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归附孔融
作者:金子座   汉末群雄:太史慈参上!最新章节     
    见此,太史慈绕到貌似是领头之人身后,快速奔袭过去。

    人还未至手中弓箭已经连连发射,那头领与周围的弓箭手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一一射杀。随后弃弓持枪从身后扎进了流民的队伍中,所过之处人仰马翻,这些时常饿肚子还没怎么经历过训练的乌合之众怎么可能是对手,待发现首领已经死了之后马上四散而逃,便是那些疑似精锐的弓箭手也不例外,一场危机便被入局的太史慈轻易化解。

    此时那架被保护的马车中走出一位中年文士,看着太史慈所向披靡的身姿不禁赞叹道:“真虎将也,霸侯,与你比之如何?”

    那汉子仔细看着太史慈的动作,摇摇头说道:“我俩不是一个路数,他偏灵巧有些克制于我,但谁高谁低需打过才能知道。”

    等人都散了,太史慈下马自顾自从流民身上回收完好的箭矢,没了朝廷这个大后方提供补给,一切只能自己来。

    这时,那位中年文士在那壮汉的保护下走上前抱拳道:“老夫孔融,谢过侠士相救,不知侠士姓名,日后必有所报。”

    太史慈一听,这名字怎么这么耳熟?马上想起来,这不是让梨那个吗?那旁边的壮汉可能便是那位虎牢关前被吕布斩断手腕的武安国了。这个时间段能出现在青州,还叫做孔融而且有这些势力和人手的当是以后的北海相孔融,应当不会是重名。

    太史慈面色一正说道:“不用道谢,我是狭恩图报,也不用日后报答,我需要你做一件事。”一副做生意一般的嘴脸。

    孔融一愣,与那汉子对视一眼,难道遇上了什么恶人?问道:“不知是何事?”同时孔融脑海中飞速旋转,瞬时便想到了各种可能性,比如是董卓派出来监视自己的狭恩让自己归附,某个势力救自己要自己加入,甚至这伙围攻自己的流民就是这人派出的,为的就是让自己服从他的目的,一瞬间各种阴谋论在脑中不断浮现,这是宦海沉浮多年的人的本能反应。

    孔融心里想了什么太史慈自是无从得知,自顾自的说道:“吾名太史慈,与阿母失散已近一年矣,多番寻找下却一无所得。我希望,先生日后替我留意一番,若能寻到望请通知与我,便算是还了救你之情。”

    孔融一愣,连忙抱拳道:“原来阁下便是太史慈,吾一路走来已听闻阁下的事迹,能得见本人足慰平生,尽请放心,便是吾相救之恩,吾也必全力相助。”内心有些赧然,没想到居然是这个事情,那些阴谋论只是自己的臆想枉作小人了。

    太史慈点点头没什么反应,便要告辞离开,类似的话自己已经听过无数次了,可依旧没有进展。

    见太史慈要走,孔融连忙说道:“还请留步,吾有一言,还请阁下斟酌。”

    太史慈好奇的转过头来看着。

    孔融说道:“在此之前,听闻阁下之事吾已思量许久,汝为何不寻一方主公以官府的力量帮你寻人呢?要知道人多力量大,汝自己寻找便是一辈子又能走遍多少地方?更何况容易错过呢?”

    孔融的话如醍醐灌顶,瞬间让太史慈打开了新的思路,可还没等欣喜,太史慈便苦笑道:“我已请家族帮忙寻找,可当地郡丞与我有旧怨,郡守不可能为我区区一人花多少力气,效果几近于无,而且在下实在不认得其他大人了。”

    孔融笑道:“吾乃新任北海相国,北海军政吾一人可决,不如你入我麾下,吾举全国之力帮你寻找,并传书各地许以重赏,定可比汝单人寻找有效的多,汝意如何?”当时北海称郡国而不是郡,也有郡王在位却只是虚名,而真正掌握权力的是国相。

    闻言,太史慈连忙单膝跪地拜道:“太史子义见过相国,蒙相国不弃,吾愿侍左右。”

    孔融大笑着将太史慈扶起道:“哈哈,快快请起,我得子义如虎添翼也!”随后介绍随行人员,那位壮汉果然便是武安国,随行的还有两位文士王子法和刘孔慈,看其亲近之状都是孔融的心腹。

    太史慈加入后,队伍继续前进,有了太史慈的加入,队伍一路顺利了许多。本来青州便是黄巾贼最猖獗之所在,董卓将孔融这不通军事的一介文人安排到这里未尝没有借刀杀人之意,之前也确实遭遇数次袭击险死还生,可自从有了太史慈保驾,一路安全了很多。靠着太史慈的名气和孔融的官位,一路收拢流民,等到治所剧县时,已经有万余流民在身后跟随气势浩大。

    有带来的文士和太史慈、武安国两个武力担当,事务迅速理顺,当务之急是在入冬前建设足够的屋舍来安置流民并为其安排田地。

    刚与旧官僚交接完毕,太史慈便献上了屯田之策。

    相国府大堂。

    “…收无主土地为国有禁止私人买卖…

    …农具、牲畜、种子、土地租赁给百姓耕种,年收比例分成交于府库…

    …耕战一体,战时为兵,农闲训练…”

    看着眼前的这篇策论,孔融目露奇光,看着太史慈有些不可置信的问道:“这策论真是汝所写?”

    太史慈有些莫名其妙,但也老实的回答道:“确是在下所写。”

    孔融将竹简交于陪侍的王子法和刘孔慈,看完二人也连声称妙。

    王子法赞叹道:“此法既可安置流民,又可增加府库钱粮,还多了可战之兵,此谓一箭三雕啊!”

    太史慈提醒道:“还可从根本上解决黄巾乱局,黄巾大多都是吃不上饭的无产百姓,被黄巾裹挟也只不过是为了口饭吃,若能让百姓有地可种,没人会愿意做那刀头饮血的活计,黄巾之乱自解。”

    孔融赞道:“子义有大才,虽门第不高但胸有韬略,只是何人能担此任?”

    刘孔慈笑道:“大人是当局者迷,最合适之人不就近在眼前吗?”

    顺着刘孔慈的眼神看去,正是站在堂中央的太史慈,孔融不禁懊恼的摇摇头:“看我这脑子,能献出如此计策之人不就是最合适的人选吗?”随即一脸正色的问道:“吾曾听闻,子义幼时曾创数种新式农具,还得到过先帝赞誉,今又献上屯田之策,可见汝很精于农事。吾意拜子义为屯田都尉,收拢流民,总管郡国全境屯田事宜,下属各县均全力配合,不知子义意下如何?”

    太史慈连忙单膝跪地拜道:“必不负相国所托!”

    孔融又说道:“汝单枪匹马恐难成事,吾调郡兵五百供你差遣,并准你于流民中招募乡勇为你助力,但不得超过五千,平日亦需负责修整道路兴修水利等事,汝可愿意?”

    “谢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