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包山远见,延师教子
作者:文岳   古代神探断案传奇最新章节     
    有一天,包公正在他愁眉不展的时候,突然看到前面有一道光亮一闪而过。包公满心疑惑,暗自思忖:“莫不是真如二嫂嫂所说,那金簪在这儿放光?” 他怀揣着一丝希望,赶忙伸手向前一扑,结果扑了个空,那光亮不但没抓到,还往前飘去。

    包公好奇心顿起,心想一定要弄个明白,便加快脚步往前追赶。可那光亮就像故意逗他似的,跑得更快了,怎么也追不上。包公跑得气喘吁吁,急得满头大汗,嘴里直嘟囔:“怪事儿,怪事儿,这井里咋还有这么多弯弯绕绕的路!” 但他性子倔,偏要追个究竟,使出全身力气,紧追不舍。

    就这样追出去大概有一里多地,那光亮突然不动了。包公见状,眼睛一亮,一个箭步冲上前,双手用力一扑,终于把那发光的东西给抓住了。他仔细一看,原来是一面古镜。这古镜样式古朴,透着一股神秘劲儿。包公把镜子翻过来倒过去地瞧,可在这黑暗的井底,也瞧不出个所以然,只感觉一股冷气从镜子里散发出来,直钻心底,让人不寒而栗。

    正看着呢,包公眼角余光瞥见前方又有光亮透过来。他精神一振,赶忙把古镜揣进怀里,手脚并用地朝着光亮处爬去。爬了好一会儿,终于从一个地沟里钻了出来。他定睛一看,原来是场院后墙以外的地沟。

    包公拍了拍身上的土,心里琢磨:“原来咱们家后园的枯井,竟然和这地沟相通。不管了,反正我从井里逃出来了,赶紧回家要紧。” 他一路小跑回到家中,想起刚才的遭遇,心里又气又恼,却又无处发泄。

    他径直来到王氏贤人的屋内,一进屋,就气鼓鼓地坐在那儿,小嘴撅得老高,眉头拧成了个“川”字。王氏见他这副模样,关切地问:“老三,你这是从哪儿回来呀?咋生这么大的气?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

    包公抬起头,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讲到最后,还气愤地说:“嫂嫂,您瞧瞧二嫂嫂做的这事儿,太过分了!” 王氏听后,心里既愤怒又无奈,她心疼地把包公拉到身边,轻声安慰道:“老三呐,别气坏了身子。以后碰上二嫂嫂给的东西,千万要多留个心眼儿。” 包公连连点头,答应着以后会小心。

    说着,包公从怀里掏出那面古镜,递给王氏说:“嫂嫂,这是我在井里捡到的,您收好了,可别弄丢了。” 说完,便转身离开。

    王氏独自坐在房中,手捧着古镜,暗自叹息:“叔叔、婶婶这两人,为了那点家产,竟做出这般阴险的事儿。老三年纪小,哪能看透他们的心思。我和包山虽有所察觉,却也防不胜防。真担心哪天他们弄出大祸事来。” 正想着,包山从外面走进来。

    王氏连忙把刚才的事儿跟包山讲了一遍。包山听后,连连摇头,皱着眉头说:“不会吧,我看三弟向来顽皮,说不定是自己不小心掉进枯井里的,怕挨骂才编出这么个故事,当不得真。不过,以后为了避免麻烦,让三弟多待在咱们这儿就是。” 包山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清楚,二弟两口子向来不地道,只是不想把事儿闹大,伤了兄弟和气。

    他沉思片刻,长叹一声,对王氏说:“我看三弟将来绝非池中之物,他气度不凡,行事又异于常人,日后必定有大出息。我和二弟小时候没机会读书,吃了不少亏,现在可不能再耽误三弟了。不如请个先生来教他,要是三弟能学有所成,谋个一官半职,咱们家也能改换门庭,不用再受那些赃官污吏的气。你觉得咋样?”

    王氏听了,眼睛一亮,连忙点头称赞:“这主意太好了!不过,咱得想个好法子,跟公公好好说说。” 包山自信一笑,胸有成竹地说:“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第二天,包山把家里的事儿安排妥当后,便去见员外。他恭敬地说:“爹,孩儿有件事想跟您商量商量。” 员外问道:“啥事啊,你说。” 包山接着说:“您看,三黑整天放牛羊,也学不到啥有用的东西。倒不如请个先生,教教他读书识字。一来能让三黑长点学问;二来以后家里有啥难念的账目,也能找先生请教;三来等三黑学会了,还能帮着管管家里的出入账目。”

    员外一听,觉得能管账目这事儿挺不错,便点头答应:“行吧。不过,用不着请啥学问特别高深的先生,比咱们强点儿就行。教个两三年,能认得字就够了。”

    包山一听,心里乐开了花。他表面上却不动声色,退出书房后,立刻四处托乡邻帮忙,一心要给三弟找个真正有学问的好先生。他心里清楚,三弟将来必有大作为,一定要让他接受最好的教育,将来好光宗耀祖。

    俗话说得好,功夫不负有心人。正巧隔村有位宁老先生,此人学问渊博,品德高尚,只是脾气有些古怪。他收徒弟有三个规矩:太笨的不教;到馆里只许带一个书童,还不许闲人随便进出;十年之内,只能是先生辞馆,不许东家辞退先生。因为这三个规矩,再加上束修多少都不计较,所以一直没人敢请他。

    包山四处打听,得知了宁老先生的事儿,喜出望外。他赶忙亲自登门拜访,见面后,恭恭敬敬地行了大礼。包山一看宁老先生,只见他面容和蔼,举止儒雅,透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心里就认定了这位先生。

    包山把聘请先生的事儿跟宁老先生说了一遍,还诚恳地说:“老夫子的三条规矩,其中两条我都能答应。就是我三弟,我怕他资质愚笨,到时候还得劳烦先生多多费心教导。” 宁老先生听了,微微点头。当下,两人就把事情敲定,选了个好日子,让包公上馆读书。

    到了那天,包家大摆宴席,恭请宁老先生。包山郑重地递上贽敬束修,一切礼仪都办得妥妥当当。随后,他领着包公来到书房,先拜了圣人,又拜了老师。说来也神奇,这师徒二人一见面,就觉得彼此投缘,互相欣赏。包山还特意安排了与包公同岁的伴童包兴,让他在书房伺候茶水,顺便也跟着学点知识。

    这正是:英才得遇春风人,俊杰来从喜气生。从此,包公踏上了求学之路,未来又会有怎样的奇遇与挑战在等着他呢,咱们下回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