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两级反转,武松鲁智深扩军
作者:髙乐   北宋:只手挽天倾,我助弱宋开疆最新章节     
    临安方面。

    武植走后没两日,陈建便开始怀念武植在世的日子了。

    诚然,方腊之患已消,战争结束。

    可留下的烂摊子却委实太大了。

    战火对东南的创伤暂且不提,仅是宋江和方腊的残部便够陈建喝一壶的,千头万绪,焦头烂额之余,忍不住开始怀念武植在时。

    奈何,武植已经回京,且听说都不是兵部的人了。

    咋整?

    还能咋整,拼命干呗。

    首先要解决的,是宋江和方腊两部兵马卸甲归田的问题。

    朝廷不需要他们这些兵马,也养不起他们这些兵马。

    所以,大部分人必须卸甲归田。

    好在现下宋江和方腊均是戴罪之身,早就被陈建圈禁起来了,只等诸事皆定,便押解两人及两军高层入京受审。

    少了这两个领头羊搅屎棍,此事虽繁琐,却也还算顺利。

    方腊所部,因是被逼投降,自知讨不到什么好处,故绝大多数人都发自内心的想要平安归田。

    宋江所部倒是有些麻烦,这帮贼寇到现在还想着娶城里的大家闺秀的,见什么好处落不到就要被打发走了,自然不甘愿。

    奈何原本的八万众现下只剩一半,能领头的也大多被看押起来,关键陈建手里还有一二十万正规军呢,于是虽然不甘愿,可也只敢小打小闹,很快便被陈建打的没了脾气,只能生受。

    表面上看起来,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可见陈建还是很有能力的。

    却没有留意到,此刻的武松和鲁智深却因归田令抓了瞎。

    陈建并没有对两营下发归田令,可两营士卒却在得知归田令后人心浮动起来。

    他们几乎全部都是老实本分的人,被逼无奈上了梁山,可朝思暮想的还是回家种田,跟妻儿老小一起生活。

    没有归田令还好说,军规在那摆着,他们没有任何想法。

    有了归田令就不一样了,为什么人家都能回家?我们不能。

    面对如此朴素的想法,武松和鲁智深感同身受,虽然心中极其不舍,可还是在征集了大家伙的意愿后,跑去向陈建请归田令。

    好在兄弟俩虽然是一根筋,陈建却是老辣。

    他心里很清楚武松和鲁智深手底下这六千人的作战能力,更清楚这两营士兵对武植的重要性。

    于公于私,他都不可能同意两营士兵卸甲归田。

    于是,当场严词拒绝,不给武松和鲁智深任何机会,直接给扫地出门。

    陈建不点头,所有人便不能走,走了就是逃兵,按律当斩。

    眼看着兄弟们虽然认命,然却日渐消沉,武松和鲁智深心急如焚。

    恰此时,之前酒后心血来潮的荒唐决定起了奇效。

    随着营中兄弟相继接到那些因伤致残回家者的信件,大家这才知道,武松和鲁智深竟然不声不响的办了这么一件大事。

    天啊,五万亩荒地,偌大个农庄,管吃管喝管住,还有银钱拿,天底下竟还有这等好事。

    为什么伤残的不是我啊。

    当此之际,大家伙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反转。

    而至从后续的信件中得知,那些阵亡兄弟的家属都被接了去后,再也无人想要归田了。

    回去干啥,继续被贪官污吏欺负苟活吗,守着那三亩地,又能过上什么好日子。

    可留下来当兵就不一样了。

    跟着武松和鲁智深,军饷丰厚还不用交税。

    一人拼命,全家吃饱喝足。

    万一死了,妻儿老小一辈子都有保障。

    残了更好,直接能去享福了。

    天啊,天底下竟还有如此划算的买卖,傻子才归田。

    几乎一夜之间,前所未有的向心力凝聚成型。

    武松和鲁智深狂喜过望,然却不明所以,又不好意思问,于是再次找到了陈建。

    武植走之前便交待好了,遇事不决,可以去找陈建。

    陈建听完两人叙述,愣了半晌,惊叹道:“你们这哥哥,好大的手笔,好厉害的手段,几十万两而已,竟买到了军心,啧啧,太可怕了。”

    见武松鲁智深依旧不解,便即深入简出的解释了一番,而至两人恍然大悟,紧接着略一沉吟,拍板道:“很好,你二人立刻回营,准备扩军。嗯,每营扩至六千人,全部从方腊所部中招,宋江所部一个不要,你们哥哥招兵练兵的手段你们都还记得吧,原样照搬,不可有丝毫折扣,更不得有丝毫更改。”

    便这般,兄弟俩晕乎乎的离开了制置使府,被赶鸭子上架般的开始了新一轮的招兵练兵之旅。

    万幸武植当初招兵练兵之际,兄弟俩几乎全程跟着,对武植的思想也已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此刻照猫画虎,想来应该可以应付。

    不过,为求稳妥起见,兄弟俩还是第一时间给武植写了封信寄送往汴京。

    此时的武植还没收到信,对这些反转自然无从得知。

    此刻,其正端坐堂上,一边审阅状纸,一边听着那美妇人哭诉。

    美妇人名叫杨翠翠,其夫死于三年之前,去年却诞下一子。

    若在21世纪,倒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然在这宋时,却是千夫所指的对象。

    其状告的,自不是千夫所指,而是孩子生父,先夫义弟,徐百。

    诉状中言,徐百强奸了杨翠翠,拒不认罪。

    杨翠翠丧夫之后便即寡居,故无人证,也无物证。

    因咽不下这口气,更为了自己的清白,其选择将孩子生下来,欲通过滴血认亲证明徐百强奸了她。

    看到这里,武植已经无语了。

    心说小说话本,封建愚昧害死人啊。

    竟还真有人相信滴血认亲?

    这不,孩子生下来了才知道,所谓的滴血人情纯属无稽之谈。

    于当下而言,唯有抵骨认亲才有一定的说服力,而且还要建立在死者骨头状态良好的前提下,若是已经坏死,仍旧无用。

    所以,想要滴骨认亲,要么徐百有直系亲属近日死亡,要么从徐百身上取下一根骨头。

    很显然,官府在没有任何证据支撑的前提下,并不能要求徐百自残身体。

    于是,孩子都过了周岁,可杨翠翠依然没有任何办法证明徐百强奸过她。

    而她本人,却在这两年状告的过程中被千夫所指,万众唾骂。

    幸得其心理素质强大,不然早就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