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三杨的担心。
作者:八云云云昀   燕王朱棣!你忘了你爹的规矩了吗最新章节     
    几日之后,随着朱高煴对工部改革的强力推进,京城内外的局势愈加紧张。

    工匠待遇的提高,户籍制度的变革,特别是对那些腐败官员的严厉打击,已经引发了朝堂上的一场风暴。

    越来越多的官员开始感受到来自朱高煴的威胁,

    尤其是在他计划推动的户籍改革——允许工匠脱离“工籍”

    更是让他们难以置信!

    朱高煴本身就是这套体系的最大赢家!

    现在反过头给自己挖坟?

    这是不过了?

    疯了?

    这一日,几位三杨忍不住前来找朱高煴,试图通过求情来化解当前的危局。

    三杨这些日子并不好过,上有朱高煴带着锦衣卫四处抓人,下有官员诉苦求情,他们夹在中间就算了,

    主要是摸不清朱高煴的套路,不知道这位天马行空的魏王爷到底要干什么!

    他们被张玉安排在一处偏僻的院落内,等待朱高煴的召见。

    ……

    “魏王殿下,您这几日的举动已经让朝堂风声鹤唳,恐怕已经没人能挡得住您的力量了。”

    一位脸色苍白的杨荣缓缓地说道,抬头看向朱高煴,他的眼中闪烁着一丝不满,却也有几分迫切。

    杨荣话语中给朱高煴挖了一个坑,也是在试探朱高煴的底线,看看他是不是真的对皇位有了不该有的想法!

    “那些贪腐的官员是他们罪有应得,但王爷为何要让那些匠人改变户籍?”

    “若是王爷执意如此,恐怕顷刻间我大明朝就要天下大乱了!”

    一旁的杨溥声音颤抖,

    “他们这些官员可以重罚,但关于您要推行的户籍改革,这实在是太过冒险了。”

    朱高煴冷冷地凝视着他们,目光锐利如刀,

    “罚?你们是不是觉得我是为了争权夺利,才把这些人下狱?”

    三杨互视一眼,低头不语,心中满是焦虑。

    他们清楚,自己此番前来,除了为那些关在天牢的大臣求情,更重要的就是摸清楚朱高煴的想法。

    “魏王殿下,若是继续下去,工匠的户籍一旦放开,整个朝堂的根基恐怕都会被动摇。”

    “这是取乱之道啊!”

    杨士奇终于忍不住开口,语气愈加急切,

    “这些匠人不过是社会的最底层,他们若脱离工籍,便意味着与读书人,农民平起平坐。

    这不是一场改革,这是取乱之道!”

    “更何况给工匠变了户籍,戏子变不变?商人变不变?”

    “人心似水啊王爷!”

    朱高煴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光,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质疑的力量:

    “你们所谓的‘根基’,不过是腐朽不堪的树根罢了。

    若不打破这层腐朽的束缚,如何能迎接大明的未来?”

    “你们亲眼看看那些工匠,我大明朝的顶尖人才,却连饭都吃不饱!”

    “没有他们,我大明的火器如何发展!大明的军队靠着这些破烂都能大破敌军!

    这靠的不是兵甲之利,靠的是我大明将士的性命!”

    三杨神色复杂,他们知道,朱高煴说的不错,但事情不是说出来就能做到的!

    而他如今推动的改革,已经不仅仅是改变工匠的地位,背后深藏的则是对整个大明体制的挑战。

    “但是,魏王殿下,您若真将这些卑贱的匠人抬高,赋予他们和我等读书人一样的身份,这将动摇整个大明的根基!”

    杨荣继续说道,语气愈发激动,

    “在这片土地上,工匠、不过是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他们的地位若得到提升,您让天下的读书人怎么想?让辛苦耕种的农民怎么想?

    您这样做,恐怕会撕裂整个国家的社会结构!”

    朱高煴冷哼一声,声音低沉而坚定:

    “哼!”

    “说的好听,还说什么农民怎么想?”

    “他们会嫉妒工匠身份比他们高吗?”

    “都是靠双手吃饭,谁有资格瞧不起谁?”

    “反倒是你们这些读书人,你们是怕这些工匠和你们一个户籍,污了你们这些大老爷的身份!”

    他慢慢走到窗前,望着外面昏黄的天际,低声说道:

    “你们是我大明朝的臣子,是内阁的大学士,你们口口声声为了百姓,这些工匠难道不是我大明朝的百姓吗?“”

    三杨面面相觑,他们知道朱高煴说的并非空话。

    但改革户籍意味着挑战所有既得利益者,意味着权力的重新分配,意味着皇权不稳,天下大变。

    三杨也没错,古往今来,改革制度的魄力不是谁都有的,仅仅凭着一腔热血是不可能成功的,朱高煴是藩王,不成功可以回到封国,可大明的百姓经不起折腾了!

    “魏王殿下,您可知,这种改革将会付出多么惨重的代价?”

    杨溥颤抖着开口,

    “不仅是我们,恐怕整个大明都将陷入混乱。”

    朱高煴转身,冷冷扫视了一圈大臣,眼中没有丝毫怜悯或犹豫。他语气坚定:

    “改革的路上必然布满荆棘,但这条路若不走,迟早会走向灭亡。

    更何况事情也没你们想的那么糟!本王清楚你们的顾虑,但我大明不改不行,想要走出世界,军器局的匠人必然要有希望!有了希望,我大明的火器才能蒸蒸日上!

    大明的工业化之路才能走上正轨!“”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丝冷笑:

    “你们若不愿改变,便退到一旁,跟在我大哥后面,守护我大明的江山!”

    金忠此时也走了进来,低声道:

    “魏王殿下,户籍制度的改变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反对。

    数十名大臣跑到东宫和太子殿下诉苦,殿下派东厂的人传信说他会拖住这些大臣,让您不必多虑。”

    一旁的三杨听到了金忠的话,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

    “太子也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