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马援平定南蛮
作者:文岳   三国前传最新章节     
    话说蜀地被平定后,军队都得胜回朝,那场面可热闹了。凉州牧窦融,麻溜地写了份贺表送上去。光武帝一高兴,就下诏让窦融和五郡太守都到京城来。窦融带着武威太守梁统、张掖太守史苞、酒泉太守辛彤、敦煌太守竺曾、金城太守库钧,屁颠屁颠地就来了。到了京城,赶紧把安丰侯凉州牧的印绶交上去。光武帝笑着把侯印还给他,当天就召见了他们,那赏赐和恩宠,简直就像不要钱似的,给得可大方了。

    没多久,光武帝就任命窦融为冀州牧,可窦融这家伙还挺会推辞,说啥也不愿意去。正好大司空李通生病辞职了,扬武将军马成先临时顶一阵子,可他干得不太让人满意。光武帝一琢磨,干脆就让窦融当了大司空,还任命梁统为大中大夫。至于凉冀二州,另外找了人去镇守。

    这时候陇蜀都平定了,西北方向也没啥事了,可就是有个叫卢芳的家伙,自称刘文伯,和匈奴、乌桓勾结在一起,时不时地就来骚扰边境,之前也没少给汉朝找麻烦。骠骑大将军杜茂他们,奉了光武帝的命令去讨伐,可打了好久都没平定。卢芳有个部将叫随昱,留守在九原,偷偷地和汉军联系,打算逼着卢芳投降汉朝。卢芳知道后,吓得带着十几个亲信就逃到匈奴去了。随昱一看,马上跑到京城投降,光武帝一高兴,封他做了五原太守,还封了镌胡侯。

    后来到了建武十六年,卢芳又跑回高柳,还派使者送来了投降书。光武帝心软,就封他做代王,让他去和匈奴搞好关系。卢芳申请到京城来,光武帝也答应了。可谁知道,卢芳走到昌平的时候,又接到光武帝的使者传来的话,让他回去。卢芳这下心里就犯嘀咕了,害怕光武帝算计他,干脆又背叛汉朝,跑回匈奴去了。没过多久,卢芳就病死了。

    这么一来,天下算是彻底太平了,光武帝高兴坏了,就开始给功臣们加官进爵。一下子封了三百六十五个功臣,外戚封侯的也有四十五个。不过宗室诸王就有点倒霉了,因为将军朱佑的一个主意,反而被降封为公侯。比如说赵王良,从广阳徙封过来;齐王章,就是刘演的大儿子;鲁王兴,是刘演的儿子过继给刘仲的,这三个人都被封为公。长沙王兴、真定王德、河间王邵、中山王茂这四个人,都是景帝的后裔,都被封为侯。还封孔子的后裔孔安为宋公,周公的后裔姬常为卫公,其他宗室封侯的,一共有一百三十七人。

    光武帝在战场上混了这么久,早就对打仗腻歪了,而且他也知道老百姓都被战争折腾得够呛,就想好好休息一下。自从陇蜀平定以后,只要不是遇到特别紧急的情况,他再也不提打仗的事儿了。

    皇太子刘强,这时候已经十多岁了,有时候在光武帝身边伺候。有一次,他好奇地问光武帝打仗的方法,光武帝一听,脸色就变了,严肃地说:“以前卫灵公问孔子关于打仗的事儿,孔子都不回答,你个小孩子问这个干啥,这不是你该操心的事儿!” 其实这也就是光武帝的一句托词,也不是啥真理。

    邓禹和贾复这两个人,挺机灵的,他们知道光武帝想偃武修文,不希望功臣们都在京城拥兵自重,于是就放下武器,开始研究学问,讲起儒家的道理来。耿弇他们也很识趣,把大将军的印绶交上去,然后就回家当列侯去了。朱佑曾经推荐贾复,说他稳重,能当宰相,光武帝就当没听见,根本不理他。不过光武帝对邓禹和贾复还是不错的,把邓禹改封为高密侯,让他吃四个县的赋税;封贾复为胶东侯,让他吃六个县的赋税。李通已经是固始侯了,又有功劳,又和皇帝是亲戚,所以能和邓禹、贾复一起商量国家大事,待遇那是相当优厚。其他的几百个功臣,光武帝就给他们发点俸禄,让他们好好过日子,不再重用他们。这么做,其实也是为了保全这些功臣,光武帝这一招,确实挺高明的。

