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汉魏交替风云
作者:金名一品   三国群英录最新章节     
    献帝被逼禅位

    在那汉室宫廷之中,汉献帝刘协已如风雨中飘摇的孤叶,虽仍居皇位,可手中权势早已被各路诸侯瓜分殆尽,徒留一个虚名罢了。他每日坐在那略显冷清的大殿之上,眼神中满是无奈与落寞,仿佛看着这汉室江山一点点从自己手中溜走,却无能为力,那心情恰似坠入了无尽的深渊,黑暗且绝望。

    曹丕这边,自继位以来,野心便如那春日里疯长的野草,愈发不可收拾,心中对那至高无上的皇位觊觎已久。他召集了一众心腹谋士,如华歆等人,在那密室之中谋划着如何让献帝禅位,好让自己名正言顺地登上那天下共主之位。

    华歆本就是个趋炎附势之人,一心想着攀附曹丕以谋得荣华富贵,他满脸谄媚地对曹丕说道:“大王,如今汉室衰微,天下大乱,百姓皆盼有明主出现,平定这乱世啊。您雄才大略,又有曹家累世之功,这皇位理应由您来坐,那献帝不过是个傀儡,只需略施手段,不愁他不乖乖禅位呀。”曹丕听后,微微点头,眼神中透着一丝阴狠与决然,仿佛已看到自己身着龙袍,接受众人朝拜的场景,心中暗忖:“哼,这天下合该是我曹家的,刘协占着那皇位也太久了些,是时候让他退位让贤了。”

    于是,华歆等人便气势汹汹地闯入皇宫,直奔献帝所在的大殿。刘协正坐在龙椅上,看着这些不速之客,心中一惊,脸色瞬间变得煞白,那原本就略显苍白的面容此刻更是毫无血色,仿佛一张薄纸,仿佛一阵风就能将他吹倒。他强装镇定,声音却带着一丝颤抖地问道:“你们……你们这是要做什么?”

    华歆上前一步,脸上虽带着一丝假意的恭敬,可那眼神中却透着毫不掩饰的傲慢与逼迫,说道:“陛下,如今天下大乱,汉室已无力回天,魏王曹丕德才兼备,深受百姓爱戴,您应当顺应天命,将皇位禅让于魏王,也好让这天下早日安定啊。”刘协听闻,气得浑身发抖,双手紧紧抓住龙椅的扶手,那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仿佛要将那扶手捏碎一般,大声怒斥道:“朕乃汉室正统,这皇位乃祖宗所传,哪有随意禅让之理,你们这是大逆不道!”

    华歆却不以为然,他冷笑一声,那笑声在寂静的大殿中显得格外刺耳,仿佛是对献帝最后的嘲讽,回应道:“陛下,您如今不过是寄人篱下,若不乖乖听话,恐怕这皇宫也容不下您了,您还是莫要做无谓的挣扎了吧。”说罢,他身后的一众武士也都纷纷向前,那气势汹汹的模样,仿佛只要献帝稍有不从,便要动手一般。

    刘协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满是悲愤与绝望,他知道自己已无力抵抗,这些人早已将他视为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他的眼神中渐渐没了那最后的倔强,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无奈,仿佛所有的精气神都在这一刻被抽离了身体,整个人瘫坐在龙椅上,犹如失去了灵魂的木偶,良久,才缓缓开口道:“罢了,罢了,朕……朕便下诏禅让吧。”那声音虚弱而无力,仿佛是从遥远的地方传来,带着无尽的哀伤,在这大殿之中回荡,让人听之不禁心生怜悯。

    曹丕登坛受禅

    曹丕得知献帝同意禅位的消息后,心中大喜,那喜悦犹如汹涌的潮水,瞬间将他淹没,让他的脸上满是得意之色。他赶忙命人筹备禅让大典,那洛阳城中顿时热闹起来,到处都在张灯结彩,可这看似喜庆的氛围背后,却藏着汉室的悲哀与无奈。

