可是下了血本,很多承诺,都是他自掏腰包。

    太史慈希望戈定能成功说服戈平,一旦藉此机会打破合肥城,他肯定获得首功,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但近日来,因为孙权在等待程普的援军,两军都在养精蓄锐,苦于没有让戈定兄弟两个在战场上会面的机会。

    一听孙权要派人出战张辽,太史慈作为江东宿将,自然不甘落后,错过让戈定兄弟见面的机会,第一个站出来请战。

    张辽武功高强,孙权手下虽然将领云集,但能够与张辽单挑而不落下风的并不多,太史慈算得上一个,自然是迎战张辽的理想人选。

    张辽领三千军马搦战,孙权死要面子,不让倚多为胜,让太史慈也领三千军马迎战。

    三通鼓罢,曹军阵中,门旗两开,张辽全身披挂,立于阵前。

    太史慈领军摆开阵势,挺枪骤马邀战张辽。

    张辽挥刀来迎,两将战有七八十合,不分胜负。

    两人这次出战,都是另有目的,并没有恋战,勒马回到自己阵前,不约而同地麾军混战。

    混战之中,因为双方都在有意无意地创造机会,戈平与戈定顺利会面,两人很快就达成了一致协议,戈平同意做内应,但要求戈定一起入城协助。

    戈定对太史慈的承诺极为动心,因为他深知太史慈是一个重信守诺之人,绝不会虚言相欺,特别希望这次里应外合能够偷袭合肥成功。

    因此,他想也没有想就答应了戈平的要求,商定好接应的时间以后,戈定直接让手下队率回去报告太史慈,自己混进了曹军之中。

    两军酣战良久,虽然打得热闹,因为双方都很克制,伤亡并不大。

    城楼上接应的蒋济,眼看太史慈的援军即将到来,就鸣金收兵,在城头的弓箭手的掩护下,张辽顺利回到城中。

    太史慈这次与张辽单挑,并没有占住上风,混战之时因为军卒不如张辽守下强健,还吃了一些小亏,非常郁闷地收军回营。

    太史慈才准备回报孙权,戈定手下的一个队率前来报告,告知戈定经随戈平进入合肥城,相约明晚四更,打开城门放太史慈进入。

    太史慈一听这个消息,心中大喜!不敢怠慢,连忙进入中军帐中,顾不得回报战况,向孙权说道:

    “某手下有一名百人将,姓戈,名定,与张辽手下养马的亲随戈平,是同族兄弟,这次交战两人相遇,他趁机说服族兄为内应,相约明晚四更时分,举火为号,打开城门,让我请引兵为外应。”

    孙权一听合肥有打破的希望,心中暗喜,但他也不能轻信,就想把戈定叫过来,好生盘问一番,核实了情况以后再做计较,就问太史慈道:

    “戈定何在?”

    太史慈答道:“戈定已混在曹军中进入合肥城中去了,未将愿乞五千兵前去接应。”

    孙权因为并不知道戈定其人,也拿不准此事的真假,就向身边的几个谋士问道:

    “诸位以为如何?”

    诸葛瑾站起来说道:“张辽多谋,恐有准备,不可造次。”

    太史慈立功心切,对戈定这个同乡非常信任,坚执要前往接应。

    孙权也因久攻合肥不下,不想错失这个难得的机会,遂令太史慈引兵五千,去为外应。

    戈定因为是同乡,被太史慈引为心腹,当日杂在军中,随戈平进入合肥城中。

    一进入合肥城中,戈平就和戈定摊牌了,反过来要策反戈定,但戈定想起太史慈的恩义,坚决不从,就被张辽派人软禁起来。

    当夜四更,张辽便派人在城门内放起一把火,让众军皆叫道:“反了献城!”,并大开城门,放下吊桥。

    果然,城门外鸣锣击鼓,喊声大震。太史慈见城门大开,只道戈定内应成功,挺枪纵马率先而入。

    太史慈堪堪走进城门,城上一声炮响,乱箭射下,太史慈身中数箭,他翻身回马便走。

    背后张辽、蒋济领军杀出,江东兵马折其大半。

    张辽趁胜追击,一路追杀,幸得孙权安排陆逊、董袭及时接应,救了太史慈回营。

    孙权见太史慈身带重伤,心中伤感,张昭因为军粮快要告罄,趁机请孙权罢兵。

    孙权虽然心有不甘,但因为出兵日久,士卒疲惫不堪,军粮难以为继,遂收兵下船,回到江东。

    孙权命军队休整,听闻太史慈昏迷不醒,恐重伤不治,就派张昭前往太史慈营地探视病情。

    太史慈本来昏睡不醒,张昭进去后,他忽然清醒过来,听张昭转达了孙权的问候以后,叹道:

    “大丈夫生于世上,应当带三尺长剑,以升于天子阶堂。如今所志未从,奈何却要死啊!”说完不久,太史慈就去世了,年仅四十一岁。

    孙权闻太史慈病死,伤悼不已,命厚葬于南徐北固山下,养其子太史亨于府中,继承父亲的职位。

    孙权合肥兵败,又折损了太史慈,心中烦闷,一个人在书房反省自己,总觉得并没有做错什么。

    孙权反过来盘点赤壁大战以来的收获,不由大吃一惊,他领军征战一载有余,说是大获全胜,实际上是一无所得!

    因为赤壁大胜以后,他得到的无非是曹营中的一些粮草和军械,但他十万大军征战一年有余,消耗的粮草军械可不是小数目,那些战利品早就被消耗一空。

    至于攻城略地,不要说他在合肥一无所获,就是周瑜在江陵征战数月之久,也是功亏一篑,为刘备做了嫁衣!

    想到这些,孙权不由对自己的战略布局产生了一丝怀疑。正在自责之时,人报鲁肃求见,孙权连忙请入书房,问其来意。

    鲁肃道:

    “公瑾因主公在合肥久战不胜,因病体不能亲自前来效力,特举荐一人以助主公,但人到合肥之时,刚好主公已经回军,错过了与主公汇合的时间。此人上通天文,下晓地理;谋略不减于管、乐,枢机可比肩孙、吴。往日一直在公瑾帐下听用,他多用其言,孔明亦深服其智,现已到来帐外,主公何不重用!”

    孙权一听是周瑜所举荐的,心下先有三分不喜,但也不能不见,便问此人姓名。

    鲁肃回答道:“此人是襄阳人氏,姓庞,名统,字士元,是鹿门书院培养出来的翘首,人称“凤雏先生”,与“卧龙”诸葛亮齐名。”

    孙权一听是庞统,脸色变得有些阴沉,因为他早从贾华和宋谦那里得到的情报,庞统从荆州来到了江东。

    庞统在荆州的名声不小,孙权自然希望他来投奔自己,谁知道他左等右等,等来的消息是:庞统已经前往潘阳湖,留在周瑜的军营里。

    已经两年过去,周瑜用庞统充当法曹已久,现在忽然把他推荐给自己,先不说孙权心里本来就有疙瘩,要让孙权不起疑心,那是不可能的!

    孙权虽然心中怀疑,但也不能明着表现出来,而且还不能驳了鲁肃的面子,就强作笑脸对鲁肃说道:

    “孤亦闻其名久矣。既然来到这里,子敬可速请来相见。”

    鲁肃一见孙权发出了邀请,本来也看好庞统,连忙亲自出去,把庞统领进来,引见给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