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来之前饭吃得太饱
作者:七月糯米饭   穿到荒年,奶奶要翻天最新章节     
    孙国舅志得意满地出门去了。

    看方向应该是往南门去的。

    孙夫人也想跟去看看,但转念一想,又气定神闲坐下,让人重新上茶上点心。

    孙家一心惦记的南门确实如他们所料,荒年里谋生的灾民都聚到了门口,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乱糟糟的。

    大家都饿得面黄肌瘦,说话没力气,就连走路的身子都是弯的。

    所以整支队伍人虽多却不吵闹。

    他们走了两个月,身上的衣服已经看不出颜色,一个个背上都挑着或背着行囊,应该是被褥衣服,也是他们所有的家当。

    走着走着天气渐渐热了,大家都散发着不好闻的气味。

    杨司马不在,在场就是以刘兵曹为首。

    看到大家的样子,刘兵曹险些又要哭了。

    如果不是林东家出完粮食又紧接着出了一箩筐好主意,这帮灾民绝对撑不了几天。

    如果没有万全之法,他拼了老命也要力劝司马爷闭城拒民,就像婺州司马那样。

    那这些灾民该怎么办,再往前走,北上去京城吗?

    不,他们应该连多走一步的力气都不够了。

    老刘又心酸又愧疚,登上了南门的高台心里依然很沉重。

    他手里拿着一个林东家给他的扩音器,看着是用薄铜做的喇叭口。

    他试过了,别说这不起眼的玩意儿还挺好使。

    他是武人,嗓门本来就大,现在使尽全身力气大声呼喊,再配上这玩意儿,呐喊声就嗡嗡地传出二里地去。

    “乡亲们,乡亲们听我说,你们的难处朝廷都知道,既然来了睦州,这里就是你们第二个家。本曹代表睦州司马向大家保证,一定让大伙有饭吃,有活干,好好地在这个荒年里活下去。”

    话没说完,刘兵曹越来越哽咽,自己忍不住先要哭起来。

    睦州的官爷这样热心,说话感情如此充沛,下面被婺州司马硬起心肠拒绝,绝望了一路的难民先是一阵喜出望外的欢呼。

    然后也跟着呜咽起来。

    要是家乡的日子能过,谁愿意离乡背井出来讨生活?

    他们一路跋涉,走出处州的山区来到婺州地界。

    谁知婺州大门紧闭。

    大伙在城门外叫了三天,求了三天,最后又渴又饿,实在连张嘴的力气都没有了,那城门愣是没开。

    婺州的官爷心肠硬啊,大家腹中饿得火烧火燎的,还有不少人病倒了,可婺州就像一座空城一样,不给他们一点声响。

    大家绝望了。

    但总不能饿死在城门口吧。

    这时候有人提议再往前走,大伙是啃着树皮草根一路走到睦州城的。

    一路上一位叫毛大的乡亲不停给大家鼓气。

    “我表叔前两年经商去过睦州,听说睦州司马是个好官,大家都挺住,千万不要放弃,说不定我们到了睦州就有活路了。”

    就是他这席话,大家凭着这一点信念撑到了现在。

    如果再来一次婺州城门口的经历,大家憋住的那一口气能当场散了,连坚持到第二天的力气都没有。

    兵曹一席话证实了毛大所言,也给了他们活下去的希望。

    饿的奄奄一息的队伍突然爆发出欢呼声。

    后面队伍的听不清兵曹大人说的话,但刚才那阵呼喊愤怒还是欢喜是判断得出来的。

    他们无疑像听到了福音,听到活下去的希望,也跟着欢呼起来。

    声音虽有气无力,但一阵一阵向后传了开去。

    看他们这个样子,刘兵曹又呜咽了几声,最后一抹眼泪向大家保证。

    “乡亲们,本曹这就开城门迎大家入城,但是入城前大家务必帮本曹一个忙。”

    他翻开衣襟扯出一个口罩。

    “一会我们会给乡亲们每人发一个口罩,大家像本曹这样戴好,按下鼻压条。”

    老刘麻利地给大家示范。

    他必须速战速决,不管饿的还是病的,大家都支撑不了太久。

    他一示意,其他几位参曹带着衙役,还有众位志愿者就往人群里发口罩。

    “乡亲们,来,戴好口罩,这是为了防止疾病传播,为了大家身体考虑的。”

    还陷在感动和希望里的灾民有的领到了口罩,都拿在手里颠来倒去地看。

    这神么稀奇玩意儿,进城前还得戴这个?

    好奇之下,也有人学着刘兵曹往脸上招呼着。

    有人只觉得喘不过气,表示不习惯,又一把扯了下来。

    人群里开始有人抗议。

    “官老爷不是说了同意我们入城么,为什么又要戴这劳什子?不戴就不给入城,不给饭吃?是不是嫌弃我们是难民,嫌我们有瘟病!”

    说着就一把将口罩扔到地上,还“呸”了一声。

    他的口罩正是志愿者钱三发的。

    钱三还没走远,就在他身后,听到声音回头看了看。

    但钱三没马上表态,而是问身边的儿子小车。

    “你觉得如何,行事做派有没有觉得眼熟?”

    他说的自然是不要脸孙家。而这里只有儿子小车是直面过酒楼里的孙家爪牙的。

    小车也在打量眼前的人,同时也在打量其他百姓。

    伯娘说遇事先留心观察,了解清楚后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小车打量了一阵,点点头。

    “发表悖论煽动民情,是他们惯用的伎俩。出头的这个口音学得很像,但一定不是处州来的灾民。”

    因为灾民饿了一路,绝没有力气闹事。

    他们现在最关心的,是什么时候能进城,找到一处安置的地方,吃上一顿饱饭。

    带头闹事的见气氛不如他想象的激烈,待要再说几句,被钱进来一把拉开。

    “这位兄弟,谁派你来闹事的?露馅了吧,你处州话说得不错,可惜来之前饭吃得太饱,说话的中气太足!”

    闹事的人一怔。

    他说话当然得大声啦,跟蚊子哼哼似的,谁还听得见他到底闹什么,还怎么煽动民愤?

    但他很快明白钱三话里的意思了。

    跟着钱家父子一起来城门的王神医也点了点头。

    “脸上没有饥黄菜色,腹部也不臌胀,身体气色都不错,这位小兄弟显然不是跟大家一路从处州来。”

    既然神医都开口了,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身旁的刘兵曹闻言一个箭步窜了上来。

    别看他哭唧唧的,行伍出身的战斗力饶是不弱,闹事汉子被他反扣着手,一时就挣不脱。

    所以他杀猪一样大声喊起来。

    “兵曹大人打人啦,兵曹大人打我们处州百姓啦——”

    人群里马上响起附和声。

    “打人了打人了,睦州官爷话说得好听,实则是想害我们性命,乡亲们千万别上当……”