    大典当日,晴空万里,仿佛老天也在为这新朝的诞生“贺喜”一般,可那明媚的阳光却照不进刘协灰暗的内心。曹丕身着华丽的冕服,那冕服上绣着精美的龙纹,金线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仿佛在彰显着他即将获得的无上权威,他迈着沉稳而略显急切的步伐,朝着那受禅之坛走去。

    那受禅之坛高高耸立,宛如一座连接天地的桥梁,象征着权力的交替与传承。坛下站满了文武百官,众人神色各异,有的满脸谄媚,急于向曹丕表忠心;有的则微微皱眉,心中虽对汉室有着不舍之情,可在这大势所趋之下,也只能无奈地接受现实。

    曹丕登上坛顶,站在那高台之上,俯瞰着台下的众人,那眼神中透着志得意满,仿佛整个天下都已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微微抬起双手,那动作带着一种不可言说的威严,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自己的登基。此时,礼官高声宣读禅位诏书,那声音洪亮而清晰,在这空旷的场地中回荡,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重锤,敲打着在场众人的心,也敲碎了汉室最后的尊严。

    当诏书宣读完毕,曹丕接过象征皇位的玉玺,那玉玺入手温润,却又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整个天下的重量,他紧紧握住玉玺,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那笑容犹如偷到了糖果的孩童,透着满足与骄傲,心中暗自想道:“这天下终于归我曹丕所有了,我定要建立一番丰功伟业,让世人都知道我曹家的厉害。”

    台下的众人见状,纷纷跪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那呼喊声此起彼伏,汇聚成一片声浪,在洛阳城的上空回荡,震耳欲聋。而刘协则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切,眼中满是泪水,那泪水顺着脸颊滑落,打湿了他的衣衫,却无人在意,他就像一个被遗忘的过客,见证着汉室的灭亡,心中的痛苦犹如万千蚁虫啃噬,却又无法言说,只能默默承受这命运的捉弄。

    自此,曹丕正式登坛受禅,国号大魏,改元黄初,东汉王朝在历经数百年的风雨后,终于落下了帷幕,那曾经辉煌的汉室正统,如今也成了过眼云烟,消散在这历史的长河之中,只留下无尽的感慨与叹息。

    刘备闻变之心

    远在成都的刘备,听闻曹丕逼迫献帝禅位,东汉灭亡的消息后,犹如遭受了晴天霹雳,整个人呆立当场,半晌说不出话来。他的眼神中先是闪过一丝难以置信,仿佛不敢相信那传承数百年的汉室江山就这么易主了,随后便是无尽的悲痛与愤怒,那愤怒犹如燃烧的火焰,在他的胸膛中熊熊燃烧,烧得他脸色通红,双手不自觉地握紧成拳,指节泛白,仿佛要将那无形的命运狠狠揍上一顿。

    刘备在府中来回踱步,那脚步急促而沉重,每一步都好似踏在自己那悲愤交加的心上,他心中暗自思忖:“曹丕这逆贼,竟敢篡夺汉室江山,我身为汉室宗亲,怎能眼睁睁看着祖宗基业毁于一旦,我定要兴复汉室,延续大汉正统,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身边的臣子们看着刘备这般模样,也皆是一脸愤慨,有的上前劝慰道:“主公,莫要过于伤怀,如今虽汉室倾颓,但您乃中山靖王之后,有匡扶汉室之责,咱们当早做打算才是呀。”

    刘备听后,停下脚步,微微点头,那眼中的决然之色愈发浓烈,仿佛已经下定决心,要踏上这条艰难的兴复之路。他召集众臣,在那议事厅中开始商讨对策,众人各抒己见,气氛热烈却又透着一股凝重,仿佛都知道接下来要面临的是一条布满荆棘的坎坷征程。

