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之后,行程已过大半,姜月归心似箭,一路上除了吃饭和上茅房,其余时间都在赶路。
离沐川县越来越近,流民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这些流民之中,本县也有十之一二,多是边境匪患闹腾厉害,秋收无望逃过来的。
如今沐川县的粮价涨到了天价,粗粮五文一斤,中粮一百二十文一斤,细粮更是达到了二百文一斤。
钱庄和典当行直接开在了流民聚集处,借钱买粮的人从早排到了晚,生意之红火,出账掌柜脸上的笑意都没有收起来过。
大量外地逃难百姓在沐川县境*内聚集,王大人在一次被流民冲击后,便受伤卧病不起。这一下更是雪上加霜,让沐川处在混乱状态。
姜月再一问就知道,青州情况比沐川县更甚,灵舒公主顾头难顾尾,已经焦头烂额,根本没有能力来解决这边这种混乱情况。
地里除了庄稼,便是干巴巴的尘土,凡是能进肚子的,早已经被采光。
骨子里这些流民都是农民思想,没成熟的庄稼不会去动,更何况这些庄稼是农人的命根子,他们敢动一下,恐怕会找他们拼命。
做事留一线,事后才有转圜余地。流民也等着本地百姓收获了分一杯羹。
在往北走,野外有吃喝,可这些流民没一个敢往北。
北边是大仗,一不小心便是炮灰,饭没吃上被抓丁上场,就真的完了。况且北边的流民也都往河东郡地界跑。
这一路上遇到卖儿卖女的已经数不清,更有青壮年男女结草自卖为奴的。
人伢子生意好到现在只要五两银子就能买到一个年轻力壮的大活人。
孩童更不值钱,模样长的标致的才勉强会被买走。
姜月抵达沐川县城那日,城门已经处于戒严状态三天了。
城内百姓不许出去。除非有拿到出城的文书。
若是想才能进城。必须告知入城原因,出示路引,缴纳入城费才能进城。
想当初灵舒公主和姜雪信誓旦旦守好青州和沐川县,现在怎么回事?
其实还是本地百姓对外来的流民又恨又无奈,倘若没有外来的流民,他们早就能吃上灵舒公主发放的救济粮。
但是这样的日子难持续下去,秋收也看就能熬到,此时要是死了太多人,到时候沐川更混乱。
在本地灾民的哀嚎下,灵舒公主下令开放粮仓。
每日早晚,凡是沐川县户籍百姓,皆可凭户籍册子领取口粮。
此令一出,流民堆里买卖人口的生意更是繁荣,拜干爹干娘的,自愿入赘、为媳的,在流民堆里转一圈,就能见到十几起。
外来的流民痛斥沐川县只顾本地百姓,不顾他们死活,后来又上升到淳王身上,对待本朝百姓不一视同仁,民怨四起。
姜月一行行驶到镇上时,运粮车已经快要被抢了。
灵舒公主麾下一侍卫正负责这一趟的运粮车,眼看粮食要被一帮预谋已久的外地流民抢走,又急又怒,正不知道如何是好,眼角余光瞧见了一道熟悉的人影。
当即,两眼放光,大声呼喊:“姜姑娘!救命啊!”
回城这几天,为了对付流民。董娘和成老板一家四口已经和姜月达成了默契,一看姜月提棍,立马抄家伙跟上去。
姜月棍子开道,一棍子便倒下一片,流民遇到她,根本没有还手余地。
成老板夫妻俩和董娘便趁机潜到粮车前,招呼侍卫推上粮车跟在自己等人身后。
只等姜月扫除障碍,清理一条道路,立马护着粮车冲了出去。
因为对方都是平民,不敢杀人,一旦看见目标冲出包围圈,知道不能成事,气势便弱下一大截。
按照往常,侍卫要拿起锁链抓住几个带头的撤回青州,可眼下遇到的都是贫民,他也知道那个狠狠叹息,指挥同行将粮食车全部夺回来之后,拔刀威胁他们。
最终,还是姜月一棍子打断了领头人的胳膊,见了血肉,这些外地流民才满不甘心的退去。
跑之前,还不忘“呸”他们一口唾沫。
侍卫脾气暴,甩出铁链作势要锁人,这群人才忙不迭的一溜烟全跑了。
“怎么回事?”
姜月提棍来到侍卫等人身前询问。
侍卫“唉”的叹了一声,“这些流民没有本县户籍,领不到救济粮,红了眼睛,不怕死来抢官家粮。也不看看为了这些粮,公主累成什么样!”
姜月道:“细说,这些粮灵舒公主怎么弄到的。”
侍卫是曾经被姜月救过的,他认识姜月,姜月对他只是脸熟,自报家门,他叫小周。
“公主打劫了西域小国,两次。既要守边,又要养活两千多名士兵。”
所以,这种情况下,灵舒公主还能顾上两县灾民,已经很不错了。
而且事情没有那么简单,那里典当粮店蛇鼠一窝,大量存粮,这时候以天价售出,这时候局势稳定下来,他们还怎么牟利。
这些话,侍卫没说,但姜月稍微一想也就想到了,眉头微皱,看来也是灵舒公主和姜雪也是分身乏术,要不然肯定出手收拾他们了。
侍卫小周还有任务在身,脱了困,道了谢,便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