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完美地控制全国,朱元璋立国之初就建立了巡察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派巡按御史巡察各地,以了解民生、吏治、兵备、边防。
这本身是一项很好的制度,但再好的制度都是靠人执行。
朱元璋草莽出身,熟知民间疾苦,而且心狠手辣,耳目众多,一般人都没本事更没胆量糊弄他,偶尔有一两头铁的,也被他十分精准地揪出来咔嚓掉了。
因此在洪武朝,巡察制度执行的非常之好,那些偏远小县的县令有没有虐民,有没有贪赃,朱元璋都能够奇迹般地知道。
可是后代的子孙哪能有朱元璋的本事,很快,巡察制度就被玩坏了。
巡按御史品级不高,一般是从七品到正六品,偶尔会派正四品的官员出巡。
但不论品级高低,都是代天子巡狩,所到之处,无论是督抚大员还是州县官员莫不畏之如虎,生怕有一丁点侍候不好的。
人还在百里之外,地方官员就做好了迎接款待的准备,美酒佳肴是不会少的,美女是不会少的,孝敬也是不会少的。
沿途方圆十里之内,根本不会让御史大人看到不该看到的东西,碰到不该碰到的人。
巡按御史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一路上好吃好喝好玩,收一路礼物,回到京师,自然会替地方官员说不通好话。
皇帝深居宫城,想听到一句真话,往往比登天还难。
瞿式耜、高迎祥、王徵一行十余人,护卫着朱由校、朱由检兄弟俩,出了北京城,一路向南而行。
朱由校、朱由检扮作乡下老财主的傻儿子,高迎祥扮作马车夫,瞿式耜扮作管家,王徵则扮作私塾先生,七八个锦衣卫则扮作佃工,挑着衣服行李在后跟随。
王徵上了岁数了,走不了远道,和朱由校、朱由检坐在马车里。
第一次外出,朱由校看什么都新奇,看见一个农夫扶着犁耙在犁地,兴奋地大叫:
\&老五,你看,牛,牛!\&
朱由检更新奇,两个人都想下去看一看,本来就是体察民情,瞿式耜欣然同意了。
朱由校率先跳下了马车,朱由检也跟着跳了下去。
两人跑到老农身边,好奇地看着犁耙。
老农吓了一跳,以为这两位是哪家的公子哥,连忙停下手中的活儿,陪着笑脸说道:“二位少爷看着眼生,你们打哪来呀?\&
朱由校刚想说话,朱由检抢着答道:\&我们从京师来,回凤阳老家省亲。\&
老农笑道:\&难怪这么贵气,原来是皇爷爷老家的人。\&
朱由校围着犁耙看个不停,口里啧啧称奇,满脸讨好地说道:\&老伯,让我犁犁行不行?\&
老农笑道:\&您老这白白胖胖的,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公孓哥,犁地有啥好,您老还是快些走吧,省弄脏了你老的衣裳,我老汉可赔不起。”
朱由校嘿嘿一笑,说道:“我们就是看看,没事的。老伯,这犁地累不累啊?”
老农答道:“累啊,这耕地可是体力活儿,一天下来腰酸背痛的。\&
\&那你为啥还犁地?\&
老农哈哈大笑,\&果然是公子哥,不犁地一家老小吃啥?像我这样有地犁的,累死心里踏实啊,怕就怕想犁地没处犁”
朱由校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你们家有多少亩地啊?”
