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分档
作者:总是觉得累   重生80年代做产业最新章节     
    第22章 分档

    梁永丰喝完面前的粥,一碗鲜蟹粥随即端了上来。

    “梁老板,这粥要趁热吃味道才好!”杨主任放下碗,赶紧搓了搓手道。

    “谢谢!”梁永丰盛了一勺子粥,吹了两口气,放到嘴里,登时一股极浓的鲜味涌来,“好鲜的粥!”

    “当然啦!一只蟹才煮一碗的!”厚街公社的吴主任笑道。

    那名疍家妇女这时又从鱼篓里捞出一只螃蟹,先去掉螃蟹的鳃和肠胃,然后一纵一横各一刀,将螃蟹斩为四块。

    接着放到锅里翻炒一下,再加入滚烫的热粥煮几分钟。

    最后淋上猪油,撒上少许葱花,装碗。

    她不但严格遵循一只蟹只煮一碗粥,而且一次只煮一碗。

    这一碗粥是李主任的。

    李主任接过粥,露出一副肉疼不已的表情。

    寮步公社的杨主任吹了吹粥碗道,“今天能吃上鲜蟹粥,还要多谢李主任,我也是好久没吃过蟹粥了!什么时候李主任再请客,记得叫我!”

    李主任闻言一脸苦笑。

    不多时,两份菜也端了上来。

    趁几个人都在奚落李主任,梁永丰掏出一张10元的钞票递给了妇女。

    妇女翻着口袋给梁永丰找零。

    其他几名主任登时不愿意了,“说好了今次李主任请客的!”

    “今天是我第一次跟几位主任吃饭,怎么能让别人请客?几位主任无论如何得给我这个面子!”梁永丰把事情往面子上扯,几位主任终于不好再坚持。

    梁永丰扫了一眼李主任。

    没有人是天生的小气鬼,尤其是对于经常要在外面应酬的男人来说。

    如果人人都有个首富的爹,家里有房又有车,闲钱怎么花都花不完,谁会愿意当个小气鬼?

    小气绝大部分都是被生活逼出来的。

    尤其是那些对自己也非常“小气”的人。

    看看他们的背后,就会发现他们也许有个常年生病在床的爹,有个没有工作的妻子,还有个正在上学的孩子……

    就算现在没有这些问题,他或她也可能会有一个充满悲剧的童年,

    再说了,李主任的做法虽然对其他几个公社不地道,但是对梁永丰来说,却是再好不过。

    这种行为,梁永丰必须鼓励,怎么会由得他们打击?

    李主任冲梁永丰投来一抹感激的目光,脑袋上的好感度一下子上升了10个点。

    饭后第二天,梁永丰开始了对各镇的考察。

    东莞发展也不全都是有利条件。

    东莞东部地区除了珠江沿岸一小段地区是平原——也就是长安、虎门那一带。

    其他和深圳陆路联系的地方,从南到北依次被白石山、大岭山、莲花山、杨屋马鞍山等一连串山脉最断。

    所以后世东莞发展最好的镇是长安、虎门,也就不奇怪了。

    另外塘厦、凤岗、清溪三个公社跟深圳之间的山相对较矮,跟东莞其他镇之间的山反而较高,可以算是深圳这一边的。

    这其中,又以塘厦的条件最好——地势平坦,而且紧邻深圳。

    所以后世塘厦的经济在各镇中也就仅次于长安和虎门。

    凤岗、清溪的山地相对较多,但是也能排到前几名。

    只从一点就可以看出他们的不同。

    长安、虎门、塘厦、凤岗、清溪等几个公社的人,自始至终根本就没来找过梁永丰。

    除了受山的影响,东莞发展还受河的影响。

    东江自北南下,纵切了整个东莞。

    东江的平均年径流量有两三百亿立方米,就算放在全国都是一条不小的河。

    按说这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

    但是广东地处亚热带,河流径流量受季节的影响非常大。

    在莞城镇上游不到10公里的石码公社,梁永丰特意打听了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夏季洪水来临的时候,东江水深可达十一二米。

    这个水深已经达到了长江下游江苏段的水平,可以直接停靠5万吨级的海轮。

    但是到了冬季枯水季节,石码公社的航道水深往往只剩下一两米。

    河道内到处都是浅滩,长期以来只能达到七级航道的水平,通航50吨以下的小船,根本支撑不了工业发展。

    反而由于地下水过于丰富,推高了在这里建设厂房的难度。

    除非下大力气疏浚河道,或者建设众多桥梁,否则这些地方很难发展起来。

    此时的东莞还没有资本搞这些大工程。

    经过对多个公社的考察,梁永丰心里给这些镇、公社大体分了三档。

    第一档是莞城、附城、万江三个镇和公社。

    这里的地要尽可能多买,买了就可以直接开工。

    第二档是厚街、寮步、大岭山等公社。

    这些公社的地暂时要少买,看情况再开发。

    第三档是石码、道落等公社。

    这些公社的地,暂时只能买一点意思一下,短时间内,梁永丰也没有开发这些地方的打算。

    时间很快过了一个多星期,梁永丰手下的队伍也扩充到500人以上。

    不少问题摆到了梁永丰面前。

    首先是后勤问题。

    之前职工的伙食都是自己解决,那时候他们人少,几个工地距离莞城镇也近,可以直接到莞城镇的小摊吃饭。

    改革开放已经开始了一年多,深圳、东莞这边发展迅速,很多小吃摊已经不受粮票限制了,摊有钱有就行。

    现在随着摊子铺开,未来还有要到附城、万江,甚至厚街、寮步等公社建厂房。

    这些地方远离县城,吃饭就成了大问题。

    而且梁永丰手下的职工都是湖南、湖北、贵州、广西这些省份的,大多数人喜欢吃辣。

    东莞本地的饮食习惯是咸香偏甜,不符合他们的口味。

    梁镇早就跟梁永丰抱怨,嘴里没味了。

    其次,梁永丰如今在东莞也是名人了。

    所谓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何况他还是个外乡人,难保没有人眼红。

    安全工作必须重视起来。

    第三,他的招商广告已经在《香港商报》上开始刊登了。

    这两天,电话铃声一天到晚响个不停。

    梁永丰的生意刚刚打开局面,不能一天到晚被电话困在屋里。

    他必须建立一个管理机构,把自己从这些简单、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