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贤愚先生的意图
作者:贤愚先生   幸得闻松最新章节     
    吴志文和闻松先后寻声望去,只见一捕头朝他们快步走来。

    “贤愚先生!”

    他朝闻松激动地打招呼。

    闻松看清来人,也笑道:“立群。”

    捕头全名华立群,遇见闻松时,刚当上捕快,年方十六。

    时间一晃,他已经成了捕头。

    “怎么,认识?”吴志文问。

    华立群立刻收敛了表情,公事公办地道:“回大人,认识。贤愚先生之前曾在洛海小住过,之前帮忙解决了一桩纵火案。”

    吴志文闻言,打量着闻松,越发觉得他神秘莫测,“原来如此……那先生这次来洛海,是为了……?”

    闻松道:“定居。”

    闻言,华立群又兴奋起来,但碍于有知府在此,不好肆意,只能拼命压下心中的喜悦。

    吴志文两手揣着,“定居来府衙?”

    闻松道:“四处听说,洛海有惠民的迁移政策,特来询问。”

    吴志文点头,“不错。是有此事。但政策是给置产定居的,你是打算买地还是买宅?”

    \&买地买宅。\&

    果然是个有钱的主。

    他们洛海终于有发展机会了么?

    吴志文压下心中的激动,\&那立群,带他去登记。”

    华立群兴冲冲地道了“是”。

    闻松却摆了摆手,“在下不迁移。”

    “那你方才又问……”吴志文打住了话头,“既然先生对此事感兴趣,那请进府详谈。”

    闻松点头,又道:“内子和幼子舟车劳顿,需要先找客栈休息,还望大人见谅。”

    随着闻松的话,马车帘再次被掀开,阿茶大方地朝这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她的容貌本就属上层,气质更佳,掀起帘子后的举手投足,都让人心旷神怡。

    华立群甚至惊呼了一声,夸道:“先生,您妻子真美啊。“

    这话若是旁人说,或者是给旁人听去,都会显得十分不敬和轻佻。

    偏偏说话的人是华立群,听话的人是闻松。

    闻松知道华立群是个直来直去,实话实说的脾气,他既然这么说,那是真的觉得阿茶美,也没有任何不纯的心思。

    这样诚实纯粹的夸赞,闻松当然会欣然接受,“多谢。”

    吴志文也觉阿茶美,但他不会夸出口,又见阿茶毫不怯场又淡然的模样,对“贤愚先生”身份的信任,又加深了一层。

    闻松回到马车旁,跟阿茶说了几句话,嘱咐了车夫几句,目送她离开,然后,才回到府衙门口,“久等了。”

    吴志文道:“二位感情如胶似漆呀。”

    闻松笑道:“新婚,新婚。”

    吴志文也跟着一笑,“理解理解。”

    随后,他抬手,“尊驾这边请。”

    闻松听他的用词,已知他信了大半,“劳烦。”

    华立群作为捕头,不便去议事,只能先行告辞,闻松约他来日再续,他高兴地答应。

    “先生很看中立群?”吴志文问。

    闻松道:“大人也看中他的能力不是么,不然以他的年纪,怎会这么快就升任了捕头?”

    “的确如此,先生目光如炬啊。”

    “所见略同。”

    吴志文嘴角勾起满意地笑,“先生来此,究竟是为何事?”

    闻松正色道:“不瞒大人说,曾经有人给我批命,说我前二十年穷困潦倒,二十年后能得一笔天降横财,之后便是一路畅通,飞黄腾达。”

    “哦?”

    吴志文知道他还没有进入正题,配合地表现出一副感兴趣的样子。

    “我原来不信,之前那么多年都太困苦。结果前年……”他顿了顿,“确实从祖上那里继承到一笔银两,得到银两后,我便四处寻找当初那位帮我批命的先生。”

    他停在此处,叹息。

    “怎么?没找到?”

    闻松摇头,“非也,找到了。”

    “那先生为何叹气?”

    闻松道:“只因他说,我这财会很快散尽。”

    吴志文皱眉,“那该如何是好?”

    “批命大师给了我一个解法。”

    吴志文大概猜到了解法为何。

    “他让我不要暴露真实姓名,去一处有神迹的地方,大祁最吉利的地方,去那儿生活,先散财,才能保财,然后越赚越多。”

    吴志文淡笑着饮茶,“所以先生选择了洛海?”

    他猜,所谓天降横财,要么是他为某大户人家的私生子,幸运分到了家产,要么,就是他做了某些为大祁律所不容的事,取得了一笔不法之财。

    不管哪种,他都不想管。

    他只在意这位贤愚先生能给洛海带来什么,能给他带来什么。

    “我想着,哪里还有比洛海更吉利呢?没有洛海,”闻松刻意降低声音,“这国……建得可不会这么顺利。”

    说罢,他掸了掸衣袖,“有护国河神保佑,我必能一生无忧。”

    吴志文对他的故事不感兴趣,对他打算怎么散财和赚取钱财,才感兴趣。耐心听完了废话,他直接问:“先生打算怎么做?”

    “首先,买宅买地。宅子自住,地么,用来建作坊。”

    都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吴志文兴趣减了大半。

    “作坊用来做什么?”

    “制椟。”

    吴志文有些困惑,“椟?装东西的匣子,那个‘椟’?”

    “不错。”

    “为何?”

    “既然有人曾愿意‘买椟还珠’,那就证明,椟有市场。珠宝、金银、首饰、香料等等东西,都能装在椟里。可以单卖,也可与供给其他商户和作坊。”

    吴志文的兴趣又反弹了回来,“是个好主意。”

    闻松接着道:“头回来洛海时,就发现洛海有许多制木作坊,但生意惨淡。究其原因,还是他们所制的都是大件,如屏风、衣柜,运输不便,只能卖给当地人。椟就不一样了,椟运输起来,要方便许多,就算是行脚商人,也能一次性带上许多个。”

    吴志文连连点头,“不错、不错。”

    “再者,此处多高山密林,取材也简单。山下和山中虽有猎户,百姓们还是颇受野兽困扰,时不时有被破坏的庄稼和粮食,甚至还有家破人亡的。若取山林之木,减少野兽们的栖身之所,说不定,还会顺道解决这个困扰。”

    “言之在理,在理。”

    吴志文不停夸赞。

    “制椟生意前期,需要大量工人,这可解决一部分百姓的生计问题,后期若生意不错,自会给洛海带来更多机会,是,利您,也利民的事。”

    闻松终于讲到了吴志文最想听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