    诸葛亮坐在一旁,手持羽扇,轻轻摇动,那神态依旧从容淡定,可眼神中却透着深思熟虑,他看着刘备,缓缓开口道:“主公,如今曹丕篡位,天下人心惶惶,正是我们表明立场,凝聚人心之时。您身为汉室宗亲,理当称帝,以继承汉室正统,如此一来,便可名正言顺地招揽天下有志之士,共同对抗曹魏,兴复汉室啊。”刘备听了诸葛亮的话,微微皱眉,心中虽有称帝之意,可又怕落人口实,被人诟病是为了一己私欲,便犹豫道:“孔明啊,此事兹事体大,还需从长计议,我怕贸然称帝,会失了民心呀。”

    诸葛亮见状,站起身来,走到刘备面前,一脸正色地说道:“主公,如今这天下局势,您若不称帝,如何能与曹丕抗衡,又如何能让天下人看到兴复汉室的希望呢?况且您称帝并非为了私利,而是为了延续大汉的江山社稷,这是大义所在啊。”其他臣子也纷纷附和,你一言我一语地劝说着刘备,刘备听着众人的话语,心中的顾虑渐渐消散,那眼神也变得越发坚定起来,仿佛看到了兴复汉室的曙光就在前方,虽然微弱,却足以照亮他前行的道路。

    刘备成都称帝

    在众人的劝说下,刘备终于下定决心,在成都举行称帝大典。那成都城内,百姓们听闻此事,也是议论纷纷,有的满心欢喜,觉得终于有了主心骨,能在这乱世中寻得一丝安稳;有的则心存疑虑,担心这称帝之举是否真的能让汉室再次兴盛起来。

    大典之日,成都城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一种别样的喜庆氛围,仿佛这座城市在努力忘却那远方汉室灭亡的悲伤,去迎接一个新的开始。刘备身着龙袍,头戴冕旒,那龙袍上的龙纹栩栩如生,仿佛要腾飞而出,彰显着帝王的威严,冕旒上的珠帘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发出细微的声响,似在诉说着这来之不易的皇位背后的故事。

    他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走向那称帝的高台,每一步都走得沉稳而庄重,仿佛承载着整个汉室的期望与未来。他的脸上透着一种使命感与凝重,眼神中满是对兴复汉室的坚定信念,仿佛在告诉世人,他刘备定要让汉室再次辉煌起来。

    待登上高台,刘备转身面向众人,那台下站满了蜀汉的文武百官以及众多前来观礼的百姓,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刘备,眼神中透着期盼、信任与敬畏。刘备深吸一口气,那气息在胸腔内起伏,仿佛在积聚着力量,随后,他大声说道:“朕乃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今见曹丕篡逆,汉室倾颓,朕痛心疾首,誓要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今日在此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愿与诸位爱卿齐心协力,共铸大汉辉煌!”那声音洪亮有力,如洪钟大吕,在成都城的上空回荡,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热血沸腾,仿佛看到了那曾经强大的汉室即将再次崛起。

    众人听闻,纷纷跪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那呼喊声震耳欲聋,响彻云霄,仿佛是蜀汉对曹魏的宣战,也是对兴复汉室这一伟大目标的坚定誓言。刘备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满是感慨,他知道,从此刻起,自己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了,那兴复汉室的道路虽艰难险阻,布满荆棘,可他已没有退路,只能勇往直前,哪怕付出一切代价,也要让汉室的正统得以延续。

    随后,刘备开始册封群臣,封诸葛亮为丞相,诸葛亮跪地谢恩,眼中满是感激与忠诚,他深知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今后定要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封许靖为司徒,许靖赶忙叩首,脸上满是惊喜与惶恐,惶恐自己何德何能能担此重任,惊喜于能在这新朝之中得享荣华富贵。就这样,蜀汉政权正式建立,在这乱世之中,宛如一颗新星升起,虽面临诸多挑战,却也怀揣着无限的希望,准备在这三国的舞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