    到了朝廷宴会的时候,光武帝就把功臣们都叫过来一起喝酒,大家在朝堂上坐得满满当当的,一个个都规规矩矩的。光武帝在宴会上,挨个问大臣们:“你们要是没遇到我,现在能干啥呢?” 邓禹站起来,谦虚地说:“我以前学过点学问,估计能当个小吏,管管文书啥的。” 光武帝一听,笑着说:“你这也太谦虚了,就凭你这品行,当个功曹没问题。” 问到马武的时候,马武大大咧咧地说:“我就是有点力气,能当个守尉,抓抓小偷啥的。” 光武帝又笑着说:“你呀,能保证自己不偷东西,当个亭长就不错了!” 这马武平时就爱喝点酒,脾气还挺暴躁,经常在皇帝面前欺负其他大臣,所以光武帝就趁机敲打他一下,让他收敛收敛。不过功臣们要是犯了点小错,光武帝也不太计较,挺宽容的。每次有远方进贡来的好吃的,光武帝也都先给列侯们,一点都不小气。所以功臣们都很感激光武帝,既敬畏他,又没什么怨言,这和汉高祖那时候相比,可真是好太多了。光武帝这胸怀和见识,确实不一般,这些做法也都是很明智的,比古人都厉害,真该好好夸夸他。

    再说骠骑大将军杜茂,还在北方守着,防备匈奴。光武帝不想再打仗了,就派吴汉他们到北方去,把边境的老百姓都迁到内地来,然后让杜茂好好修城墙,挡住匈奴的进攻。杜茂就让士兵们一边种地,一边修堡垒,一点都不敢马虎。

    可谁知道,后来因为军吏冤枉杀了人,杜茂也受到牵连,被免了职,食邑也减少了,从修侯降为参蘧乡侯。光武帝又任命蜀郡太守张堪为骑都尉,让他去接管杜茂的营地。

    匈奴听说杜茂走了,觉得有机可乘,马上就派军队进攻,一下子打到了高柳。张堪可不怕他们,带着士兵们迎头痛击,把匈奴兵打得屁滚尿流,然后赶紧写了捷报送回京城。光武帝一看,不错啊,就又让杜茂当了渔阳太守,让他管着军民。

    杜茂这人赏罚分明,公正无私,士兵们都愿意为他卖命。匈奴因为在高柳吃了败仗,不甘心,又派了一万骑兵来进攻渔阳。他们刚一进渔阳境内,就被几千个汉军挡住了,这些汉军就像长城一样,坚不可摧。匈奴兵冲了几次,根本就动不了。这时候张堪带着后面的队伍,敲着鼓就冲上来了,那气势,锐不可当。匈奴兵一下子就被冲散了,吓得撒腿就跑。这一仗下来,匈奴兵损失了四五成,从此他们就怕了张堪,再也不敢靠近边境了。

    张堪还鼓励老百姓种地,在狐奴那个地方,开垦了八千多顷稻田。没几年,这里就变得富裕起来,桑麻菽麦,长得郁郁葱葱的。老百姓高兴坏了,都编了歌来夸张堪:“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公为政,乐不可支!” 张堪在渔阳当了八年太守,这里人口越来越多,老百姓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光武帝想把张堪调到京城来当官,可还没等调呢,张堪就病死了。光武帝挺伤心的,下诏书表扬他的政绩,还赏赐了一百匹帛。

    这张堪字君游,是南阳郡宛县人,小时候就很有志气,大家都叫他圣童。他到蜀地的时候,一点都不贪心,一辈子都盖着布被子。在中兴的这些好官里面,除了杜诗,就数张堪最有名了。这也是为了表扬好官,让大家都向他们学习。

