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院一间卧室内,门窗都被帘子挡住显得屋内阴暗很多,汤药的味道充满了屋子,一名少女正坐在床边给床上靠着的男孩喂药,那男孩好像还不到十岁,面黄肌瘦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
男孩也不嫌弃汤药味道,很配合的喝完了,好像早已习惯。
“乖。”少女拿起手帕轻轻抹去男孩嘴边的药渍。这时房门开了,少女转头一看,站起身行礼道:“阿父。”来者正是黄忠三人,这少女正是黄忠的女儿黄舞蝶,男孩便是黄忠的独子黄叙。
华佗很自然的坐到床边,少女连忙让开位子。
华佗将手搭在男孩手腕上细细感应,其余的人大气都不敢喘,生怕影响了华佗号脉。
许久,华佗起身说道:“按脉象看,令郎是先天阴虚造成的气血两亏,又染了伤寒,需要长时间静养,待补足气血后再设法医治。我先给令郎开一副药,三碗水煎成一碗,每日早晚服用,三日后应有效果。”随后便开始写方子。
“多谢神医。”黄忠不断的道谢。
裴元绍适时插口道:“我家主公已经着手建立天下最大也最好的医馆,遍寻天下名医,令郎需长期静养去那里正好,我想不到哪里有比这更好的医馆了。”
黄忠这才真的意动了,有些不可置信的问道:“当真?”
裴元绍答道:“千真万确,主公还特意嘱咐我们回程时寻找一些名医一同返回。”
黄忠闻言暗自握紧了拳头。
三日后,华佗前来复诊,黄忠紧张的问道:“我儿,感觉怎么样?”
黄叙笑着说道:“阿父,我觉得肚子有些热。”看着儿子额头零星的微小汗珠和脸颊上的点点红晕,黄忠几乎要喜极而泣,黄叙往常都是喊冷的,被盖多少层,屋内点多少火盆都无济于事,现在能有热的反应就好像黎明前的曙光一般。
华佗号了号脉,又仔细看了看黄叙的气色说道:“目前看有好转,但不得懈怠还需静养多日才行。”
“多谢华神医。”黄忠抱拳感激的道谢。随后对裴元绍郑重的说道:“贵主公的恩情黄忠只有粉身以报,我会跟你们回东莱。”
裴元绍抱拳道:“我保证,你不会后悔现在的决定。”
数日之后,黄忠挂印而去,遣散仆人,只装了一车行李带着一儿一女跟随华佗等人北上。此时还不能直接回东莱,还需前往南阳涅阳县找到刚刚被举为孝廉在郡中为官的张机张仲景,到时汉末三神医得其二(还有一个董奉还未出生),医学院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医科第一学府。
……
黄县城北,有一处戒备森严之地占地甚广,高墙有二三丈高,上面还挂满了荆棘,外面无时无刻都有士卒巡弋,闲杂人等禁止靠近,这是官府新立的工坊所在。普通百姓早已被迁移到别处,现在居住于此的都是工匠的家眷,这里专门建有学堂、医馆、粮库以保证工匠以及家眷可以安安心心的住在这里,也能尽量避免泄密。
今天太史慈受张宁之邀专门赶到这里验收成果。
验明身份后,太史慈走进了工坊,张宁拉着蔡琰早已带领百工等在了那里。看着太史慈明显清瘦了不少的脸和淡淡的黑眼圈,张宁有些心疼的说道:“叫你爱惜身体,可你就不听,昨晚又熬夜了吧?我不在你就不知道睡觉?”
