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看到头发逐渐花白的朱棣,话语最终还是软了下来,目光诚恳的看着朱棣,眼神中透出一丝哀求:
“爹,别再斗下去了,您心里面还认为我们是一家人,可现在哪里还有个一家人的样子,收手吧!爹”
朱高炽恳切的言辞让朱棣也有些动容,可要是就这么放过这些作乱的逆子,自己活着还好说,等到他死了,朱家这几个兄弟会打成什么样子,大明会被他们祸害成什么样子,朱棣都不敢想。
一旁的姚广孝站了出来:“陛下,太子所言情真意切,更何况民间百姓兄弟之间也会争吵,情急之下动手也是常有的事,
诸位王爷都是一家人,一家人在一起难免会有些摩擦争执,有些事过去了就让他过去吧,
陛下身为父亲,局面闹成这样固然有责任,但今后只需多加引导罢了,
要是百姓家里的一家之主碰上这样的事情,早就把这些做儿子的打的不成人样了。”
姚广孝的一番话给了在场所有人一个台阶,
对于朱棣,他用民间打孩子的话语把朱高炽先前指责朱棣挑拨他们兄弟关系的话圆了过去,把这件事变成了父亲教导儿子不严。
对于汉王赵王等人的行为,也被他定性成了一家人之间的摩擦,只是因为他们都是王爷,权高位重,才比寻常人家看起来阵仗大,
到了朱高炽这边,不仅仅帮他圆了先前说话之中的大不敬,还巧妙地抬了一波朱高炽。
朱棣听了姚广孝的话,脸色稍有缓和,看着跪了一地的儿子,又抬起头看着朱高炽和朱高煴,二人虽然站着,但都神情悲切,尤其是朱高煴,双眼无神的盯着朱瞻泽的屋子。
朱棣的心里突然一阵绞痛,他们都是自己的儿子,是天底下最尊贵的人,本该享受着荣华富贵,无忧无虑,
但自从自己在北平起兵,一切都变了,兄弟相残,叔侄相杀,就连他这个做父亲的,对于儿子也不敢百分百信任,这是何其的可悲!
在北平的时候朱高煦和朱高燧两人陪着朱棣进山打猎,老大留在家里处理北平的政务,老四则是一个人呆在屋子里不知道在搞什么,等到他们父子三人打猎回来,自诩厨神的朱高煴跑过来做出一大桌子菜,一家人坐在桌子前其乐融融的场景。
朱棣回想起这般景象,恍若隔世的他眼角微微酸涩,什么时候一家人都没有坐在一起吃过一顿饭了,
自从他起兵后,就是南征北战,等到杀进了南京城,他的这些个儿子又纷纷开府建衙,就算是见面了,也都是唇枪舌剑,为了权力争个你死我活。
朱棣长叹一声,缓缓地开口,声音颤抖着说道:
“千错万错都是朕一人之过,走吧,去你爷爷的坟前,咱们这些个不孝子孙再去看看他老人家!”
众人纷纷跟着朱棣前去,只有姚广孝和朱高煴还留在原地,
平日里想祭拜朱元璋,即使是朱棣也要提前知会大宗正一声,朱高煦他们等人也不是说想去就去的,必须要朱棣同意才可以,
而姚广孝这些臣子,只有在重大节日或者祭祀的时候,才能陪同前往,所以他很自觉的就站在了原地。
但他看着朱高煴一动不动,伸手悄悄的推了他一把,朱高煴这才如梦初醒的跟上了大部队。
太祖陵离皇宫较远,一行人骑马到了下马坊,这也能看出来朱元璋的霸气,
下马坊两面匾额上赫然横刻着\&诸司官员下马\&六个大字。
当年为了表示对孔夫子的尊敬!孔庙大门口不远处就有类似的下马石:“文官下轿、武官下马。”
但老朱的规矩显然更加嚣张:
下马坊距离太祖陵最后的陵宫换算成现在的距离,还有足足三公里,所有的皇亲国戚、文武百官,不论男女老少到此都必须下马下轿,步行进入
以显示太祖陵的肃穆和对陵寝的尊崇!
朱棣下马率领众人步行前往太祖陵,一路沉默,四周只剩下风拂动草木的沙沙声。
朱高炽默默地跟在朱棣身后,眼中带着忧虑,似乎想要开口劝慰,几次张了张口,却又犹豫再三。
一路行至陵前,朱棣抬头看向这座气势恢宏的太祖陵墓。
肃穆而庄严的氛围令在场的众人皆低头屏气。
朱棣深吸一口气,缓缓跪下,叩拜九次,随后长跪不起,面容悲戚,低声道:
“爹,我们这些不肖子孙来看您了!”
话音落下,众人心头一颤,纷纷跪拜在地,朱高煦、朱高燧也满面悔意。
朱高炽神情哀伤,默默地叩首。
朱瞻基则是浑身发抖,头也不敢抬。
只听朱棣继续道:
“这些年,儿臣因争权夺势,不惜手足相残,家人失和,父皇若在天有灵,怕是早已心生不忍……”
“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等我下了阴曹地府,您怎么罚我都认,可您看看这些孩子们,别让他们……别让他们走了我的老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