    沛郡太守韩歆,也是个直性子,说话办事都很刚正。建武十三年,大司徒侯霸死了,光武帝就提拔韩歆当了大司徒。韩歆这人有啥说啥,在皇帝面前指天画地的,一点都不隐瞒。光武帝听了有时候就不高兴,可韩歆还是改不了。结果当了两年大司徒,就被光武帝打发回家了。

    没过多久,光武帝又下诏书责备他,韩歆这人脾气也倔,一气之下就自杀了,他儿子韩婴也跟着死了。京城的人都觉得韩歆挺冤的,光武帝也听说了,就追赐了一些钱和粮食,还好好地把他安葬了。你说碰上光武帝这么个皇帝,韩歆就因为说话直就惹祸上身了,更别说其他人了。

    后来欧阳歙、戴涉相继当了大司徒,都因为犯罪被处死了,光武帝这时候也变得有点严厉了。不过光武帝这辈子干的最让人诟病的事,就是废了皇后,这可真是他的一个大污点。

    这事儿发生在建武十七年。光武帝之前立郭氏为皇后,嫡子刘强是皇太子,一家人本来过得好好的,这也过了好几年了。郭皇后又生了四个儿子,分别叫辅、康、延、焉。阴贵人也生了五个儿子,老大叫阳,老二叫苍,老三叫荆,老四叫衡,老五叫京,还有一个儿子叫英,是许美人所生的。这许美人不得宠,和光武帝在一起的时间很少,所以就生了这么一个儿子。

    在这些儿子里面,光武帝最喜欢阴贵人,有时候出去打仗,都带着阴贵人。阴贵人第一次生孩子的时候,是在元氏县,那时候跟着光武帝去打彭宠,正好怀着孕,就在行辕里把孩子生下来了,取名叫阳。这孩子长得虎头虎脑的,十岁的时候就能读懂《春秋》,光武帝觉得这孩子是个神童。其实这时候,就已经有了夺嫡的苗头了。

    建武十五年,大司马吴汉他们上书,请求封皇子,上了三次,光武帝才答应。让大司空窦融去宗庙祭告祖先,封皇子辅为右翊公,英为楚公,阳为东海公,康为济南公,苍为东平公,延为淮阳公,荆为山阳公,衡为临淮公,焉为左翊公,京为琅琊公。这是按照年龄大小封的,所以和前面说的顺序不太一样。

    皇子们受封才一个多月,光武帝就下诏书,让天下的州郡检查核实开垦的田地和户口。刺史太守们都按照诏书去做,然后一个一个地报告上来。只有陈留的官吏送上来的文件里,夹着一张纸,上面写着:“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 光武帝看到了,就问这是从哪来的,官吏说在长寿街上捡到的,不小心夹在文件里了。其实这都是因为光武帝喜欢谶语,才惹出这么个事儿来。

    光武帝看了这两句话,心里就有点怀疑,一下子就生气了,脸上也不好看了。这时候东海公刘阳,才十二岁,正好在光武帝和皇后身边伺候,他就趁着这个机会说:“河南是京城,肯定有很多皇帝的近臣;南阳是皇帝的家乡,肯定有很多皇帝的亲戚。他们的田宅肯定都超过了规定,所以不方便仔细问,就有了这句话。” 光武帝一听,恍然大悟,马上派虎贲将去追问那个官吏,官吏没办法,就把实情都说了,和东海公说的一样。

    光武帝又派谒者到河南南阳去,检查那些当官的,实地考察,免得他们徇私舞弊。不过从这以后,光武帝就更喜欢刘阳了,心里也后悔自己立太子太早了,没让刘阳当太子。这人啊,心里一旦有了想法,就难免会在脸上表现出来。郭皇后也看出来了,心里当然不高兴,所以在光武帝面前,就经常说些风凉话,话里带刺。光武帝听了,越来越受不了,最后夫妻两个就吵起来了,关系也越来越僵。

