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前往蓟州
作者:欧阳宇锅锅   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最新章节     
    待李福全领命离去,顺州府衙大堂内气氛稍显沉静。

    李世民神色凝重,目光缓缓投向种师道与王禀,开口道:“种公、王禀,如今燕云局势初定,然北疆之重,重在幽州。

    此城乃咽喉要地,不容有失,朕意由你二人担此驻守之责。”

    言罢,李世民目光直视种师道:“种公,你久经沙场,经验丰富,更兼谋略过人。

    这幽州的安危,便如同千钧重担系于你一身。

    你需施展经纬之才,统筹全局,精心调配各方兵力,加固城防设施,训练出一支精锐之师。

    要让幽州成为我大宋北疆的铜墙铁壁,坚不可摧的坚固要塞,无论何时,皆能傲然屹立,御敌于外。”

    继而,李世民看向王禀:“王禀,你亦是朕之股肱,此次你需全力协助种公,着重负责具体的军事布防事务以及作战指挥之重任。

    精心挑选军中精锐之士,组建成一支灵活机动之部队,令其枕戈待旦,以便在突发战事之际,能够如雷霆出击,迅速应对,克敌制胜。”

    最后,李世民目光坚定地扫过二人:“你二人务必紧密配合,同舟共济。

    一旦敌军来犯,无论面临何种艰难险阻,都要坚守到底,寸土不让。

    此乃关乎我大宋国运之重任,切不可有丝毫懈怠与差池。”

    种师道与王禀齐声抱拳,神色肃穆:“陛下放心,臣等必肝脑涂地,不负圣恩。”

    李世民微微点头,说道:“好了,先下去准备吧。

    朕期待你们能在幽州打造出固若金汤的防线,成为燕云之地的中流砥柱。”

    师道和王禀拱手告退,二人脚步沉稳而有力,转身缓缓走出大堂。

    大堂内此时仅剩下赵楷、赵构、柳海魅、张仲熊、张克戬等人。

    李世民沉默片刻后看向张克戬,目光中带着期许与凝重:“张克戬,此设立临时行政机构一事,乃关乎燕云各州能否重整秩序,平稳纳入吾大宋治下之关键,干系重大,稍有差池,便恐生乱。

    汝需即刻悉心筹谋详尽规制,明定机构之架构、职司与僚属员额。

    所择之人,务必精明干练、政务精通且心存恤民之念,方为良才。

    另需因地制宜,详制诸般政令法规,以兴各州之农桑百业,抚百姓于安乐,靖地方之骚乱。

    于选拔官员之途,当大开贤门,勿论出身贵贱、门第高低,唯贤能者可举。

    既可于本地贤良雅士、饱学俊彦中觅求,亦可调大宋诸州之贤能之士前来赴任。

    甚者,若有熟稔燕云风土人情之前朝旧吏,其若真心归服大宋,亦可酌情量才录用,务使贤才毕至,共佐燕云之盛治。”

    张克戬长身而立,神色端肃,双手恭谨抱拳,揖礼过后,沉稳应道:“陛下圣明,此任既降,臣自当披肝沥胆,倾尽全力,悉心谋划,不敢有丝毫怠惰。

    臣窃以为,当务之急,可于各州首立民政司,专司百姓户籍之登载、田产赋税之征纳、民生困厄之救济等诸般事务,令百姓起居有序,生业顺遂,可保一方之民安。

    继而设刑名司,司掌司法刑狱之重责,明断是非,严惩奸恶,以维地方之靖谧,彰律法之公正威严,使恶徒敛迹,良善得安。

    亦不可缺工务司之设,总揽各州城防修缮之工程,擘画道路桥梁之营建,兴土木以固根本,畅交通而促繁荣,为地方建设展宏图,谋长远之发展。

    于此同时,臣定当精研详定严苛之考核规制,按岁时考校各级官员之贤能庸劣,奖掖卓异,惩戒不肖,激其勤政之心,励其恤民之行,期能造福苍生,泽被黎庶。

    且臣会时刻留意各州民情舆情之变,洞察幽微,审时度势,如权衡之精准,依实际情形之更迭,相机而动,适时损益政令,务使此临时行政之机构,犹如磐石之坚,为燕云之稳定安宁,筑牢不拔之根基。

    仿若梁柱之固,撑持其昌盛兴隆之大势,成护佑一方之金城汤池,俾使大宋之威德,遍施燕云,传颂千秋。”

    李世民微微点头,神色稍缓:“此般筹谋,甚合朕意,堪称妥善。卿便无需瞻顾,放手展布施为便是。

    其间若遇疑难险阻,或有所需朕躬予以扶持之处,尽可即刻呈奏。”

    张克戬拱手领命离开大堂。

    大堂之中愈发安静,唯余几人呼吸之声可闻。

    李世民目光缓缓投向赵构与张仲熊,眼神中骤然涌起决然之意,声如洪钟般喝道:“九弟、张仲熊,朕决意即刻整兵拔营,奔赴蓟州。

    此去蓟州,倭寇肆虐,百姓深陷水火,朕岂可视而不见?

    朕将亲率大军,扫平贼寇,还沿海百姓安宁太平。

    九弟,你率突火枪兵随朕出征,此突火枪威力非凡,乃破敌之利器,望你善加运用,于战场上给予倭寇致命一击。

    张仲熊,你领陌刀军同往,陌刀之威,可破万军,当以其锐不可当之势,斩尽敌酋。”

    赵构闻令,眼中闪过一丝激动,忙不迭地抱拳躬身,朗声道:“臣弟遵旨,必当率领突火枪兵,奋勇杀敌,不负皇兄厚望。

    此去蓟州,定要让倭寇尝尝我大宋雄师的厉害,为沿海百姓讨回公道。”

    赵构身姿挺拔,神色间满是自信与决绝,仿佛已看到了凯旋而归的荣耀景象。

    张仲熊亦是虎躯一震,脸上那憨厚之态瞬间化作坚毅,高声应道:“末将遵命!

    陛下,俺这五千陌刀军可不是吃素的,俺们定会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杀得倭寇片甲不留。

    只要末将还有一口气在,就绝不让倭寇好过。”

    言罢,张仲熊紧紧握住拳头,手臂上青筋暴起,彰显出无穷的力量与决心。

    李世民微微点头,转而看向赵楷与柳海魅:“三弟、海魅姑娘,你二人亦同朕前往蓟州。

    三弟,你才思敏捷,可于行军途中协助朕参详军务,出谋划策,共商破敌良策。

    海魅,你熟知江湖之事,人脉广泛,可负责收集蓟州及周边地域之情报,打探倭寇巢穴所在,摸清其兵力部署、行动规律,以便朕能精准布局,一举将其剿灭。”

    赵楷神色恭敬,抱拳行礼道:“臣弟定当竭尽所能,为皇兄分忧,为平倭大业贡献绵薄之力。”

    柳海魅微微欠身,轻声应道:“民女谨遵陛下旨意,定全力以赴,不负陛下所托。”

    李世民缓缓起身,身姿挺拔如松,目光坚定地扫视众人:“诸位,此去蓟州,虽任重道远。

    然朕坚信,只要我等齐心协力,必能克敌制胜。

    燕云之地初归大宋,然沿海之患亦不可小觑,此皆关乎大宋之安宁与荣耀。

    朕与诸位当奋勇向前,为大宋江山社稷,为天下百姓,铸就不朽功勋。”

    言罢,李世民大步迈出大堂,众人紧随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