老农叹了口气,“不多,我家祖孙三代九口人,也就六亩薄田,一家人连口都糊不上。”
朱由校心中一动,问道:\&那为什么不多买几亩地?\&
老农道:\&您老说的真轻巧,穷人家的地总是一年比一年少,哪能一年比一年多?\&
\&为啥?\&
老农苦笑:\&交不起官府的夏粮秋税,就卖地补。我爷爷时,家里有四十亩地,到我爹手上,只有二十亩地,到我手上,只剩下六亩。今年大半年没怎么落雨,秋粮没啥指望了,又得卖掉二亩地………\&
\&九口人,四亩地,怎么够?\&
\&到时候,就没九口人了……\&
\&为啥?\&
\&老的老,病的病,再饿一饿,该死的不该死的就全死了。\&
朱由校眼中泪光一闪,从怀中摸出一把碎银子,塞到老农手中,\&这个给你,别卖地了。\&
老农惊得目瞪口呆,大叫道:\&您老莫非是天上的善财童子,老汉我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钱!真的是给我的吗?\&
\&是!老伯,让我玩玩你的犁能行吗?\&
\&行!当然行!有啥不行!\&
朱由校扶着犁,老农像护天神一样护在后面,口里不停地说:\&小心点,小心点。\&
朱由检在地里跌跌撞撞走了四五丈,就累得满脸是汗,忙用手背揩了一下。
朱由检跳着脚笑:\&大哥,你变成花猫了!你变成花猫了!\&
朱由校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老农憨笑着,从旁边接过犁把,“公子爷,您老还是一旁歇着吧!这粗活,交给俺老汉就成。”
朱由校也不坚持,走到田边蹲下来,看着老农熟练地在田里劳作。
上了马车,王徵趁机说教开了,\&两位殿下,应该体会到陛下苦心了吧?太祖创业艰难,打下万里江山,要想千秋万代传承下去,殊非易事。\&
开了这个头,然后就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爱惜民力轻徭薄赋、苛政猛于虎、为政以德之类的老生常谈。
一行人晓行夜宿,走了半个多月,所见皆是低矮的房屋,稀疏的禾苗,尘土飞扬的道路,以及衣衫褴褛的面黄肌瘦的男男女女。
望着千篇一律的景象,朱由校的新奇感很快消失了,问道:\&王师傅,大明的老百姓都是这么穷苦吗?\&
\&还有更穷苦的。\&
\&哪里?\&
\&陕西比北直穷一百倍,北直的老百姓还吃得上粮,陕西的老百姓一年有八个月要吃野菜……\&
\&什么野菜?\&
\&地里多的是铜钱草、花花草、马蹄草、三叶草之类的,先拿手蓐了,再用水洗一洗,捣得稀烂了煮上一满锅,上面撒上一小把小米,这就是一家人一天的饭食了……\&
\&野菜吃完了吃什么?\&
\&吃树皮。\&
\&树皮吃完了呢?\&
\&吃人!\&
\&王师傅你见过吗?\&
高迎祥回过头来,\&我见过!\&
瞿式耜也说道:\&史书上到处都是岁大饥人相食,那都不是瞎说的!\&
朱由检眼睛瞪得圆圆的;朱由校差点吐了出来。
马车又行了七八日,前面一座人烟繁盛的大城,高高的城楼上书\&潞州府\&三个大字。
此时已近晌午,众人又饥又渴。
瞿式耜便让高迎祥先去找家像样的客栈歇歇脚,好好吃点东西。
高迎祥应了一声,带着两名锦衣卫向城内走去。
不一会儿,高迎祥回来了,禀告说城里有家很不错的酒楼叫“醉仙楼”,可以去那里吃饭歇息。
一行人跟着高迎祥来到了醉仙楼。
酒楼的掌柜见来了这么多人,赶忙迎了上来,将他们带到楼上的一间包房。
众人落座之后,点菜上菜,忙乎了一阵,终于可以开吃了。
自从出了北京,朱由校、朱由检再也没吃过如此丰盛的菜肴,直吃得满嘴流油。
正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几个锦衣华服的人坐在高头大马上,横冲直撞过来。
街道上的人们四处奔逃,却逃不掉劈头盖脸的皮鞭。
无数的小摊小贩被马蹄踢翻,哭爹喊娘声响成一团。
朱由校、朱由检正巧坐在窗边,楼下的一切尽收眼底,不约而同问道:
\&什么人这么猖狂,还有王法吗?\&
站在桌边侍候的店家脸色惨白,双腿发抖,\&各位爷,得罪了,请到暗堂避一避………\&
朱由校问道:\&为什么?\&
\&各位爷从外地来,自然不知道,这是潞王府的人又来收租子了…………\&
\&这酒楼不是你开的吗?为什么还要向潞王府交租子?\&
\&酒楼是我开的,可潞州是潞王爷开的,但凡想在潞州做生意,都得给潞王爷交租子……\&
\&不交不行吗?\&
\&我的爷,老潞王爷是皇爷嫡亲叔父,小潞王爷是皇爷叔伯兄弟,哪个吃了熊心豹子胆惹得起?\&
噔噔噔的脚步声在楼梯上响起。
店家的眼神里充满了乞求:\&爷爷们,行行好吧,请到后面暗堂避一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