    到了十七年冬天,光武帝突然下了一道诏书,说:“皇后仗着自己的势力,心怀怨恨,多次违抗我的命令,也不能好好照顾其他的孩子,在后宫里就像一只老鹰一样凶狠。她既没有关雎那样的德行,却有吕霍那样的坏风气,怎么能把年幼的孤儿托付给她,让她来主持祭祀呢?现在我派大司徒戴涉(这时候戴涉还没犯罪)和宗正刘吉,拿着我的符节去告诉她,让她把皇后的玺绶交出来。阴贵人是乡里的好人家出身,虽然出身低微,但是我已经三年没见到她了(这两句是引用《诗经》里的话,表达思念之情)。她应该主持宗庙,成为天下人的母亲。这是一件不寻常的事,也不是国家的福气,所以大家也不用来祝贺,特此下诏书告诉大家。”

    诏书一下,大臣们都惊呆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说话。郭皇后没办法,只好把印绶交出来,搬到别的宫殿去住了。那个长得漂亮、又会讨人欢心的阴贵人,就这么轻而易举地当上了皇后,开始母仪天下了。这事儿啊,其实也挺让人觉得讽刺的。

    殿中侍讲郅恽这时候上奏说:“我听说夫妻之间的感情,就算是父子之间也很难说清楚,何况我是个臣子,怎么敢议论呢?不过我还是希望陛下能慎重考虑一下,别让天下人对社稷有什么议论,这样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啊!” 光武帝回答说:“你能体谅我的心思,我也不会做得太过分的!” 所以暂时也没换太子,还把郭皇后的二儿子刘辅封为中山王,封郭皇后为中山太后。其他的皇子,像东海公刘阳以下的,都进封为王。后来还让赵、齐、鲁三国的王爵都恢复了,这些后面再说。

    光武帝即位以后,曾经到舂陵去,亲自祭祀祖先的园庙,后来还把舂陵乡改成了章陵县,永远免除那里的徭役,就像汉高祖对待丰沛一样。到了建武十七年冬天,光武帝又到章陵去祭祖,把以前的房子修了修,看看田地和房子,还摆了酒席,和宗室们一起玩乐。不管是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能参加。

    大家喝到一半的时候,那些伯母婶子们就在一起聊天,说:“文叔(光武帝的小名,前面提到过)小时候就很老实,和人交往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脾气好,能容忍别人,也不喜欢和人争吵。谁知道他现在能这么尊贵呢!” 光武帝正好听见了,就接口说:“我治理天下,也想用柔道来治理,不会前后矛盾的!” 说着,就哈哈大笑起来。宗室们也都跟着高兴,一直玩到天黑才散席。

    过了一夜,光武帝就命令有关部门,给宗室们都建祠堂,然后就回宫了。这时候已经快过年了,很快就到了建武十八年。正月的时候没什么事,过了一个月,突然接到蜀郡的警报,原来是守将史歆,占据了成都,自称大司马,突然攻打太守张穆。张穆没办法,只好逃出城,跑到广都,赶紧写信求救。

    光武帝马上派大司马吴汉,带着臧宫、刘尚两个将领,领了一万多士兵,去讨伐史歆。吴汉到了武都,又调了广汉、巴蜀三郡的兵马,一起围攻成都。打了几十天,就把成都攻下来了,把史歆抓住杀了。

    宕渠人杨伟、朐伣人徐容这些人,本来已经被史歆拉拢了,各自聚集了几千人,和史歆一起造反。吴汉收复成都后,又坐船沿着江往下走,到了巴郡。杨伟、徐容这些人,听说汉军来了,吓得赶紧跑,最后还是被汉军抓住杀了,剩下的人都投降了,被迁到南郡和长沙去住。蜀郡又平定了,吴汉他们就回朝复命了。

    谁知道这时候南方的交址,又出事儿了。突然冒出两个蛮女,公然聚众造反,一下子就攻占了岭南六十多个城。这两个蛮女叫征侧、征贰,是一对姐妹花,是麊冷县雒将的女儿。这麊冷的读音是糜零,交址在南海边上,以前没设郡县的时候,都是当地人自己占着地方种地,有雒王、雒将、雒民这些称呼。