太史慈嘿嘿笑了几声道:“这不是工作太多了嘛。”
“死相。”张宁横了他一眼,转身带着太史慈走了进去:“先带你去看看活字印刷。”这些工坊由一个个院子构成,里面由研究课题分成不同的部门。
走进摆放活字的工坊,里面早就开始工作了,一共好几台印刷机分别印刷着不同的内容,将需要的一个个阳文反文字模排列在字盘上,上面刷一层油墨。再将一张纸铺在活字上,用滚轮轻轻压一遍,活字上的油墨便印在了纸上,旁边的桌子上已经印好了一摞摞的纸。
太史慈随手拿起一张纸,上面印的是论语的一章,只见上面的文字工整清晰,虽显呆板却已经够用了,而且上面用上了标点符号,使得意思更加清楚,大大降低了理解的难度,而太史慈看到的却是另一些东西。仔细看了看纸张,只见纸张洁白纤薄,韧性也不错,远比早先发黄坚韧不好着墨的蔡侯纸强了不少,太史慈问道:“纸张问题也解决了?”
张宁点点头道:“解决了,现在的纸张成本便宜了数倍。”
太史慈问道:“现在每天能出多少纸印多少书?”
张宁答道:“现在工艺还不熟练,每天也就能出一百张左右,印刷嘛,有多少纸便能印多少,现在纸远远不够。”
太史慈点点头道:“还需扩大生产,天下这么大,人这么多,产量便是增加十倍百倍也不够。”
张宁点点头算是记下了,转身带着太史慈去了木坊。
一进大门便是一个巨大的广场,广场上有不少在现在看来稀奇古怪的东西。只见左边一辆马车正在不停的转弯,马夫紧拽着笼头控制马匹,那马车不是大汉的双轮马车,而是四轮马车,简单来说四轮马车就是两个双轮马车的叠加,前面的两轮车架小一些与马连接,后面车厢整个压在上面,中间用轴相连可以转向,载重量自然是倍增,其实非常简单。
木官公输老快步走了过来,点头哈腰的道:“小的见过主公。”
太史慈忍不住纠正道:“您老现在是官了,要自称下官。”
公输老笑的合不拢嘴,一叠声的答道:“习惯了、习惯了。”
太史慈指着四轮马车问道:“这马车如何?”
公输老面上有些迟疑的说道:“主公所创四轮马车确实很好,比二轮马车能装更多,可是……”
太史慈看了看公输老说道:“可是什么?我也算半个工匠,尽可以畅所欲言。”
公输老暗自松了口气答道:“那小老儿就说了,这四轮马车确实比二轮马车装的东西更多,但多也没多太多,同时需要用的马和料子还有工时却更多了。再说在路上上坡下坡磕磕绊绊的更容易坏也更不好驾驶,也就是在平地可以用用。”说完还小心的看了看太史慈。
太史慈仔细的想着公输老的话不禁恍然大悟,看来古人选择二轮马车是因为实际需要而不是造不出来,四轮马车在欧洲实用不一定在中国实用。
想到这些,太史慈道:“您老说得对,是我考虑不周了,既然暂时用不到,那便先放下慢慢研究,照着更轻、更灵活、更快、更不颠簸、更舒适方向研究,早晚能用得上。”
“喏,主公再看看这边。”公输老将太史慈引到一旁,那是独轮车和三轮车的地方。
公输老指着这两样夸赞道:“这独轮车和三轮车可是好东西,独轮车一个人顶两个人用,而且轻便简单,是个人都能用修也好修。这三轮车也是一个人顶好几个人,两三个人就能拉一车的东西,还不用牲口,就是那些齿轮、转轴太容易坏,就算用上铁也不行。”独轮车就不谈了,三轮车很奇怪,是那种倒三轮斗在前面的结构,这是因为倒三轮比正三轮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斗在前面眼睛一直能看到不容易被偷。而且驱动方式不是常见的链式传动而是蜗杆转动模式,用传动轴代替链条,通过齿轮驱动车轮前进,结构更加简单,那种通用的链条在当今的生产条件下想做出来成本太高了根本没法普及。这是太史慈前世偶然在网上看到的无链自行车产生的灵感,因为毕竟特别就记住了,当然,国内基本看不到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