    这两姐妹长得虽然一般,但是身材高大,力气大得能举起千钧重的东西,在当地也是一霸。姐姐征侧特别勇猛,已经嫁给朱鸢人诗索为妻了,可她不安分守己,就喜欢和妹妹征贰舞刀弄枪,练习武艺。等她们武艺练得差不多了,就觉得自己天下无敌了,想着当个南方的女大王,真是井底之蛙,不知道天高地厚。

    于是她们就召集了一些人,等着机会造反。正好交址太守苏定,按照法律来约束她们,让她们把武器交出来,解散那些人,不准她们生事。征侧和征贰这下可火了,马上就发动叛乱,把郡城攻下来了,苏定吓得赶紧逃跑。这下南方就大乱了,九真、日南、合浦这些地方的蛮夷,也都跟着起来造反,郡守们都吓得跑到内地去了,被她们闹得一塌糊涂,岭南六十多个城,都陷入了战乱之中。

    征侧这姐们儿胆子贼大,干脆自立为王,让她妹征贰当了大将。这俩蛮女还真把自个儿当回事儿,在那一片儿耀武扬威,名气一下子就传开了。

    警报很快就传到了洛阳,光武帝刘秀一听,这哪能行呢?他眼珠子一转,挑中了虎贲中郎将马援,封他做伏波将军,让他和扶乐侯刘隆一块儿,带着楼船将军段志等人,浩浩荡荡地南下讨伐这俩蛮女。

    这马援以前是大中大夫,还和来歙一起当过监军呢。来歙之前跟光武帝说过,陇西那地方羌人闹得厉害,非得马援去不可。光武帝就派马援去当陇西太守,马援到那儿后,三拳两脚就把那些叛乱的羌人给收拾了,还让剩下的羌人服服帖帖的。他又修城墙、建堡垒,鼓励老百姓种地,没几年,陇西就被他治理得井井有条。后来他被召回京城当虎贲中郎将,经常和光武帝谈论兵法,俩人那是越聊越投机。再后来,他又去讨伐皖城的妖人李广,也是轻轻松松就搞定了,这可都是他的光辉事迹。

    这次受命南征,马援他们就坐船往南走。走到合浦的时候,倒霉事儿来了,段志突然得了急病,没几天就去世了。马援没办法,只好让手下的人护送段志的尸体回去安葬,自己和刘隆接着带领水军前进。后来没水了,就上岸,在山里开路,好不容易才到了浪泊。

    征侧这时候正在交址城里美滋滋地当她的女王呢,听说汉军来了,吓得一哆嗦。不过她也不是个孬种,马上就点兵,凑了好几万人,让她妹征贰当先锋,自己在后面压阵,雄赳赳气昂昂地就到浪泊来和汉军交战。

    两边一交锋,那可真是锣鼓喧天、喊杀声一片。打了两三个时辰,征侧她们那些人毕竟是乌合之众,哪能打得过身经百战的汉军呢?没几下就被打得屁滚尿流,撒腿就跑,就跟散了架的鸭子似的。

    征侧和征贰这才知道汉军的厉害,赶紧找路逃跑。马援哪能放过她们呢?带着兵在后面使劲追,一路上砍瓜切菜似的,杀了好几千人,还收降了一万多人。这俩蛮女,说到底还是女人,根本就不是汉军的对手。

    马援乘胜追击,很快就到了交址城下,把城围得水泄不通。征侧这下着急了,赶紧和征贰商量:“妹子啊,咱们一开始闹得挺欢,本想着能打进岭北,当更大的王,谁知道汉朝皇帝派来这么厉害的兵将,现在咱们被困在这城里,可咋整呢?” 征贰挠了挠头,想了半天说:“姐,依我看,这城肯定守不住了,不如咱们跑到金溪穴里去,那地方地势险要,只要咱们守住入口,他们就是神仙也攻不进来。等他们没粮食了,自然就会退兵,到时候咱们再出来,这城还是咱们的。” 征侧觉得有道理,连连点头,当天夜里就收拾包袱,偷偷地跑出城,往金溪穴去了。

    马援听说她们跑了,带着人就追,追到金溪,和蛮女们打了好几仗,那些蛮众被汉军杀得死的死、伤的伤,剩下的也都跑散了。只有征侧和征贰这俩姐妹,拼了命地逃,最后还真让她们钻进了金溪穴里。

    这金溪穴可深了,周围都是大山,只有一个入口,地势险要得很。征侧和征贰钻进去后,就让剩下的人把洞口堵住,还真有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意思。

    马援追到洞口,一看这情况,也有点傻眼了。他心里想:“我大老远地跑来,吃了这么多苦,好不容易追到这儿,可不能就这么回去,不然不就前功尽弃了吗?再说了,留着这俩女人,以后肯定还是个祸害,必须得把她们斩草除根。”

    于是,马援下令让士兵们上山砍树,在谷口修起了巨大的栅栏,把军队都安置在里面。然后又派骑兵在周围巡逻,抓几个俘虏,想问问有没有别的路能进洞。可谁知道,这一住就是半个月,连个人影都没见到,山上的瘴气还特别重,好多士兵都得了病,这可真是进退两难。

    但马援是个倔脾气,下定了决心要消灭这俩蛮女,就鼓励士兵们继续围着洞口。他还分兵去平定周围的郡县,收集粮食,运到前线来。

    征侧和征贰呢,一开始还美滋滋地,觉得汉军拿她们没办法,肯定很快就会退兵。而且她们在洞里也准备了不少粮食,够吃一年的,只要安心等着,就能解围。可谁知道,过了几个月,汉军不但没退,还越围越紧。又过了几个月,洞里的粮食快吃完了,更倒霉的是,汉军还把水道给堵了,一滴水都流不进来,这下可把她们饿坏了,渴坏了,简直没法活了。

    好不容易熬过了冬天,到了建武十九年正月,征侧和征贰实在是忍不住了,就带着人冲了出来。可这时候的蛮众,都饿得没力气了,哪还有战斗力呢?一看到汉军,吓得腿都软了,转身就想跑。

    马援一看,大声喊道:“投降的不杀!” 那些蛮众一听,赶紧扔掉武器,趴在地上求饶。只有征侧和征贰,知道自己罪大恶极,肯定活不了,就拼命抵抗。结果没几下,就被汉军打倒在地,活捉了。

    马援让人把她们带到跟前,这俩姐妹吓得浑身发抖,跪在地上一个劲地磕头,求马援饶命。马援脸色一沉,生气地说:“你们这两个无知的丫头,也敢和天朝作对,到现在还想活命?做梦去吧!” 说完,就命令刀斧手把她们推出去砍了头,然后派人把脑袋送到京城去。

    光武帝刘秀收到消息,高兴坏了,马上封马援为新息侯,食邑三千户。马援这下可风光了,他杀牛宰羊,摆了好酒好菜,犒劳将士们。他笑着对大家说:“我有个堂弟叫少游,以前和我想法不一样。他说人这一辈子,只要吃得饱、穿得暖,能坐个小车,骑个慢马,当个郡县的小官,守着祖坟,被乡亲们夸是个好人,就知足了,何必辛辛苦苦地去追求功名呢?我以前还不觉得他说得对,现在到了浪泊西里,打了一年多的仗,这地方又潮湿又有瘴气,抬头看看天上的飞鸟,好像都要掉进水里似的。这时候我就想起少游说的话,觉得能平平安安的真是不容易啊。还好有各位兄弟拼命,把这两个蛮女给打败了,我才能先得到皇上的赏赐,封侯拜将。我这心里啊,真是又高兴又惭愧!” 将士们听了,都很感动,纷纷离席跪在地上,高呼万岁。

    马援让大家起来继续喝酒,一直喝到大家都醉倒了才散场。过了几天,马援又带着楼船大小二千多艘,战士二万多名,在周围搜捕剩下的蛮人,又杀了五千多人,这才彻底把岭南平定了。

    马援又到了交址,在那儿立了根铜柱,上面写着:“大汉伏波将军马援建此。” 做完这些,他才带着军队浩浩荡荡地回朝。

    你说这马援是不是很厉害?他这一趟南征,可真是不容易,不过最后还是成功了,真是值得佩服。至于他回朝以后的事儿,那还得等下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